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 中国南方地区
合集下载
第23讲 中国南方地区-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

1.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 难。
海域广阔、深度大,海水腐蚀严重;该海域多 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珠江口水下地 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该海域靠近板块交 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它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东京湾区 纽约湾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3.68
2.15
特点: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粘 性重,贫瘠。 改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在 土壤中搀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 质含量或增施矿质肥料,提高肥力; 利用:种植茶树、杉树和马尾松等 经济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自然地理特征-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
1.分布: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
4.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影响。
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台作; 利于发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随堂练习
(2021·江苏)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
4.云贵高原的这种地形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和水资源 利用有哪些不利影响?
➢ 地形崎岖、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 山间小盆地为主要耕地; ➢ 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 水资源下泄快、埋藏深,水资源不足等。
总结 南方地区农业有利区位条件分析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资源丰富、配合好 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 水源 河网纵横,灌溉便利、也可发展淡水养殖 土壤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生物 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社会 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较高 经济 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
海域广阔、深度大,海水腐蚀严重;该海域多 台风且风力大,台风破坏力强;珠江口水下地 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该海域靠近板块交 界地带,可能受地震影响。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它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东京湾区 纽约湾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3.68
2.15
特点: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粘 性重,贫瘠。 改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在 土壤中搀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 质含量或增施矿质肥料,提高肥力; 利用:种植茶树、杉树和马尾松等 经济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自然地理特征-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紫色土
1.分布: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由盆地中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
4.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影响。
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台作; 利于发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随堂练习
(2021·江苏)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
4.云贵高原的这种地形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和水资源 利用有哪些不利影响?
➢ 地形崎岖、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 山间小盆地为主要耕地; ➢ 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 水资源下泄快、埋藏深,水资源不足等。
总结 南方地区农业有利区位条件分析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资源丰富、配合好 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 水源 河网纵横,灌溉便利、也可发展淡水养殖 土壤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生物 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社会 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较高 经济 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5讲南方地区

解伏旱
二、自然特征--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③云贵高原:
冬季东部受北方冷空气影响, 西部受西南暧气流控制,冷暧气 流在贵阳、昆明之间,形成“昆 明准静止锋”。
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贵阳一 带)阴雨冷湿,以西(昆明一带) 晴朗温暖。
二、自然特征--气候
【思考】沿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的成因?
四、地区--云贵高原
石漠化
四、地区--云贵高原
石漠化是指,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
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成因:
①石灰岩的成土速度很慢,土层瘠薄。 ②石灰岩地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缺乏蓄水能力, 使生产、生活面临缺水问题。 ③这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 陡坡开荒、乱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 ④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
地下暗河、溶洞
典型代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二、自然特征--地形
流水沉积地貌
三角洲 典型代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冲积平原 典型代表: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二、自然特征--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均温在0℃以上(南北差异大),积温 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 (热带)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中国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 南方地区位于34°N以南,北回归 线穿过其南部
•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 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 南部陆地上自西向东依次与缅甸、 老挝、越南相邻。
二、自然特征--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③云贵高原:
冬季东部受北方冷空气影响, 西部受西南暧气流控制,冷暧气 流在贵阳、昆明之间,形成“昆 明准静止锋”。
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贵阳一 带)阴雨冷湿,以西(昆明一带) 晴朗温暖。
二、自然特征--气候
【思考】沿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的成因?
四、地区--云贵高原
石漠化
四、地区--云贵高原
石漠化是指,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
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成因:
①石灰岩的成土速度很慢,土层瘠薄。 ②石灰岩地区溶洞和裂隙发育,丰富的降水流入地下,地表缺乏蓄水能力, 使生产、生活面临缺水问题。 ③这些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 陡坡开荒、乱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 ④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极易流失。
地下暗河、溶洞
典型代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二、自然特征--地形
流水沉积地貌
三角洲 典型代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冲积平原 典型代表: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二、自然特征--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均温在0℃以上(南北差异大),积温 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 (热带)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中国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 南方地区位于34°N以南,北回归 线穿过其南部
•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 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 南部陆地上自西向东依次与缅甸、 老挝、越南相邻。
2019年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132中国地理分区 共79张PPT语文

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 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 肥力。第(3)题,主要从荔枝的自身品质和上市时间进 行分析。合江县分布纬度最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品 质最好;成熟期最晚,与其他产地大规模上市时间错开。 第(4)题,联系生活进行回答,问题①:荔枝直接口食一
畜饲料需求;同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食盐运输过程中,要从西藏西 部和西北部运输到藏东南的拉萨地区,沿途气候多变, 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 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 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 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 充足。
(2)人文地理特征。
降水
贺兰山
河套
宁夏
(3)环境问题:_荒__漠__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知识链接】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牧场分布: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 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 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 源匮乏。
是说明荔枝的质量好,二是深加工的效益不大。 问题②:荔枝果汁等精深加工厂较少可从荔枝的产销特 点和深加工的效益两个角度分高(有霜 期短甚至无霜,减少霜冻危害),夏季降水丰沛。 (2)夏季可减少光照直射地面,降低土温,冬季可减少地 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暖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 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 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培训资料.ppt

9
2、评价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不利:气候气象: 长江中下游夏季伏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贵 州部分光照不足;东南沿海夏秋台风灾害等;
地形:山地、丘陵占比重大,平原.盆地比重较小;
土壤: 红壤分布广泛;
其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成因.治理); 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成因.危害.治理); 川、滇、贵交界处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成因关联性); 云贵高原的石漠化(补充有关知识点)
.精品课件.
10
(1)概念: 即石质荒漠化,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
(2)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喀斯特地貌,土层薄;降水丰富,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3)危害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及珠江、长江通道安全;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危及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4)防御
加强科学研究,依靠高新技术; 加强管理,制订石漠化治理有关法规;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7)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 素。分别分析A、B、C三个地形区对交通运输的不 利影响。
(8)该区经济发展有利条件.
.精品课件.
13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二个省 区是_黔_、__、_桂___。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精品课件.
4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二)河湖
1.河流:长江、珠江
长江中下游灾害、原因 和治理
2、湖泊:洞庭湖、鄱阳 湖、巢湖、太湖
.精品课件.
5
(三)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四)植被.土壤
1、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2.1--南方地区(第一课时)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什么图中A处能看到低纬雪山和类似于赤道到两极的动 植物景观,而B城却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的景象? A处纬度较低,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很大,垂直地带性明显, 在山顶因海拔较高而出现永久冰雪; B城虽纬度较低,但因海拔较高,夏季不太热;冬季处在单 一的西南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温暖天气 (2)图中C处位于北回归 线附近,世界上在此纬度 附近多为大面积热带沙漠, 但此处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为什么? C处虽处于回归线附近,但 由于位于大陆东岸,受夏季 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形成 了热带季雨林环境
(3)图中D处有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亚欧 喀斯特 地 貌 , 图 中 E 处 为 ________ ________ 板块和 ________ 印度洋 板块碰撞地区,多火山地热的分布。 ( 4 ) E 处 的 地 质 作 用 主 要 属 于 (A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褶皱 D.断层
30°N
20°N - 30°N 110°E - 120°E
包括: 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
20°N
110°E 120°E
3、四川盆地
(紫色土肥沃)
30°N
4、云贵高原
(多岩溶地貌,坝 子为农业区);
25°N
100°E
105°E
110°E
5、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位于广东省 中南部,珠 江入海口与 东南亚地区 隔海相望
中国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课时)
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 水文、植被和土壤)
• • • • •
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南方地区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和山脉 3、南方地区主要气候及气候特征 4、南方地区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 5、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高三中国地理——南方地区课件

交通建设重点
02
南方地区交通建设的重点是加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等
领域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运输能力。
交通发展前景
03
南方地区交通发展前景广阔,应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
展,推动交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0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海滩等,为旅游业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文旅游资源
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古建筑、 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气候条件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旅游季节较长,为旅游业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杭州西湖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杭州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城市群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加强城市群内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互联互 通。
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
推动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发展 差距。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精美的园林艺术和建筑 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美丽的自 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开发与保护
旅游开发
南方地区在旅游开发方面注重资源整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推 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了旅游业 的整体竞争力。Leabharlann 自然地理特征总结词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南方地区(共92张PPT)

4、面积: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面积占全国25%。
三、南方地区的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夏季种植水稻、冬季种植油菜和冬小麦, 是我国单季稻、油菜和冬小麦的主产区。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南方地区的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 热同期。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8~30 ℃,一月均温在 0℃以上。 嘉积中学 地理组 黎凯瑕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包括: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
120°E
东南丘陵
20°N - 30°N 110°E - 120°E
30°N
包括: 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
20°N
110°E
嘉积中学 地理组 黎凯瑕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120°E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缅 甸
嘉积中学 地理组 黎凯瑕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老挝
越 南
2、政区:
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鄂、 湘、皖、赣、苏、浙、沪),南部沿海地区 五省二区(闽、台、粤、桂、琼、港、澳) 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川、滇、黔、渝)。
3、邻国:
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 为:缅甸、老挝、越南。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 源丰富、配合好。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 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 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 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 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生产水平高。 永州市三中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制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南方地区(共78张ppt)

南方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秦岭
东海
淮河
南海
汉族占91%,少数民族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广 西、云、贵、川、渝、湘、琼等。 南方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55%
二.南方地区的地形
位于二、三级阶梯上,东部平原、丘陵广布,西部是盆 地、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交错分布。
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地理事物
30°N
20°N 120°E
“工业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 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某地的等 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市拟在图示地区发展“T业梯田”的建设,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市发展“T业梯田”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①集约利用郊区荒山坡地 ②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④保护郊区耕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水稻土分布。长 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 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这些平原地区多人工培育 的水稻土。均为商品粮基地;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水乡” 之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
30°N
110°E
28°N - 32°N 110°E - 120°E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1.村庄选择在山坡上,最主要的目的是 B A.便于取水,防御洪涝 B.节省宝贵的耕地 C.有利于防御地质灾害 D.便于管理农田和林地 2.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C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 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A
一、位置和范围
秦岭
东海
淮河
南海
汉族占91%,少数民族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广 西、云、贵、川、渝、湘、琼等。 南方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全国55%
二.南方地区的地形
位于二、三级阶梯上,东部平原、丘陵广布,西部是盆 地、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交错分布。
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地理事物
30°N
20°N 120°E
“工业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 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某地的等 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市拟在图示地区发展“T业梯田”的建设,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市发展“T业梯田”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①集约利用郊区荒山坡地 ②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④保护郊区耕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水稻土分布。长 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 平原、巢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这些平原地区多人工培育 的水稻土。均为商品粮基地;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有“水乡” 之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
30°N
110°E
28°N - 32°N 110°E - 120°E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1.村庄选择在山坡上,最主要的目的是 B A.便于取水,防御洪涝 B.节省宝贵的耕地 C.有利于防御地质灾害 D.便于管理农田和林地 2.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C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3.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 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口山铅锌矿 。 N___________
• 电站:
三峡水电站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二滩水电站 ③_________;
葛洲坝水电站
读“南方地区”,回
答:电站:
天生桥水电站 ④_________ ;
水口水电站 ⑤_________ ;
新安江水电站 ⑥_________ ;
岩滩水电站 ⑦_________; 秦山核电站 ⑧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石禄铁矿 ; G___________
大余钨矿 ; H___________ 德兴铜矿 ; I___________
铜仁汞矿 J___________; 个旧锡矿 K___________; 平果铝矿 L__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锡矿山锑矿 ; M___________
鄱阳湖 ⒂_________; 太湖 ⒃_________; 洪泽湖 ⒄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六盘水煤矿 ; A___________
淮南煤矿 ; B___________ 萍乡煤矿 ; C___________
大冶铁矿 D___________; 马鞍山铁矿 E___________; 攀枝花铁矿 F___________;
⑨_________。
大亚湾核电站
2、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均温在0℃以上(南北差异大),
积温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热带)
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②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京杭大运河 ⑺_________ ;
湘江 ; ⑻_________ 赣江 ; ⑼_________
闽江 ⑽_________; 珠江 ⑾_________; 怒江 ⑿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澜沧江 ; ⒀_________ • 湖泊:
洞庭湖 ; ⒁_________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南方地区
三、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以东,东部和 (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 __________ 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 (2)主要地形区:A四川盆地、B __________ 东南丘陵 。 平原、D __________ (3) 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
2、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 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③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 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
国”之美誉。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江汉平原、洞 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和 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②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 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③糖料(甘蔗)基地: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海南、是我甘蔗基地。 ④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 “北移南迁”趋势。 ⑤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 最发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 颖的混合农业。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 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不利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
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
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东南丘陵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
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
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4)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①粮食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云贵高原 ; O___________ 东南丘陵 ; P___________
长江三角洲 Q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 R__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淮河 ; ⑴_________
长江 ; ⑵_________ 雅砻江 ; ⑶_________
岷江 ⑷_________; 嘉陵江 ⑸_________; 汉江 ⑹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山脉:
南岭 G___________ ;
横断山脉 ; H___________ 雪峰山 。 I___________
• 地形区: 成都平原 J___________;
K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南方地区”,回
答:地形区:
四川盆地 ; N___________
④主要气象灾害
冬季寒潮、夏季洪涝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 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寒潮影响较小 台风:带来风灾和水灾;缓解伏旱灾情、降暑。
2.农业
水田 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 (1)耕作业: ______ 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冬季温和湿润。
(4) 水文特征:河网稠密;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较 小;含沙量较小。
读“南方地区”,回
答:山脉:
秦岭 A___________ ; 大巴山 ; B___________ 巫山 C___________ ;
岷山 D___________; 大别山 E___________; 武夷山 F___________;
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 风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东(贵阳一带)阴雨 冷湿,以西(昆明一带)晴朗温暖。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 年6~7月间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 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夏 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 火炉)。
• 电站:
三峡水电站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二滩水电站 ③_________;
葛洲坝水电站
读“南方地区”,回
答:电站:
天生桥水电站 ④_________ ;
水口水电站 ⑤_________ ;
新安江水电站 ⑥_________ ;
岩滩水电站 ⑦_________; 秦山核电站 ⑧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石禄铁矿 ; G___________
大余钨矿 ; H___________ 德兴铜矿 ; I___________
铜仁汞矿 J___________; 个旧锡矿 K___________; 平果铝矿 L__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锡矿山锑矿 ; M___________
鄱阳湖 ⒂_________; 太湖 ⒃_________; 洪泽湖 ⒄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矿产:
六盘水煤矿 ; A___________
淮南煤矿 ; B___________ 萍乡煤矿 ; C___________
大冶铁矿 D___________; 马鞍山铁矿 E___________; 攀枝花铁矿 F___________;
⑨_________。
大亚湾核电站
2、气候:
(1)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特点: ①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一月均温在0℃以上(南北差异大),
积温4500~8000℃(亚热带)和8000℃以上(热带)
年降水量800mm以上,雨热同期。
②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京杭大运河 ⑺_________ ;
湘江 ; ⑻_________ 赣江 ; ⑼_________
闽江 ⑽_________; 珠江 ⑾_________; 怒江 ⑿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澜沧江 ; ⒀_________ • 湖泊:
洞庭湖 ; ⒁_________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南方地区
三、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以东,东部和 (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 __________ 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 (2)主要地形区:A四川盆地、B __________ 东南丘陵 。 平原、D __________ (3) 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
2、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 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③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 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
国”之美誉。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江汉平原、洞 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和 珠江三角洲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②棉花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棉花种植面积 仅次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③糖料(甘蔗)基地: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海南、是我甘蔗基地。 ④油料(油菜)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有 “北移南迁”趋势。 ⑤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⑥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是我国淡水渔业 最发达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 颖的混合农业。 ⑦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 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不利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
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
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东南丘陵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
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
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4)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①粮食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云贵高原 ; O___________ 东南丘陵 ; P___________
长江三角洲 Q__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 R__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河流:
淮河 ; ⑴_________
长江 ; ⑵_________ 雅砻江 ; ⑶_________
岷江 ⑷_________; 嘉陵江 ⑸_________; 汉江 ⑹_________;
读“南方地区”,回
答:山脉:
南岭 G___________ ;
横断山脉 ; H___________ 雪峰山 。 I___________
• 地形区: 成都平原 J___________;
K___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南方地区”,回
答:地形区:
四川盆地 ; N___________
④主要气象灾害
冬季寒潮、夏季洪涝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 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寒潮影响较小 台风:带来风灾和水灾;缓解伏旱灾情、降暑。
2.农业
水田 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 (1)耕作业: ______ 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冬季温和湿润。
(4) 水文特征:河网稠密;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较 小;含沙量较小。
读“南方地区”,回
答:山脉:
秦岭 A___________ ; 大巴山 ; B___________ 巫山 C___________ ;
岷山 D___________; 大别山 E___________; 武夷山 F___________;
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 风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东(贵阳一带)阴雨 冷湿,以西(昆明一带)晴朗温暖。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 年6~7月间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 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夏 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江沿岸三大 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