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20冶金物理化学

合集下载

北京工业大学820有机化学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820有机化学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I 考试科目代码:820
一、 考试要求
有机化学I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0703)化学学科理学硕士、(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0856)材料与化工领域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内容包含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和研究方法。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天然来源,基本性质、主要制备方法,有机物的分析、分离和合成路线,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有机波谱学基础分析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卤代烃、芳烃)、有机含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杂环化合物的基本有机化学性质,基本有机反应和基本理论。

(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共价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酸碱的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烷烃和环烷烃的基本概念、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加成反应)。

(3)烯烃和炔烃的基本概念、、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离子型加成,自由基加成,协同加成,催化氧化,聚合, -氢,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烯烃和炔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4)二烯烃 共轭体系的基本概念、共振论、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4-加成,电环化反应,双烯合成,聚合反应)、重要共轭二烯烃的工业制法、环戊二烯。

(5)芳烃的基本概念、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稠环芳烃、芳烃的工业来源、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冶金考研专业课--冶金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冶金考研专业课--冶金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Gi Gi RT ln Pi
Pi Pi P
Pi - i 组分气体的实际压强, Pa ; P -标准压强, Pa ,也即 1.01325 10 5 Pa 。
应该注意的是,高温冶金过程中的气体由于压强比较低,都可以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液相体系中组元 i 的吉布斯自由能 在多元液相体系中,任一组元 i 的吉布斯自由能为
Q
表示任意时刻(不平衡状态)的压强商或活度商。 (2) G 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处于标准态时自由能的差,表示反应的限度(反应平衡态 的度量) 。G RTLnK 的关系式, 建立了体系处于标准态时能量差和处于平衡态时各 组元量的关系。

K 是反应的平衡常数。

d acc aD K a b a A aB
θ H 298(Al 1673600 J mol1 2O3 ) θ S 298(Al 51.04 J K 1mol1 2O 3 ) θ S 298(Al) 28.33 J K 1mol1 θ S 298(O 205.13 J K 1mol1 2)
C p ,Al2O( (114.77 12.80 10 3 T ) J K 1mol1 3 s)
Gi Gi RT ln a i ai 确定原则是:
若体系是固溶体,则 i 在固溶体中的活度选纯物质为标准态,其浓度为摩尔分数, X i ;
若体系是共晶体,则 i 在共晶体中的活度定义为 1; 若体系是纯固体 i,则其活度定义为 1。
2)重点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G G RT ln Q
RT ln K H BRT
其中,左边为 G ,右边 H 为常数,用 a 表示,BR 常数用 b 表示,则得

吉首大学820有机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吉首大学820有机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0]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化学
4)题型结构
a: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b: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c: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d:机理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e:合成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f:推断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试内容
熟悉和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有机合成、分离和分析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物理和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化学键、反应活性、反应机理,掌握有机合成、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发展方向及其未来,能利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解决有机合成、分离和分析方面的实际问题。

考试要求。

820复试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820复试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820复试科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复试科目820是指某种特定领域的考试科目,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复试科目820的考核,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对于该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对于准备参加复试的学生而言,充分了解复试科目820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制定复试备考计划,将有助于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顺利通过复试,实现自己的求学目标。

因此,本文将围绕复试科目820展开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关的备考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试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复试科目820的背景和重要性;文章结构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旨在阐述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内容和如何进行准备。

正文部分将分为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内容和准备方法三个小节。

在重要性部分,将详细阐述复试科目820对于个人和职业的重要性;内容部分将介绍复试科目820涵盖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准备方法部分将探讨如何针对复试科目820进行系统的准备和复习。

结论部分将包括复试科目820的总结、重申重要性和展望未来三个小节。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重申重要性将再次强调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将展望未来复试科目820的发展趋势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内容和准备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重要科目。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读者将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试科目820,提高复试的通过率和成功几率。

同时,本文也旨在强调复试科目820在整个复试流程中的重要性,并为读者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正文2.1 复试科目820的重要性复试科目820是研究生复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福州大学820分析化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福州大学820分析化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福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 分析化学二、招生学院(盖学院公章):化学学院基本内容:分析化学是化学类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

要求掌握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常见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包括:1、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知识点: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过程、滴定分析方法概述、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计量单位、浓度与定量分析结果表示及换算等。

2、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点: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误差传递、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总体平均值的估计、显著性检验(t检验、F检验)、可疑值取舍(4d法、格鲁布斯法、Q检验法)、回归分析、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酸碱滴定法知识点:活度与活度系数、酸碱平衡常数、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衡、酸碱平衡浓度与分布系数、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最简式)、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原理、准确滴定条件判断、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4、络合滴定法知识点: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金属离子缓冲溶液、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金属离子指示剂、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单一金属离子络合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分别滴定的酸度范围、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5、氧化还原滴定法知识点:条件电势、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反应与诱导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20冶金物理化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20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测验大纲I 考查目标掌握冶金物理化学的底子概念、底子理论及计算方法,正确运用于阐发和解决具体问题。

底子理论包罗溶液热力学理论、Gibbs自由能变化的计算、应用原那么及活度数据的获得道理和方法、相图底子道理及典型二三元相图根底常识、外表和界面底子理论、冶金动力学底子理论等,冶金底子熔体〔熔渣的底子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冶金中的作用〕、解决冶金实际问题常用的几种底子手段和方法〔包罗化学反响等温方程式和平衡移动道理的灵活运用;优势区图、位势图等几种热力学状态图的构成道理及使用方法等〕。

II 测验形式和试卷布局一、试卷总分值及测验时间试卷总分值为150分,测验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布局1、名词解释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2、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3、计算与阐发题4题,共60分III 考查内容1、冶金热力学根底化学反响的尺度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平衡常数,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活度及活度系数,溶液的热力学关系式,活度的计算方法,尺度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及溶液中反响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重点:化学反响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及由此判断化学反响进行的标的目的,活度计算。

2、冶金动力学根底化学反响的速率,分子扩散及对传播质,反响过程动力学方程的成立,新相形成的动力学。

重点:一、二级化学反响及一级可逆化学反响速率方程推导,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双膜理论,未反响核模型。

3、金属熔体熔铁及其合金的布局,铁液中组分活度的彼此作用,铁液中元素的溶解及存在形式,熔铁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

重点:活度彼此作用系数及其转换关系。

4、冶金炉渣二元系、三元系相图的底子常识及底子类型,三元渣系的相图,熔渣的布局理论,熔渣的离子溶液布局模型,熔渣的活度曲线图,熔渣的化学性质,熔渣的物理性质。

重点:二、三元系平衡相的定量法那么〔直线法那么和杠杆定律, 重心法那么〕,阐发等温截面图和投影图。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油气储运专业综合考试时间:180 分钟,满分:150 分(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各75 分)一、考试要求:1 、要求考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分析方法,具有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考试时携带必要书写工具之外,须携带计算器。

二、考试内容:1 、工程流体力学(1)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a)掌握流体及连续介质的概念;b)掌握流体的密度、重度、相对密度、压缩性、膨胀性、粘性的概念,掌握流体的体积压缩系数、体积弹性系数、体积膨胀系数和牛顿内摩擦力的计算;c)掌握作用在流体上的两类力的分析。

(2)流体静力学a)掌握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及其特性,掌握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压强的概念及其相关关系,掌握压强单位的换算以及等压面的概念、方程和性质;b)理解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建立的思路、过程以及方程的意义;c)掌握绝对静止与相对静止流体的等压面方程和压强分布规律的求解;d)熟练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意义,掌握作用面上压强分布图的绘制,熟练掌握应用液式测压计原理计算静止流体中某点的压强或某两点的压强差;e)掌握压力中心的概念,熟练掌握静止流体中平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f)掌握压力体的绘制,熟练掌握静止流体中曲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3)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础a)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全加速度、定常流与非定常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流线与迹线、有效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流束与总流;b)熟练掌握一元定常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和空间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及其应用;c)理解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建立的思路、过程以及方程的意义,掌握理想流体沿流线的伯努利方程的几何物理意义及适用条件;d)掌握缓变流断面的特性和动能修正系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实际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实际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在工程中的应用计算;e)掌握泵的扬程、有效功率、轴功率和效率以及电动机的效率的概念及计算;f)熟练掌握定常总流动量方程在工程中的应用计算,以及动量方程与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联合的应用计算。

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20有机化学 I

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20有机化学 I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有机化学I考试科目代码:820一、考试要求有机化学I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070304)物理化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085216)化学工程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包含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和研究方法。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天然来源,基本性质、主要制备方法,有机物的分析、分离和合成路线,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卤代烃、芳烃)、有机含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杂环化合物的基本有机化学性质,基本有机反应和基本理论。

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共价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酸碱的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烷烃和环烷烃的基本概念、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加成反应)。

3、烯烃和炔烃的基本概念、、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离子型加成,自由基加成,协同加成,催化氧化,聚合, -氢,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烯烃和炔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4、二烯烃共轭体系的基本概念、共振论、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4-加成,电环化反应,双烯合成,聚合反应)、重要共轭二烯烃的工业制法、环戊二烯。

5、芳烃的基本概念、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稠环芳烃、芳烃的工业来源、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6、异构体的分类、手性和对称性、手性分子的性质---光学活性、含一个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物理化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掌握冶金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正确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基本理论包括溶液热力学理论、Gibbs自由能变化的计算、应用原则及活度数据的获得原理和方法、相图基本原理及典型二三元相图基础知识、表面和界面基本理论、冶金动力学基本理论等,冶金基本熔体(熔渣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冶金中的作用)、解决冶金实际问题常用的几种基本手段和方法(包括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灵活运用;优势区图、位势图等几种热力学状态图的构成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题 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简答题 6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3、计算与分析题 4题,共60分III 考查内容1、冶金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平衡常数,溶液的热力学性质-活度及活度系数,溶液的热力学关系式,活度的计算方法,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及溶液中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重点: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及由此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活度计算。

2、冶金动力学基础化学反应的速率,分子扩散及对流传质,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新相形成的动力学。

重点:一、二级化学反应及一级可逆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推导,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双膜理论,未反应核模型。

3、金属熔体熔铁及其合金的结构,铁液中组分活度的相互作用,铁液中元素的溶解及存在形式,熔铁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

重点: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及其转换关系。

4、冶金炉渣二元系、三元系相图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类型,三元渣系的相图,熔渣的结构理论,熔渣的离子溶液结构模型,熔渣的活度曲线图,熔渣的化学性质,熔渣的物理性质。

重点:二、三元系平衡相的定量法则(直线法则和杠杆定律, 重心法则),分析等温截面图和投影图。

熔渣的结构理论。

5、化合物的形成-分解、氢的燃烧反应化合物的形成-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碳酸盐的分解反应,氧化物的形成-分解反应,金属(铁)氧化的动力学,可燃气体的燃烧反应,固体碳的燃烧反应,燃烧反应体系气相平衡成分的计算。

重点:平衡组成计算及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6、氧化物还原反应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氧化物的间接还原反应,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金属热还原反应,熔渣中氧化物的还原反应,高炉冶炼的脱硫反应。

重点: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氧化物的间接还原反应,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金属热还原反应,高炉冶炼的脱硫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

7、氧化熔铁反应氧化熔铁反应的物理化学原理,锰、硅、铬、钒的氧化反应,脱碳反应,脱磷反应,脱硫反应,吸气及脱气反应,脱氧反应。

重点:选择性氧化原理,元素在渣金间的平衡分配常数。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1、偏摩尔量 2、扩散脱氧 3、硫容量 4、化学反应活化能 5、炉渣 6、一次夹杂物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10分,共60分) 1、写出用于二元系活度计算的吉—杜方程。

2、简述炉渣氧化脱磷的热力学条件。

3、简述熔渣分子结构假说。

4、用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进行复合脱氧是否一定比其中任一单一元素脱氧效果好,为什么?5、简述氧气转炉吹炼过程脱碳速度的变化情况,写出相应的关系式并说明之。

6、从氧势图上(T G -∆0)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三、试确定原始组成为50%CO 、20%O 2、30%CO 2的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气相组分的浓度。

(10分) 四、在1540℃时,Fe-C 系内碳的溶解度为5.2%,加入硅2%后,碳的溶解度下降到4.6%。

求铁液内硅对碳的相互作用系数:Si Ce 。

(15分)五、在真空感应炉的氧化镁坩埚内熔炼含碳0.1%,含铬18~20%的不锈钢返回料,炉内真空度为10-2~10-3mmHg 。

问在1600℃时氧化镁坩埚是否会受到侵蚀?(15分) 已知:合金中碳的活度系数f c =0.2。

2C+O 2=2COT G 8.16723260001--=∆ 2Mg (g)+O 2=2MgO (g)T G 4.387142880002+-=∆ C=[C] TG 84.412133803-=∆六、论述双膜传质理论的基本要点,试用双膜理论简要分析渣钢反应速度。

(20分)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偏摩尔量:就是在恒温、恒压下溶液的广度性质g (U 、H 、V 、S 、G )对其组分摩尔量的偏微商值。

2、扩散脱氧:在炼钢过程中,根据分配定律钢液中的[O]向熔渣中扩散,而与加入渣相中的脱氧元素进行的脱氧反应称为扩散脱氧。

3、硫容量:炉渣容纳或溶解硫的能力,即2/122)/()(%S O S P P S C ⨯=。

4、化学反应活化能:在化学反应中,由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需要吸收的最小能量。

5、炉渣:炉渣是火法冶金中以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形成的多组分熔体。

6、一次夹杂物:由于脱氧产物未能完全排出而残留在钢中的夹杂物称为一次家杂物。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10分,共60分) 1. 写出用于二元系活度计算的吉—杜方程。

答:二元系吉—杜方程为:02211=∆+∆--G d x G d x因为:i a ln RT G i =∆-0ln ln 2211=+a d x a d x可得:⎰==-=22222ln ln 02121ln ln a x x a x a d x x a 的的2. 简述炉渣氧化脱磷的热力学条件。

答:由炉渣脱磷反应可知:9245245252)(%)(%][%)(%O CaP CaOFeO PP P f CaO FeO K P O P L γγγ⋅==由上述公式可知,为使脱磷反应进行完全,必要的热力学条件是: (1) 较高的炉渣碱度; (2) 较高的氧化铁含量; (3) 较低的熔池温度; (4) 大渣量。

3. 简述熔渣分子结构假说。

答:熔渣分子结构假说要点如下:(1) 熔渣是由各种电中性的氧化物分子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复杂化合物分子组成的理想溶液;(2) 各种氧化物和其形成的复杂化合物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生成和分解的平衡反应。

(3) 熔渣中每种氧化物都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以简单氧化物分子存在的叫自由氧化物,以复杂化合物分子存在的叫结合氧化物。

在熔渣的分子结构假说中自由氧化物的浓度等于其活度。

4. 用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进行复合脱氧是否一定比其中任一单一元素脱氧效果好,为什么? 答: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进行复合脱氧比其中任一单一元素脱氧效果好。

理由如下:(2) 脱氧元素共同存在于钢液中,脱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3) 脱氧产物是熔融的,并能促进高熔点氧化物熔化,有利于从钢液中消除出去; (4) 能使容易挥发的钙、镁在钢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5) 能使夹杂物形态和组成发生变化,有利于改善钢的性能。

5. 简述氧气转炉吹炼过程脱碳速度的变化情况,写出相应的关系式并说明之。

答:氧气转炉脱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吹炼初期以硅的氧化为主,脱碳速度较小;在吹炼中期,脱碳速度几乎为定值;吹炼后期,随着金属中含碳量的减少,脱碳速度也降低。

因此,整个脱碳过程中脱碳速度变化的曲线形成为台阶形。

各阶段的脱碳速度可以写出以下关系式:第一阶段:t k dt C d 1][=-第二阶段:2][k dt C d =-第三阶段:][][3C k dt C d =-其中:k 1——决定于[Si]及熔池温度等因素的常数; t ——吹炼时间;k 2——高速脱碳阶段由氧气流量所确定的常数;k 3——碳含量减低后,脱碳反应受碳的传质控制时,由氧流量、枪位等决定的常数。

6.从氧势图上(T G -∆0)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答:(1)T G -∆0的关系是直线,直线的斜率是氧化物生成反应熵的负值(-0反S ∆)。

当反应的0反S ∆为负值时,直线的斜率为正,表明氧化物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当反应的0反S ∆为正值时,直线的斜率为负,表明氧化物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当反应的0反S ∆接近于零时,直线的斜率趋于零,表明氧化物的稳定性不随温度而改变。

(2)在已知温度和气相中氧的压力时,可以确定金属或氧化物的稳定性。

(3)在指定的温度下可以比较各种氧化物的相对稳定性。

(4)可以确定CO/CO 2或H 2O/H 2混合气对金属的氧化还原作用。

三、试确定原始组成为50%CO 、20%O 2、30%CO 2的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气相组分的浓度。

(10分) 解:取100m 3的混合气体为计算基础。

该体系内的反应为:2CO+O 2=2CO 2可知CO 与O 2反应的摩尔量比为2:1。

因此20m 3的O 2和40m 3的CO 反应,形成40m 3的CO 2,而原始组成中50m 3CO 中,剩余10m 3CO ,而氧气则全部反应。

故平衡气相的总体积为:10m 3CO+70m 3CO 2。

因此,燃烧后的气相平衡成分为: CO=10/80×100%=12.5% CO 2=70/80×100%=87.5%四、在1540℃时,Fe-C 系内碳的溶解度为5.2%,加入硅2%后,碳的溶解度下降到4.6%。

求铁液内硅对碳的相互作用系数:Si Ce 。

(15分)解:铁液中碳的溶解反应为:饱石][%C C =反应的平衡常数][C a K =。

标准态相同时,Fe —C 系和Fe —C —Si 系的平衡常数应相等。

即:][%][%C f C f f C C Si Si C C C =13.16.4/2.5][%][%===SiSi C C C f假定在0~2%Si 浓度范围内,][%lg Si f Si C -成线性关系,可得:21065.2213.1lg ][%lg ][%lg -⨯==∆∆≈∂∂=Si f Si f e Si C Si C Si C五、在真空感应炉的氧化镁坩埚内熔炼含碳0.1%,含铬18~20%的不锈钢返回料,炉内真空度为10-2~10-3mmHg 。

问在1600℃时氧化镁坩埚是否会受到侵蚀?(15分) 已知:合金中碳的活度系数f c =0.2。

2C+O 2=2CO T G 8.16723260001--=∆2Mg (g)+O 2=2MgO (g)T G 4.387142880002+-=∆ C=[C]TG 84.412133803-=∆解:因为2C+O 2=2COT G 8.16723260001--=∆ 2Mg (g)+O 2=2MgO (g)T G 4.387142880002+-=∆ C=[C] TG 84.412133803-=∆因此可得MgO 被侵蚀的反应为:2Mg (s)+[C]=Mg (g)+COK RT G ln 04-=∆其中:235.76T-576762212103020104=∆-∆-∆=∆G G G G在1873K 时可以求得04G ∆=135183.52J ,则:681.81873314.852.135183ln 04-=⨯-=∆-=RT G K求得:K=1.7×10-41.02.0][%22⨯==⋅=CO C CO CCOMg P C f P a P P KP CO =1.84×10-3atm=1.4mmHg反应析出气体的压力为P Mg +P CO =2.8mmHg ,此值远大于炉内的压力10-2~10-3mmHg ,所以反应能够进行,坩埚会被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