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吸毒成因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青少年毒品犯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和未来,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危害。

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心理原因是青少年沉迷于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从而出现逆反心理、自卑、压力等问题,而对毒品形成错误的认识和依赖。

社会原因也是青少年滥用毒品的重要原因。

社会环境不良、家庭条件差、学校教育不全面等因素都会使得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走向误入歧途。

生物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滥用毒品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对刺激物的需求较高,容易冲动而导致滥用毒品。

针对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对策也多种多样。

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加亲子关系,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爱和关注。

家长也要加强自身的教育素质,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等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正确价值观。

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提供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帮助和支持。

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加强对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力度。

加大对危险地区的治安巡逻和抓捕力度,打击毒品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普及毒品的危害性和滥用毒品的后果。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预防对策也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合力,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发生,保护青少年的健康与安全。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

为了有效预防和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而涉足毒品犯罪。

不良社会风气,影视作品中对毒品的美化宣扬等也会对一些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 家庭教育因素:缺乏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与关爱,以及家庭矛盾、不良家庭环境等因素,容易使青少年感到孤独、无望和挫折,并且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

3. 就学环境因素:一些学校存在着虐待、欺凌、逃课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希望和人生目标,从而转向毒品。

4. 心理因素:一些青少年有自卑、自暴自弃、追求刺激和解脱等情感上的问题,欲找到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从而开始尝试毒品。

二、预防对策:1. 家庭教育: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与关爱,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情感状态。

2. 学校教育:加大学校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成长教育,在学生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3. 加强社会宣传:加大对毒品的危害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青少年传播毒品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4. 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制贩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吸毒人员的教育转化力度,减少毒品在社会中的流动和蔓延。

5. 建立健全青少年娱乐和休闲场所: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的娱乐和休闲场所,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研究和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可以帮助青少年逐步远离毒品,并最终消除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问题。

还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保护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近年来,学校吸毒情况日益严重,给学生健康和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校吸毒情况,我们对学校内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遏制学校吸毒现象的蔓延。

首先,我们对学校吸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吸毒现象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

其中,男生吸毒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吸毒者大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差或者有家庭问题的学生。

另外,我们还发现吸毒者的年龄普遍偏小,有的甚至只有初中生的年龄。

这些情况都给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我们分析了学校吸毒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上的吸毒信息泛滥,网络上的吸毒宣传和诱导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吸毒的信息。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导致学生吸毒的重要原因。

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对孩子的忽视和纵容,导致学生在各种诱惑面前无法正确辨别和抵制。

针对学校吸毒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吸毒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干预吸毒行为。

另外,学校还应积极配合家庭,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健康。

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吸毒是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及时帮助那些有困难和问题的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关爱和帮助。

综上所述,学校吸毒情况的汇报结束。

我们将会根据调查结果和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学校吸毒问题的防范和治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远离吸毒的危害。

希望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学校吸毒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

学校吸毒情况汇报近年来,学校吸毒情况日益严重,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学校吸毒情况,我们对学校内部的吸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遏制学校吸毒问题的发生。

首先,我们对学校吸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学校内部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吸毒行为。

吸毒学生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其中男生居多。

吸毒的方式多样,包括吸食毒品、注射毒品等。

吸毒学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问题、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学校吸毒情况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防范和治理。

其次,我们调查了学生对吸毒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吸毒问题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麻木和漠视。

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助长了学校吸毒问题的蔓延。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吸毒教育,提高他们对吸毒问题的认知和警惕性,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吸毒问题的侵害。

针对学校吸毒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吸毒教育,通过开展吸毒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吸毒问题讨论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吸毒问题的认知和警惕性。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吸毒防范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吸毒行为的发生。

再次,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治理学校吸毒问题的合力。

最后,学校应加强对吸毒学生的帮助和救助,帮助他们走出吸毒的泥沼,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

总之,学校吸毒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加以治理。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和汇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共同为学校吸毒问题的治理贡献力量,让学校成为一个清朗的净土,让学生健康成长。

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探讨毒品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探讨毒品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探讨毒品成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毒品成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但仍然有很多人为了不同的原因使用了毒品,并不断沉迷。

那么,毒品成瘾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案又是什么?一、毒品成瘾的原因毒品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原因毒品可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个体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过程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长期使用毒品可能会导致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一些人可能会因为生理性依赖而无法戒断毒品。

2.心理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而使用毒品可能会满足这些需求。

例如,有些人在沉迷毒品时可以获得自我满足、逃避困境、压抑痛苦情绪、感受快感和刺激等。

3.社会原因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是毒品成瘾的重要原因。

例如,社会上有很多毒品使用者和毒贩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安全的治安环境都会促成毒品产业的发展和扩散,从而导致更多人接触和使用毒品。

二、毒品成瘾的解决方案如何解决毒品成瘾问题,终究不能只靠一个因素或一种方式,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1.对毒品宣传教育通过传媒等渠道普及毒品的危害性和使用后果,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从根本上遏制毒品影响社会的力量。

2.加强社会治安通过加大力度打击走私毒品的贩毒团伙,减少毒品的输出,加强治安防范,防范非法毒品从源头进入社会。

3.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针对毒品成瘾人群,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多方位配合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成瘾者戒断毒瘾。

4.加强家庭教育也许,毒品成瘾的最初源头就在家庭。

家庭应该关注和照顾好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减少对不良诱惑的接触。

5.强化法律制裁对于走私贩运毒品的人员,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进行严厉的处罚制裁,从法律上牵制住毒品产业的产生和蔓延,以期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总之,毒品成瘾问题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去解决。

毕竟,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才是健康人生的保障。

学校吸毒现象报告

学校吸毒现象报告

学校吸毒现象报告1. 引言学校吸毒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环境中的吸毒问题也日趋严重。

本报告旨在对学校吸毒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减少吸毒行为的发生。

2. 调查方法与数据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主要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

问卷调查侧重于获取被调查者的吸毒认知、接触情况以及对吸毒问题的态度。

访谈主要针对学校吸毒事件的具体情况、成因等进行深入探讨。

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2.1 吸毒认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吸毒的认知较为准确,能够辨别各类毒品及其危害。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对吸毒问题存在认识模糊、漠视等现象。

2.2 吸毒接触情况调查发现,在学校环境中,部分学生存在吸毒接触的情况。

其中,与吸毒者交往过的学生比例较高,这也说明了接触是造成学生吸毒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吸毒问题态度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吸毒问题持有反对态度,认为吸毒不仅对个人身体有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仍有一些人对吸毒问题存在妥协、宽容的态度。

3. 分析与讨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对学校吸毒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具体如下:3.1 吸毒原因分析吸毒问题在学校中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家庭环境:部分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存在家庭成员吸毒的情况,对学生形成了不良影响; - 同伴压力: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到了吸毒行为的影响与引导; - 缺乏正确的教育:学校对吸毒问题的教育与宣传不足,学生缺乏对吸毒危害的全面了解。

3.2 吸毒防控措施针对学校吸毒现象,我们提出以下防控措施: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吸毒问题的重视程度,从家庭环境上减少吸毒诱因; - 学校教育的加强:增加吸毒问题相关的教育内容,加强师生对吸毒危害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 同伴引导和建设:加强同伴间的关心和引导,鼓励健康的交往,构建良好的同伴圈。

渭南高职学生毒品认知和药物滥用调查及预防对策

渭南高职学生毒品认知和药物滥用调查及预防对策

a o t5 % ,h o nt elv lWa o ih Th td n slc e o r h n ieu d rtn igo am fd g , s e i l b u 0 tec g ii e e s n th【 . e s e t a k d c mpe e sv n e a dn nh r o r s e p ca y v g u s u l
W ANG a l Xioi U i Z y HA0 L mi i n S h o fNu sn , en nVo ain la d T c n c l le e S a n iP o i c ,W en n 71 0 0 Chn c o lo rig W i a c t a n e h ia lg , h a x rvn e o Co ia 4 0 , ia
[ 关键 词1学生 ; 药物 滥用 ; 品 毒
【 中图分类号】 1 7 R 9
【 文献标识码1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文章编号】 6 3 7 1 (0 2 1 ( )0 3 — 2 1 7 — 2 0 2 1 )0 a 一 1 0 0
I e tg to o u c g ii e nd ug a nv si a i n f dr g o n tv a dr bus n e i W ena v c to l su— i n o a ina t d nt n ispr v nto e s r s e sa d t e e i n m a u e
tc nc olg ,i r e o r vd sinii ai o rg rv nin d c t n mo g h g e o ain l td n s e h ia c l e n od r t po ie ce t c b ss fr d u pe e to e u ai a n ih r v c t a su e t. l e f o o M eho s 7 0 feh n o 01 nW en n v c t n n e h ia olg e es r e e ys l- e in d q et n ar . t d 0 rs me f2 i ia o ai a a d tc n c lc l e w r u v y d b ef d sg e u si n ie 1 ol e o Re u t h t d ns wae e sr t fmo td g k o e g u sin n W en n v c t n la d tc n c lc le e wa s l T e su e t a rn s ae o s r n wld e q eto si i a o ai a n e h ia olg s s u o

浅议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和对策

浅议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和对策

浅议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和对策1. 引言1.1 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现状1. 数量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中职学生涉及校园违法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加,涉及范围逐渐扩大,形势日益严峻。

2. 犯罪类型多样化。

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不仅包括传统的盗窃、打架等行为,还涉及网络诈骗、吸毒、欺凌等新型犯罪行为,给校园秩序和学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 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参与到校园违法犯罪中,而且犯罪者年龄逐渐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初中生及以下学生参与违法犯罪的情况。

4. 影响社会和家庭稳定。

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增加不仅对校园秩序和学生安全构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社会和家庭的稳定,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问题。

2. 正文2.1 成因分析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和校园因素三个方面。

社会环境因素是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职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他们选择违法犯罪的行为。

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也使得中职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个体因素也是导致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体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

一些中职学生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校园因素也是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成因之一。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影响。

一些学校存在管理不善、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容易触犯法律。

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2.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导致中职学生校园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物欲日益膨胀,导致一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和遵守意识淡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吸毒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年青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关乎未来的走向。

尽管中职学生吸毒是极个案行为,但是放在一个家庭中,就是一件大事,对其本人更是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对一个人有用,本文也是有价值的。

本文试图从中职学生个案的汇集中,了解中职学生吸毒现状及成因,并结合个案,探究协助学生脱离毒爪的良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吸毒;成因;对策
时至今日,笔者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十年有余,担任系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五有余,历经几起学生涉毒被留校察看甚至开除的事件,扼腕叹息之余,笔者一直在实践中探寻协助学生远离毒品的良策。

这些涉毒案例中的主人公有本该花样青春的女孩,也有本该血气方刚的男子汉,相对来说,男孩居多。

案例中的毒品各种各样,有初级的联邦止咳露,有摇头丸,有K粉等。

吸食毒品的经济来源随着涉毒深度而异,刚开始接触毒品的学生往往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购买毒品;节衣缩食无法满足吸毒需求时,吸毒者就变身为专偷家门口的“小偷”;吸食量再大一点,可能就会进入毒品贩卖链条或者参与聚众赌博以创收。

涉毒者极有可能被卷入某一利益集团,并参与帮会之争。

吸毒学生的父母百分之九十是知情的,可等到东窗事发,大部分父母会将责任归咎于班主任和学校。

一、中职学生吸毒危害
中职学生吸毒恶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吸毒对学生本人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绝非危言耸听。

一旦染上毒品,学业不成暂且不论,身体将备受摧残,过度兴奋导致夜晚入眠困难而白日嗜睡无神,尚处青春发育期末端的男孩女孩,生育能力都将受到影响。

吸食毒品的学生心理发育本未成熟,受毒品侵害,行动力严重下降,自信被摧毁,甚至陷入绝望的泥潭。

第二,吸毒者对周围同学及校园文化有不良影响。

吸毒者因为寻求经济来源,可能有偷盗、贩卖毒品给同学好友、聚众赌博、参与帮会利益争夺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将严重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与生活。

校园文化也将遭受上述暗流的冲击。

第三,中职学生吸毒对社会大环境貌似影响细微,实则不然。

都说年青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中职学生吸毒不仅让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因此陷入困境,还会对社会造成恶果。

比如进入贩毒链条的吸毒者,走出校园之后,可能更加肆无忌惮推动毒品的蔓延。

比如吸食毒品者生育有缺陷的后代几率更高,甚至不生育,这些后果就是社会买单。

二、中职学生吸毒案例及成因分析
中职学生吸毒成因复杂,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有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成员关系冷漠,孩子缺乏关爱。

这类家庭往往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冷漠,互不关心,甚至相互之间充满怨气。

父母对孩子不理不问,而一旦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便简单粗暴地批评,而不是从本源上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更无法付出耐心与恒心,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第二、交友不慎,误入毒途。

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6-岁至20岁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急着独立,可父母亲都认为孩子身体算是日趋成熟而思想远远未到独立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或叛逆期后期。

这时候的孩子特立独行的穿着打扮,择朋交友自成一系,希望通过这些给平静的生活添加一点刺激,其实这些都只是为激扬的青春能量寻找合适的“出口”。

怕的是“出口”偏差结交损友。

比如被朋友带去泡吧,不知情中“被吸毒”,从此产生依赖。

第三、在校学习懒散,无短期学习目标,更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

这些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多是因为父母代替子女强选专业,或是因为学生本人历来文化课成绩差。

这种无目的无动机无希望的生活让学生难以融入班级的师生关系。

而且精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工作上,总想找点事做。

这时候的一点点“诱惑”便会力大无穷。

案例1,女,14岁,初中二年级时因几乎旷课不上学而被学校劝退,之后来了中职学校。

就读中职学校之后,整日耳塞塞着两耳听歌或是睡觉,对班主任说班上同学思想很幼稚。

喜化浓妆,首饰繁多,言谈举止已严重超出她的年龄。

某开放日外出,夜不归宿,并主动告知班主任不用找她,她很安全,在深圳同学家里。

班主任找来母亲电话,座机是空的,手机是空号,父亲电话已停机。

第二天,学生返校。

详谈之后班主任得知,其母系家庭主妇带着三个孩子,近期因被其父生意伙伴追债搬离住所,新住所不装座机。

其母也不配手机,因为其父支付家庭所有开支,在其母丢失一台手机之后,就不被允许再配。

事实上,其父经济阔绰,外地经营度假山庄之类的,只是一年难见三回。

父母关系形同陌路。

父亲除了给钱上学,从不管她。

而母亲因为憎恨其父亲,将气撒往孩子身上。

她不想回家。

另一方面,她从来都是文化课成绩差,对所学专业更无兴趣(来到中职学校完全是因为被初中学校劝退,年龄太小不能工作,放在家中无所事事父母更难管),也没想过以后的工作以后的路。

加上身边总有男生转悠,就交上了男朋友。

这男朋友更是淘气分子,活动范围社交面复杂,该女生就跟随男朋友跌进泥潭。

所幸,该女生信任班主任,主动道出事件原委。

三、协助学生脱离毒爪的对策
结合以上个案,浅谈几点协助学生脱离毒爪的对策:
第一、教师的素养是成功协助学生脱离毒爪的起点,教师能让学生信任,学
生才能推心置腹地讲出真情实况。

教师只有明了真情实况,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目前所处困境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要有真凭实据,以防学生以为危言耸听。

让学生家长知情,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方都相互体谅。

上述案例中,教师就是择机家访,争取三方在场。

第三、结合上述案列,具体措施为一堵二压三导,堵,就是将学生堵在涉毒圈子的外面。

建议学生换个手机号码,撤掉QQ号码,与涉毒相关人员彻底断掉来往。

在校期间教师是主要监督者,周末要求学生必须回家,家长是主要监督者。

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本人主观信守约定。

压,就是告知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不遵,将如何处分,如果情节严重,将可能被送往社会戒毒机构以致失去自由。

导,就是将学生的精力、兴趣爱好等引向健康阳光的一面。

比如上述案例,学生无心向学,教师便根据她的文艺爱好,专为班级文艺活动出谋划策,而且请她做贴身秘书,帮着教师修改班规填写各类表格,甚至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录入工作,总之保证该生天天积极出现在同学身边老师身边,让她积极地忙活。

第四、一定要从形式上改头换面。

比如案例中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后,学生的穿着打扮要换成“学生装”,浓妆可缓解成积极型的淡妆(照顾她的爱美心理)。

这种穿着打扮上的暗示作用不可忽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第五、学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比如通过海报,通过请戒毒所学员给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等方式,广泛宣传戒毒常识。

参考文献:
[1](美)萨提亚著易春丽译.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3]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4]弗兰克.麦考特..教书匠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