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

合集下载

各ppm浓度和温度下氯离子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选材(完整版)

各ppm浓度和温度下氯离子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选材(完整版)

各ppm浓度和温度下氯离子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选材(完整
版)
各ppm浓度和温度下氯离子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选材(完整版)
1、普及下常规不锈钢用于哪些氯离子环境
不锈钢材质耐氯离子腐蚀标准可参照《火电厂循环水处理》一书明确约定:
⑴、T304不锈钢使用环境:氯离子含量为0-200mg/L
⑵、T316不锈钢使用环境:氯离子含量为<1000mg/L
⑶、T317不锈钢使用环境:氯离子含量为<5000mg/L
按规范《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184-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
(25ppm)。

液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

当对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或对连有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25ppm)。

2、不锈钢、超级不锈钢和钛材所用氯离子环境
下图为不锈钢、超级不锈钢和钛材所用氯离子环境。

红色为低ppm和低温环境,选用常规不锈钢304,绿色高温和高ppm环境,先用纯钛TA1。

从图表可以看出,耐氯离子腐蚀有个简易的排列:
304<316L<904L<254SMO<纯钛。

腐蚀和酸性环境选材ISO_15156-2009

腐蚀和酸性环境选材ISO_15156-2009

SOHIC(stress-oriented hydrogen-induced cracking)应
力导向性氢致开裂 SCC(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应力腐蚀开裂 HSC(hydrogen stress cracking)氢应力开裂 SZC(soft-zone cracking)软区开裂 SWC(Step-wise cracking)阶梯裂纹 CRA( Corrosion-resistant alloy)耐蚀合金 HRC(Rockwell hardness)洛氏硬度 HBW (Brinell hardness) 布氏硬度 HV (Vickers hardness) HZC(Heat-affected zone) 热影响区 SOUR SERVICE: exposure to oilfield environments that contain sufficient H2S to cause cracking of materials by the mechanisms addressed by this part of ISO 15156
三 标准术语
SSC(sulfide stress-cracking) 硫化物应力开裂 cracking of metal involving anodic processes of localized
corrosion and tensile stress (residual and/or applied)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nd H2S (在有水和硫化氢存在的情况下,与腐蚀和拉应力有关的一 种金属开裂)
四 标准适用范围
石油天然气生产以及脱硫装置中处于硫化氢环境中设备的

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

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

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第一章:引言不锈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等优良性能,因此在化工、石油、能源、建筑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锈钢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腐蚀,因此对不锈钢的腐蚀进行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不锈钢的腐蚀机理不锈钢的腐蚀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存在的氧、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其表面的侵蚀作用。

当不锈钢表面的保护层被破坏或者不完整时,这些侵蚀物质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导致不锈钢发生腐蚀。

不锈钢的腐蚀主要有普通腐蚀、点蚀、应力腐蚀等形式。

第三章:不锈钢的分类和性能根据不锈钢中含有的合金元素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

每种类型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能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不锈钢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第四章:不锈钢的防腐措施为了延长不锈钢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腐蚀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腐措施。

首先,要保证不锈钢表面的清洁和光洁度,避免表面附着物和污染物对其产生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对不锈钢进行保护,如阳极保护、阴极保护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涂层、包覆等方式来增加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第五章: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不锈钢表面出现斑点、起皮、变色等现象。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不锈钢材料本身存在缺陷或者使用条件不当所导致的。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使用条件、更换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

第六章:案例分析本章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分析不锈钢腐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锈钢腐蚀的机理和防护措施。

第七章:结论通过对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的编写,我们对不锈钢的腐蚀机理和防护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本手册能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不锈钢腐蚀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硝酸是极其重要的有机和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化纤和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国防军事工业中多用于制造TNT炸药。

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装置的腐蚀问题也必然随之加剧,因此,正确认识、了解硝酸的腐蚀问题,听取、吸收厂家的实践经验,采用适宜的耐蚀材料,这将大大提高装置设计质量,延长运行周期,避免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硝酸的腐蚀机理硝酸是强酸,又是强氧化剂,这主要由于HNO3分子分解放出了[O]和HNO3分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H+,它们都能得到电子的缘故,而HNO3分子的氧化性强弱则决定于放出[O]的速率。

浓硝酸中HNO3分子数目多,放出[O]的速率大,则氧化性强;稀硝酸在加热后也提高了放[O]速率,同样增强了氧化性;而硝酸盐在溶液中不分解放出[O],也不电离出H+,所以硝酸盐溶液没有氧化性[1]。

硝酸大体以其共沸浓度为分界线,低于68%成为稀硝酸,高于68%称为浓硝酸,两者腐蚀机理不同,耐蚀材料各异。

浓、稀硝酸均具有氧化性,但在相同的条件下,仍是浓硝酸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如:稀硝酸只能把S2-氧化到单质S,而浓硝酸可把S2-氧化到H2SO4;极稀硝酸不能氧化I-,而较浓硝酸很容易把I-氧化到I2。

当硝酸浓度相同时,热的比冷的氧化性强,当两种硝酸的浓度差不多时,加热的稍稀硝酸不一定比冷的稍浓硝酸的氧化性弱,这说明硝酸的氧化性是相对的。

1.1硝酸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机理以硝酸与铜反应为例。

铜与浓硝酸在加热或通入NO2时反应才能迅速发生,主要放出NO2气体;而铜与热的稀硝酸反应主要放出NO 气体。

在硝酸与铜的反应中,不论硝酸的浓度如何,首先都是发生了硝酸分子的分解反应,放出了新生态的氧原子[O]。

HNO3 =HNO2 + [O] (A)由于新生态的氧原子的氧化能力极强,它很容易将铜氧化成CuO,CuO又立即与过量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在A反应中生成的HNO2由于不稳定,特别是在酸性或加热条件下更是如此,又会迅速分解生成NO。

耐腐蚀材料选用表

耐腐蚀材料选用表

耐腐蚀材料选用表(1)牌号:F3%CrMo 代号:Cr30机械性能:抗拉强度δ≥320MPa,硬度HB250-380,是铁素体型高硬度不锈钢。

主要特点:有一定的脆性,热裂、冷裂倾向大。

不能补焊,机加工性能好。

它既有很好的耐磨性,又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较强的抗点蚀、抗晶间腐蚀能力,是磷肥行业用泵的首选材料。

使用范围及水平:在磷酸28-30%、硫酸3-5%、CaSO4.2H2O30-35%、F-1.6-2.5%、Cl-<800ppm,温度:75-80℃,介质条件下,叶轮寿命不低于半年,泵体寿命不低于一年。

应用举例:用于化肥厂萃取料浆、滤洗液、磷酸浓缩、磷石膏输送、表面冷却器及地槽等。

用于磷肥厂:萃取料浆,滤洗液,成品酸输送,灰渣工位等工位。

(2)牌号: 00Cr20Ni25Mo4 代号:004机械性能:抗拉强度δ≥320MPa,屈服强度δ0.2≥179MPa,端面收缩率ψ≥30%,是低碳高镍铬奥氏体不锈钢。

主要特点:铸造性能、机械性能及机加工性能好,韧性好,焊接性能好。

耐腐蚀性能极好,它在非氧化性酸如硫酸、磷酸、醋酸及甲酸中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在中性含Cl-介质中具有很好的抗点蚀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应力腐蚀性及抗缝隙腐蚀性能,耐磨性差。

使用范围及水平:适用于70℃以下各种浓度的硫酸。

在磷肥行业中主要用于磷酸的浓缩工位(磷酸:50%,硫酸:3-5%,CaSO4.2H2O:3-5%,F-:0.8-1.2%,Cl-:<500ppm,温度:90℃,叶轮寿命不低于半年,泵体寿命不低于一年。

在常压下耐任何浓度,任何温度的醋酸腐蚀,在甲酸及甲酸与醋酸的混酸中的耐腐蚀性也很好。

本材料为引进技术,广泛用于石油、石油化工、化工、化肥、海洋开发等行业。

应用举例:用于磷化公司洗液泵、澄清酸泵,地槽泵;染料厂:稀硫酸泵。

(3)牌号:0Cr26Ni5Mo2Cu3 代号:CD4MCu机械性能:抗拉强度δ≥700MPa,屈服强度δ0.2≥485MPa,硬度HB300,是低碳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
铬18镍9钢(P456)
0Cr18Ni9
304, 304L
1Cr18Ni9
302
1Cr18Ni9Ti(Nb) Cr25Ni20
321( 347) 310, 314
Cr18Mn8Ni5
202
介质
浓度
铬18镍9钢(P456) 温度 ℃
%
25 50 80 100
无机酸
<5

×
硫酸(不充气)
10-80 90
× × × ∨ ∨
温度50度 添加× ×

∨ ∨ ∨
∨ ︾





∨ ∨ ∨ ∨
己二酸 脂族二羧基
10 90-100
<20
柠檬酸(2-羟基丙三酸) 苯甲酸
25-50 100 <70 80-90 100
苯甲酸酐
100
90
苯醋酸
100
特丁基苯甲酸
10 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90-100
10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90 10-50
60-100 30 40 <60 10 20 50 60-70 90 20 100 10 70 100 10,100 10 10

×

×(沸点)
×(含H2SO4)
︾︾︾︾ ︾(沸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沸点)
<50

化工泵选材手册

化工泵选材手册

目录一,序。

2 二,常用金属材料表。

3 三,常用非金属辅助材料抗腐蚀性能表。

4 四,金属腐蚀数据对照表索引。

5 五,金属腐蚀数据对照表。

6 六,各种塑料橡胶介绍。

55 七,非金属腐蚀数据对照表索引。

57 八,非金属腐蚀数据对照表。

59 九,参考书目。

86序为了方便化工泵针对各种介质的选材,特别根据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等腐蚀数据资料编写了这本化工泵选材手册。

由于他以介质与材料相互对应的表格形式列出腐蚀数据,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的根据各种不同介质选材。

在金属腐蚀数据表格前面我还列出了一些常规的选材方式,常用材料选用表格,和一些特别的腐蚀数据及其选材方法(粗略选材用)。

由于各种不同塑料橡胶耐腐蚀的差别明显,而且能承受的温度跨度太大。

所以在前面腐蚀数据对照表中我并未编写,而是先将常用的辅助塑料橡胶以表格(粗略选材用)的形式在前面列出。

其后以文字的形式对各种塑料橡胶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另一种形式做出了非金属腐蚀数据表格。

当然这只是一本为方便而编写的手册,所以其中会舍弃许多腐蚀数据,所以仅能作为参考,查阅需核实后再选择。

如果查阅不到请查其他相关手册或者直接与本人联系。

由于时间仓促,本人经验有限,所以书中难免会有漏洞与错误,欢迎指正修改。

杨飞力2006.2.22常用金属材料应用表(表1)常用非金属辅助材料耐腐蚀性能表(表2)金属腐蚀数据对照表索引(首先为数字,其它按字母顺序)数字。

6-6 A.。

6-7 B.。

7-10 C.。

10-12 D.。

12-14 E.。

14-16 F.。

16-17 G.。

18-20 H.。

20-21 J.。

21-23 K.。

23-23 L.。

23-34 M.。

34-34 N.。

34-35 O.。

35-35 P.。

35-36 Q.。

36-39 R.。

39-40 S.。

40-44 T.。

44-45 W.。

45-46 X.。

46-50 Y.。

50-54 Z.。

54-55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注:⑴、大写字母表示各种材料,A=碳钢和铸铁,B=高硅铸铁,C=高镍铸铁,D=铬13不锈钢,E=铬17不锈钢,F=铬18镍9不锈钢,G=铬18镍12钼不锈钢,H=铬20镍22~30不锈钢(20号合金),I=铝及铝合金,J=铜及青铜,K=黄。

腐蚀数据和选材手册

腐蚀数据和选材手册

腐蚀数据和选材手册
腐蚀数据和选材手册是一本关于材料腐蚀和防护方面的专业手册。

它包含了各种材料的腐蚀特性、耐腐蚀性能、腐蚀速率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抵抗腐蚀的指导。

手册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表格,提供了不同环境下各种材料的腐蚀行为和耐腐蚀性能的评估。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做出决策,以避免腐蚀对设备和设施造成损害。

此外,手册还提供了有关防腐蚀技术的信息和指导,包括涂层保护、电化学保护、缓蚀剂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保护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延长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寿命。

总之,腐蚀数据和选材手册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对于从事腐蚀防护和设备维护的专业人员来说非常有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有效性
本书是根据腐蚀数据手册的前一版进行修订和改编的。

该书补充了许多工业环境和媒体中材料选择的内容,并补充了原书中的数据。

该书收集了大约一百万个数据,一百多种材料,1500多种媒体和大约18种工业环境。

这是一本具有完整数据和强大实用性的必要参考书。

本书的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腐蚀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介绍了正确选择材料和设计的原理以及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结合原理并列举了许多示例,它也引入了一些材料选择方面的错误。

在接下来的十章中,从介质和工业环境的角度介绍了各种材料的耐腐蚀性,重点是硫酸和硫酸行业,硝酸和硝酸行业,盐酸和盐酸行业,氢氟酸和氢氟酸。

酸工业,磷酸和磷酸工业,乙酸和乙酸工业,脂肪酸和脂肪酸工业,氯和氯碱工业,氯化钠和盐工业腐蚀数据和重要腐蚀介质(如氢氧化钠,氨水)的材料选择(氢氧化铵)硫,电子工业,罐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高温腐蚀环境以及工业环境中的各种材料。

解释了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各种材料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的比较。

在第三部分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腐蚀性。

本文收集了一百多种材料,例如金
属和合金,塑料,橡胶,木材,陶瓷,玻璃,混凝土,碳和石墨,涂料,涂料,涂料,乳香,碱,盐,气体,液态金属,其他机械,有机物,石油产品,轻工业产品,食品和植物油,大气,土壤,水和海水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腐蚀数据。

在第四附录中,介绍了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以及材料和环境的组合。

本书适用于从事化学,石油,石化,轻工,食品,纺织,冶金,建筑,机械,能源,交通,电子,国防,石油,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的科研和设计人员,从事腐蚀和防护的工程技术人员,航空航天等行业。

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以参考。

符号说明
腐蚀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简介1
1,腐蚀的定义1
二,腐蚀危害1
1.经济损失
2.危害安全和环境
危害2
3.阻碍新技术的发展2
4.促进自然资源的消耗损失3
3,腐蚀分类3
第二章金属腐蚀机理4 1,热力学概念4
1.自由能4
2.平衡电位和标准电流5位
3.平衡电位和离子浓度7
4.电势图8
2,动力学概念10
1.腐蚀池和电极的反转
应该是10
2.极化12
3.复合势和复合电
极点16
4.钝化18
3,高温气体腐蚀20
1.氧化动力学20
2.脱碳和氢腐蚀
3.硫化氢和硫磺气体的腐蚀侵蚀24
4.热腐蚀24
第三章金属腐蚀形式26 1,概述26
2,整体(均匀)腐蚀26 3,点胶27
4,缝隙腐蚀30
5,分层腐蚀30
6,晶间腐蚀30
7,选择性腐蚀31
8,磨损腐蚀31
1.冲击腐蚀31
2.空化腐蚀32
3.摩擦腐蚀33
9,应力腐蚀开裂33
10,腐蚀疲劳35
11,氢腐蚀36
1.氢气鼓泡36
2.氢脆37
第4章非金属腐蚀38
1,概述38
2,非金属腐蚀损坏38
第5章腐蚀控制方法41
1,正确的材料选择和设计41 2,41项环境调整
3,添加缓蚀剂42
1.无机缓蚀剂42
2.有机缓蚀剂42
3.气相抑制剂43
4,阴极保护44
5,阳极保护45
6,合金化45
7,表面处理46
8,金属涂层和覆层47 9,涂层47
10,衬里48
第6章腐蚀试验49
1,目标49
2,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测试49
3,腐蚀速率的测定50
1.减肥方法50
2.线性极化法51
4,点蚀的测定52
5,晶间腐蚀试验52
1.休伊测试52
2. Streicher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