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课件

消磨光阴
对"度日"的认识 慢慢赏玩
对生命的理解
“哲人” “我” 快的去“度”
细细品尝 对
苦事、贱物 比
优越无比 寄托来世
论
乐于生
证
抓紧时间
风格:朴素、明辩,富有逻辑性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 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 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 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 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 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些数 据说明我国社会存在什么现象呢 ?面对生 命,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呢?
②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 的不同看法作对比。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想一想
★作者热爱生命,为什么在第三段开头说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 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的 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③在“眼看着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想 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热爱生命》课件 (34张PPT)
教案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

10.热爱生命教课目的1.认识漫笔并养成在生活中有感就写漫笔的好。
2.通学,我能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进而考虑我的生命存在的意和价。
3.累名言名句,一次来丰富我的人生智慧。
教课重难点学生能生命和生活有所感悟,进而考虑生命存在的意和价。
教课过程一、新入有人,生命是一故事,我都是故事的主人公,饰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着各自的感情;有人,生命是一幅画,是底色,斗是画笔,汗水是料;有人,生命是一首,平平仄仄,或平庸、或深沉、或朴,人思索不透⋯⋯那么怎多姿多彩的生命?今日,我将借助蒙田的《生命》来悟生命的意,生命的本真。
二、走近作者蒙田 (1533 — 1592) ,文复期法国有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出身新族,祖上是波多的富豪。
曾当 15 年文官。
后辞官回,在相当的期内深居出,思虑。
可是他也喜出游,曾游瑞士、意大利等地,留神各地人情俗。
他把心得、旅途、平时感想下来,日月累,成《随笔集》 2 卷,于 1580 年第一版。
他的散文英国培根、莎士比和十七、十八世法国的一些先思想家、文学家和家的影响大。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也《笔集》) 。
蒙田《漫笔集》与《培根人生》《帕斯卡思想》一起被誉欧洲近代真理散文的三大典。
三、思虑(一)感知文脉1.“度日”的:消磨岁月快地去“度”慢慢地玩品2.生命的理解:“圣人” 苦事、物“我”优胜非常糊涂人:寄望来世3.对死亡的态度:绝不痛惜乐于生关怀生活抓紧时间(二)议论回答1.作者感觉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提示】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速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会美好的岁月。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圣人”的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圣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忧如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以为生命遇到自然的赏赐,它是优胜非常的,假如我们感觉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今生,那也只好怪我们。
3.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何开头却从“度日”提及?【提示】生命”对人是公正的,人人都有,又和“度日”呀,“岁月”呀,密不行分,可是,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一样人有不一样的认识和不一样的态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十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课件(共46张PPT)

锯木厂尾水道中发现了几片含金石英。他带人找
遍方圆数里,一无所获。之后,一家杂货店老板
体力虚弱 内在的生命逼着他向前爬
伤病
撕下毯子把脚腕子捆紧
野兽威胁 时昏时醒,努力提防
的热爱, 对家园的 热爱。
人狼搏斗 抓住狼的牙床,压在狼身上
13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
14
“他”意志坚强、富于毅力、
不畏困难,同大自然勇敢斗争, 在饥饿、寒冷和伤痛中顽强挣 扎,在同病狼的搏斗中获得胜
戏剧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购买了一大罐美
洲河金土,带到旧金山,四处喧嚷,“金子!金
子!来自美洲河的金子!”各处的人们听到消息
后就丢下手头的工作,奔向加利福尼亚寻找金子。
先是几十、几百、几千的人,随后是几万、几十
万的人,坐着帆船和汽船,驾着驴马,甚至步行,
蜂拥而至。在淘金热中,许多人几乎是一夜之间
成为富翁。但更多的人并没有发财,而是留下许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 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 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③在“眼看着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 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听一听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课件ppt

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如何对比的?抓关键词。
对“度日”的认识:“坏日子”“好日 子”
对生命的理解: “哲人”和 “我”
8
怎么理解第三段中“乐于生的人才能 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呢?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 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 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软硬相和,自我谐和
我们的内心应该要追求柔软的感性,也应该握住 冰冷的理性。我们可以带着丰富的情感来体验人生, 情感的悸动会给我们生命的惊喜,然而,一味跟着 感觉前行,人必定会迷失自我,不知所来为何。当 然,如果只以绝对理性作为自己的导引,固然可以 活得清晰,目标明确,但似乎也会错失柔软的呵护, 也会失去体验感性之美的契机。
和生理、心理的变化,其连载作品被结集成 《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2000年 12月去世。
人物二:霍金 在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 不能言语,手部唯独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从此 就被禁锢在轮椅上达半个世纪。
他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 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 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
要求:以“生命”或“人生”为话题,写一 句富有哲理的话。
例句: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 得丰盈充实。(蒙田)
生活以挫折相赐,我却用坚强应对。
13
请同学们根据人物材料发挥自己的思辨 能力,写一段颁奖词。
人物一:陆幼青
198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后在上海某局职工大学任教4年,1992年下 海经商,1994年被诊断为胃癌并开刀,经手 术后1998年癌症复发。当他得知生命还有 100天之后,2000年7月底决定在“榕树下” 网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命最后的经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热爱生命 课件PPT

《热爱生命》基本信息积累表
作者
国家
体裁
主人公
身份
淘金者
主人公经历 一位淘金者虽身陷绝境,但以顽 (故 事 情 节) 强的意志,战胜饥饿、寒冷、与
病痛和病狼,终于获得解救
故事的高潮部分 与病狼殊死搏斗
主
题
表现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
采 集 者: __________时 间: ________月______ 日
课外拓展:
(1)生命因信念而顽强、坚忍。
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 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 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 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 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 方的干燥地带,拧亮矿灯,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 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最初的两天, 除了喝水,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 带,但他都失败了。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 饿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他移动极度 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腿,让骡子在挣扎 中溺水死亡。
其实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包括你我,在自 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困难,该怎么办?
(1)要勇于面对失败。 (2)要乐观地面对困难。 (3)要敢于与困难斗争。 (4)要热爱生命,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 爱生命
杰克·伦敦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 生中写了19部长篇和150多部 短篇小说。著作大多探讨生死 问题,强调人性尊严正直。除 写作外,喜欢冒险的天性,使 他勇于辩论、四处演讲,热爱 航海、游泳、骑马,还经营农 庄。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荒野的呼唤》、《海狼》、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0课《热爱生命》ppt课件1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 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 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 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 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 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 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 ……
九年语文上
榆树五中
九年语文周春茹
你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生日的时候,妈妈给了我一条命,而 且现在还用着。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 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 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 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中国每两分 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 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
热爱生命
蒙田
蒙田(1533年~1592年)法 国思想家、散文家.是欧洲近代散文 体裁的创始人。他的散文在世界文 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法 国文学甚至英国文学影响极大。代 表作《随笔集》,全书充满哲理性, 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蒙田 随笔》与《培根论人生》、《帕斯 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 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无臂钢琴家 刘伟
热爱生命
蒙田
作者要谈“热爱生命”, 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 起?
加法题:1(天) +1(天) +------+1 (天) =80 (岁)
( ?) ( 天 ) 分数题:80岁人生的每一天 = 1/?
减法题:29200 (天) -45 (年) =( ?) (天)
好日子------ 品 坏日子------ 度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汪国真
第三段第一句作者指出“随时准备告别人生, 毫不惋惜” 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后文回答。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3篇)

3.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说起? “生命”对人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又和“度日”呀,“光阴” 呀,密不可分,但是,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同 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从这入手,会使人感觉:浅显、 熟悉、亲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研读第二段 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 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 没有作任何评论,他引用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 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 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他曾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 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 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 《随笔集》。
其作品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 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这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 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 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人谈心般轻 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 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 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 种快乐的心情,或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热爱生命
——蒙田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一译蒙台涅。加斯科涅郡人,出身于新贵族, 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蒙田曾当过15年文官, 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深居简 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 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国,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 来,日积月累,写成《随笔集》(或译《随感 录》) 2卷,于1580年出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热爱生命实用PPT解析课件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 文中介绍了哪些方法 ?
抓紧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情景导入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为什么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则要“细细品尝”呢?
秋天,漫步花园。万树枯竭,唯独菊 花一枝 独秀, 我们在 花园中 尽情漫 步,菊 花慷慨 大方地 送上淳 朴的花 香。小 动物们 无暇顾 及这这 菊花的 幽香, 而忙着 去采集 过冬的 食物, 为度过 难熬的 冬天而 忙碌着 。小松 鼠将食 物藏在 树洞中 ,熊将 自己缩 成一团 ,熟睡 起来, 青蛙也 躲在了 自己的 洞中, 不再出 来演唱 自己那 洪亮的 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第三段
3.“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怎么理解?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 要死亡的,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 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说明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 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 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 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研读第三段
1.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2.“我”热爱生命,但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 惋惜”?
热爱生命
——蒙田
作者简介
蒙 田 (1533—1592) , 法 国 思 想 家 、 散文家。一译蒙台涅。加斯科涅郡人, 出身于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 蒙田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深居简出,闭 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曾 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国,留意各地人 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 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写成 《随笔集》(或译《随感录》) 2卷, 于1580年出版。
“生命”对人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又和 “度日”呀,“光阴”呀,密不可分,但是, 面对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作者深知不同人有不 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态度。从这入手,会使人感 觉:浅显、熟悉、亲切,其后就会自然的一步 步的接受作者的观点。
研读第二段
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
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 世。”作者对这句话没有作任何评论,他引用这句话 的意图是什么?
──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作者蒙田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他对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是因为认识 到了“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 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 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第二段:过渡,导出第三段。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表达更加热爱生 活的思想感情。
研读第一段
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如何对待生活?
要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 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有什么不同?
“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 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 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 只能怪我们。
研读第一段
3.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什么开头却从“度日” 说起?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 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 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 “小 我” 融会于人类的 “大我” 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 自我超越。
内容总结
两段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 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
生活。 第三段着重从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
4.“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 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 美好,才能享受生活。
研读第三段
5.“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这句话怎么理解?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的生活,善于享 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 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 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很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