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合集下载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一、患者需做超声检查,由主管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送超声科登记、预约,告知检查前所需准备。

二、危重病员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或到床旁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应当反复核查,记录病变的超声特点,提出相应诊断,需会诊的疑难病例要与汇总其他相关检查讨论后提出诊断并随访。

三、超声波诊断报告由诊断医师审核签名,门诊超声报告要在自超声检查开始后30分钟内出具,复杂检查病例除外。

住院患者的诊断报告不需患者取,由专人登记送到科室,并由科室专人签字接收。

四、超声报告全部存档,超声图像照片随报告入病历,电子存档的由超声医师存档,由科内统一管理。

五、住院病员超声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或可疑的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的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六、对各种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

七、检查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

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禁止吸烟。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98920全套资料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98920全套资料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98920全套资料(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使疑难病尽早确诊,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二、定义凡科内遇疑难病例讨论的流程标准。

三、职责1.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超声科医师负责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3.超声科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监督和检查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5.医疗院长、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疑难病例讨论的执行.四、程序1.讨论对象各种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的病例、病情复杂的病例。

2.讨论提出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主持,本科医师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务部,医疗院长参加或者由医务部组织全员性讨论。

3.讨论前准备讨论前由经治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参加讨论人员应查阅相关医学资料,认真准备。

4.讨论程序①讨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旨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②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由三级医师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欧冠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5.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讨论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

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

疑难危急重症病例讨论制度一、产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3天内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

妇科超声疑难病例讨论

妇科超声疑难病例讨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 变。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受体内 女性激素的影响,每月脱落一次,形成月经。如果月 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 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 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 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 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 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 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囊肿可以逐渐增大,有 时会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但很少发生恶变。卵巢 巧克力囊肿虽然是良性疾病,却有增生、浸润、转移 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此类卵巢囊肿是25~45岁的生 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0%~15%。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会随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 常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需要手 术处理。
病例讨论
整理ppt
1
病史
患者女 36Y,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自觉腹部增大 ,伴腹坠,有时尿不尽,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发热 、恶心、呕吐等不适,未检查及治疗。4天前于当地医院B超检 查提示右侧附件区无回声区,现要求手术治疗入院,门诊拟以 “盆腔包块”为诊断收住我科。近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 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整理ppt
4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超声所见:
子宫体积为55mm×46mm×50mm,形态正常,宫壁平滑, 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厚约13mm,宫腔内未探及异常回 声。宫颈厚 29mm,内可探及多个无回声区,较大一个为 9mmx7mm。右侧卵巢可显示,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包块声像。 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子宫左上方可探及153mmx84mm无回声区, 边界清,上缘达脐上,内透声差,可见大量点状回声,其内左下 方可见范围63mmx36mm低回声突起,边缘光整,CDFI:低回声 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无回声内并可见大小21mmx17mm的囊性结 构突起及16mmx9mm的混合回声突起。

功能检查科(超声)质量控制制度

功能检查科(超声)质量控制制度

特检科(超声)质量控制制度一、超声诊断前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及措施:1、查对制度:检查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检查部位及目的,才能按要求进行操作;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发报告时查对姓名、科别、床号。

2、询问病史。

3、预约制度。

4、按专科分类就诊。

5、危重急诊病人绿色通道。

6、超声岗位职责等级制度:初级医师工作1年后才能发黑白报告,3年后发彩超报告。

7、超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禁非法胎儿性别鉴定。

二、超声检查中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及措施:1、超声操作检查规范。

2、会诊制度:及时会诊与预约会诊结合。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良好就医环境,配备空调等,保护病人隐私。

三、超声检查后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及措施:1、报告书写规范化:我科电脑制作统一模板。

2、报告单复审制度:报告检查后上级医生签字或盖章复审。

3、随访制度:专人定期随访,病房与病案室随访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疑难病例与误诊病例讨论,每月一次。

5、及时发报告,控制急诊10分钟,一般病人30分钟内出报告。

6、质量管理制度: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安全总结会。

7、每周一下午传达医院领导精神。

附: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及细则一、诊断质量(一)漏诊误诊1、科室建立漏误诊病人登记本,每月定期安排专人到各临床科室及病案室进行病例随访,诊断符合率>95%(与出院最后诊断符合的超声诊断例数/总的超声诊断例数X100%)O2、经质控小组认定为漏诊或误诊病例(除报告反映出的漏误诊外,还包括临床医生反馈病例及科室随访病例),1例扣诊断医生100元,如为打字员录入错误,扣打字员50JTI JO3、工作中出现一般差错进行登记,凡隐瞒不报者每次扣IOo元,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扣当月奖金。

(二)、报告质量1、报告内容和结论描述完整、准确、规范。

2、疑难病例必要时请上级医师审核。

3、每个月进行医疗质量抽查,每位医师抽查报告20份。

医师的图文报告质量必须在良好以上,如果没有达到良,每份报告扣50元。

超声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超声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超声科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1.超声科室建立重点病例登记本,记录重点病例,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资料。

2.科室每月派人到临床科室或病理科进行追踪随访及记录。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治疗效果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4.定期或不定期对记录的特殊(重点)病例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必要时科室共同分析讨论并作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5.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6.通过随访信息反馈论证检查诊断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通知临床科室。

7.随访结果可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为了使疑难、危重患者尽早确诊,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保证我科的疑难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病例是指超声诊断不明确的特殊病例。

2、疑难病例讨论程序(可分∶机旁疑难病例讨论和总结性疑难病例讨论)∶由住院医师报告特殊病例,提供患者的基本资料、症状、体征、临床辅助检查结果,重点描述超声疑难图像特点。

各级医师由低级到高级阐述对其观点看法。

3、总结性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主持,科室诊断医师、本科进修、实习人员参加。

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临床或医技科室参加。

4、主持者要综合讨论情况,最后提出结论性意见。

讨论记录应根据当时讨论情况整理后,及时记入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内。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_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_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目的为了使疑难病尽早确诊,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二、定义凡科内遇疑难病例讨论的流程标准。

三、职责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医师负责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医务部主任监督和检查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医疗院长、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疑难病例讨论的执行。

四、程序讨论对象各种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的病例、病情复杂的病例。

讨论提出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主持,本科医师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务部,医疗院长参加或者由医务部组织全员性讨论。

讨论前准备讨论前由经治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参加讨论人员应查阅相关医学资料,认真准备。

讨论程序①讨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旨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②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由三级医师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欧冠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

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讨论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

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模板(精选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模板(精选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模板(精选.)直径小于5cm,呈圆形或椭圆形,超声显示:肿物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回声,中心回声较低或无回声区。

③混合型:同时具有巨块型和结节型的特点。

针对本病例,建议超声科医师在肝脏检查中严格按照肝脏超声标准切面掌握度进行规范化检查,加强对肝脏巨大肝癌超声诊断标准的分析和理解,避免漏诊或误诊。

三、其他医师意见:无四、总结:本次病例讨论主要针对一例肝癌漏诊病例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得出了该病例漏诊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提醒超声科医师在肝脏检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查,加强对肝脏巨大肝癌超声诊断标准的分析和理解,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胆道系统内癌性胆道系统为胆汁排泄的通道,癌肿若脱落或侵入小肝管后,可在肝总管或胆总管内形成癌栓,也可从邻近肝癌或门静脉内癌栓直接侵入。

胆道癌栓常伴有持续性黄疸和明显疼痛等症状。

淋巴结转移是肝癌的一种常见情况。

第一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大小在0.5-2cm之间,单个或数个。

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可导致胆总管受压,并发黄疸。

第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常位于肝脏靠头端、横隔部的淋巴管汇流处,位置较深,常不易检出肿大的淋巴结。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单个或多个,位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及胰腺周围。

XXX副主任医师指出,肝癌的超声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

如果肝癌不易确定来源,有时需要空腹,也可以饮水500毫升,当胃内充满液体时,让肝脏显示清晰,以便确定是否为肝内癌瘤。

超声检查可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方法。

如果超声发现肝脏内1cm的肿物,应该与以下疾病相鉴别:低回声小肝癌、增强型肝癌、混合回声型肝癌和弥漫性肝癌与肝硬化。

除了化验甲胎蛋白外,肝癌的体积增大,肝硬化体积缩小等可以鉴别。

诊断肝癌的依据是超声显像。

肝癌组织失去了肝组织的正常结构,超声下可以见到癌组织与周围正常肝脏相比呈现的不同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检测肝占位病变的血供情况,来鉴别肝癌和肝血管瘤等肝内良性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目的
为了使疑难病尽早确诊,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二、定义
凡科内遇疑难病例讨论的流程标准。

三、职责
1.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超声科医师负责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超声科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监督和检查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5.医疗院长、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疑难病例讨论的执行。

四、程序
1.讨论对象
各种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的病例、病情复杂的病例。

2.讨论提出
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主持,本科医师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务部,医疗院长参加或者由医务部组织全员性讨论。

3.讨论前准备
讨论前由经治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参加讨论人员应查阅相关医学资料,认真准备。

4.讨论程序
①讨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旨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②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由三级医师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欧冠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

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5.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讨论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

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