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cssn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篇一:水产养殖情况调研报告庆阳市西峰区水产养殖情况汇报按照庆阳市水产工作站《关于在全市开展渔业情况调查研究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站高度重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全区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摸底中去。

经过一周的摸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西峰区渔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庆阳市西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泾河流域,在泾河流域中属于其一级支流马莲河和蒲河流域。

西峰区面积,其中马莲河流域面积为,占总面积的%,蒲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1、水面分布及养殖情况①池塘:池塘水面总面积126亩,其中肖金47亩,董志20亩,显胜40亩,后官寨10亩,彭原5亩,温泉乡3亩,西街办1亩。

其中从事养殖生产的为60亩,从事休闲渔业(垂钓)的为76亩(详见附件一)。

②水库:水库总水域面积1770亩左右,共有各类水库5座,均属山谷型黄土坝,分别是巴家咀水库、南小河沟水库、花果山水库、王咀水库及王家湾水库(详见附件二)。

其中:巴家咀水库和南小河沟水库作为人饮水源;花果山水库用于养殖,面积为350亩;王咀水库、王家湾水库目前用于休闲222渔业(垂钓)。

③塘坝:全区塘坝共有70多座,其中适于养殖的塘坝24座,水面面积为1300亩左右,(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水产养殖调查报告)基本用于休闲垂钓(详见附件三)。

④人工湖:西峰城区雨洪资源节水工程水域面积232亩,其中北湖166亩,南湖66亩(详见附件四)。

南湖于XX 年投入鱼苗一次,用于休闲垂钓,XX年城区面积扩大后,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水质变差,湖中鱼相继死亡。

北湖工程仍在建设之中。

⑤河流:流经西峰区的河流主要有蒲河、黑河、澜泥河、盖家川、砚瓦川和齐家川等6条,流经总长度为公里(详见附件五)。

其中,马莲河支流盖家川、砚瓦川、齐家川因受西峰城区排污影响,水质污染严重,不适于从事养殖生产;蒲河和澜泥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可用于渔业养殖;黑河作为人饮水源汇入巴家咀水库,因此也无法从事养殖生产。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1.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包括城市排名、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文化影响等方面。

2. 城市排名根据最新的城市竞争力指数,以下是中国排名前十的城市: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成都6.南京7.杭州8.重庆9.武汉10.天津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城市环境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城市。

3. 经济发展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强劲增长。

这些城市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3.1 产业布局中国城市的产业布局多样化,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

例如,上海和深圳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则以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3.2 技术创新中国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大量的科技企业在这些城市迅速崛起,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南山区、上海的张江科技园等地聚集了众多的创新型企业。

3.3 市场开放中国城市的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进入。

这些城市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交通建设中国的城市交通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交通更加便捷。

4.1 高速铁路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最发达的之一。

不少城市间都有高速铁路连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4.2 城市地铁中国的城市地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地铁系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4.3 公路和机场公路和机场的建设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发展到全国范围,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紧凑。

同时,各大城市的机场也进行了扩建,提升了国内外交通的便利性。

5. 文化影响中国的城市文化对于国内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城市,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力也是日益激烈。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报告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在经济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而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也在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

其次,科技创新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的一些城市如深圳、杭州、北京等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除了经济和科技,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南京、成都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同时,一些现代文化产业也在城市中蓬勃发展,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城市的环境质量也是评判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中国的城市竞争力报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

不同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展现出丰富的发展态势。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的城市竞争力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活力十足的发展态势。

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第一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XX20XX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30日下午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在全国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的排名中,北京位居第一,这是北京第三年蝉联榜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报告显示,20XX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为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

与往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7位。

而在宜商城市的排名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据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三甲位置。

不过,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无论是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得分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持续走低,降幅分别进一步扩大至22.34%和24.08%。

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苏州、武汉、大连。

其中,北京已经连续三年蝉联第一,深圳超越上海成为最大看点。

报告指出,知识城市间“马太效应”凸显,排名前十的城市科研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37.88%,前20强城市占比高达49.94%。

专利指数的61.25%集中在前10强城市,高科技进出口总额的80%都集中在前10强城市。

此外,报告还指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

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

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

高峰平均车速仅为22.61公里/小时,上班族高峰时段用时为畅通时段的近2倍。

在空气污染指数上,石家庄位居首位。

报告认为,近年来,京津冀、华南、成渝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前十名里,北京排名第6。

而在房价收入比指数方面,前三位分别是温州、北京和深圳。

2020-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

2020-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

2. 城市转型扩散面临停滞的风险
红利变化导致转型停滞。首先,改革红利削弱凸显转型的阻力,其次,人口红利削弱增加了转型的负担和成本。
图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
劳动年龄人口 15-64
少年人口 0-14
老年人口 64+
120 万
7 万元
图 5 中国人均工资及其增速
人均工资(左轴)
人均工资增速(右轴)
图 14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及其变化(2001-2018)
3.4
城乡居民收入比(左轴)
比例变化(右轴)
8%
3.3
6
3.2
4
3.1
2
3.0 0
2.9 -2
2.8
2.7
-4
2.6
-6
2.5
-8
200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住房关系国与家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编委会主编倪鹏飞副主编侯庆虎李超徐海东特邀主编沈建法林祖嘉刘成昆顾问王伟光李扬江小涓仇保兴张卓元裴长洪高培勇何德旭陶斯亮樊纲郝寿义姚景源王诚庆邓淑德吴志良丁如曦刘梅沈立徐海东周晓波李博刘笑男曹清峰李启航龚维进蔡书凯马洪福魏婕郭晗张安全杨杰李冕程栋李超刘成昆林祖嘉沈建法侯庆虎倪鹏飞蒋震刘凯王雨飞张洋子刘尚超姜雪梅核心成员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
图 6 1999-2016 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变化
45000 亿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9
2016
图 7 2017 年全球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单位:倍)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深圳第一-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深圳第一-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深圳第一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

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所有发展的基石。

与2016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5名没有变化,6到10名变化明显。

具体来看,北京取代天津,位居第6位,天津则下降一位排在第7位,苏州上升一位排在第8位,南京则直接上升三位进入十强。

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分布格局与2016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进入十强城市榜单,除此之外,其它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

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上海处于领先地位,而从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来看,台北则名列前茅。

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澳门、成都。

可持续发展决定城市的真正未来。

与2016年相比,前7位城市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保持在全国前列,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中部城市武汉列第8位,西部城市成都首次进入十强榜单,从2016年的第13位跃居至2017年的第10位,成为西部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主要代表。

总体来看,大多数城市对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热情高涨,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越发激烈,中西部部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2017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广州、南通、南京、澳门、镇江、宁波和深圳。

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

与2016年相比,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无锡则继续位居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而杭州、南通、南京和宁波的宜居竞争力有所提升。

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有六市入选,珠三角地区则有四个城市入围。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间的宜居竞争力水平差异正在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空间分化的态势进一步加剧,这一判断也是对本报告去年所作结论的验证,进一步说明提高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弥合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差距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

中国50个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点评按照200个城市的比较数据计算,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宁波、南京、温州,最后10位依次是晋城、宿州、铁岭、巢湖、宣城、汉中、保山、亳州、延安、池州。

毫无疑问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多位于三大都市圈内。

东部沿海某些省份的一批地级市竞争力较强,提升也较快。

在本次研究中,综合竞争力指标由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4大类指标综合而成,按50个城市比较数据计算,各分项指标的排名状况依次如下(详细数据及排名见第二部分有关内容)。

一人才本体竞争力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厦门、温州、镇江、常州、佛山,最后10位依次是芜湖、郑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庄、秦皇岛、徐州。

总体上看,人才本体竞争力比较好的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相对较弱,同时一些中小城市如温州、镇江、常州、佛山等挤入全国人才本体竞争力前10名中,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对人才体系的建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才本体竞争力指标由健康水平指数、知识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能力水平指数、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意识指数、交往操守指数8个指标综合而成。

这八类指标的基本排名状况如下:①健康水平指数排名。

健康水平指数由人口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三个指标组成。

列前10位的分别为深圳、珠海、北京、哈尔滨、秦皇岛、青岛、威海、石家庄、广州、上海-南宁(并列),最后10名依次是:芜湖、温州、乌鲁木齐、长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庆、台州。

②知识水平指数排名。

知识水平指数由成人识字识字率、大专以上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知识水平综合指数三项组成。

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苏州、镇江、深圳、南京、厦门、南通、哈尔滨-西安、无锡-合肥,最后10位分别是:温州-台州、中山、南宁、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庆、惠州、泉州、东莞。

中国营商环境指数

中国营商环境指数

中国营商环境指数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是一个评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于经济市场的规范程度和竞争力,也预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的概念、构成、发展历程以及对于经济的影响和意义。

一、指数的概念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是一个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发展及其竞争力的指标,它反映了政府对于经济市场的规范程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由度、政府对于企业的支持程度和行政审批效率等多个维度的情况。

这个指数一般是由国际评级机构或者专业咨询公司制定,以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状况。

二、指数的构成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主要包括政府规制、市场开放程度、行政审批效率、对外合作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负担、创新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等。

这些维度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的营商环境状况。

1. 政府规制政府规制是指政府对于企业和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管的程度,包括行政审批、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

2. 市场开放程度市场开放程度是指政府对于外资进入、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市场准入、外资管理、市场竞争等。

3. 行政审批效率行政审批效率是指政府对于企业申请批文、证照等行政事项的进度和效率,包括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申请材料等。

4. 对外合作交流对外合作交流是指政府的国际合作和自由贸易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开展国际贸易、提供跨境服务等。

5.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指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和力度,包括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

6.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企业支付税金的比例和程度,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7.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包括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等。

8.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需的匹配情况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包括人力资源培养、用工成本、劳动力市场机制等。

三、指数的发展历程中国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主编倪鹏飞
执笔:倪鹏飞徐海东①
世界银行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报酬更高的工作机会,而这有赖于该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宜商环境,而良好的宜商环境不仅应当拥有良好的环境,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需求,并且能把这一需求输送出去的能力。

一、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四个特征事实
1.香港、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引领总体宜商竞争力
从2018年宜商城市竞争力可以看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5,第6名到第20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较为接近,竞争激烈。

表1 城市宜商竞争力前十分布
①倪鹏飞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徐海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房地产金融。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全国宜商竞争力集聚现象显著
全国288个城市的总体宜商竞争力指数总体偏低,分化较为严重,集聚现象明显。

具体将宜商竞争力按照0.2等分区间来看,有63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低于0.2,有147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2到0.4之间,占样本城市的51.04%,有60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4到0.6之间,仅有18个城市宜商竞争力大于0.6。

表2 城市宜商竞争力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3.层级越高、宜商竞争力越高、分化越低
具体一线城市(包含香港和澳门)的宜商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二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且内部差异最小,总体比较接近;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最低,分化也相对较为严重。

表3 各层级城市宜商竞争力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4.都市圈内部“中心”、“双子星”城市引领都市圈宜商竞争力提升
表4表示18个都市圈内部首位城市和次位城市宜商竞争力的水平,总体来看,宜商竞争力水平排名较高和排名较低的都市圈内部“双子星”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均较为接近;排名居中都市圈中的首位城市和次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差异较大,这表明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先“中心”城市提升,随后“中心”城市引领副中心城市提升,最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总体都市圈的提升。

表4 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宜商竞争力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二、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四个研究发现
1.总体比较:对外联系竞争力是影响宜商竞争力关键要素
从各分项竞争力的数值和变异系数角度来看,对外联系竞争力、当地要素竞
争力和当地需求竞争力是影响城市宜商竞争力差异的关键指标,其中对外联系竞争力对宜商竞争力的差异贡献最大。

表5 宜商竞争力各分项指标总体比较
数据来源:笔者自制。

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区域和环渤海湾区域的各分项竞争力均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区域次之,西部区域的各分项竞争力最低,南部区域竞争力水平较高,北部区域竞争力水平较低。

具体从分项来看,软件环境竞争力和硬件环境竞争力均比较接近,而东南区域和环渤海湾区域的对外联系竞争力则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总体呈现东中一体、南高北低的状态。

当地要素竞争力当地需求竞争力软件环境竞争力硬件环境竞争力对外联系竞争力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0.50000
0.00000
东北东南中部环渤海湾西北西南
图1 各区域分项竞争力
图表来源:笔者自制。

2.城市各分项竞争力越协调,城市宜商竞争力越高
城市协调性表示城市宜商竞争力的要素、需求、环境、联系等各个方面协调
均衡发展。

宜商竞争力与城市协调性的相关性表明两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各个分项的协调性越强,城市的宜商竞争力越高。

城市宜商竞争力最协调的十个城市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天津、重庆、青岛、广州和杭州。

图2 耦合协调度排名前十的城市
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3.软件环境竞争力与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倒U 型关系
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软件环境竞争力越强;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软件环境基本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相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其软件环境却处于较高等级,且分布也极不均匀。

图3 城市软件环境竞争力与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散点图
0.9424
0.9099
0.8391
0.8299
0.8163 0.8140 0.8118 0.8099
0.8040 0.8039
城市耦合协调度
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4.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趋势
总体来说城市的R&D投入越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当投入总体处与较低水平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当R&D投入处于较高水平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即R&D投入的边际贡献率呈递增状态,从图形上看呈现出显著的指数分布趋势。

图10-29 城市R&D投入与GDP散点图
图表来源:笔者自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日报社与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
2018年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