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特点讲解—中国南方区域

合集下载

2019年中国区域地理之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共20张PPT)

2019年中国区域地理之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共20张PPT)

地带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
类型 ①红壤(砖红壤) ②紫色土
分布 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 四川盆地
形成 高温多雨 环境下发 育而成
紫红色砂岩、页岩(基 岩)→(成土过程)→ 形成紫色土
③水稻土
平原地区
多年种植 水稻而成 耕作土壤。
特性 含铁、铝成分多, 含丰富的磷、钾、 酸性土壤,有机 铁等矿物质,肥沃
质少,土质粘重
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① ①优 优势 势: :纬度低,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 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雨热同期)。
气候 ②问题:季风不稳,旱涝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冻 资源 ② 害(问春题寒),夏季伏旱;东南沿海的台风等。
③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发展水利工程; ③ 建措 立施 防: 护林体系;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 带湿润-半湿润区。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 水、福建泰宁、江西龙 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 “捆绑”申报的“中国 丹霞”已列为世界自然 遗产。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气候:
联系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试分析南方地区 是什么气候,有哪些特点? 35°N以南的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故判断 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我国东南部、低纬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西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地区水稻 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涝 灾害多发、冬季多低温冻害。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
地形类型复杂,以
低山丘陵、平原为
四川
主,地势西高东低,
盆地
跨第二、三级阶梯;
流水地貌广布。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3讲+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3讲+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有:
1、梅雨期过长或过短,容易造成雨涝灾害;
2、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影响水稻生产、南部沿海夏秋季台风
3、东南丘陵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4、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 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①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其中山地占2/3。 ②分布: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为东北—西南 走向,纵贯全岛,最高峰为玉山(3952米,为东部最高峰)。西部平原 宽广。 ③地势:东高西低。 ④特殊地貌:岛上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类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北 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2.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 业基地
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 、攀枝花等)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沪宁杭工业基地
2.四大城市群: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南京为 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重庆为 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2)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中部穿过,跨 热带和亚热带;东经119°18′03〃至 124°34′30〃,全部位于东半球。 ②海陆位置:台湾东临太平洋,北临东 海,西临台湾海峡,南临南海。 ③相对位置:东北邻琉球群岛,南隔巴 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相望。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 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 交通枢纽。
二.人文地理特征

南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南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南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南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两个地域区别明显,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的区域。

南方是指江南地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一些省份,而北方则是指黄河流域、华北平原、东北地区等一些省份。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不仅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优势,而且也反映了地球多样性的存在。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指的是我国的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这里地形起伏,多山地和丘陵地带,因此地区极其湿润,氧气充足,温度较为凉爽,气候相对温暖,区域性多样性较高。

在植物方面,南方地区林木植被茂盛,植被覆盖率较高。

南国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湿润,长夏常年,雨季多数为夏季。

• 地理位置及范围:以长江为界,南面有中国领土的极南和大部分南海周边地区,北面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连通。

• 地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南山地等。

•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

• 人口:人口密度大,文化底蕴丰富。

• 经济特点:以农业和手工业为支柱,以出口加工为主。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的是指我国的华北、东北、内蒙古和青海等地。

由于这些地区纬度较高,所以天气、环境和资源等方面与南方存在显著的差别。

北方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形成了多个大低地。

由于紫外线较强,加之沙漠化和水资源匮缺,北方的气候炎热干燥,空气干燥,土壤贫瘠。

植被种类也相对较少。

• 地理位置及范围:以长江以北为界,西向陇山与青海高原相连,东北、内蒙古、新疆三省区界限间段。

• 地形:华北大平原、东北大兴安岭等。

•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北半球高纬地区的特征,冬冷夏热。

• 人口:多为汉族,人口分布不均衡。

• 经济特点: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发展石油和煤炭等资源。

南北方地区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例如两个地区的某些地点也有类似的风光,南方的独特山水风光以及北方的高起伏河流风光等等。

同时,南北方的差异也促进着两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
一、位置与范围
50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9个地形区:4 山脉2平原2丘陵1 高原 从地理位置看,北方地区应该 位于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 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 ,B. , C. 。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 , E. ,F. , G. 。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 ,乙 ,丙 。 (4)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 化专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
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 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 全国性的( D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 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 A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 寒温带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 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C、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D、土壤:黑土、黑钙土
工业区与工业城市
思考
北方地区工业区的布局 有哪些优点?
环渤海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本区铁路密集,有利 于原料的运入和工业 产品的运出;临海的 地区有大连、旅顺、 营口等港口,有利于 发展外向型经济。地 处平原,地势开阔, 农业基础较好,人口 比较密集,工业发展 历史较长。

区域地理——南方低山丘陵区

区域地理——南方低山丘陵区

区域地理——南方低山丘陵区(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特征1、经纬度范围:东经105-东经120,北纬33以南;秦岭以南,横断山区以东;2、地貌:属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m以下;低山丘陵广布,丘陵山地所占比例约为76%,垂直地带显著,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平原面积小而分散。

主要地形: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重要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东西走向)秦岭、大巴山脉、大别山、南岭。

重要山区:桂西岩溶山区、南岭山区、湘西山区、大别山区。

3、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水文特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为大气降水补给。

5、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土壤: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与赣闽浙),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良。

7、区域自然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记忆):(1)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为南方地区立体农业、复合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光照、热量、水资源充足,且配合好,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农林产品如茶叶、竹子、油菜籽、松香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3)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开发利用和农业灌溉。

(4)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河流航运较为便利,促进了本区工业增长。

(1)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开垦、工业生产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红壤贫瘠,肥力较低,限制农作物产量;位于我国东南部,距海洋近,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2)生物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方式单一,经营粗放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中国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PPT课件

中国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PPT课件
蚕丝
(一)、经济林产品
甘蔗
天然橡胶
蚕丝
甘蔗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天然橡胶
三、亚热带、热带经济 林木和水果
(二)、水果
•想一想,我们平时食用的水果中,哪些来自南方? •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产自海南岛的水果是
三、亚热带、热带经济 林木和水果
(三)、经济树种
(四)、利用本区资源发展工业
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一)、位置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一、基本概况
(一)、位置 (二)、范围
一、基本概况
(一)、位置
(二)、范围
(三)、面积
25%
一、基本概况
(一)、位置
(二)、范围
(三)、面积
55%
(四)、人口与民族
• 本区最主要的民族 是
• 最主要的少数民族 是
小结

基本概况


鱼米之乡

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 和水果
同步练习一
1. 南方地区位于_秦_岭__-_淮_河__以南,青藏高原 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 _东__海和_南__海。
2. 本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__珠__江三角洲 地区和_四__川__省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
3. ___海__南_岛___、 __雷_州__半__岛__ 、_云__南__南__部___ 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 少数民族个数最多 的省级行政区是
二、鱼米之乡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①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 ②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③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④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⑵、但是,热量条件也可以说是东北地 区的优势,请分析说明。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 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 ②农作物病虫害较少 ③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矿物质分解 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 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 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2)土壤、植被原因:华北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地土质疏松,加之黄土 高原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 起汇入河流,影响河流的排洪,易形成水灾。
淮 河 水 系 图
如何治理呢?
• ①上游修建水库 • ②中游治理水土流失或洼地筑蓄
洪工程 • ③下游加固大堤或挖掘入海新河
40
高原
从地理位置看,北方地区应该 位于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 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 陵、辽东丘陵、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与太 行山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你能找到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一)地形
(2)气候特征
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 冷干燥; ②降水多在400~800毫米之间,多为湿润和半湿 润地区;长白山区为湿润地区 ③三个热量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长城 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为寒 温带; ④华北夏季多暴雨,春旱、夏涝、寒潮为灾害性 天气。
思考 ⑴、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 些不利影响。
黄金资源:山东招远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南方地区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南方地区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南方地区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一.热点问题(1)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和转移。

(2)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3)上海,广州,深圳,城市经济地位的提升;南京,杭州,武汉,重庆,成都等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建设;温州,徽州经济和文化的辐射。

(4)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海南岛的开发。

(5)江西,湖南,湖北革命老区,云贵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

(6)淮河的水污染,云贵高原的石漠化现象,红壤的治理,严重的酸雨等环境问题(7)南方地区的洪涝,干旱灾害;东南沿海的台风灾害;西南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8)南方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三峡工程。

(9)与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的地缘关系和经济往来。

(10)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二.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①南方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大致位于北纬33度以南。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本地地区和西南地区。

从天然地理角度看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属于南方地区。

②与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缅甸,老挝,越南。

③南方地区首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崇明岛(我国第三大岛),主要为泥沙沉积形成和南海诸岛等。

2.地形特征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②除了巫山以西的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雪峰山以西的云贵高原外,南方地区大部份都属东南丘陵其中南岭以北为江南丘陵,以南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为浙闽丘陵。

3.季风气候温暖湿润①南方地区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半年。

南部有小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天气。

②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