分区地理-南方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 夏无冬-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
(东南沿海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最多(如台湾山 脉东坡3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平原及福建沿海 处于雨影区只有1000毫米左右,)台湾东北部 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最高记录达8409毫 米,为我国“雨极”),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利于洪水下泄
(2)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①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 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时候。
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 贵、川、渝、湘、琼等省区,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 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3)生活:食—大米为主食, 住——注意通风散热,重庆、武汉、
南京有“三大火炉”之称,
行——水陆运输发达, 玩——游泳、龙舟竞赛
2.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③横断山区气候 垂直变化大
云贵高原为源于 太平洋和源于印 度洋的两类季风 交汇处,冬季昆 明静止锋以东阴 雨冷湿,以西晴 朗温暖。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 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 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 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 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 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火 炉)。
4.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
本区已经形成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
I.长江沿江工业地带:
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小考试中常见,想考高分一定要掌握

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小考试中常见,想考高分一定要掌握一、地势阶梯界线地势三级阶梯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地形区界线山脉往往作为地形区的分界线1.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2.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3.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4.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5.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6.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9.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10.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11.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1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三、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分水岭: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④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⑤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⑥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太行山⑦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四、气候界线热量带划分干湿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ppt课件

南方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精选ppt课件
23
6、土壤:
长江中下游: 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沃。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紫色土:磷钾成分丰富,肥沃。
东南丘陵: 红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粘性 重,贫瘠。
云贵高原:土层薄,含水性差。
精选ppt课件
24
精选ppt课件
25
6、南方红土
是种在低高产温土多壤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精选一ppt课件由 富含紫磷红、色钾的砂,较岩为和页肥沃岩发育而成26,
•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 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 混合农业。
•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 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的国家。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形势和气候条件,中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进行分区。
下面将对中国的地理分区进行探讨,展示出中国丰富多彩的地理特点。
一、北方平原区北方平原区位于北方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平原、黄河平原和京津冀平原。
这个区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这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气候在年份的变化中明显。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这个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也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山地地带,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等。
这个地区地势起伏,山脉连绵不断,自然景观壮美,被誉为“天府之国”。
西南地区的气候多样,有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等。
这个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茶叶、水果和作物,同时也有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如大熊猫和藏羚羊等。
三、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华北地区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山区,气候方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这个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严寒,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此外,这个地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五、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高大,山脉纵横,同时也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
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锌等矿产资源,同时也有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中国的气候分区与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分区与气候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分区根据地理位置、降水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点进行划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的气候分区和各个分区的主要气候特点。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北端的地区,气候类型属于大陆性气候。
这一带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
年平均气温较低,夏季多雨,冬季则非常干燥。
冬季的平均气温在-20℃左右,而夏季可高达30℃左右。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也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且干燥。
这一地区的冬季较长,而夏季短促。
冬天的平均气温可在-10℃到0℃之间,夏天可达30℃以上。
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其他季节相对干燥。
这种气候对于当地农业生产有一定的限制,也对水资源的利用和调控提出了挑战。
三、黄淮海地区黄淮海地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带,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分布均匀,四季温差较大。
这一带的冬季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则达到30℃以上。
黄淮海地区农业十分发达,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核心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一带冬季温和,夏季酷热多雨,春秋季较为温暖。
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集中在夏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水资源的调控和利用。
五、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雨量充沛。
这一区域的冬季气温在5℃到10℃之间,夏季气温可达25℃以上,降水相对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华南地区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也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渔业。
六、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气候复杂多样,分布有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类型。
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变,高原、山区和盆地交织,这种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极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气候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广大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四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 南岛、南海诸岛等地,全 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 明显的干湿季。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高原和 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降水随海拔升高而 增加。
海岸线及岛屿
海岸线
南方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近2万 公里。
岛屿
南方地区沿海分布着众多岛屿,包括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等。其中台湾岛 是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这些岛屿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 生态环境,还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CATALOGUE
05
CATALOGUE
南方地区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南方地区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 区。其中,四川、广东、江苏、浙江 等省份人口数量较多。
民族构成
南方地区民族众多,汉族占主导地位 ,同时有壮、苗、瑶、布依、侗、水 、仡佬等少数民族分布。各民族在服 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 俗习惯。
04
CATALOGUE
南方地区植被与土壤
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
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南方广大地区,以 常绿阔叶树为主,种类丰 富,群落结构复杂。
落叶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南北过渡地带 ,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具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阔混交林
分布于南方山地,由常绿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组成 ,呈现针阔混交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6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几个俗语的成因. 问题6: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几个俗语的成因.
蜀犬吠日——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蜀犬吠日——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 ——出处唐 赋曰: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 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 日出则犬吠. 日,日出则犬吠."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湿润多雨,天空多云; 川渝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多雨,天空多云;河流众 季风 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 多,空气湿度大 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 地形起伏大,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地形起伏大,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易 形成降雨.
,
商品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水稻种植业
地处成都平原,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开阔, 地处成都平原,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开阔, 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岷江等众多河流流经,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等众多河流流经,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 确保灌溉水源充足,几乎无洪涝灾害. 确保灌溉水源充足,几乎无洪涝灾害.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
问题3 影响该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系统? 问题3:影响该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系统?主要面 临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临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月反气旋( ),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 天气系统: 月反气旋 副热带高气压),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 天气系统 7-8月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台 月江淮准静止锋, 风),锋面(6-7月江淮准静止锋,冬季的冷锋) ),锋面( 月江淮准静止锋 冬季的冷锋) 锋面 洪涝,伏旱,台风,寒潮(低温冻害) 洪涝,伏旱,台风,寒潮(低温冻害)
17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18
19
�
7
,
气 条件
材料: 蜀犬吠日"是指四川多云多雾, 材料: "蜀犬吠日"是指四川多云多雾,狗常因偶尔见到 太阳而大叫: 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地( 太阳而大叫:"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 地地区)多夜雨: 雅安天漏" 地地区)多夜雨:"雅安天漏"指四川盆地西部山区雅安的 像是被戳漏了,经常下雨. 天,像是被戳漏了,经常下雨.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四川盆地区域特征分析
问题3: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问题3: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3: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 外泄,河流下切,切穿巫山而形成盆地. 外泄,河流下切,切穿巫山而形成盆地.
问题4 四川盆地为何称为"紫色盆地" 问题4:四川盆地为何称为"紫色盆地"?描述该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肥沃程度.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肥沃程度.
11
问题5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历来称作天府之国, 问题5: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历来称作天府之国,在 新天府的评选中荣登首位, 新天府的评选中荣登首位,你认为成都平原称为天府 之首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 之首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地势平坦,利于耕作 地势平坦, 平坦 ②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冬夏温差小,尤其是冬季由于北 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冬夏温差小, 适宜 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③盆地内分布紫色土,含磷,钾丰富,土壤肥沃 盆地内分布紫色土,含磷,钾丰富,土壤肥沃 ④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四川盆地减少了洪涝灾害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四川盆地减少了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 ⑤农业历史悠久 农业历史悠久
国 区
南方地区——四川 南方地区——四川 盆地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
长
区
( ), 围,
( ), 气 条 件
( ), 关 识
2
,
北面的秦岭,大巴山, 北面的秦岭,大巴山, 西面的青藏高原, 西面的青藏高原,南面 的云贵高原, 的云贵高原,东面的巫 山所包围. 山所包围.位于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的东部地区.
围,
问题1 问题1:四川盆地的范围
问题2 问题2:四川盆地 的主要地形特征
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 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 米以下的丘陵. 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西 部有岷江冲积扇——成 部有岷江冲积扇 成 都平原, 都平原,地势由北向南 倾斜. 倾斜.
问题3: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问题3: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3:
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棉花, 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棉花,油菜 自然问题: 洪涝, 自然问题: 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 经济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不断扩大, 经济问题:①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
②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
而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从业人数减少. 而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农业 从业人数减少.
8
9
三,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 1,成都平原位置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 2,成都平原的形成 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3,成都平原的农 业生产 4,成都平原的区 位条件分析
10
(4)该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该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区位因素:
订正: 订正:因为长江原头地区流经青藏高原和横断 山区, 山区,在春夏气温较高季节有高山冰雪融水补 给河流. 给河流.
6
,
气 条件
『例题5』: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5 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中, ⑴表中,成都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武汉和上海明显偏 试分析原因.( .(6 高.试分析原因.(6分)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受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受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的 影响较小, 影响较小,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⑵表中各城市中,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但无霜期和 表中各城市中,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 积温最高,为什么?( ?(6 积温最高,为什么?(6分) 由于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 由于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日照时数少 但阴雨天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但阴雨天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故无霜期和积温反而较高 ⑶表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________,原因是 表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甲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 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4 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5
(3)比较甲, (3)比较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较甲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某人回答: 某人回答:
都以雨水补给为主,都有地下水补给,乙还有冰雪水 都以雨水补给为主,都有地下水补给, 补给,甲地夏天降水少, 补给,甲地夏天降水少,主要为冰雪水补给
12
13
14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域特征分析
问题1 问题1:描述上述 平原地区的自然环 境特征
地处平原,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 热同期 以红壤为主,土壤肥沃 以红壤为主, 河网密布,水流平缓,适宜航运,含沙量小, 河网密布,水流平缓,适宜航运,含沙量小,无 结冰期, 结冰期,有明显汛期
15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域特征分析
问题1 问题1:描述上述 平原地区的自然环 境特征
地形: 地形:河流泥沙冲积而成 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 水丰沛, 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 匀 水文:多支流;水量大, 水文:多支流;水量大, 流速平稳; 流速平稳;河流的季节变 化与年际变化大;汛期长, 化与年际变化大;汛期长, 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多 曲流 土壤:以水稻土为主, 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土 壤肥沃
——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 ——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 自然区位条件
16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域特征分析
问题2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问题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说出该 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从我国粮食生产省份的排名来看 该地区的地位在不断地下降, ,该地区的地位在不断地下降,分析该地区发展粮食 生产中主要遇到的自然和经济的问题有哪些? 生产中主要遇到的自然和经济的问题有哪些?
4
读图16 16高线 『 题6』:读图16-"两 区 高线 图", 经两 区 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 ", 气温曲 状图" 补给类 图" "气温曲线 降 状图
季节 "径 季节 问题. 问题.
(1)跨经纬度较大; 跨经纬度较大; (2)等高线都呈闭合状,中间稀疏而四周密集, 等高线都呈闭合状,中间稀疏而四周密集, (2)河流由北,西,南向中部大致呈 河流由北, 向心状水系,说明四周高,中间低; 向心状水系,说明四周高,中间低; (4)两盆地中都有外流河流经. 两盆地中都有外流河流经.
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紫色土,这是一种非地带性土壤. 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紫色土,这是一种非地带性土壤. 紫色土
四川盆地沉积的泥沙在固结成岩过程中受 高温多雨环境的影响 氧化形成紫红色砂 环境的影响, 高温多雨环境的影响,氧化形成紫红色砂 页岩.紫红色砂页岩比较松软易风化 风化, 岩,页岩.紫红色砂页岩比较松软易风化, 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磷, 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磷,钾,是肥沃的高产 土壤.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