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方法总结词语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词汇量和词语应用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水平。
本文将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方法,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词语分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词语的分类特点进行教学,比如词性分类、词义分类等。
通过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语。
(一)词性分类教学:将不同词性的词语进行分类教学,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教师可用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不同词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性的概念和辨别各种词性。
(二)词义分类教学:将相近词义的词语进行分类教学。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相近词义的词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类讨论和归纳,最后通过活动或游戏等形式复习和巩固。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营造特定情境进行词语教学的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一)阅读材料营造情境:教师可通过选取具有特定主题或背景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和运用其中的词语。
例如,在讲解动物词语时,教师可以选择寓言故事或动物科普文章,并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扮演情境: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角色和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特定的角色并运用相关词语进行对话,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应用词语。
三、词语搭配教学法词语的搭配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词语搭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律,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一)固定搭配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常见的词语搭配进行教学,如“好好学习”、“一点儿也不”等。
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常用的固定搭配,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二)搭配用法归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新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新途径一、引言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词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语境等,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够理想。
因此,探索新的词汇教学途径,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新途径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词汇语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只注重词汇的读音和含义,而忽略了语境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与词汇相关的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在讲解“风景优美”这个词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该词汇相关的音频或视频素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发音和语调。
2.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的词汇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例如,在讲解“蔬菜”这个词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菜市场参观,让学生亲自观察各种蔬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蔬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词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词汇接龙、猜词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3.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例如,在讲解“龙”这个词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和意义,以及西方文化中“龙”的不同含义。
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法总结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巩固词汇知识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一、词汇归纳法课本中的教材篇章是词汇教学的重要源泉。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的归纳整理,将词汇分为不同的主题分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小石潭记》一课中,课文中涉及到了丰富的动植物词汇。
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归纳为“昆虫类”、“植物类”、“动物类”等多个分类,通过展示图片、课件等方式将归纳结果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并逐渐掌握这些词汇。
二、词汇拓展法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词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词汇体系。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神奇的摩托车》一课中,课文中出现了“意图”、“竞争”等词汇。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词汇展开拓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相关的词汇,如“计划”、“竞赛”等,并通过例句和语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三、词汇猜测法在阅读理解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词汇,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语境猜测词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感。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汪曾祺的小说》一课中,出现了“纤细”、“韧性”等较难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上下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到相关的形象和意义,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生词的含义。
四、词汇游戏法游戏与学习的结合可以使词汇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词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与前一个成语相对应的成语。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娱乐中掌握更多的成语,并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词汇归纳法、词汇拓展法、词汇猜测法和词汇游戏法等形式进行。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指导与词汇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指导与词汇技巧一、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词汇指导和词汇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指导,并介绍一些词汇技巧,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汇指导1. 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书、背诵诗词、解析古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记忆词汇。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语文范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模仿来获得更多的词汇。
2. 阅读指导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鼓励他们进行广泛的阅读。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提取词汇的能力,即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的意思。
3.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学生需要用到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鼓励他们尝试使用新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词汇技巧1. 同义词替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同义词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当学生遇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时,他们可以寻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汇来替换,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意思。
2. 词根词缀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词根和词缀来推测词汇的意思。
例如,当学生学习到“port”的意思是“携带”时,他们可以判断“transport”的意思是“运输”。
3. 上下文猜词在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汇的意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上下文中找到暗示词,从而推测词汇的意思。
四、总结词汇指导和词汇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阅读指导和写作指导,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词汇。
同时,通过同义词替换、词根词缀法和上下文猜词等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师在词汇指导和词汇技巧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策略与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策略与技巧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而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掌握好词汇策略与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词汇策略与技巧。
一、联系实际、注重实用语文教学应注重联系实际,将学生身边的事物与词汇紧密结合。
比如,在教学“树”的时候,可以结合校园周围的树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与亲身体验,来理解和记忆“树”这个词汇。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思与用法。
二、词语搭配、拓展联想词语之间有一定的搭配规律,例如,“大”的搭配词有“大树”、“大楼”等;“红”的搭配词有“红花”、“红日”等。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通过词语的搭配来进行记忆与联想。
同时,也可借助图表、图片等教具,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词汇。
三、分级记忆、循序渐进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能力有限,因此在词汇教学时,应采用分级记忆的方法。
可以根据词汇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先从简单的开始教学,逐渐引入更难的词汇。
例如,在教学“鸟”这个词汇时,可以先从“鸟飞”、“鸟巢”等简单的词组开始,再逐步引入“鸟儿”、“小鸟”等更复杂的词语。
四、游戏化学习、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游戏来提升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课堂口令游戏,通过快速反应来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也可以组织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更多的词汇。
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五、多读多写、反复操练词汇的学习需要反复操练,通过多读多写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词汇拼读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词汇的积极性。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不断练习,巩固词汇的记忆与应用。
只有经过反复操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词汇。
六、鼓励运用、创设情境词汇教学不仅要强调记忆与理解,更要鼓励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对话,通过真实的语境来使用所学的词汇。
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词汇学与学校语文词语教学本讲通过分析教学案例提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老师按照教学内容和同学学情做迁移与创新。
【案例】1比较下边两个教学片断设计,说说的异同,与改进意见。
A .区分形近字“见”和“贝”教学步骤:1. 出示“见”和“贝”。
2. 教师出示读音,同学借助读音读准这两个字“见(jian)”“贝(bei)”。
3. 教师出示两个字。
在最后一笔“ 乚”“ヽ” 描红,让同学说说区分。
4. 借助字义理解区别贝像水生甲壳动物的形状。
后来进展为原始货币,与财宝有关。
让同学用两手指尖相触做做贝壳的样子。
见用眼睛看。
5. 指导书写。
记特点。
B .订正“祖”的示字旁写成衣字旁教学步骤:1. 观看组的示字旁的写法。
同学书写。
2. 用“祖”组词:祖国、祖先、祖坟、祖传……3. 借助字义理解甲骨文写作“且” ,像有台基的土坟。
造字本义:供后人祭拜的先人的坟冢。
示字旁本来是祭神的石制的供桌,呈“ T”形。
后来才演化为示,“示”旁大都与祭奠、崇拜有关。
衣字指两袖宽裕、两襟相掩的古代服装。
与衣服有关。
4.带有示字旁还有那些字:礼、祝、视、社……5.带有衣字旁的字:初、被、袖、襟……6.同学写一写“祖”。
【评析】案例A只辨析了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的笔形,在字形上落实得好,但辨别字主要是让同学会用字,在学字的过程中要故意的扩高校生的词汇量,要协助他们用对字。
应当让同学用“见”、“贝”分离组几个常用词,案例B老师设计了组词的环节,改进的地方是第6个环节可以设计一个选字填空题,让同学进一步辨别这两个部首的字,并体味部首的表义作用。
【策略】字词系联,扩大堆积从案例1 可以看出:学校语文教学中字与词的教学是不能分别的,教“字”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的词(这是汉语的特点打算的),处理词时也要回扣词中的字,用字系联成词串。
【案例】2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字词能力的凹凸,直接影响同学语文素养的凹凸。
在教学中,我常常在同学的日记、作文中发觉词语搭配不当,用词不精确的现象,尤其是近义词的辨析、搭配使用问题更严峻。
浅谈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沟通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1.基础词语教学:基础词语是汉字拼音的基础,它是小学生词汇学习的必要环节。
基础词语的学习包括声母、韵母、单韵母和复韵母,通过学习基础词语,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拼音准确度,学会了正确的发音,在音、形、义等方面对声母、韵母、单韵母和复韵母的掌握也会更加准确。
2.单字词语教学:单字词语是最基本的词汇。
学生通过单字词语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基本词汇。
针对每个单字词语的教学都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进行相关的讲解。
3.词组和短语教学:词组和短语是由一组汉字组成的语言单位,这些组成的汉字构成一个完整的搭配。
学生通过学习词组和短语,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更为缜密和准确的表达能力,有效提高交流表达的能力。
4.成语教学: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语包罗万象的魅力和滋味,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懂听、懂说、懂写、懂演、懂背,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成语。
二、教学方法1.以生活为载体: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篇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家长、社会资源等途径,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情境学习词语,达到说、读、写、用和表现出来的目的。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3.游戏式教学:游戏式教学是一种专注于游戏和娱乐的教育方式。
在词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类应用性强、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如字母游戏、填空游戏等,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强调情景模拟和演示的教学方法。
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研修日志

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研修日志篇一:(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作业《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研修日志由于学生的语言储备不足,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有限,加上学生本身的粗心,小学生作文往往出现很多错别字和掉字的坏习惯。
这让学生本人、家长、老师头疼不已。
例如:元旦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早上起床整里「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报上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治」癌?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于是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一、学生方面1、让学生试着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他就会发现了不过你要试着给所有的孩子这样的时间和机会。
2、另外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互相改错和写评语,或者在别人的文章后面写下自己的感触和体会,时间久了不仅能解决错别字问题,还可以让大家的作文本变得丰富多彩。
3、强化课外阅读,真的需要多读书,多运用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二、教师方面1.分门别类地组织容易混淆的字对减少写错别字是很重要的。
在平时,我有意识地收集学生在写作业或写作文时出现的错别字,把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和相对普遍的错别字,结合小学生容易混淆的字归纳起来,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
在平时做作业和生字测试中,这些字小学生经常串字。
为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就把笔画只有一笔之差的字放在一起,叫做“姐妹字”,通过找“姐妹“的纠错教学,形象有趣,便于学生记忆,基本上杜绝了这类反复出现的错别字。
2. 结合实际,用好造字法,增强小学生自我辨字能力。
可以适当运用组合、分开,便于学生记忆。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描绘,指事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旁的表义性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基本形成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的辨字能力。
运用传统的造字方法,不仅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面,而且理解了字的含义,从而减少了因理解不够,混淆字的结构而导致写错别字的现象。
3.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语素组合后,意义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就是词。(钢笔、金鱼、)
两个语素组合后,不能扩展插入词,就是词。(钢笔,白菜)
两个语素组合后,虽能扩展插入词,但它们是不能用别的语素替换的,则是一种特殊的词——离合词。
两个语素组合后,虽能扩展插入词,但它们的使用频度很高,且大家约定俗成认为它是词。(“鸡蛋”是词、“鹰蛋”就有人认为是短语)。
词汇学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第一讲词汇学的基本知识
词汇学是研究词语的学问,它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法、语音、词汇)。词汇学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词的性质、词的构成、词义的本质及发展、词的各种关系(同音、同义、反义等)。我们把词义放在第二讲集中讨论。
一、什么是词
词是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造句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汉语词的划分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书写时词和词之间是不分开的。就“独立使用”来说,很多虚词和量词是不能独立使用的。于是增加了一条补充,一句话中把能独立使用的词划分出去,剩写的也是词。如:“我把这本书包了个书皮。”这个句子中的“本”“个”和“把”也是词。汉语中词和短语的界限也不很清楚。一般能够用扩展插入法来区分。能插入的是短语,不能插入的是词(意义不能变)。比如:
1.复合词:由两个以上有实在意义的语素(实语素)组合的合成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偏正式——地瓜、红薯、汽车、热爱、冰凉、笔谈
并列式——山水、媒介、观察、打击、幸福、美丽
动宾式——下海、举重、知己、司令、执意、注意
补充式——改正、抓紧、放大、压倒、撤退、撤回
主谓式——年轻、人为、霜降、国产、肠断、自爱
汉语中字义和词义(合成词)的关系如下:
使用好同音词和多义词能够在表达上形成双关语。
五、上下位词
词语是有系统性的,词语间意义上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上下位关系是指种和类的关系。如:
果子是浆果和干果的上位词,桃、梨、杏、苹果等则是浆果的下位词。
六、同义词——近义词
同义词有完全同义的等义词和不完全等义的同义词。等义词有两种:
词形有同有异:卑劣——恶劣保卫——捍卫处理——处置对答——应答——应对躲避——逃避——逃跑恶毒——歹毒——阴毒
词形颠倒:力气——气力整齐——齐整样式——式样
词形不同:超过——逾越矛头——锋芒怒吼——咆哮
近义词是指有某种近似关系的两个以上的词,如“含糊”“含蓄”,它们的意思不同,但都有让人不容易明白的效果。
①同义A+B=A=B声音观看
②合义A+B=AB品德图片
③加义A+B=AB+C景物水手
④偏义A+B=A或B国家窗户
⑤转义A+B=C毛病鞍马
2.派生词:由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语素和一个词缀组合的合成词。主要有两类:
词缀在前:老师、老虎、阿爸、阿姨、老鼠、老姨
词缀在后:凳子、镯子、木头、人头、,任何语境都能替换的等义词。
公尺——米青霉素——盘尼西林维生素——维他命
(2)概念义相同,但不是任何语境都能替换的等义词。
爸爸——爹——父亲洋灰——水泥番茄——西红柿
玉米——棒子文法——语法莱塞——激光
同义词是指主要的概念义相同,次要的概念义和附属义有同有异的两个以上的词。从词形上看有三种:
三、词的结构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人、额、由、蟋蟀、巧克力)有人统计《现代汉语词典》单纯词约占15%——16%。
单纯词有四类:单音节词、连绵词(双声叠韵)、叠音词(刚刚、蛐蛐)、外来词中的译音词(坦克、迪斯科)。
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合成词的结构和短语的结构关系基本是一致的(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合成词有两类:
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是同音词,我们能够根据音形同异的不同情况做分类。
1.同音同形
仪表1用于测量的一种仪器。
仪表2人的外表。
黑人1黑色人种。
黑人2没有户籍的人。
以下是词和语素同音同形:
井1能取水的深洞:打了一口井。
2形容整齐:井井有条。
2.同音异形
会意——会议、加法——家法、调理——条理、归功——归公
吉利——极力、著名——注明、酒精——久经、占有——战友
综上所述,汉语的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是有模糊地带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形成了概念,词是反映概念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月亮”、“月球”对应的是一个概念,“人民”这个词能够对应不同的概念。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词汇由词和固定的短语——熟语、谚语等构成。
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语法分类——实词、虚词(词类)
2.结构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3.音节分类——单音节词、多音节词
4.常用——常用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5.口语词汇——书面词汇
6.普通话词汇——方言词汇
7.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
8.古词语——新词语
熟语能够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成语表意凝炼、形象,在书面语中广泛使用。它来源于古代的典故,有的选择原句中最能概括原句意思的成分(乘风破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有的用四个字概括寓言、故事等(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有的增加个别字(短兵相接——车错毂兮短兵接)。成语的意思有的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汗流浃背、无稽之谈、自圆其说);多数成语的意思不是语素义的相加,有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高山流水——表示知己知音),有的是取字面的比喻义(水落石出——比喻真相毕露了)。
钢笔——钢的笔#
吃饭——吃了饭
鸡蛋——鸡的蛋
睡觉——睡不睡觉#
“钢笔”不能插入词,“白菜”插入后意思变了,它们肯定是词。“白布”能够插入且意思不变,能够做为短语。“吃饭”能够插入,“鸡蛋”能够插入,但“鸡蛋”的频度很高,能够把它做为词。睡觉能够插入,但两个语素的组合是固定的,把这类词做为离合词(理发、洗澡、打仗等)。
有多个意义的词是多义词。那么如何区分同音同形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呢?多数学者认为以现时感觉意义有无联系为标准来区分它们。
比如“米”(一斤米、一米长)和“角”(牛的角、一角钱)是同音词。“站”表示驿站是蒙古语的借词,后引申为车站,与原来的站立、停留有了联系,是多义词。“刻”表示雕刻与时刻,在古代是有联系的(用漏壶的刻度来表示时间),现在感觉不到联系了,是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