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本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旨在收集和记录来自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书籍和口头语言等各种媒体中出现的新词新语及其相关研究资料。

这些新词是经过社会实践考验,在这一时期普遍流行被使用的词语,而这些新词又反映出当时的词汇发展趋势。

这本年编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支持,为了更新新词新语,本书及其作者从1997年开始每年更新一本,收集和记录在一
年内新出现的新词新语。

由于这些新词的多样性,本书的每一期都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流行文化中的新词,涉及到技术、科学、发展上的新词语以及各种社会新现象的表述方式等等。

这本年编对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有重大意义,首先,新词新语能够给中国语文带来一种新的魅力,让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从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其次,这些新词新语会变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语言的进步,使语言更加完善。

此外,这本年编也可以作为对教育部官方新词新语采集、编撰和整理工作的一种补充,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新词新语的发展变化。

因此,《汉语新词新语年编》促使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为推
动新词新语研究推动了中国语文教学,为中国教育部官方新词新语采集、编撰和整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对当今的年轻人的语言文化修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它也鼓励了其他国家同行们,重视自身语言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
交流。

总之,《汉语新词新语年编》的出版,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词新语的最新发展,而且也使我们意识到新词新语对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加重视新词新语的学习,并且积极参与到中国语文文化发展中去。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研究以口语教学为中心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研究以口语教学为中心
总的来说,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在吸收新词新语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时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编写者也应该意识到,随 着时代的变化和留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教材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新词新语融入到教材中, 并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让 学生充分感受新词新语的运用情境。例如,“网红”这个新词,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扮演网络直播主播,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如何使用这个词语。
基本内容
3、结合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新词 新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例如,“C位”这个新词,教师可 以展示一些明星在活动中的照片,让学生明白这个词所指的位置重要性。
关键词: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新词新语
2.通过注释解释: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新词新语,可以在教材中进行注释和 解释,例如“尬聊”、“爆款”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和背景。
关键词: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新词新语
3.突出显示新词新语:在教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版和字体将新词新语突出 显示,例如用特殊的颜色或者加粗字体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更好 地掌握这些新词新语。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理念经历了从知识传授到技能培养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 念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交际法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应用,口语教学开始学习者的交际需求,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 力。教学目标方面,多数研究将重点放在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上, 但也有研究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新词新语的流行以及对现代汉语教学影响的思考

新词新语的流行以及对现代汉语教学影响的思考

新词新语的流行以及对现代汉语教学影响的思考赵思维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摘要:现代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性。

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门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在现代汉语中也衍生出许多网络新语,此类语言因其独特性和新奇性容易让人们接受,从而被人们更广泛的传播和使用。

新词新语的涌入成为当今的一种流行趋势,影响传统现代汉语的地位,而这种文化偏激问题的出现,需要人们加以思考,以求现代汉语能够良性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新词语;应用现代汉语教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而新词新语是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其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可迅速进行变化和更新。

新词新语在年轻人群体中得以产生、运用、传播,该语言体系具有产生速度快,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其作为现代汉语的全新部分,我们不可否认其对于汉语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新词新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汉语教学秩序,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新词新语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利用新词新语促进现代汉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每一代教育人不断地探索。

一、现代汉语教学的概述(一)现代汉语教学的意义现代汉语的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汉语的地位上分析,汉语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部分,学好现代汉语是每个中国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从现代汉语的功能上分析,语言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学好现代汉语不仅可以准确表达个人需求,满足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需要,也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推进现代汉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系更深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现代汉语的教学背景1.教学模式成熟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中,初级教育阶段以语文科目的课堂教学为主,当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提升也就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现代汉语或是相关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当现代汉语以一个独立的姿态出现在高校的课堂上,就可以表明我国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是成熟的。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新词新语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新词新语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新词新语作者:郑如登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9年第03期《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的内容,被编写进教材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的意识,同时也使得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在语言文字领域有了一方广阔的学习和探究的天地。

改革开放40年,社会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快,经济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催生出许多新词语。

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

面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该采取什么应对策略已成为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重要课题。

一、对待新词新语的态度对待新词新语,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宽容看待,充分认识,积极吸纳,引导规范。

这一点,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来讲尤其如此。

原因很简单:学生是流行的新词新语最广泛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学生中大量流行新词新语的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如学生之间相互模仿追求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宣泄心理等。

学生中流行新词新语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他们心理的调适,但由于其中有些内容粗俗、低级趣味,因而又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它既能提高学生自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因为它们的不规范性,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因此,对于学生中流行的新词新语而言,我们除了坚持一般意义上正确的态度之外,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新词新语,培养学生的评判鉴别能力。

教师可以发挥自己对语言驾轻就熟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使他们得到较为规范、高雅的语文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语文教学要尽力向生活靠近,走进鲜活的、色彩斑澜的现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究新词新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感悟新词新语这种流行文化现象深层次的文化蕴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

2、学会从语言变化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3、能够对产生的新词语作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教学难点对产生的新词语作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词新语大秀场1、“秀秀我”(用新词新语给自己来一次全新包装——我的出场秀,PPT)年龄:倒退20来年,属于奔奔族或新新人类。

职业:大孩子王,银领,渴望成为金领。

婚姻状况:非丁克家庭,是半糖夫妻。

经济状况:非月光族。

兴趣爱好:偶尔卡拉OK,好爬格子,是草根网民,做过嘉宾、版猪。

2、解读“出场秀”中的新词新语。

3、列举一两个政治、经济方面的新词新语。

4、探讨: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新词新语?新词语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是展现生活的“晴雨表”。

5、过渡: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词新语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二、新词新语大盘点1、以下列20个新词为例,讨论他们产生的途径或方法。

粉丝买单三个代表布艺龙头企业BB作秀策搞定开涮硬件一国两制下课大腕儿超市前卫编程伊妹儿豆腐渣工程炒鱿鱼2、明确:A.吸收外来语(来自英语的词最多):粉丝BB作秀伊妹儿B.吸收方言:南方方言:买单布艺搞定北方方言:策开涮大腕儿C.吸收专业词语:前卫(足球)硬件(电子)下课(教育)D.旧词新用(运用修辞等方法):龙头企业豆腐渣工程炒鱿鱼E.新造词语(简称、略缩而成):三个代表一国两制超市编程(另有来自“建筑”“销售”“股市”等行业的词语)3、总结过渡:那么多的新词酷语从各种途径扑面而来,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种文化现象?三、新词新语大透视1、完成一份问卷调查:(1)一新潮女生小婷上学时在小区门口碰上隔壁王奶奶,热情地打招呼:“王奶奶,您早恋(早晨锻炼)回来啦?我发现您最近巨靓(很美丽),好养眼(好看)哦!”王奶奶愣在原地半天,摇摇头往家里走去。

新词新语——精选推荐

新词新语——精选推荐

任何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都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词来表达。

新词新语,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新近产生的新词语,狭义上的新词新语认为音和义都是新的。

广义上的新词新语既包括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词,又包括新义的旧词,还包括语义未变却产生了新的语音形式的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时代的盛行,新词新语的产生速率一直在上升。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

新词新语的产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还可以极大地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但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领导者,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该如何运用新词新语就值得我们好好思索了。

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

教师在课堂上引用新词新语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演讲就运用了大量网络新词,使得他的演讲轰动一时,一度成为最热人物。

这是教师运用新词新语相当成功的例子。

社会在变化发展,语言也在变化发展,如果一味的不知变通则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的语言观也要随着一起调整。

我们不能因为新词产生的时间较短就觉得新词不应使用,试想,我们现在在使用的“旧词”(相对新词而言)不正是当初的新词?新词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你不等他长大,你怎么知道他到底对这个社会是否有益。

于根元先生曾说过:“语言本来就是发展的,学习语言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说新词的优点,毋庸置疑,新词存在一定的缺点,毕竟,它没有接受过历史的考验。

有些内容还是很低级趣味的,并不适合小学生。

身为教师,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新词新语,教他们如何去学习,判断,接受这些新词新语。

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变化才会有发展。

因此,任何时候对待语言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都需要冷静分析。

参考文献于根元新词新语和语言规范语文建设1995。

新词语的产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词语的产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词语的产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一、新词语的界定对于新词语及其相关内容,各家历来众说纷纭。

新词语所涵盖的范围,符淮青认为“新词语就是新创造的词语。

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

”[1]在他看来,只有有了全新的形式或全新的意义才能算作是新词语。

如果一个使用旧形式的词新产生的词义与原词义有任何联系便不算作是新词语,而算作为旧词新义。

沈孟璎和向超的看法则恰巧与符淮青相反。

沈孟璎和向超认为“凡是赋予原词语以新义的,不论新义与旧义之间有无联系,都应被看作是新词语。

”[2]我们无法规定哪种对新词语的解释更合理、规范,但就个人而言,笔者更倾向于沈孟璎和向超的观点。

很多新词语在一定程度上都或多或少与原词义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本文中所举例涉及的新词语多为有全新的形式或有一定的新义的词语。

出于研究内容的需要,笔者将本文的研究时段划定在十年以内,即从2006-2015这十年间的新词语的研究,以便更深入地对这十年新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新词语传播的渠道(一)大众媒体传播1.现代网络的传播现代网络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传递信息不仅速度快而且范围广。

腾讯交友、新浪微博等大量的网站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彼此之间不需要认识,便可以成为“朋友”。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彼此之间得以沟通和交流。

在网络上使用新词语不仅简洁方便,而且使用起来让人觉得可爱、幽默,因此广受网民的喜爱。

如: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的“晒苦”,指把自己的苦闷写在网上与大家分享,期待有人同情或给自己提供解决办法。

此外还有一些因而产生的新词语在更多的人群中使用开来,甚至有些已不再局限于只在上使用。

例如“亲”这一新词语原本为买卖东西时卖家对买家的称呼,用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买家更乐于购买其产品。

但后来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多,有些人已经在与别人发短信时也使用“亲”。

同样因淘宝大量使用而传播开来的新词语“秒杀”现在也同样不只局限于在淘宝上使用。

新词新语WORD总篇。

新词新语WORD总篇。

新词新语第9组概说一.新词新语的界定新词新语的“新”是个模糊概念,到底什么是“新词新语”?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刘叔新(1985)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从无到有地出现,而且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

”李建国(1996)认为:“所谓新词新语,就是新出现的、符合民族语言构词法的、表义明确而能进行交际的词语。

”符淮青(1985)认为:“新词就是新创造的词。

它或者指示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有些词代表新概念,在形式上同历史上曾出现的词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这种词应算新词。

”综上所述,狭义的新词新语就是指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广义的新词新语是指新创造的词语或从其他语言中、方言中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包括那些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我们可以从时间、范围、词语的形式和内容上来判定新词新语。

1.反映新事物、新观念、新现象的词语大多是新词新语。

2.缩略词大多是新词新语。

3.产生新语义、新用法的旧词语是新词新语。

4.外来词大多是新词新语。

二.新词新语的特点新词新语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词汇现象。

和旧词语相比较,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即时性。

邢璐在《现代汉语新词新语及其特点探析》中认为: 新词新语多产生于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发生迅猛变化时。

社会越是处于变化交接之际,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出现的越多,人们的心态就越开放、思想也就越活跃,随之产生的新词新语也就越多。

最近的一次产生新词新语的高峰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缤纷复杂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不断涌现,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趋新心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新词新语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人们所了解、接受、并使用。

2.普遍性。

宋玲艳在《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浅论》一文中提到: 新词新语被多数人所接受,应用于交际,而且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词新语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言的本质和特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仅具有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社会性。

社会生活中的变化首先在词汇中得到表现。

如关于手机,陆续出现了“绿色手机”、“手机小说”、“手机电视”、“3G手机”、“飞信”等词语;关于网络,更是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人肉搜索”、“博客”、“播客”、“网考”、“网游”等;关于教育,出现了“高考移民”、“阳光高考”、“阳光招生”、“示范高中”、“孔子学院”、“大学城”、“草根学术”、“山寨学者”等词语。

面对如此丰富的语言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呢?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
是约定俗成的,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

新词语中那些能够进入规范的,成为常用词汇的,都是由于它们得到社会多数群体
的认同,于是约定俗成,成为具有固定含义的词语。

如“苗族”,本来指一种少数民族,但现在又成为身材苗条的人的简称。

《人民日报》2003年12月30日文:“她不折不扣的是一个苗族,身材苗条。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语言表达,不仅要表达理性义,还有色彩义。

词语的色彩,有褒有贬有中性,有谐谑色彩,有语体色彩,
有文言色彩,有方言因此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等等,有科技色彩,有时代色彩,色彩.
几个不同的词。

比如,同是表示“士兵”,古代用“卒”、“士卒”,现代用“士兵”、“兵”、“解放军战士”,近年来,又出现新词“兵哥”,它们的理性义是一样的,但色彩义则不同。

再次,语言具有能产性,语言也需要新陈代谢。

语言系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词义的变迁都是必然的。

因此,新词总是在时间的潮流中披荆斩棘,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留存下来。

如“粉丝”,本来指中国的一种食物,因为跟英文fance音近,又成了fance的音译词,指追逐者、崇拜者。

如今,“粉丝”表示追逐者、崇拜者这个义项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就固定下来。

其他还有“博客”、“超女”、“彩铃”、“冷暴力”、“挂了”、“鸟巢”等等。

二、新词语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分析新词新语的结构,学习汉语的构词法
汉语词汇,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合成词有联合、主谓、偏正、动宾、中补、重叠和附加式等结构形式。

在教学用采用新词新语,一方面可以普及一些新事物新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如:音译词“爱普”指的是国际考生英语专项考试,英文全称为“Advanced Plancement”,缩写为AP。

音译词“爬酷”是指流行于欧洲的一项街头极限运动,参与者用流畅的动作翻越所有障碍物,从而追求一种自由的感觉。

爬酷是英语“Parkour”的音译。

其他如,联合结构:抚触、申领、负翁、:偏正结构;养眼砸票、抛砖、出炉、:动宾结构;巡展反哺、.
话疗、酷评、速递;主谓结构:课改、井喷、心检、我倒;中补结构:走光、疑似、搞大、置顶。

在新词语中,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词能产性
特别强,并有变成词缀的趋势。

如“霸”、“客”、“奴”、“吧”、“族”、“雷”等。

其中前缀如“雷”,被成为“雷文化”,仅2008年新词中就有:“雷人”、“雷民”、“雷剧”、“雷语”、“雷主”、“雷词”等。

后缀如“族”,2008年新词“族”群字有:单眼族、啃薪族、住车族、闪闪族、QQ隐身族等等。

(二)通过学习新词语的造词法,掌握一些修辞手法
新词造词法涉及的修辞手法很多,有双关、比喻、借代、仿拟等。

如:
1.双关。

顾名思义,此类词语的构词原则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语意双关。

如“玉米”:指李宇春的歌迷。

“玉米”谐“宇迷”的音。

2.借代。

(1)由外部特征来借指某事物。

如“背包族”:指野营一族。

“背包族”是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
旅行。

背包是他们离不开的家当,故称“背包族”。

(2)突显工具。

如“拇指”:代指收发短信――因收发手机短信时用的是拇指,
故称。

由此产生的新词还有“拇指经济”、“拇指文化”、如“白色公害”:通过突显颜色来借指某事物。

(3)“拇指族”等。


指废弃的塑料制品因其难降解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因为塑料制
品多为白色,故称。

(4)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

如“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

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含有戏谑的意味。

3.比喻。

(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

如“高薪跳蚤”:指在高薪诱惑下经常跳槽的知名学者。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2)以喻体直接代替中心语,换一句话说就是赋予某些词语新的含义,常见于网络词汇。

如“瓶颈”:本来是指瓶子的上部较细的部分,后来被用来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障碍的关键环节,指代事情发展的最艰难时期。

4.仿拟。

(1)语意仿。

A.类意相仿:一些仿造词是抓住某语素的中心意思而拓展形成的一类词语。

如“红”类。

“红客”指在网络上标榜自己爱国、正义的计算机高手;“红色旅游”指以革命或革命纪念为主题的旅游。

B.对意相仿:一些词汇替换掉常用词汇的某些语素,用与被替换的语素语意相对的语素构成新词。

如:大哥大――大姐大、空姐――空哥、冷码――热码。

C.反义相仿。

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

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如“指北”:其语意来源于流行语“找不着北”,义仿拟构成的。


而构词形式却是仿造“指南”。

北与南语意相反,“指南”与“指
北”有异曲同工之妙。

(2)格式仿。

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
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依据一定的框架而替换某些语素而
构成新词语既是格式仿词的构词原则。

A.仿前构词:即仿造词仿
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
方式。

如“门”:广泛适用于传媒语言,表示和某些主题相关的一系列事件。

例如:艳照门――沙滩门――电梯门――馒头门。

B.
仿后构词:与仿前造词相反,更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
素不变的方式。

如“E”:高科技和高速度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E类词非常流行。

例如:E时代――E经济――E速度――E教育。

(3)谐音仿。

很多新词语是将某个词素进行谐音转化以求更贴切的实现表达功能。

如“负翁”:利用了“富翁”的谐音,但它不是“富翁”,而是新贫族。

“富翁制造”
离不开两个主要条件:超前消费心理和银行消费信贷提供的便利。

三、新词语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好的作文,要有生活气息,真实地反应生活,彰显时代风貌。

因此,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使用新词新语,是有必要的。

有的新词颇具形象色彩,如“煲电话粥”、“剩女”、“孔雀女”、“旗舰”、“红辣椒”、“西红柿”、“老鼠会”、“铅笔美人”等;有的新词幽
默风趣,颇有讽刺意味,如“山寨机”、“晒月有的;亮”、“校草”、“淑男”、“苗族”、“拇指狂人”等.
带有口语色彩的新词很亲切,如“空哥”、“大姐大”、“豆花西施”、“靓妹”等。

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采用新词语,不仅可以增添文
章的亮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用心观察生活的良好风貌。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词的含义,把握好这些素材的正反面,认清这些新词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灵活地应用新词,使之与文章浑然一体。

如“飞鱼族”指在国内已取得不俗成绩,但毅然放下一切,到国外名校求学的特殊中国群体。

“飞鱼”的说法,带有嘲讽的口吻,因为鱼本不会飞,却还想飞,注定要失败。

这个词的适用话题是“学无止境”、“做好每一次选择”等;又如,“求学房”指为了孩子能读名校,家长不惜重金在学校周边购买的房屋。

这个词适用的话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恩”、“沉重的爱”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新词语,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开拓视野;另一方面也为教学注入了生机。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使用新词新语,而不是全盘吸收。

另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时刻要意识到自己有促进语言规范化的责任。

在选择新词语的时候,要遵循其超前性、明确性、普遍性、健康性的原则,谨慎使用,切忌滥用,以免误导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