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0、最早的幕墙的实例是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的是利华大厦。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 1883年出现了第一个完全的铁架、玻璃构成的建筑物:巴黎植 物园温室。
向框架结构过度:
– 1854年,生铁构架替代了承重墙:生铁时代,梁柱纤细的比例 替代了古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并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 绊。如:芝加哥保险公司十层大厦。纽约哈帕兄弟大厦。
– 而后:以铁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主要用于屋顶。 实例:巴黎法兰西剧院铁结构屋顶。
– 再后:在建筑构件上得以运用,如柱、梁等承重构建。先用在工 业建筑上,后用在民用建筑上。 实例:英国曼切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首先选用了工字形断面。 英国布莱顿的印度式皇家别墅。
铁和玻璃:为了采光的需要
建筑本身的表现:
– 西方古典艺术风格走向没落。 – 简洁、廉价成为特征 – 二战后建筑与科学紧密结合,技术进展极快,思
潮混乱。 – 70年代后半期处于萧条时期,建筑理论已成系统,
技术手法已趋成熟。 – 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 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历史背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 发展
产生的问题:
– 人口恶性膨胀: – 住宅问题:土地私有/房荒/卫生与疾病/交通 – 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新需求与已有建筑形式的矛盾
影响:建设性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 建 筑 创 作 中 的 复 古 思 潮
复古思潮: 指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流行的古典
的古典建筑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尤以罗马复兴 为主。 代表作品:美国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
– 时间: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 地点:欧洲 – 时期特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建筑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A影响:1 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交通,环境,城市混乱,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路程耗费体力2 城市住宅3 对建筑影响:1)反映当时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2)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B 城市的探索:18世纪末,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后果:市中心的美化,贫民窟的外移。
第二节:C建筑的探索:一,复古思潮概念: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得共鸣。
1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概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是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产生原因:1)政治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使用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借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扮演进步。
尤其是拿破仑时期效仿罗马的专制,出现了凯旋门,记功柱,广场等。
2)考古发掘的进展:尤其对古罗马,古希腊的考古代表作:法国: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希腊样式为主。
法国:1法国大革命前后,巴黎万神庙建筑师:部雷伟人博物馆,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2 拿破仑帝国时代,凯旋门,玛德莱纳教堂外表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被称为帝国式(Empire Style)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格兰银行,爱丁堡中学德国:勃兰登堡门(效仿雅典卫城的山门)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柏林老博物馆美国:希腊式样:美国国会大厦,仿巴黎万神庙。
罗马式样:宾西法尼亚银行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放映,提倡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埃菲尔铁塔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 神校场上,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 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 纪念物.法国著名工程师居斯夫·埃 菲尓设计的铁塔方案在700多个竞赛 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委会选中.该 塔落成后便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为埃 菲尓铁塔.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试图在 工业化条件下,解决城市与适宜的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大城 市与自然隔绝而产生的矛盾。他主张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 使全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他还认为城市是会发展的, 当其发展到规定人口时,便可在它的不远地方,另建一个相同 的城市。他强调永远要在城市周围保留一定绿带的原则。
筑工程史上的一项重大成
就.它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
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
步.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
属结构将会大大增加建筑的高
度.铁塔建成时有许多人认为
它破坏了巴黎的城市天际线而
表示反对,但现在埃菲尔铁塔
的宏伟形象已经成为巴黎的象
征.
四 城市建设
1 欧思曼---巴黎改建 2 霍华德---田园城市 3 索里亚---带形城市
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 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建筑 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 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 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 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歌剧院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 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 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 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 期的祭坛形制;
三 新建筑的雏形
霍华德提出,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中心区、居住 区、工业仓库地带及带。有6条理6米宽放射大道,将城市分为 此块等大面积。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文档

外国近代建筑史一、近代建筑现象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
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
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2、市场 、
3、百货商店 、
巴黎廉价商场----第一座由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 巴黎廉价商场 第一座由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 采光的百货商店
4、博览会与展览馆 、 19世纪后半叶,工业博览会给建筑的创造提供了最 世纪后半叶, 世纪后半叶 好的条件与机会。 好的条件与机会。 博览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博览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在巴黎开始和终结,1798—1894 )在巴黎开始和终结, 范围是国家性的 世纪后半叶, (2)占了整个 世纪后半叶,具有国际性 )占了整个19世纪后半叶 质,博 览会的展览馆成为新建筑方式的试验田, 览会的展览馆成为新建筑方式的试验田,博览会的 历史不仅表现了铁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 历史不仅表现了铁结构在建筑中的发展,而且在审 美观上也有了重大的变化。 美观上也有了重大的变化。 在国际博览会时代中, 在国际博览会时代中,有两次突出的建筑活动
一、古典复兴
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 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 世纪60年代到 在建筑史上是指 世纪 年代到 世纪末在欧美 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③理论家:提出建筑创造的七原则:真实,纪念性,服从。 • 拉斯金在《建筑七灯》中说:“我们对任何建筑都要求它有三种良好 的品质 • 一、它服务好,能够用最好的方式做它应该做的事---功能合理 • 二、它说得好,恰当的字眼说它应该说的话---表现思想精神 • 三、它很好看,不论它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它都应该叫我们看起来 喜欢---形式美观 • 一座建筑物,不可能是真实的又是仿古的,拉斯金寻求新风格,但新 风格必须建立在哥特的基础上:结构像哥特建筑那样忠实,装饰自然, 平面和形体自由活泼,像中世纪世俗建筑,特别推崇意大利威尼斯的 哥特建筑-----维多利亚哥特,特别在住宅中成就最大。
• • • • • • • •
B、浪漫主义,19C30G---70G 浪漫主义成为主流。 又称哥特复兴,以哥特风格出现,富于画意和神秘气氛。 真实---避免虚假的使用材料和隐蔽支柱,也不用机器加工而用手工。 纪念性---建筑要为未来而建,因为建筑只有经历风霜,饱含历史联想 之后才会伟大。 顺从---就要忠诚于过去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强调艺术创造性。 ④活动范围: 教堂、学校、车站、住宅,各地区发展不同,英德流行较早,法、意 流行较小。 代表建筑:英国国会大厦,巴雷爵士做的设计原采用古典主义和意大 利文艺复兴混合的手法,在建造过程中,英国女王为了抵抗,在兴起 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强化基督教,提倡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大致对称, 但西南角有一个维多利亚塔高102.4m,西北有一个大钟塔高100.3m, 挂着13T重的大钟,两座灯塔打破了原来的古典主义立面,形成了哥 特式跳跃的轮廓,它沿着泰晤士河的立面,虽然也哥特化了,但是遗 漏着古典主义平稳的构图。
• • • • • •
③ 批判性与古典主义的理性的比较(政治要求不同) 前者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借助于共和时代的罗 马文化,最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 思考的社会,反应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后者强调民主,维护君权——帝国时代的罗马文化 ④ 古典复兴的建筑理论——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没有 理由的装饰一律不要 a、建筑的理性是功能,是自然,是真实。 b、强调回归自然,反对古典主义蔑视自然的态度→凡 是自然创造的都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草原式住宅(并入第二章Wright) • 1893年世界博览会——逆流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
美国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Louis Sullivan 路易·沙利文 Burnham 伯纳姆
1881年的芝加哥大火给了芝加哥重新选择建筑方式的机会, 使它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从此摩天大楼横行于世。
1858-1868年巴黎国立图书馆——拉布鲁斯特(结构古典主义) 1851年水晶宫——帕克斯顿 1889年机械陈列馆——杜特 1889年埃菲尔铁塔——埃菲尔
• 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变化
Coalbrookdale Bridge Severn R. 1777~1779
Abraham Darby
Crystal Palace
Marshall Field Store, Chicago
马歇尔百货大厦,1885-87 Henry Hobson Richardson
Chicago Window
芝加哥三联窗
Reliance Building, Chicago, Illinois
Burnham & Root, 1894-95 瑞莱斯大厦
格拉斯哥美术学院, 1896~1906 Mackintosh, 1868~1928
Cathedral of the Sagrada Familia
圣家族教堂 Antonio Gaudi
借鉴了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和结构技术、造型风格。
Casa Mila
米拉公寓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Ⅱ. 欧洲的探新运动
• • • • 先驱者 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6. 奥地利:瓦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 散帕尔的学生、奥别列去是他的得意门生) ——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邮政储蓄银行 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展览馆,1898年,奥别列去设计 霍夫曼——布鲁塞尔史道克莱公馆 路斯——维也纳施坦纳住宅、米歇尔广场公寓 7. 荷兰:贝尔拉格(H.P. Berlage, 1856~1934)——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8. 芬兰:老沙里宁(Eliel Saarinen, 1873~1950)——赫尔辛基火车站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Ⅰ. 时代背景
• 产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使建筑创作出现两种倾向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胜利、唯物思想的崛起、技术革命的突出猛进、 工业城市的形成,对建筑提出了新要求和提供了新条件。建筑服务对象相对扩大, 建筑在类型、数量与质量上长足发展;各国并不平衡,有异同,有先后。在社会的 大变革中各种新型哲学、政治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对未来的 憧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学原则的变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创作思潮。
• 新艺术运动 •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Red House 红屋
Philip Webb, 1859-1860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Ⅱ. 欧洲的探新运动
• • • 先驱者 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L’Art Nouveau)
1. 比利时:凡•德•费尔德——新艺术商店、魏玛艺术学校; 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巴塞隆那索尔威旅馆、 2. 法国:奇玛特——巴黎拉封丹路16号公寓、巴黎地铁车站入口; 贝瑞(以后介绍) 3. 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stil)恩代尔——慕尼黑埃尔维拉照相馆 贝伦斯(以后介绍) 奥别列去——路德维希展览馆,德国达姆施塔特,1901 ——“艺术家中心”大楼及婚礼塔,1907 4. 英国: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新楼及图书馆、风山住宅,室内设计 5. 西班牙:高迪(Antonio Gaudi, 1852~1926)
Chicago Window 芝加哥三联窗
New York Tribune Building, New York
Hunt, 1875 纽约论坛报社 建成方案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Ⅳ. 钢筋砼的应用
• 钢筋砼的发展、应用过程 • 建筑实例
1. 包杜(Anatole de Baudot)——巴黎蒙玛特教堂 2. 贝瑞(Auguste Perret, 1874~1955) ——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巴黎庞泰路车库、兰西圣母教堂 3. 嘎涅(Tony Garnier, 1869~1948)——La Mouche Abattior, 工业城市方案
复古思潮(上次课) 探求新方法(本章)
• 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 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变化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Ⅰ. 时代背景
• 产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使建筑创作出现两种倾向 • 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1. 初期生铁结构 2. 铁与玻璃配合 3. 生铁框架 4. 升降机与电梯 5. 新类型:①图书馆;②市场;③百货商店;④博览会、展览馆
——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 ——柏林旧博物馆,1824~1828年 ——柏林百货商店,1827年
散帕尔(Semper, 1803~1879)
——维也纳皇家剧场,1874~1888年
拉布鲁斯特(Labrouste, 1801~1875)
——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1843~1850年 ——巴黎国立图书馆(结构古典主义),1858~1868年
Post Office Savings Bank, Vienna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1905 O. Wagner, 1841~1918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Adolf Loose
装饰就是罪恶(1905年) 身体残疾(听力障碍),以及由此导致的 性格乖戾、愤世嫉俗。
类似的口号(三字经):
Less is more(Mies) Less is bore(Venturi)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Le Corbusier) Form Follows Function. (Louis Sullivan) (Fashion, Fortune, Fame, Fiasco, Finance… )
•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Weimar School of Applied Arts
魏玛工艺美术学校, 1906 Van de Velde
都灵路12号
Horta
Metropolitain, Paris
巴黎地铁入口 H. Guimard 1867~1942
Glasgow School of Art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Ⅲ. 美国的探新运动
•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1. 詹尼(Jenny, 1832~1907)——第一拉埃特大厦、Fair Store 2. 理查逊(H.H. Richardson, 1838~1886) ——马歇尔•菲尔德百货批发商店、Trinity Church(罗马复兴风格) 3. 伯纳姆与鲁特——瑞莱斯大厦、Flatiron building 4. 荷拉伯特与罗许 5. 沙利文——芝加哥大礼堂、圣路易斯维因赖特办公楼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厦门大学建筑系
课程单元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 二次战后建筑概况(略) 高层与大跨度建筑 二次战后建筑理论思潮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 • • • • 时代背景 欧洲的探新运动 美国的探新运动 钢筋砼的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Frank Lloyd Wright 草原住宅 ·Richardson商业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相反)
Home Insurance Building, Chicago, Illinois
Jenney, 1884-85(demolished 1931)
Despite a skeleton-steel frame, this building emulates a Renaissance palazzo with horizontal divisions articulated by classical pilasters, a fitting image for the merchants of Florence or Chicago.
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
贝瑞(Perret, 1874~1955)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Ⅴ. 德意志制造联盟
• 赫尔曼•穆台休斯 • 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现代主义建筑的教父
1. 自宅 2. 产品设计 3. 透平机制造车间
• 后来情况
AEG Turbine Factory, Berlin
• 工艺美术运动 • 新艺术运动 • 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Ⅱ. 欧洲的探新运动
• 先驱者 •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 红屋Red House ,1859~1860,维伯设计 从传统中借取手工艺精神。 反对机器,因为工业产品的粗糙。
巴黎改建 新协和村 田园城市 工业城市 带形城市 方格形城市 近现代城市理论体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
疾病 拥挤 肮脏 管理不善 住宅短缺 犯罪 生活质量低下
伦敦的贫民窟
Hale Waihona Puke 伦敦的扩张马塔 线形(带形)城市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Ⅱ. 欧洲的探新运动
• 先驱者
辛克尔(Schinkel, 1781~1841. 19世纪欧洲第一个有时代觉悟的建筑家)
贝仑斯, 1908~1909 现代:大玻璃 反映结构的屋顶 简洁的造型 传统:隅石 (结构上不需要)
贝仑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尝试, 但仍然保留了相当的传统要素。
第一章 现代建筑的先锋运动
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