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肋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140·□医学影像/Medical Imaging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研究周文娟1 石荣义2(1.邳州市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邳州 221399;2.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邳州 221300)摘要:目的 分析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 诊断的价值以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 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16排螺旋CT、数字化X 线摄影胸片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实施评价,对比差异性。
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16排螺旋CT 的检出准确性高于数字化X 线摄影诊断(P <0.05);16排螺旋CT 漏检率与误诊率低于数字化X 线摄影诊断(P <0.05);检出肋骨骨折部位主要是腋缘、腋下、胸肋关节、肋弓以及前肋。
结论 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16排螺旋CT 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数目以及骨折程度,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细、客观的影像学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肋骨骨折的优先诊断方式。
关键词:16排螺旋CT;数字化X 线摄影;肋骨骨折;影像学特征Application Value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16 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ZHOU Wenjuan 1 SHI Rongyi 2(1.Chengx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Pizhou City,Pizhou,Jiangsu 221399,China;2.Pizhou People's Hospital,Pizhou,Jiangsu 221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16-slice spiral CT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s. Methods Totally 50 patients with rib fractures who were admitted to Pi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16-slice spiral CT and digital X-ray chest examination. The surgical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The diagnosis results of the two inspection method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16-slice spiral C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igital radiography(P <0.05);the missed detection rate and misdiagnosis rate of 16-slice spiral CT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digital radiography(P <0.05);The detected rib fractures were mainly the axillary edge,underarm,sternocostal joint,costal arch and anterior rib.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s,16-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can clearly show the location,number and extent of fractures,and provide more detailed and objective imaging data for clinical treatment. 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can be used as a priority diagnosis method for rib fractures.Keywords:16-slice spiral CT;digital X-ray photogruphy;rib fracture;imaging features作者简介:周文娟,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影像。
高频超声与X线对照诊断肋骨骨折30例分析

高频超声与X线对照诊断肋骨骨折30例分析在胸部暴力所致机械性损伤中,诊断肋骨是否骨折,一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在法医临床鉴定中非常重要。
以往影像学诊断中通过传统X线摄片(包括CR片),进行认证骨折,多数会出现漏诊现象。
应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中可将X线所不易查出的肋骨骨折检查出来并对临床法医学鉴定具有可靠确定诊断意义。
现将与医院合作确诊的30例肋骨骨折的B超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在肋骨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文收集30例外伤所致肋骨骨折,男26例,女4例,年龄15-40岁,均受外伤后进行B超及X线检查,其中30例B超均显示骨折改变,只有9例X线显示出肋骨骨折。
临床表现30例肋骨骨折均有片状皮下淤血并可触及骨擦音。
1.2 仪器应用美国泰索尼Synergy型超声诊断仪,10MHz,线阵探头;X线应用西门子500mA。
1.3 方法高频10MHz探头检查患者,取卧位及侧卧位,沿肋骨走向扫查,异常处拍片。
X线取正位、广角位摄片。
2 结果2.1 B超与X线诊断确诊率对比结果B超检查均显示有肋骨骨折改变,诊断确诊率100%(30/30),X线检查只有9例显示骨折,诊断确诊率30%(9/30),经卡方(χ2)检验P<0.01,说明B超远高于X线的诊断确诊率。
2.2 超声声像与X线片表现对比超声显像表现,30例中肋骨骨折可见0.1-0.7cm的间隙并有部分错位,骨折周围可见低回声血肿区,肋软骨处表面不光滑,连续不完整;X线表现,5例前端肋骨骨折及4例回落部肋骨骨折错位在0.3-0.5cm以上,有阳性表现。
而14例回落部肋骨骨折及7例前端肋骨骨折,错位0.1-0.3cm或呈纹线样改变者,却出现假阴性表现。
3 讨论肋骨是否骨折、骨折形态及骨折的数目,直接影响到法医损伤程度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因此,明确肋骨骨折诊断在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中非常重要。
外界暴力作用于肋骨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肋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骨折,如车辆撞击或拳脚踢打肋部,表现局部皮肤瘀血、红肿,严重时可以出现骨折错位等,临床上仅依靠能触及骨擦音是难以确定骨折的程度和类型,而依靠X线摄片检查肋骨骨折,由于摆位及组织重叠等众多原因,使肋骨骨征象显示不清,只有肋骨骨折错位达0.3cm以上时,才能发现,有些纹线样骨折在能触及到骨擦音的情况下,X线摄片骨折仍不能显示,尤其以,故诊断有一定困难。
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摘要目的对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72例经法医学鉴定肋骨骨折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6月,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和对比早期就诊的临床医学资料与鉴定过程的法医学鉴定资料。
结果临床医学诊断结果与法医鉴定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存在。
临床医学达到了73.61%的诊断结果准确率,20.83%的漏诊率,5.56%的误诊率。
鉴定过程中采用丰富的影像学图像,通过三维重建、多排螺旋 CT 扫描等技术的结合,能将误差鉴定减少,促进鉴定准确度的进一步提高。
结论利用法医学鉴定肋骨骨折患者与临床医学诊断肋骨骨折患者,有一定的误差存在。
在鉴定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和考虑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实现法医鉴定价值和鉴定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法医学鉴定;肋骨骨折;影像学检查作为胸部损伤的一种,肋骨骨折的诱发原因,主要是间接或直接暴力。
在法医鉴定中,肋骨骨折属于多发。
骨质软化、肿瘤、缺乏钙元素等,为形成肋骨骨折的主要因素。
在肋骨骨折时候,疼痛感非常强烈,严重的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对患者生命带来威胁。
在受伤后伤者在不同时间拍片,会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1]。
而在结果准确性上,法医学鉴定和临床医学诊断都有一定的误差存在。
究其原因,是胸部具有较多的重叠结构,有着单薄的肋骨结构,同时重叠组织和肋骨的对比性匮乏。
因此在拍片过程中,肋骨骨折有着相对模糊的显示[2]。
同时,因为不同的拍片角度,所实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存在存在差异,伤者肋骨骨折在部位和数量上,也会有不同的呈现。
因此,在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中,还有待于提高其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适宜的鉴定方法和技术的选择,促进鉴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提升,由此实现法医鉴定价值的进一步提高[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72例经法医学鉴定肋骨骨折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6月,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和对比早期就诊的临床医学资料与鉴定过程的法医学鉴定资料。
肋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肋骨骨折X线诊断分析
定义
肋骨骨折 costal fracture
在胸部伤中占61%-90%,以肋骨局部微肿疼痛,深呼吸、 咳嗽或喷嚏时疼痛加剧,甚则伛偻难仰,局部压痛明显等 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Company Logo
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
断端向外移位,骨折多在肋骨中段,刺伤胸壁软组织, 产生胸壁血肿
价值。一般单纯的软组织伤, 疼痛多在2周内消失或逐渐减
轻,如有骨折, 疼痛时间最少持续1个月以上,此时复查照 片,多有阳性发现。
Company Logo
图2 a 正位片示右侧第8、9肋骨折 图 2 b 同一患者, 5d后复查, 显示右侧第7、8、9肋骨折, 断端有移位
Company Logo
其它原因
椎关节和肋骨横突关节清晰度显示不佳,肋骨互相重叠较多,骨折线
难以确认。
投照条件应用不当
膈下肋骨与上腹部脏器重叠较多或被胸部病变掩盖而影响诊断。 常规胸片摄影法,可显示膈上肋骨,膈下肋骨只能隐约显示, 对膈下肋骨 骨折没有诊断价值。 采用腹平片条件进行摄影,提高膈下肋骨的显示率。
Company Logo
2.胸部其它解剖结构:
肩胛骨、锁骨易掩盖第1-2肋骨的骨折
部分与肋骨重叠交错的肺纹理也对观察肋骨骨折造成干扰,如裂纹骨折, 因外伤时间短、断端尚未分离和交错,并与肺组织重叠,易造成漏诊
Company Logo
投照因素
单体位投照:后前位常规摄片
没有常规三位投照法(正位、斜位、切线位),膈上、膈下肋骨、肋
Company Logo
解剖因素 投照因素 严重或复合损伤 患者自身因素 阅片草率 未及时随访、复查 其它原因
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学鉴定

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学鉴定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科学的检查方法,为法医鉴定提供正确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肋骨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进行B超、CT、高千伏片、透视下点片以及普通胸部平片等检查,观察几种不同检查方式下伤者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不同的检查方法发现的骨折例数也有很大的差异。
B超检查结果为:6人骨折,其中,1人肋骨骨折,5人肋软骨骨折;CT检查结果为:14人骨折,共有29处骨折;高千伏片检查结果为:8人骨折,共有11处骨折;透视下点片检查结果为:25人骨折,共有31处骨折;常规胸片检查结果为:100人骨折,共有126处骨折点,21处可疑。
结论:每一种检查方法都尤其各自的优势,且各个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临床检查肋骨骨折伤者时,要注意根据伤者的临床症状和肋骨解剖特点,为伤者选择最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正确诊断伤者的病情,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标签: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法医学鉴定肋骨骨折多是由于胸外伤,据不完全统计,70%的胸外伤伤者都是胸壁伤,其中,就有50%的伤者是肋骨骨折,临床主要根据伤者的临床症状并结合X线检查类诊断,但是有时X线检查并不能正确诊断骨折或者无法发现肋骨骨折的征象,从而发现了伤情评定错误、漏诊的情况,给法医学鉴定工作增加了难度[1]。
本文主要针对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科学的检查方法,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1.资料与方法在我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骨折伤检案例中选取100例肋骨骨折案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有158处骨折,其中,5例是肋软骨骨折。
伤者年龄15-70岁,所有的伤者都要进行常规摄胸部正位片。
根据肋骨解剖特点让部分伤者进行其他检查,其中,6例伤者进行B超检查,14例伤者进行CT检查,8例伤者高千伏片检查,25例伤者进行透视下点片检查。
所有伤者都由两名法医阅片确定伤情。
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分析

检查不 能完全对全部骨折情况进行 显示 , 在正位 片上前 、 后肋都
存 在 骨 折 能 够 较 明 确 的 显示 , 中 近 肋 弓 部 和肋 弓部 位 切 线 位 显 其 示 比 较 明 确 。 在 前 肋或 后 肋 出现 骨折 在 行 X 检 查 时 , 而 线 由于 骨折
无法清晰显示 , 有的可能被软组织影所代替 l 投照电压偏高时 , 肺 气肿及骨质疏松患者就显得偏 黑, 从而导致漏诊情 况。 还存在 一
的 患 者 l6 。 6 3 例 4 例患 者 予 以 透视 检 查 及X线检 查 , 中 ,O 患者 某 2例 又予以胸部 C 扫描后用骨窗观察 。 T 2 结 果 全部 患 者 中 ,2 例 能 通过 胸 部 正位 片对 胸 部 骨折 进 行 明 确 的 10 观 察 ,8 则 采 取 斜 位 片对 骨 折 部分 进 行 观 察 , 者 行 正斜 位 X 4例 患 片
些 医疗 人 员对 肋 骨骨 折 的 复 杂情 况 及 多 种X线 辅 助征 象 没 有 足 够 深 刻 的 认 识 , 照技 术 操 作 水平 较 低 , 投 不能 让 患 者 拍 照 出符 合X线
线接 近肋 弓部斜位 片而导致 显示 效果 不好 。 肋骨 骨折 的其他特
师 注意
, 见的 有 :1皮 下纵 膈 气 肿 : 般 是 由 于 肋 骨 骨 折刺 常 () 一
破 肺部 或 贯 通 伤 所 引 起 , 气 从 胸 膜 破 裂 处 进入 到 纵 隔结 缔 组 织 空
及胸壁软组织内 , 同时经筋膜在胸部肌纤维 束内弥漫形成条形状 的阴影 。 闭合性胸部损伤如还存 在皮 下积气 , 即可 考虑有肋骨骨 折情况。2胸腔积血 : () 一般是 由胸壁损伤及肋骨骨折 引起的肋间
肋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 临床压痛点明显, X线当时未发现骨折,嘱患者在 2~ 3周 后复查, 可提高骨折的诊断率。
❖ 受伤部位疼痛持续的时间长短, 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参考 价值。一般单纯的软组织伤, 疼痛多在2周内消失或逐渐 减轻,如有骨折, 疼痛时间最少持续1个月以上,此时复查 照片,多有阳性发现。
精选ppt
精选ppt
xx
肋骨四位相摄影
❖ 胸部的正位
中心线:后前位时对准第四胸椎平行射入,前后位时对准第二胸椎间隙 利用斜射线将横膈稍投向下方,更多显示膈上肋骨
❖ 患侧抬高前后斜位
中心线: 对准第四胸椎通过患侧垂直射入 优势:此体位外展力将肋弓部充分展开,肢体的抬高增加了肢体-胶片的距
离,达到放大摄影的作用。利于显示细小骨折,如无错位的骨折及骨折 线不明显的骨折。
利于观察肋骨的骨质改变 利于观察外伤性和病理性肋骨骨折 利于观察膈下肋骨和心后肋骨
精选ppt
xx 精选ppt
xx
DES的不足:
➢成像环节多, 使引入的噪声相应增大,图像细腻程度降低, 图像 清晰度下降。 ➢两次曝光法成像时, 呼吸、 心跳、 体位移动可产生运动伪影
(1)肋骨腋段最凸处呈轻微水平方向错位,与骨折线相近易混淆,出现“假 骨折”征,见于低位肋骨且呈水平方向 (2)运动伪影与骨折线重叠时,可使骨折线的影像失真、变形
盖了肋骨骨折 ❖ 裂纹骨折在伤后 1~5天内,常因骨折端出血及血肿的包裹
而使骨折端显示不清
精选ppt
xx
阅片草率
❖ 只注意到明显的骨折和单处骨折,忽视隐匿的、 多发的骨折。
❖ 没有按照顺序逐根观察肋骨走行曲度形态的改变, 加上肺纹理重叠,忽视老年入骨质疏松的存在, 使骨折线显示不清。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X线平片与螺旋CT(以下简称CT技术)在肋骨诊断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诊断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方式检查,判断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点和不足。
结果:X线组确诊率达到75.56%,误诊率应为6.67%(3/45),漏诊率17.7%(8/45);CT组确诊率取得91.11%(41/45),漏诊率为8.89%(4/45);X线平片能通过投照摄影观测患者肋骨骨折性质,且价格低廉,能被更多患者接受和采纳,但其无法准确显示肋骨骨折形态,确诊率无法得到保障。
而CT检查诊断能准确显示肋骨骨折部位和数量,直接观察患者肋骨形态,极大的提高临床确诊率。
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X线诊断,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而采用CT诊断,能直接观察骨折变化,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消息,相比X线诊断方式,CT诊断能明显提升骨折检出率。
【关键词】X线平片;CT检查;肋骨骨折;诊断效果;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10-02肋骨骨折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肋骨骨折的致病原因分为外力性和病理性,外力性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间接或直接暴力导致的肋骨骨折,而病理性致病原因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等病症引起的骨质损伤发生肋骨骨折[1]。
患者发生肋骨骨折以后,会表现出呼吸性胸壁疼痛、咯血以及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能提升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率,只有采用切实有效的诊断方式准确诊断患者的肋骨骨折部位、数量以及其他情况,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
骨科临床上多采用X线平片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这种诊断方式准确率并不十分有效,很可能因诊断失误延误患者骨折治疗。
为了提高肋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检出率,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CT诊断检查比较,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肋骨骨折患者寻找最佳诊断方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