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临床病症,需要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在早期抢救中,正确的肠内营养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肠内营养和护理两个方面,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早期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肠内营养1、合理营养保障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蛋白质和能量不足的情况。

在早期护理中,要给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以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恢复。

2、胃肠功能保护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

此时,需要合理调整胃肠功能,比如采用鼻肠胃管进行喂食,避免患者进食过多刺激性食物,保护胃肠粘膜,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3、营养成分补充在肠内营养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保证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促进康复。

二、护理1、体位转换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压疮等情况的发生,在早期护理中要经常进行体位转换,保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畅通,避免压疮的发生。

2、皮肤护理昏迷患者皮肤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等情况,需要经常进行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湿润。

3、心理护理昏迷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康复。

4、床上活动在病情稳定后,适当的床上活动对昏迷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5、内分泌调节糖尿病昏迷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内分泌调节,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早期护理中,肠内营养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而颅脑损伤(TBI)又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发生率较高的情况。

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在一个患者身上时,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1. 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来说,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患者昏迷状态下,无法正常进食,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血糖水平波动大,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并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肠内营养管进行给予合适的营养物质,既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又能够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鼻胃管、鼻肠管或胃肠造口术。

鼻胃管是一种相对较为简单易行的方式,适用于短期肠内营养,但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容易引起患者不适;鼻肠管则可以减少反流性肺炎的发生,但操作技术较为复杂,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胃肠造口术则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方式,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

在选择肠内营养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干预。

3. 肠内营养的配方选择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时候,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配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选择低糖、高蛋白、高脂肪的肠内营养配方,以满足其基本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血糖过高或者过低。

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其他的病情,比如合并感染、肝功能不全等,选择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配方。

4. 肠内营养的管理和监测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测。

包括定期更换肠内营养管、保持通畅、避免发生感染;监测肠内营养的效果,包括血糖水平的监测,营养状况的评估等;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标签:护理干预;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以上[1],颅脑在发生严重的损伤后,通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水平会明显升高,这会使脑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在治疗期间对颅脑损伤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是决定其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2]。

为了研究分析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为临床提供对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周到护理服务的最佳方案,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该病患者的临床致死、致残率,笔者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这五年时间内,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确诊患者104例,分为两组。

A组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52.4岁;B组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21岁,平均51.8岁。

抽样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跌伤、坠落伤。

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在接受治疗前,均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B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的感染情况、并发症、血糖、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1.3.1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对于患有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症状,易使颅内压显著增高,血流量显著下降,脑的糖代谢功能下降,血糖水平增高,而血糖增高又会使脑水肿现象加重,因此除对患者的脑疝、呼吸循环衰竭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外,还要警惕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出现高渗透性昏迷或低血糖症状[3]。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和治疗。

早期的肠内营养及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一、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特点糖尿病昏迷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而产生的严重并发症。

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情况更为复杂。

患者在糖尿病昏迷的基础上,又存在颅脑损伤的并发症,需要更加细致和周密的治疗和护理。

二、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1. 改善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昏迷的患者往往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而且昏迷状态下无法正常进食。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通过人工途径,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 减轻胃肠道负担:由于患者昏迷,胃肠道功能受损,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通过肠内营养,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营养过度或缺乏。

三、肠内营养的应用1. 营养成分的选择: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的全面营养需求。

2. 给药途径的选择: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口服,通常应采用胃管或空肠管给药,确保营养物质能够被患者充分吸收利用。

3. 给药时间的掌握:合并糖尿病昏迷的患者需要掌握给药的时间,避免突然停用或过度给药,影响患者的肠道吸收和代谢功能。

4. 营养监测:给药后应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包括生化指标、体重等,及时调整营养配方,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

四、早期护理的注意事项1. 保持身体清洁:患者昏迷期间,身体卫生容易受到忽视,护理人员应勤劳给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包括清洁口腔、皮肤、更换尿布等,避免皮肤溃烂和感染。

2. 预防并发症:昏迷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体位的改变,定时进行被动运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本报告意在探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37例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综述,收集了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心理护理、糖尿病护理、一般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数据。

结果详细介绍了针对性护理的关键措施,通过个性化治疗计划、定期监测、教育和自我管理,成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论报告总结了针对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强调了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37例;针对性护理措施糖尿病患者合并颅脑外伤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性挑战,涉及到糖尿病管理、颅脑外伤治疗以及心理健康的多重因素。

本报告将介绍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糖尿病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的关键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医疗护理,同时注重心理和情感健康。

1一般资料本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医院就诊的37例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

平均年龄57.1±10.6(岁)、平均病程11.2±4.1(d)、性别比例为19/18(男/女)。

2针对性护理结果针对性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各项指标,大部分患者康复良好。

结果部分数据采用统是描述性统计,重要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分布形态,具体如下:表1. 研究对象针对性护理结果(比例)指标比例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研究对象70%避免糖尿病相关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事件)的研究对象90%减缓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发展的患者75%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25%管理有效并康复良好的术后并发症患者95%3针对性护理措施及体会3.1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措施旨在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医疗护理,包括颅脑外伤和其他医疗问题的管理。

这些护理措施不仅关注特定疾病的治疗,还着眼于患者的全面健康。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对于这类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十分重要。

糖尿病昏迷患者在意识不清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情况。

在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患者昏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情况、心率、血压等情况,并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呼吸衰竭。

对于病情较为危急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进行动脉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糖尿病昏迷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蛋白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在肠内营养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蛋白质合成需求,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

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

在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中,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工作。

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肠功能情况以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于有炎症反应的患者,还需早期给予抗炎治疗,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在患者的肠功能情况较差的情况下,我们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肠道功能情况,以及患者是否出现肠道扩张和肠梗阻等情况。

在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中,我们还需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康复期间,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我们还需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教育,让患者了解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患者的康复。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工作,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概述
2
定义和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指 颅脑受到严重损伤, 导致意识丧失、颅 内压升高等症状。
高血糖:指血糖水 平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指空腹血糖超 过7.0mmol/L或餐 后血糖超过 11.1mmol/L。
诊断标准:根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
4
常规护理
监测血糖:定 期监测血糖水 平,及时调整
胰岛素剂量
控制饮食:提 供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饮食, 避免血糖波动
运动指导:鼓 励患者进行适 当的运动,提 高胰岛素敏感

心理支持:关 注患者的心理 状况,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 减轻心理压力
病情观察与评估
监测血糖:定期 检测血糖水平, 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
理压力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
随访与复查指导
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复查项目: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预防便秘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保 持血糖稳定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 情感,倾听患 者的感受和需

提供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增强信

指导患者进行 放松训练,减 轻焦虑和紧张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护理和营养补充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营养和护理两个方面介绍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一、营养1. 膳食要求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膳食要求与一般患者略有不同。

由于患者昏迷,无法进食固体食物,需要通过肠内营养进行补充。

患者合并糖尿病,饮食要注意低糖、低脂、高蛋白。

在营养补充方面,要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品,如含有维生素B、C、E的产品,以及富含锌、铁等矿物质的产品。

2. 摄入量控制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摄入的营养补充品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症状来确定合适的摄入量,避免发生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要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和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摄入量。

3. 补充水分昏迷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要注意补充患者的水分。

可以采用口服补液或者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充,确保患者的水分平衡。

二、护理1. 皮肤护理昏迷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易发生压疮和皮肤溃疡。

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要注意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定期观察和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受到损伤。

2. 呼吸护理昏迷患者往往伴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容易出现呼吸道堵塞。

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要经常翻身患者,利用吸痰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的呼吸畅通。

3. 导尿护理昏迷患者无法自主排尿,容易出现尿液滞留,导致尿路感染。

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要经常给患者进行导尿,定期更换尿袋,保持尿液通畅。

4. 睡眠护理昏迷患者的睡眠质量往往较差,容易出现失眠和焦虑情绪。

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要根据患者的睡眠习惯和喜好,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对于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营养补充方案,并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求。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合并糖尿病,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

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行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43例,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57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及伤口感染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标签:颅脑损伤;糖尿病;护理;临床疗效
為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2~74岁,平均(56.18±7.09)岁。

颅脑损伤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结果示颅底骨折11例,脑挫裂伤34例,硬膜外血肿55例。

患者尿糖为+++~++++,空腹血糖在14.2~24.8 mmol/L。

其中,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患者55例,其他没有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的45例,同时服药也不规律。

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19例,2型糖尿病81例。

1.2 血糖测定
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测指尖血糖1次,24 h
内抽血检测血糖值,应用血清葡萄糖氧气化酶法,正常指数在 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值出应在6.2 mmol/L
以下;正常指数为3.9~7.8 mmol/L,血糖指数应低于7.8 mmol/L。

开放治疗的是43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加去骨瓣减压术。

不需要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即可。

1.3 护理要点
1.3.1 心理护理对于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有的患者表现为神志清楚,有的神志不清。

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

由于患者
出现颅脑损伤是意外发生,并没有心理准备去接受这一切,同时会出现疼痛及伤口出血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对出血表示恐惧,怕自己的伤口不愈合,也担心自己的病情,再加上伤口本身的疼痛,很多患者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的心理。

而这些心理负担又会导致血糖的升高,血糖过高也同样会影响术后的愈合。

基于此类情况,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同情的语气安慰患者。

并在护理过程中详细的讲解颅脑损伤及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告诉患者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出耐心的解答。

并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更加的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早日出院。

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明各种治疗的过程、必要性,尽最大努力取得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支持。

1.3.2 一般护理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并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高压情况(如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肢体不自主运动等)。

对其血糖、尿糖进行监测,并及时复查头颅CT,对于患者出现的神志不清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如颅脑损伤、低血糖或者酮症酸中毒。

脑疝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患者神志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而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可能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状况是患者剧烈头疼,呕吐较脑疝形成前更加强烈,一侧瞳孔增大,有的患者体温会升高,体温>40 ℃,或体温12 h,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特重型,伤后昏迷深,已有晚期脑疝。

由于轻型颅脑损伤多可自觉恢复,本次研究只针对中型以上的颅脑损伤[8]。

而当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由于糖尿病可能会使颅脑损伤加重,颅脑损伤也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部分患者颅脑损伤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糖尿病也可能会导致其伤口延期愈合或者不愈合的情况。

因此对于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及糖尿病的护理十分关键。

本文研究结果中,100例患者43例患者行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57例患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及伤口感染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平.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12-113.
[2]毛孟军.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12.
[3]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08-810.
[4]崔君霞,金奕,于華,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的分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13-615.
[5]肖友为,钟燕萍,刘蓝冰,等.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0):1228-1229.
[6]姜秀菊.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691-1693.
[7]吴海峰,张建娟,汤俭芳,等.生大黄在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17):2012-2013.
[8]王爱凤,葛东明,张媛媛,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3):304-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