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王丽华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王丽华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王丽华发表时间:2016-05-10T11:32:59.4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王丽华[导读] (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499)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病,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影响。

王丽华(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499)【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论:病人血糖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体重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

病人无感染发生,或发生感染时能被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

病人掌握血糖监测、自注胰岛素的操作,掌握糖尿病饮食的基本要求,明确皮肤和足部的自我护理要点。

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378-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病,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影响,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正趋向低龄化,而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为特征,应遵循早期、长期、综合及个体化的治疗原则[1]。

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8~81岁。

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29例。

病例均经临床确诊。

1.2 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基本措施,应严格并长期执行。

口服降糖药治疗,双胍类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病人。

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增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优格列波糖(倍欣)。

19例糖尿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术护理体会

19例糖尿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术护理体会

19例糖尿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体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二科武汉 430060)【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糖尿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57-02盆底功能障碍(以下简称pop)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对病人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往往容易导致病人产生自卑、沮丧、无助和焦虑的心理,而盆底重建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新型的经阴道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效果显著,不易复发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女性病人在生活、工作中的不便,提高了生活质量。

通过重建盆底结构,增强盆底支撑力量,恢复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大大缓解了病人的临床症状。

人工合成网片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操作简便,不延长手术时间,病人耐受性好,治疗效果良好。

由于病人年龄普遍较大同时又合并有糖尿病,加强糖尿病的控制和监测,成功地预防伤口感染。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8年开展此项手术,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糖尿病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年龄从40岁至81岁,其中中度子宫脱垂17例,重度子宫脱垂2例伴压力性尿失禁15例,结果 19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18例术后2 d~5 d拔除尿管,顺利排尿;1例在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再次留置导尿管,定期开放48 h后拔管,排尿顺利。

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期间糖尿病患者定时血糖监测,伤口愈合良好,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住院时间平均11 d。

术后随访1个月~12个月,无复发、副损伤及网片侵蚀周围组织,手术均成功。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通常会顾虑手术的安全性、疗效、相关费用等问题,紧张、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术前需要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述此术式的优点及医生选用此术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以取得配合和信任。

2.1.2 常规护理:术前1日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难点及对策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难点及对策
力 降 低 。对 患 者 的糖 尿 病 知 识 及 饮食 教 育 , 效甚 微 。 收
血管等病变是致残 、 致死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继发并 发症给 患
者 带来 的痛 苦 及 给 护 理 工作 带来 的诸 多 困 难 , 食 在 血 糖 控 饮
制 中的重要性等 。其 次组 织护 理人员对 每一位患 者进行护 理查房 , 找出每位患 者的饮食 护理 问题及难点 , 拟定 护理计 划及护理措施 , 所有护理人员对 每一位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达成共识并认真执行护理措施 。加强饮食交接班制 度 , 每天
者饮食 的控制 , 从而使血糖达标 ,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 关键词 】 慢性精神分 裂症; 糖尿病; 食 ; 饮 对策
di 1.9 9ji n 17 06 .0 1 1.6 o: 0 36 /. s.62— 3 92 1.7 07 s
中图分类号 : R 7 .4 4 3 7
文献标识码 : B
可 以充 分 发挥 患 者 自身 能 力 , 动 积 极 配 合 治 疗 , 利 于 使 主 有
一些 家属认 为患者 已无未来可 言 , 过
食护理难点与患者病 情、 家属 配合 、 护理人员专业水 平 、 饮食 供给有关 。进行 相应干预 , 能有 效控 制患者饮 食 , 现报 告如
下。
水 平。采取讲 大课 的形 式, 组织护 理人 员学 习糖 尿病 的病
因、 临床表现、 治疗 、 护理 、 健康教 育、 饮食 治疗 的重要性 、 并
14 3 护理人员对护理措施 的执行力 患者的三餐及零食 .. 管理 , 涉及多班多人 , 如果 护理人员不能有效执行 护理措施 , 保持饮食指导的一致性 , 会造成患者饮食控制不 良。

浅谈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案

浅谈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案

浅谈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案作者:毛丽霞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老年人由于各项机能的退化需要更多的关注,在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的护理方面更是应该有科学负责的护理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老年患者生活、安全、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问题,本文就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应如何护理做出了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人;护理方法;生活;安全;心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83-02引言:精神病人具有异常的心理状态和异常的行为举止,由于精神问题可能并发更多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甚至出现打人毁物及自残自杀行为。

对于这样的一群在认知、情绪、行为都有问题的人群,给入院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老年精神异常的患者应如何在医院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近年来一直是医护工作者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老年精神患者一般会出现饮食、摔倒、失眠、便秘等几大问题,这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证实并且重视起来1在生活上老年精神病患者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在入院老人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方面应该进行细致系统的护理提高护理中对老年人饮食一项的关注。

由于老年精神病人面对着噎食和呛食的困扰,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告知病人实情,如果是药物因素的影响要在老人进食时给予严格监管。

老年精神病人常因为精神因素而难以入睡,狂躁和抑郁老年痴呆等都会影响睡眠。

药物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睡眠。

失眠会导致精神病向更严重的方向的发展,未了减轻老年精神病人的失眠问题,可以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缓解。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2)适当使用安眠药物,但是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应加强地药物的管理,防止病人有多使用药物自杀的现象。

(3)合理膳食,护理时注意调整病人的饮食食谱,多吃一些营养安眠的食物。

加强对病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培养病人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一些自治自理能力较差的病人,增强巡查密度,加大护理力度。

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压、血糖的影响

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压、血糖的影响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4.078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李春玉,叶世辉寿宁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病科,福建寿宁355500[摘要]目的分析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压、血糖产生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2月寿宁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两组患者均予以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观察组使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1%,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奥氮平、氨磺必利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有着极好的效果,能有效稳定血糖水平。

[关键词] 奥氮平;氨磺必利;老年;精神分裂症;糖尿病;血糖[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078-04Effects of Olanzapine, Amisulapride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ir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LI Chunyu, YE Shihui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Shouning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 Shouning, Fujian Province, 355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lanzapine, amisulapride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schizophrenia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glu⁃co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Shouning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them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each of which consisted of 29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olanzapine and amisulapride. On this basis, metformin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itagliptin metfor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reat⁃ment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11%, higher than 72.4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s clinical indicato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lanzapine, amisulapride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diabetes have excellent effec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stabi⁃[作者简介]李春玉(1979-),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病学。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37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5·医院药学·比较普遍,CRA 的工作时间比CRC 更长,休假时间更短,年收入也更高。

被调查CRA 和CRC 的身体健康情况较好,锻炼频率较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和焦虑情绪。

被调查CRA/CRC 的工作满意度低于职业满意度,离开目前公司的倾向高于改变目前职业的倾向,对于临床试验行业的执业环境满意度最低。

被调查CRA/CRC 对其职业和行业的未来发展普遍充满信心,但是对行业发展大趋势的认知还有待加强。

在当前我国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本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果可能为政策制定者以及临床试验管理者提供参考,以制定改善临床试验行业从业人员执业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的策略和制度。

随着我国CRA/CRC 的执业环境和职业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临床试验行业必将对中国的新药研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表7:对行业未来的态度[例(%)]项目总体(n =1 308)CRA(n =625)CRC(n =683)χ2值P 值 我看好CRA/CRC 职业的未来0.4030.982非常不同意9(0.7)4(0.6)5(0.7)不同意24(1.8)12(1.9)12(1.8) 一般243(18.6)120(19.2)123(18.0)同意732(56.0)347(22.7)385(56.4)非常同意300(22.9)142(22.7)158(23.1)如果可以选择,我将继续选择从事CRA/CRC 职业5.9610.202非常不同意22(1.7)13(2.1)9(1.3)不同意48(3.7)30(4.8)18(2.6)一般297(22.7)138(22.1)297(22.7)同意699(53.4)326(52.2)373(54.6)非常同意242(18.5)118(18.9)124(18.2)我看好临床试验行业的未来1.3330.856非常不同意8(0.6)3(0.5)5(0.7)不同意8(0.6)4(0.6)4(0.6)一般155(11.9)78(12.5)77(11.3)同意766(58.6)358(57.3)408(59.7)非常同意371(28.4)182(29.1)189(27.7)如果可以选择,我将继续选择从事临床试验行业2.9600.565非常不同意14(1.1)8(1.3)6(0.9)不同意31(2.4)17(2.7)14(2.0)一般236(18.0)116(18.6)120(17.6)同意713(54.5)327(52.3)386(56.5)非常同意314(24.0)157(25.1)157(23.0) 参考文献[1]石佳嘉,董凌云,武志昂.我国临床试验监查员离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事,2019,33(8):887-895.[2]阮军,王志锋.临床监查员的职业任务现状[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23):73-77.[3]鲁萌,王健,朱静静,等.医院药物临床研究协调员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4):543-545.[4]李鹏岗,杨莉.临床研究协调员职业发展综述[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9):1285-1289.[5]郑航.我国临床研究协调员职业专业化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6]刘青,孙凤.我国临床监查员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其工作压力来源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18(4):258-263.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李奇,史丽霞*,薛坚,马文萍(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501)【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19年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数据支持。

中老年慢性精神病临床特点及护理

中老年慢性精神病临床特点及护理
1.6 a住 院次数 1 2 O3) ; — 2次 , 平均( . 7± .6 次 。诊断 : 81 47 ) 精
神分裂症 5 5例( 7 3 ) 情感 性 障碍 6例 ( . % ) 酒 精 中 8.% , 95 ,
毒所致精神障碍 1 ( . %) 精神发育迟滞 1 ( . %) 例 16 , 例 16 。 1 2 方法 . 采用 自制调 查表 , 对患 者住 院次 数 、 程 、 病 精神
・28 ・ 7
中老 年 慢 性精 神 病 临床 特点 及 护 理
王 静
( 黑龙江省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 ,5 00 17 0 )
【 摘要】 目的: 院中老年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评估 、 对住 探讨其临床特点 , 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 0 8 6月 1 以2 0 年 6日为 时点 , 对精神科 封闭病房年龄大于 5 O岁的慢性精 神病患者的住院次数 、 、 病程 症状 、 诊断 、 合并躯体疾病诊断 、 用药情况、 生活 自 理程度 、 家属探视频度 、 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进行调查 。结果 :3O 7 . %的患者 以阴性精神症状为 主, 躯体疾 病共 患率为 6 . % , 83 联合使用抗 精神病药物者 占9 .%。生活 自 21 理缺陷者 占5 .% , 7 1 家属对患者关心严重不足 。结论 : 慢性精神病患者躯体 、 心理
疾病诊断 、 症状 、 合并躯 体疾 病诊 断 、 药情 况 、 活 自理程 用 生
度、 家属探视频度 、 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进行调查 。评估其健
康状况 , 并分析现存及潜在 的健康问题。采用 S S 1 . P S 0 0软件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2 结 果
降、 且家属关 心严重 不足 , 由此 导致 了患 者个人 卫生 状况 不

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158 •实用耱尿病杂志第17卷第1期JOURNAL OF PRACTICAL DIABETOLOGY Vol. 17 No. 12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1=80、2«^0、1^八,。

等 指标低于对照组(P<〇.〇5),见表1。

2)观察组孕产妇不良 妊娠结局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〇.〇5),见表2。

3)观 察组孕产妇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〇. 〇5),见表3。

表1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i±s>组别H b A l c(%)2h P B G(m r a o l/L)F B G(m r o o 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5)7.45±1.06 5.38±0.3211.34±1.096.50±0.237.44±0.46 4.87±0.35对照组(n|=65)7.36±1.12 6.27±0.5211.27±1.147.47±0.587.32±0.44 5.59±0.65 P值>0.05<0.05>0.05<0.05>0.05<0.05表2两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对比(《)组别例数胎儿围产儿窘迫低血糖巨大儿早产先兆羊水子痫过多妊娠高血压泌尿系统感染总发生率观察组651111221110(15.38%)对照组65100 001002(3.08%) P<0. 053讨论此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FBG、2hPBG及》^,。

指标低于对照组。

由于常规护理并未严格 控制其总能量摄入量,对饮食管理缺乏系统性。

优质护理表3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组别例数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观察组6537(72.13%)18(27.87%)对照组6535(53.85%)30(46.15%)尸<0.05措施充分考虑孕产妇个体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饮食计划,良好控制血糖水平;观察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目的: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提高临床
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方法:对19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适合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地护理干预。

标签: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糖尿病;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增多,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

两病均为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

由于两病并存,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加大。

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病程长,因此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和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极低。

这就要求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2011年5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老年病区住院患者中的19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老年病区2011年5月-2014年9月长期住院治疗的19例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

精神分裂症13例,老年痴呆2例,器质性精神障碍3例,焦虑症1例。

6例食欲强,3例常将大小便解于裤子上。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治疗措施,有利于减轻体重,缓解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也可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1]。

合理控制膳食能有效的缓解和控制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症状,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

改善血糖、血脂、保持体力是糖尿病治疗的原则[2]。

宜给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粗粮、豆类和蔬菜,限盐、戒烟酒。

患者自知力缺乏,自控能力差,长期封闭管理,家属来医院探视次数少,加上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导致进食欲望增强。

而一部分患者因病程长产生消极情绪,担心进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出现少食或拒食。

应让患者了解合理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分配三餐热量。

设糖尿病餐桌,专人看护。

对食欲增强的患者防止暴饮暴食、抢食;对进食较少、拒食的应耐心劝食、鼻饲,并经常与营养师联系,尽量提供能促进患者食欲、营养丰富的食物。

对于患者自己购买和家属带来的水果、点心由工作人员检
查后交总务护士统一保管,在两餐之间定时(每天14∶30)定量发放,并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食。

1.2.2 健康宣教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达标率,减少并发症患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4]。

通过多种方式(专题讲座、宣传手册及图片专栏等)达到宣教目的。

患者年龄大、自知力缺乏、记忆力下降,接受知识能力差,应将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适当运动锻炼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穿插于日常护理工作中,每次宣教内容要少,并反复宣教,为患者提供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具体、细致、通俗易懂。

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

对沟通困难的痴呆患者还要做好护工和陪人的健康宣教。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明白坚持合理用药、适当运动锻炼及合理控制饮食对疾病治疗、康复、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3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可以清楚地反应患者现阶段内的血糖浓度[5]。

定期监测血糖,准确的血糖记录是医生观察治疗效果、调整用药剂量的关键依据。

护士要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强调不能在检测到几次血糖正常后就认为可以停止测血糖或减少用药量甚至停药。

应定时、定期监测血糖,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

对血糖控制好的患者给予鼓励,继续保持;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查找原因,尽快改善状况,积极预防并发症[6]。

1.2.4 生活护理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因患精神疾病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大部分患者懒散、被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故应加强生活护理,督促按时起居,定时督促协助患者用温水洗澡更衣每周1次,督促协助患者用温水洗脚每天1次,注意洗澡和洗脚前一定要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

做好足部护理,冬季注意保暖。

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与指趾端平齐)。

穿着棉质宽松衣裤及鞋袜,经常检查患者足部情况及有无皮肤破损。

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到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对经常将大小便解于裤子上的患者,应加强巡视,督促入厕,因无法及时上厕所而将大小便解于裤子上,应及时协助患者清洗更换。

有视物模糊时减少活动,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及安全照顾。

1.2.5 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因其自身疾病因素会产生许多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等。

加之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长期住院与家属相处时间少,部分家属很少到医院探视,让患者有被遗弃感,加上长期服药与糖尿病饮食控制,患者便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血糖控制。

因此,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解释、主动倾听患者主诉,并向其说明焦虑、紧张可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影响治疗效果;说明糖尿病虽然是终身性疾病,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让家属多到医院探视,让患者感受到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关心、支持,使其尽快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