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雨水排水管网图

合集下载

第八节 室内排水管道

第八节 室内排水管道

第八节室内排水管道1. 室内排水系统1.1 系统的组成室内排水系统由受水器、存水弯、排水管道、通气管及清扫设备等组成,如图2—51所示。

图2—51 室内排水系统图1—卫生器具;2—存水弯;3—排水支管;4—排水立管;5一排出管;6—专用通气立管;7一环形通气管;8一检查口;9.10—清扫口1.1.1 受水器:指卫生器具、雨水斗及地漏。

1.1.2 存水弯:是连接在受水器与排水支管之间的管件,利用水封来阻止室外排水管道中的有害气体、臭气及虫类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室内。

如卫生器具本身已有存水弯,则不需再安装。

1.1.3 排水管道:由排水支管、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

排水支管是将卫生器具或其他设备流来的污水排到立管中去的横支管;排水立管是连接各排水支管的垂直总管;排出管是立管与检查井之间的埋地管道。

1.1.4 通气管:污水立管上部、排水设备以上通出屋顶与大气相通的立管。

作用是使室内外排水管与大气相通,减少排水管内空气的压力波动,保护存水弯水封不被破坏,保证排水管道的水流畅通,同时将排水管道中的臭气和有害气体排到大气中去。

1.1.5 清扫设备:是指排水管道上装设的检查口、清扫口及室内检查井等。

1.2 系统的分类室内排水系统根据所排除水的性质,可分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系统。

1.2.1 生活污水系统:从住宅、公共建筑和工厂卫生间内各种卫生器具排出的污水,可分为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

1.2.2 生产废水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或废水。

1.2.3 雨水系统:屋面的雨、雪等降水。

1.3 系统的分流与合流排水系统应根据污水性质、污染情况,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综合利用及水处理要求等,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

1.3.1 室外无污水管道时,生活污水一般与生活废水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当室外有污水管道时,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宜合流排出。

1.3.2 当建筑物采用中水系统时,生活废水与生活污水宜分流排出。

1.3.3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含有大量油脂的生活废水及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需回收利用的生活废水、生产废水等应分流排出。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说明:1、图中未标明的顶板厚度均为200mm。2、顶板检修孔位置详工艺图,洞口加强筋布置详设计总说明。12@10012@10012@10012@100H71:5014@20014@20014@20014@200H10-0.3转角筋514(余同)射线状布置说明:1、未注明底板厚度均为300mm。2、底板设马凳筋 12@1000。1:50AAAAAAAABBCC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416详底板配筋AL1H7H10-0.3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25025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25025012@200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12@20025025012@200H7-1.801:50说明:图中未标明板厚度均为150,1. 工程概况与总则1.1 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1.3 建设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1.2 建设地点:华亭镇西许村1.4 主要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5 计量单位(除.7 本工程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相同);1.8 抗震设防烈度:莆田市城厢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1.9 结构制图规则:采用国标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3);2. 设计依据2.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建设单位设计要求函件,有关设计联络函件;2.2 排水、工艺、机械、电气等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协作条件;2.3 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主要如下:1.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I)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要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范围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管网整治工程的设计范围和要求:2果用技术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_500032-2003)(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3)《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设计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2)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5)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废水排放口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3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3.2 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构成 排水管网系统构成:
废水收集设施 排水 排水管网 管网 排水调节池 系统 提升泵站 构成 废水输水管(渠)
废水排放口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3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排水系统组成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系统
为了满足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各种用水 需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 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 水管道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给 水系统。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系统的分类
为了满足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各种用水 需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 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 水管道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给 水系统。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排水系统
各种用途的水在被用户使用后,水质受到了 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废水。这类废水携带有不 同来源的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生活环境和 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需要及时地收集和 处理,然后才能排放到自然水体或者重复利用, 为此而建设的废水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工程 设施,称为排水工程系统。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全套课件演示文稿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全套课件演示文稿

中国用水量变化(1949-2004 )
( x 108m3/yr)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9 1957 1965 1980 1993 1997 2000 2004
总用水量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城市用水
中国年平均降雨量(水资源量)约60000亿m3; 地表水资源量26000亿m3 。
上海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管道长度 ( DN75以上km)和日平均用水量增长
10000 8000 6000 4000 2430 2000 0 208.71490 1950 841 7445 5000 5400 9445
1975
管道长度km
2000 日平均用水量(千m3)
2005
输配水管渠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过程
城市道路地下管 网系统图
城 市 污 水 系 统 规 划 图
城 市 雨 水 排 水 分 区 规 划 图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定义: 输送和配给供水、收集和输送废水的管道网络 (water and wastewater pipe networks) 。是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管网系统的建设投资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总 投资的60-70%左右。 给水管网(上水管道)(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s,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输送和配给供水的管道网 络。 排水管网(污水沟道、下水道) (sewer networks, sewer systems) :收集和输送污水的管道网络。 雨水管网(雨水沟道) (storm sewer networks, storm sewer system) :收集和输送雨水的管道网络。

给排水管网2

给排水管网2

考点:1、管网定线:2、节点流量:3、设计充满度4、埋设深度:3、不计算管段:5、径流系数:1、简述树状网和环状网的特点?2、排水体制可分为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合流制?3、管网平差后还应对哪几种条件进行核算?4、排水管网布置形式有哪些?5、防止给水管腐蚀的方法有那些?1、给水管网布置应该满足哪些要求2、城市污水管网设计流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3、排水管网布置原则?4、输水管全长的流量不变时,能否用分区给水方式降低能量,为什么?5、给水管道的性能应该满足哪些要求?计算题:1、某大型企业以高地水库为水源,平行敷设两条输水管,为保证供水量不小于70%的设计用水量,试确定等距离连接管数目。

2.城市年平均日供水量为Qd,日变化系数为Kd,时变化系数为Kh,用该三个参数依次写出下图中各设计流量的计算式。

(注:q1=5%Q2,排水量=80%用水量,q7=0)答案:1、某城镇最高时用水量为Q=300L/s,其中工业用水量q=90L/s,集中从节点4取出。

干管各管段长度(m)如图所示。

管段4-5、1-2、2-3为单侧配水,其余为双侧配水,求管网比流量q s及节点4的节点流量q4。

2、图为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

图上注明各废水排出口的位置,设计流量以及各设计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

排出口1的管底标高为218.9m,其余各排出口的埋深均不得小于1.6m。

该地区土壤无冰冻。

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平面图上。

4、(20分)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7000m3/d,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

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以下项目计算:1)时变化系数;2)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解:1)时变化系数: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3)列表求清水池和水塔调节池的调节容积4)清水池调节容积约为7.57%×270000 (m3)水塔调节容积约为1.28%×270000 (m3)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用户对给水的要求主要包括水质、水压和水量三个方面。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通常对于当管道布置在街区的四周时,对污水 管道所服务街区的面积通常用各街角的角平分 线划分街区为四块,每块街区的污水假定排入 相近的污水管道。雨水服务面积图划分方法与 污水基本相同。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由图13-1可以看出,此次设计在主干道上道路两侧均 设置污水管线,污水管道上检查井编号分别为Wb1~ Wb41、Wn1~Wn41,其中检查井Wb1~Wb12、Wn1~Wn12 之间的管径为d500,检查井Wb12~Wb41、Wn12~Wn41 之 间 的 管道 管 径为 d600。 检查井 Wb1~ Wb12、Wn1~ Wn12之间的管道穿越唣河。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4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 管网部分 水处理部分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给水排水管道作为市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 绘图时一般用较小的比例绘出,而在水处理工艺图中 管道作为连接各处理构筑物的联系环节,一般用双线 图表示,水处理工艺图中各构筑物也与前面讲述的房 屋等土建建筑物完全不同,必须按照给水排水工程的 工艺特点和专业要求,采用适当的视图、剖面和断面 来表达其各个组成部分。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水处理工艺图纸的编排顺序如下:系统原理图在前, 平面图、剖面图、放大图、轴测图、详图依次在后; 平面图中应地下各层在前,地上各层依次在后;水净 化(处理)流程图在前,平面图、剖面图、放大图、详图 依次在后;总平面图在前,管道节点图、阀门井示意 图、管道纵断面图或管道高程表、详图依次在后。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图13-5 井底各种流槽的平面形式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市政排水管网

市政排水管网

雨水: (1)确定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2)划分排水区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可 能设置的调节池、泵站位置; (3)根据当地气象与地理条件,工程要求等确定设 计参数; (4)计算设计流量和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每一管段 的断面尺寸、坡度、管底标高及埋深; (5)绘制管渠平面图和纵断面。
➢ 2.3设计步骤
分区
一 二 三
镇(乡)村核心区
120~350 100~250 70~200
镇(乡)村核心区外
100~260 70~200 60~160
➢ 2.6合流制截流干管流量计算公式
• 2 管网设计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截流倍数N0取值为1.0~5.0。 目前大多数设计中,截流倍数N0取值为1.5~4.0,一般可取2.0。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
区域
超大城市 (P>1000)
特大城市
城市规模 大城市
(500≤P<1000 Ⅰ型(300≤P<500) Ⅱ型(100≤P<300)
中等城市 (50≤P<100
小城市
Ⅰ型(20≤P<50)
Ⅱ型(P≤20)
一区 二区 三区
250~480 200~300
非铺砌土路面 公园或绿地
0.25~0.35 0.10~0.20
序号 1 2 3
区域情况 城市建筑密集区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 城市建筑稀疏区
径流系数 0.60~0.70 0.45~0.60 0.2~0.45
➢ 2.8污水管道设计注意要点
• 2 管网设计
污水管道设计注意要点: (1)管道系统布置要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取短捷线路。 (2)尽量避免或பைடு நூலகம்少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或构筑物;当必须穿越时,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或交叉措施。 (3)安排好控制点高程,依据竖向规划,并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 (4)查清沿线遇到的一切地下管线,准确掌握他们的位置和高程,安排好设计管道与它们的平行距离,处理好设计管 道与它们的竖向交叉; (5)管道在坡度骤然变陡处,可由大管径变为小管径; (6)污水管为非满管流、重力流,最小流速0.6m/s; (7)管道在检查井内一般采用管顶平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