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科院-中科大1999试卷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1999试卷及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九九九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题名称:物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五题,每题2分)(1)1mol理想气体在100℃作如下等温膨胀变化:初态体积25dm3,终态体积100dm3。

先在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50 dm3时的压力下膨胀到50 dm3,再在外压恒定为终态压力下膨胀到100 dm3。

整个变化所做膨胀功为:()(A)3101J(B)5724J(C)2573J(D)4208J(2)373.15K和p下,水的蒸发潜热为40.7kJ⋅mol-1,1mol水的体积为18.8 cm3⋅1mol-1,水蒸汽的体积为30200 cm3⋅mol-1,在该条件下1mol水蒸发为水蒸汽的U∆为:()(A)45.2kJ (B)40.7kJ (C)37.6kJ (D)52.5kJ(3)373.15K和p下,1mol水向真空汽化膨胀为373.15K和p的水蒸汽,则该变化的G∆为:()(A)40.7kJ (B)52.5kJ (C)37.6kJ (D)0(4)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离子的迁移率(淌度),在历时750秒后,界面移动了4.0cm,迁移管两极之间的距离为9.6cm,电位差为16.0V,设电场是均匀的,H+离子的迁移率为:()(A)3.2×10-7m2·V-1·s-1, (B)5.8×10-7m2·V-1·s-1,(C)8.5×10-4m2·V-1·s-1,(A)3.2×10-5m2·V-1·s-1,(5)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制备硫化砷(As2S3)溶胶,该溶胶稳定剂是H2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A)+--23[(As S)H,()HS]HSxmn n x x+⋅-⋅(B)-+-+23m[(As S)HS,(-)H]Hxn n x x⋅⋅(C)+--23[(As S)H,()HS]HSxmn n x x-⋅-⋅(D)-++23m[(As S)HS,(-)H]Hxn n x x+⋅⋅计算题部分1.(9分)温度与压力分别为298.15K,p时,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1)3222CH COOH(l)+2O(g)2CO(g)+2H O(l)→-1,1870.3kJ molr mH∆=-⋅(2)22C(O(g)CO(g)→石墨)+-1,2393.5kJ mol r m H ∆=-⋅(3)222H (g)+12O (g)H O(l)→ -1,3285.8kJ mol r m H ∆=-⋅求反应2232C()+2H (g)+O (g)CH COOH(l)→石墨 的摩尔焓变r m H∆=?2.(10) 试应用麦克斯韦关系式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无关,而仅是温度的函数0T U V ⎡⎤∂⎛⎫⎪⎢⎥∂⎝⎭⎣⎦即=;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加0T U V ⎡⎤∂⎛⎫ ⎪⎢⎥∂⎝⎭⎣⎦即>。

中科院2024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工程科技

中科院2024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工程科技

中科院2023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科技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讨论生入学试卷物理化学一、选择题(20分)1. 苯在一刚性绝热容器中燃烧:C6H6(l)+A. U=0, H0,Q=0 C. U=0, H=0,Q=015O2(g)=6CO2(g)+3H2O(g)()2B. U=0, H0,W=0 D. U≠0, H≠0,Q=02. 对于肯定量抱负气体,些列过程不行能发生的是()A.等温绝热膨胀B.等压绝热膨胀C.吸热而温度不变D.吸热而体积缩小3. 在封闭体系的S-T图中,通过某点可以分别作出等容线和等压线,其斜率分别为:S S=x和=y T T V p则在该点两曲线的斜率的关系是()A. xyB. x=yC. xyD.无固定关系4. 恒温时,B溶解于A形成溶液,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 的偏摩尔体积,则增加压力将使B在A中的溶解度如何变化?()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肯定5. 在平动、转动、振动运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中,下述关系式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Fr=GrB. Uυ=HυC. Cv,υ=Cp,υD. Cp, , t=Cvt--6. 400K时,液体A的蒸汽压为4104Nm2,液体B的蒸汽压为6104Nm2。

二者组成抱负液体混合物。

当达气—液平衡时,在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6,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A.0.31 B.0.40 C.0.50D.0.607. 反应CO(g)+H2O(g)=CO2(g)+H2(g)在600℃,100kPa下达到化学平衡。

当p=5000kPa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2)=1.90, γ(H2)=1.10, γ(CO)=1.23, γ(H2O)=0.77则平衡点()A.向右移动B.不移动C.向左移动D.不能确定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变化C.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达到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9. 0.001molkg1的K3[Fe(CN)6]水溶液的例子强度为()----A.6.0103B. 5.0103C. 4.5103D.3.0010310. 反应NO+A. B. C. D.1O2=NO2的速率在温度上升时反而下降,这是由于()2该反应是一个光化学反应该反应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速控步骤前的快速平衡步骤放热显著这是一个放热的简单反应二、(8分)已知反应:(1)Na(s) →Na(g), H=+105kJ (291K) (2)Cl2(g) →2Cl(g), H=+250kJ (291K) (3)1Cl(g)+Na(s) →NaCl(s), H= 411kJ (291K) 2+→Na(g)+e,U=493kJ (0K) (4)Na(g)(5)Na(g)+Cl(g) →NaCl(s),U= 766kJ(0K) (6)NaCl(s)(0K) →NaCl(s), H=100kJ (291K)(7)Na(g)(0K)+Cl(g)(0K) →Na(g)(291K)+Cl(g)(291K), H=12.1kJ 求氯原子的电子亲合势,即(8)Cl(g)+e →Cl(g)的U(0K)三、(6分)计算1mol苯的过冷液体在-5℃,p+时凝固过程的lsS和lsG。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科院中科大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共5题,10分)1.(2分)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 下,从10dm3膨胀到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 )(A)-284J (B)842J (C)-482J (D)482J2.(2分)下列宏观过程:()(1)p ,273K下冰融化为水;(2)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往车胎内打气(4)水在101325Pa,375K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A)(1),(4)(B)(2),(3)(C)(1),(3)(D)(2),(4)3.(2分)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 I=E∏,若速率常数k1=10k∏,则两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A)0.6J·K-1·mol-1(B)10 J·K-1·mol-1(C)19 J·K-1·mol-1(D)190 J·K-1·mol-14.(2分)有人在不同pH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 泳速/(μm2/s·V)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实验数据可知:(A)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B)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4.20(C)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7.00 (D)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5.(2分)吸附理论主要用来描述:()(A)均相催化(B)多相催化(C)酸碱催化(D)酶催化二、填空题6.(2分)理想气体等温(T=300K)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600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1/10,则体系的熵变△S = J·K-1。

7.(2分)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kJ.8.(2分)从微观角度面言,熵具有统计意义,它是体系的一种量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课。

高分子化学内容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聚合反应原理,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大分子化学反应,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其性能并且能够对给出的现象给以正确、合理的解释。

高分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与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分子运动,聚合物的溶液性质以及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等,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考生应具备运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50分。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高分子化学部分(一)绪论1、考试内容(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聚合物的命名及分类;(3)分子量;(4)大分子微结构;(5)线形、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6)聚合物的物理状态;(6)聚合物材料与强度。

2、考试要求【掌握内容】(1)基本概念:单体、聚合物、聚合反应、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均聚物、共聚物。

(2)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线性、支链形和体形大分子。

(6)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7)大分子微结构。

(8)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

【熟悉内容】(1)系统命名法。

(2)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j i
11. 任意可逆过程构成的循环,其热温商均为零。 12. 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 2,自由度 为零。 13.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相图中,每两个两相区之间不是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1 页 共 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2 页 共 5页
2+
3+
水的质量比 W(有机物)/W(水)= 1.93,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 为 43.102 kPa,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11.4 (B) 214.1 (C) 121.4 (D) 112.1 11. 溶液中的反应,由于浓度标度不同, K c , K x , K m 三者往往是不等的。通
2 24π 2 A 2 νV 2 n1 -n 2 2 9. 使用瑞利(Ra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 I= ,可根据已知溶 2 4 2 λ n1 +2n 2 2
胶样品的粒子大小或浓度值来计算另一份未知的、半径 ≤ 47 nm 的导电粒子 的粒子大小或浓度。 10. (F n i ) T,p,n 是化学势。
(C) 只有 r G θ m = -RTlnK c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D) 只有 r G θ m = -RTlnK x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乙)考研初试大纲《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

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 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 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

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试题中国科学院高校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讨论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所有考试时光总计180分钟。

2.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高分子化学部分高分子化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官能团等活性2. 引发剂效率3. 聚硫橡胶4. 高分子功能化5. 缓聚二.挑选题挑选题((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题选一最佳答案,每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二烯类橡胶的硫化机理是(a )离子机理;(b )自由基机理;(c )配位机理2. 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高分子科学家讲述错误的是(a )Ziegler 和Natta 发明白有机金属引发体系,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和等规聚丙烯(b )Heeger 、De Gennes 和Shirakawa 在导电高分子方面做出了特别贡献(c )Staudinger 建立了高分子学说(d )Flory 在缩聚反应理论、高分子溶液的统计热力学和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杰出贡献。

3. 聚甲醛合成后加入醋酸酐处理的目的是(a )洗除低聚物;(b )除去引发剂;(c )提高热稳定性;(d )提高相对分子质量4. 下列最不易举行直接光引发的单体是(a )丙烯腈;(b )丙烯酰胺;(c )乙烯;(d )丙烯酸5. 以下讲述不正确的是(a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为均相体系(b )悬浮聚合的单体-介质体系为非均相体系(c )丙烯腈在水相中的溶液聚合为均相体系(d )苯乙烯聚合时在甲苯中的溶液聚合为均相体系。

6.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下列哪种溶剂中以萘钠引发聚合时聚合速率最大?(a )苯;(b )四氢呋喃;(c )硝基苯;(d )丙酮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第1页共4页7. 下列属于热塑性弹性体的聚合物是(a )SBS ;(b )BSB ;(c )BS ;(d )ABS8. 下列环烃开环聚合能力大小次序正确的是(a )三元环烃>七元环烃>八元环烃(b )八元环烃八元环烃>四元环烃(d )五元环烃<八元环烃<三元环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甲)》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气体1、气体分子动理论2、摩尔气体常数3、理想气体状态图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8、实际气体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概论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4、热力学第一定律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6、焓7、热容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9、Carnot循环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H和U、热化学11 、赫斯定律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3、几种热效应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 Kirchhoff定律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三)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Carnot定理4、熵的概念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7、熵变的计算8、熵和能量退降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G的计算示例12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2、偏摩尔量3、化学势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6、理想液态混合物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8、稀溶液的依数性9、活度与活度因子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同时化学平衡8、反应的耦合9、近似计算(七)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配分函数4、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5、分子的全配分函数?6、用配分函数计算和反应的平衡常数G?mr (八)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电解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九)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十)电解与极化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碰撞理论7、过渡态理论8、单分子反应理论9、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0、光化学反应11、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二)表面物理化学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溶液的表面吸附4、液-液界面的性质5、L-B膜及生物膜6、液-固界面现象7、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8、固体表面的吸附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三)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电位、双电层理论和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8、乳状液9、凝胶10、大分子溶液11、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二、考试要求(一)气体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微观的运动模型。

了解前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过程。

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熟练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了解分子速度和能量分布公式的推导及物理意义。

了解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及对实际气体的计算。

了解对比状态;会使用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功、热、状态函数、变化过程和途径等。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

熟知功和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及各种过程中功与热的计算。

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

掌握U及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H、QU和W。

熟练应用生成焓、燃烧焓来计算焓变。

会应用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了解卡诺循环的意义。

了解摩尔定压、定容热容的概念;了解节流过程的特点及焦耳-汤姆逊系数的定义与实际应用。

从微观角度了解能量均分原理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定理的联系。

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

注意在熟记热力学函数U、H、S、F、明确G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会用它来判别变化G的定义,并了解其物理意义。

和GA、,学会设计可逆S、H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熟练计算一些简单过程的过程,能利用范霍夫等温式判别变化的方向。

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克拉贝龙方程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

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明确规定熵值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掌握熵增加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初步了解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关于熵流和熵产生等基本内容。

了解熵的统计意义。

(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熟悉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在多组分系统中引入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

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了解理想和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以及两者的共同之的表示式及其标准态的含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处,了解逸度的概念。

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

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会用依数性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

了解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了解热力学处理溶液的一般方法。

(五)相平衡明确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等相平衡中的基本概念。

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相律在相图中的应用。

能看懂各种类型的相图,并进行简单分析,理解相图中各相区、线和特殊点所代表的意义,了解其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在双液系相图中,了解完全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相图的特点,掌握如何利用相图进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学会用步冷曲线绘制二组分低共熔点相图,会对相图进行分析,并了解二组分低共熔相图和水盐相图在冶金、分离、提纯等方面的应用。

了解三组分系统相图中点、线、面的含义,学会将三组分系统相图用于盐类的分离提纯和有机物的萃取方面。

化学平衡(六)了解从平衡常数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并掌握这个公式的使用。

了解从化学势导出?标准平衡常数。

掌握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

理解的意义以及标准平衡G?m??常数的关系,掌握的求算和应用。

理解的意义并掌握其用途。

熟悉温度,压力G?G?mm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七)统计热力学基础了解统计系统的分类和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定。

了解最概然分布和撷取最大项原理。

了解配分函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知道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了解各种配分函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用配分函数计算简单分子的热力学函数,掌握理想气体简单分子平动熵的计算。

了解分子配分函数的分离和全配分函数的组成。

了解自由能函数和热函函数,用自由能函数和配分函数计算平衡常数。

(八)电解质溶液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迁移数的方法。

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掌握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电迁移率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理解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适用范围,并会计算离子强度及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九)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掌握形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的书面表示方法,能熟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了解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电池的作用。

在正确写出电极和电池反应的基础上,熟悉地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和氢标准电极的作用。

掌握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会利用电化学测定的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熟悉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会从可逆电池测定数据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pH值。

(十)电解与极化作用了解分压的意义,要使电解池不断地进行工作必须克服的阻力的种类。

了解极化现象、超电势、极化作用的种类、降低极化作用的方法。

了解极化曲线、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极化曲线的异同点。

掌握H(g)的超电势的计算。

在电解过程中,能用计算的方法2判断在两个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物质。

了解电解的一般过程及其应用。

了解金属腐蚀的类型,了解常用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了解常用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类型及目前的发展概况,特别是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十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掌握宏观动力学中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速率常数等的基本概念。

掌握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二级的特点,从实验数据利用各种方法判断反应级数,熟练地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等。

掌握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的特点,学会使用合理的近似的方法作一些简单的计算。

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是在平行反应中如何进行温度调控,以提高所需产物的产量。

掌握Arrhenius 经验式的各种表示形式,掌握活化能的含义,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活化能的求算方法。

掌握链反应的特点,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和速控步等近似方法从复杂反应的机理推导出速率方程。

了解较常用的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采用的模型,推导过程中引进的假定、计算速率常数的公式及理论的优缺点。

用这两个理论计算简单反应的速率常数,掌握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