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原文填空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原文填空(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原文填空(无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必修2课本原文填空1.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和,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即为染色体,它是的载体。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两种形态2.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大致分为3 种类型,即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体3.根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科学家提出了的学说,即学说。

4.染色体组型又称。

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进行、和所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生物的染色体组型。

5.从化学成分上讲,染色体由、和少量组成,其中蛋白质又分为和。

6、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S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能长成光滑的,因为S型细菌的菌体外有,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7、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

RNA病毒有8、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合成方式上,满足了和的双重要求。

DNA由两条长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DNA分子中A和T分子数相等,G和C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DNA碱基含量的法则。

9、细胞中DNA复制是以亲代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因此细胞中DNA的复制被称为。

DNA 双螺旋的两条链是DNA复制模式的基础,复制时,在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碱基之间的断开,碱基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吸引含有互补碱基的核苷酸,最后相邻核苷酸的和之间形成,产生一条新链(子链)。

DNA复制是一个合成过程。

DNA复制过程使得亲代的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

10、DNA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将遗传信息反映到上,由此可以看出,DNA具有和的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以自身为模板,半保留地进行复制,保持遗传信息的,另外一方面,根据它所储存的遗传信息决定。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必修一知识点填空1.按课本原文填空。

(1)结合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结合水的主要作用为。

(2)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的去向是。

(3)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4)血液中的胆固醇的作用是。

(5)细胞膜主要由组成。

(6)同无机催化剂相比,,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提取色素的试剂是,研磨中为保护色素不被破坏,需要添加;为使研磨更加充分,需要添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的色素颜色是。

2.(1)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

其中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如果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

(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

(3)水在人体内有着重要作用,水在人体细胞中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_________两种,其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3.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

(2)组成DNA基本单位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 。

(3)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 ___ 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原文填空:(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位于细胞内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2)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必修三生物教材知识填空

必修三生物教材知识填空

必修三第一章1、体液包括和。

其中后者又包括,,三种成分,写出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除此之外还有,,和各种代谢废物、气体和激素等等。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和血浆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含有较多的。

4、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和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自于N a+和C l-。

5、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

6、正常人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第二章1、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反射活动的结构是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其中的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元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和。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形式传导的。

方向是。

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当受到刺激的时候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为。

电流从正流向负,则膜外电流的方向是从。

膜内则相反。

静息时,膜对离子有通透性,使其外流造成静息电位。

兴奋时,膜对离子具有通透性,使其内流而形成刺激电位。

3、突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轴突——树突,还有一种是。

突触包括三个部分,和在神经元之间兴奋是以的形式传递的,传递方向是。

在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信号变化为:。

神经递质的进出神经元细胞的方式为。

4、第一种发现的激素是。

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得,过少会,侏儒症主要是患者体内缺少。

蛋白质类的激素有。

性激素属于。

5、参与血糖调节的一对重要的激素是和。

调节的机制是,血糖的去路包括,以及。

胰岛素作用是。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则相反。

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下使血糖维持在mg/dl 。

6、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使其分泌激素,当这种激素分泌过多的时候,反过来又会抑制前面两个器官的活动,这就是机制。

7、激素调节的特点,。

8、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着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完整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填空及答案

(完整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填空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2、生物(、、多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4、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5、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6、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等。

7、细胞学说揭示和生物体结构。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如等,称为大量元素。

2、组成细胞的元素中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3、糖类中的还原糖(如),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或被苏丹Ⅳ染成)。

淀粉遇碘变蓝色。

蛋白质与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6、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的不同7、氨基酸分子结合的方式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9、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0、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RNA主要分布在中11、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2、一个核苷酸是由组成。

13、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4、糖类可分为单糖(果糖、)、二糖()、多糖()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16、组成多糖的单体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组成的单体是核苷酸。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

17、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胞中最多的有机物是1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

1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的形式存在。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主要由组成2、细胞膜的功能:3、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95%来自线粒体5、叶绿体是细胞的“”和“”6、细胞器膜和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7、细胞核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默写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细胞膜和称为原生质层,质壁分离是指和的分离。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册知识填空(详细 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册知识填空(详细 全)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1、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专营细胞内生活。

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结构简单,一般由(DNA或RNA)和所构成。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5、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

(不是所有鱼)9、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三、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四、细胞种类: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有,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高中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挖空概念挖空

高中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挖空概念挖空

一、必修二课本原文填空0011.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

2.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也叫自交。

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

3.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________。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____。

然后,套上纸袋。

待雌蕊_______时,釆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5.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分离假设”: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________。

6.孟德尔用___________实验验证了其“分离假设”是正确的。

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____________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不相__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

这样 F1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9. 孟德尔用__________实验验证了其“自由组合假设”是正确的。

10.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原文填空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原文填空

生物必修一原文填空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概念+黑体字1、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如,称为元素;2、微量元素:;3、基本元素:;4、主要元素:;5、最基本元素:;6、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有机:、、、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形式存在;7、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8、氨基酸的通式:;9、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0、核酸是细胞类携带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12、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13、生物大分子以为骨架;14、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叫作结合水,另一部分(绝大部分)以形式存在;15、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的形式存在;二、一些细枝末节的1、某些化学试剂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

如还原糖(除与之外的糖类)与发生作用,生成。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色,(或被苏丹Ⅳ染成色),淀粉遇变蓝色,蛋白质与发生作用产生色反应;2、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给有种,其中种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叫做;3、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相连接,同时,这种结合方式叫作;4、由,的化合物叫做多肽;5、许多蛋白质是,称为结构蛋白;6、盐酸能够,同时,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7、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中。

、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中;8、一个核苷酸是由和组成的;9、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像这样就是单糖;10、二糖才能被细胞吸收;11、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和中,是人和动物的;1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可起到保温的作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的作用,要以保护内脏器官;13、磷脂是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的重要成分;14、固醇类物质包括、和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的重要成分,在人本内还参与血液的运输,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和的吸收;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等,阴离子有、、、等;15、许多种无机盐对于有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非常重要;16、细胞是构成的生命系统;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概念+黑体字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它的边界是;2、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功能越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的功能:1);2);3);4);4、线粒体是细胞的主要场所;5、叶绿体是含有的细胞器,它被称为植物细胞的和;6、内质网是细胞合成与加工,以及合成的“车间”;7,、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的蛋白质进行、和的“车间”及“发送站”;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9、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色的线粒体,而细胞持接近;10、和、。

新教材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原文填空含答案每日一练

新教材生物选择性必修一原文填空含答案每日一练

1.体液包括(约占)和,其中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3.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P5)4.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渗透压、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6.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7.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细胞液渗透压,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和两种溶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和。

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9.下列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质合成()②H2O2分解()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④抗原与抗体结合()⑤乳酸与NaHCO3反应()1.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2-4/H2PO-4等。

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P9)2.当,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P10)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1)5.目前普遍认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10)6.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回归教材系列------必修3课本填空第一章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在细胞内由合成的。

胚芽鞘感光部位: 弯曲部位: 产生生长素部位: 生长素分布集中的部位: 。

生长素在尖端可以进行运输,从向光侧运向背光侧,也可进行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

2.生长素促进生长原理是促进,但是具有,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不同植物敏感的不同:〉。

3。

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如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可以生产无子果实,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而利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

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它们的)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细胞分裂素太,只长茎叶不长根;生长素太多,;而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则愈伤组织。

4.促进种子萌发,则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的。

当水分供应良好时,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就会释放,以动员贮藏的养分,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这时的作用就显示不出来了。

5.植物生长物质有许多种用途,如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生根、加速生长、抑制生长(特别是一些)、引起无籽果实的形成(例如引起无籽番茄的形成和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果实的催熟()、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等。

2,4-D用于种植禾谷类()类的田间,以杀除类杂草。

第二章内环境稳态及神经调节1.细胞外液包括、和等。

2.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内环境吗体内几种特殊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3.下列哪些物质不属于内环境: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各种离子、O2、尿素、CO2、乳酸、抗体、淋巴因子、激素、血浆蛋白、蔗糖、纤维素、血红蛋白、消化酶(蛋白酶等)、呼吸酶4.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以及为数更的细胞()构成的。

5.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离子浓度高,膜内离子浓度高,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

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的通透性大,对的通透性小,膜内的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也不能扩散进来,因而出现状态,即膜外为电位,膜内为电位。

6.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通道开放,于是膜外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的现象。

但在很短的时期内通道又重新关闭,通道随即开放,离子又很快涌出膜外,使得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外正内负的状态。

7.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的,不会(不衰减性)。

此外,一条中包含很多根,一根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时不影响其他神经纤维,也就是说,各神经纤维元间具有。

8.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叫做,又称。

在突触处,神经末梢的细胞膜称为,与之相对的肌膜,有,称为。

9.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后,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中,并扩散到处。

乙酰胆碱可以和突触后膜上的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结合后,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形成一个。

这种电位并,但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开放的通道,电位可。

当电位达到时,可在肌膜上引起一个。

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时,引起肌肉收缩。

10.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而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第一个神经元的传到第二个神经元的,不能反向传递,因为11.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12.反射弧包括、、、和。

最简单的反射弧—。

例如,膝反射只经过由一个神经元和一个脊髓的神经元所组成的。

请在电极处标出(+或—),并标出电表中指针情况10.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和。

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中的,不同于另外一些腺体将某些物质分泌到体外。

11.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

这些调节激素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达到,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

这些腺垂体激素又调节、控制有关的激素分泌。

、、、)作用于其他的内分泌腺,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这四种激素又叫促激素。

、又统称为促性腺激素。

12.生长激素促进合成,刺激,包括与。

它对的增生和的形成与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患。

13.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和。

人体内只有这两种激素含,T3比T4少一个碘原子。

甲状腺激素(T3、T4)的作用遍及。

14.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促进。

促进成熟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作用。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会使生长受到阻碍。

甲状腺激素也是正常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正常发育。

是一种婴幼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引发的病症。

15.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分泌;另一类是,分散在之中。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所组成的,是已知的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1)胰岛素促进。

(2)胰岛素还抑制。

16.胰岛中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

它的主要作用与胰岛素相反,可促进,使,作用;它还促使。

17.睾丸分泌雄激素,其主要成分是。

卵巢分泌和。

第三章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2.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反应,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的现象。

3.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细胞和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

一个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

细胞则分化成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4.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的分子标志,这是一种特异的分子。

这种在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

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它们消化。

病原体(如细菌)被消化,其上的分子被降解成,然后与细胞的结合,形成。

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

这些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的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

5.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细胞,此外也对抗的细胞。

6. 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有,还有。

这些细胞成熟后离开进入中。

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

如果没有遇到这种,这个就处于状态。

T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不发生反应。

当一个细胞毒性T细胞遇到与它的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上时,这个T细胞便会受到。

但是还必须有一个细胞也被同样的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所激活,这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促进这个开始分裂,形成一个(相同的细胞群体)。

这个细胞毒性T细胞的后代分化为和,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对应于这种抗原的。

7. 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的细胞(的体细胞或细胞)并消灭之。

8.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也就是相对应的(antibody)。

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匹配。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

9. 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上。

成熟的B淋巴细胞在中循环流动。

当它的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在后,这个B淋巴细胞便被了,并准备开始。

但B细胞分裂的启动还需要另外一个,这个信号来自一个已经被抗原—MHC复合体了的。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以促进分裂。

反复分裂形成的B 细胞分化为和。

10.效应B细胞(又称)产生和分泌大量的,分布到中。

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

当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中自由地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而被吞噬。

11.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各种各样的抗体在中循环流动。

因此检查血液中的某一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到的侵袭,例如,引发肝炎或艾滋病的病毒的侵袭。

12.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为目的,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牛痘病毒能在人体内诱发出抵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和的疫苗。

现有的疫苗有三种类型:;;。

这三类疫苗通过进入体内,使体内产生,再次接种则引发。

两次或更多次数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提供对相关疾病的保护。

这种免疫方式称为。

13.另一种免疫方式是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而获得免疫力。

例如,马匹多次接种破伤风菌后,其血清内产生大量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用来医治破伤风菌感染者。

第四章1.种群用于人类又称,是指的个体的集合体。

通常一个物种包含,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

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和的形成。

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单位、单位和单位。

2.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而则是种群所特有的。

3.和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的早晚、和决定的。

4.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

5.通常把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和。

年龄结构还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和,它们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的信息。

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即),人口就会保持零增长。

6.在、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但随着种群的加大,增长会,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

指数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J,又称“J”形增长曲线。

7.逻辑斯谛增长是指在、和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图4-5)。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的限制。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

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时便,低于K 时便,所以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

8. 逻辑斯谛增长的特点是:种群起始呈,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增长,到K值时便或。

9.所谓的种群数量波动,它是由和的变动以及的改变引起的。

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波动幅度有大有小,可以是波动,也可以是波动。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波动,任何波动只要在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

种群的周期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较的环境中,如和地带。

10.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因素和因素两大类。

前者包括、、、和等,后者则包括和。

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

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如鸟类在生殖季节常常独占并保卫一块领域。

11.苔藓、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不同生长型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或结构。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从树冠到地面可以看到有、、、和,其中对群落影响最大。

12.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和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一个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层;层;层;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