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解析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引言概述:商品砼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试验与检测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以及质量记录的保存。
一、原材料的选择:1.1 水泥的选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其标号应与设计要求相符,且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1.2 砂石的选择: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颗粒形状应均匀,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范围,且应进行筛分试验。
1.3 水的选择: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且应注意控制水的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二、生产工艺的控制:2.1 配合比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数据,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等,以保证商品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搅拌过程的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方式等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浇注过程的控制:应控制浇注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方式,避免产生空隙、松散或分层现象。
三、试验与检测的要求:3.1 原材料试验:应对水泥、砂石和水进行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含泥量试验、筛分试验等,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3.2 配合比试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3.3 商品砼试验:对商品砼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渗试验、收缩试验等,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过程中的监控:4.1 浇注过程的监控:应监控浇注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方式,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4.2 养护过程的监控:应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荷。
4.3 施工环境的监控:应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避免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五、质量记录的保存:5.1 原材料试验记录:应保存水泥、砂石和水的试验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法等。
5.2 配合比试验记录:应保存配合比试验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法等。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管理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混凝土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管理以及质量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和说明。
一、混凝土原材料管理1.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其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审核。
2.原材料的检验与取样:针对每批次到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
对原材料的取样、保存及检验结果的记录要求进行详细规定。
3.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一旦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更换,同时对废弃原材料进行处置,并进行相应记录和追踪。
二、生产过程管理1.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2.施工机具管理:对使用的施工机具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机具的购置、使用、保养和报废等环节,确保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生产工艺管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混凝土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生产记录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工艺参数、生产人员、设备状态等。
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准确,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三、质量检测管理1.检测流程管理:建立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流程,明确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设备管理:对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正,确保检测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工作。
3.检测人员管理: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检测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4.检测记录管理:对每一次检测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标准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应包括水灰比、水胶比、砂浆含量等指标,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 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严格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操作,包括搅拌、浇筑、振捣等环节。
搅拌时间、振捣频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三、测试方法1. 水泥测试:包括水泥标号、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如GB/T 176-2022《水泥标准振实度试验方法》等。
2. 骨料测试:包括骨料颗粒大小、含泥量、吸水率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14684-2022《骨料粒径分析方法》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3. 混凝土强度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可采用GB/T 50081-2002《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抽样检测:对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2. 搅拌过程控制: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均匀搅拌。
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浇筑过程控制: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等参数,避免混凝土分层和产生空洞。
及时修补浇筑缺陷,确保混凝土质量。
4. 强度测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及时发现强度不达标的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调整施工工艺或者更换原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五、质量记录和报告1. 混凝土配合比记录:记录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参数和计算过程,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使用。
2. 原材料检测报告:记录原材料抽样检测的结果和分析报告,以备工程验收和后期质量追溯。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的重要建材。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需要建立和执行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进行探讨,分为质量控制的原则、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问题处理四个方面。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质量管理制度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包括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体系认证规范等,确保质量管理活动合法合规。
2.顾客需求原则:根据客户需求、工程设计要求等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3.过程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减少产品变异性,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4.持续改进原则: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水平,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二、质量计划1.质量目标设定:制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交付时间、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确保质量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一致。
2.质量计划制定: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控制点,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确保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质量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质量管理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4.质量检测和监测:制定质量检测和监测计划,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三、质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和评价,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制定检查和验收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拒收不合格材料。
2.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制度,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严把各个环节和关键参数的质量关;建立过程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并留存生产过程的关键信息,确保溯源可靠。
3.检验和试验控制:建立合理的检验和试验制度,对商品混凝土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等方面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并落实相关记录和报告的制度。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至关重要。
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厂)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商品混凝土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环保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质量控制的难点。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是决定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水泥是商品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其品种、强度等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选择水泥时,要考虑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
骨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其最大粒径要符合结构截面尺寸和钢筋间距的要求。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严格控制。
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
掺和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但也要控制其质量和掺量。
二、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原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性,尽量降低成本。
通过试验确定初步配合比后,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例如,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水胶比和砂率,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泵送性能。
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搅拌、运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原材料的计量必须准确,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搅拌时间要足够,以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坍落度损失过大等问题。
搅拌车应保持匀速转动,运输时间不宜过长。
四、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进行验收。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的情况应及时处理。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而商品混凝土更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住宅小区等建筑领域。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安全性等重要方面。
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开裂甚至崩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和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达到设计强度和设计寿命,保证建筑物安全、耐用。
目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采用以下方案: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等原材料都应有质量合格证明,并按照标准比例进行配合和用量控制。
2.混凝土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搅拌车等机械设备的运转质量和维修保养情况都应严格把关。
3.浇筑现场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现场应有专人管理,对浇筑高度、坍落度、充实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
4.养护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浇水、喷水等养护措施,不得在混凝土早期强度低的时候进行草率使用。
二、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除了上述质量控制的方案外,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商品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标准均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2.加强质量检测。
在原料、混合料、混凝土性能(包括强度、密度、抗渗、抗冻等)、外观等方面的检测必须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合格。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工艺、设备、人员、资料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质量可控。
4.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生产中必备的生产、技术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拥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
三、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包括:1.从质量控制的环节开始寻找问题原因。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引言概述:商品砼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对商品砼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用、搅拌工艺、浇筑施工、养护保养、质量检测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商品砼的质量控制细则。
一、原材料选用1.1 选用水泥:应选择品质好、标准合格的水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不同标号的水泥。
1.2 选用骨料:应选择坚固、无腐蚀、无杂质的骨料,保持骨料的干净和湿度适中。
1.3 选用掺合料:应选择合格的掺合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种类和掺量的掺合料。
二、搅拌工艺2.1 搅拌设备:应使用质量可靠、搅拌均匀的搅拌设备,搅拌时间和速度要符合要求。
2.2 搅拌比例:应按照设计要求准确配比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保证搅拌比例的准确性。
2.3 搅拌过程:搅拌过程中要保持设备清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三、浇筑施工3.1 浇筑前准备:在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质量和结构,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牢固。
3.2 浇筑过程: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高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堆积和漏浆现象。
3.3 浇筑后处理: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养,保持砼表面湿润,防止开裂和渗水。
四、养护保养4.1 养护时间:根据不同强度等级的商品砼,确定不同的养护时间,保证商品砼的强度和稳定性。
4.2 养护条件:养护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4.3 养护方法:可采用水养、湿养、蒸养等方法进行养护,确保商品砼的质量和性能。
五、质量检测5.1 抽检频率: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商品砼进行抽检,保证商品砼的质量符合要求。
5.2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包括商品砼的强度、密实度、抗压性等指标,确保商品砼的质量稳定。
5.3 检测方法:可采用非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等方法进行商品砼的质量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结语:商品砼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细则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商品砼的质量稳定和施工质量可靠。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因此,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成分、性能和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以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三、质量控制范围1.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确定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浆配合比、骨料配合比等。
2. 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商品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对商品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施工工艺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质量问题。
4. 混凝土强度控制:通过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
四、质量控制方法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2. 原材料检验:对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颗粒形状、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
3. 施工工艺控制:对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机、运输车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强度试验:通过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
五、质量控制要求1. 配合比要求: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2. 原材料要求: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3. 施工工艺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搅拌均匀、运输顺畅、浇筑均匀和养护到位。
4. 强度要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和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粗骨料
1、品种:目前一般选用碎石。 2、适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用石质量及检验方
法标准》JGJ52的规定。 3、进厂检验: ①出厂合格证:供货单位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②外观检查:颗粒级配、风化石含量、石粉含量。 4、复试检测项目:表观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堆积
密度、紧密密度、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 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SO3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 性,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 盐反应活性检验),岩石抗压强度。 5、检验批量:以同一来源且连续进场的碎石,大型运 输工具400m3或600t、小型运输工具200m3或300t为一批。 取样应有代表性,从料堆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 的16份,总量不少于40~80kg。
2.1 水泥
1、品种:地下结构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适用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的有关规定。
3、进厂检验:
①出厂合格证:品种、强度等级、出场时间、3d强度和28d推定 强度,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
②外观检查:与标准样对比,目测水泥外观和细度;夏季注意 入仓温度。
5、检验批量:以同一来源且连续进场的碎石,大型运输工具 400m3或600t、小型运输工具200m3或300t为一批。取样应有代表 性,从料堆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总量不少于 20kg。
2.4 矿物掺合料
1、品种:目前常用Ⅱ级以上粉煤灰。
2、适用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的有关规定。
2.3 细骨料
1、品种:目前一般选用山砂或河砂。
2、适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用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的规定。
3、进厂检验:
①出厂合格证:供货单位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②外观检查:砂质洁净,无污染,泥团少,无草根、草皮。
4、复试检测项目: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 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吸水率、颗粒级配、有机物含 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坚固性质量损失率、硫酸盐及硫化 物含量、压碎值指标、贝壳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和MB值), 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 验)。
混凝土质量管理
上海同济郑州地铁项目监理部 谢玉山
2011年10月28日
内容提纲
混凝土基本概念 混凝及预防
1.1 混凝土及其组成
混凝土(英文名称concrete),简称为“砼 (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 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 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或者由胶凝材 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 称。
经济比较:价格、资源、重复利用的程度
1.4 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易性、凝结时间、泌水 性、表观密度、含气量、配合比分析。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 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 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 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 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2.5 外加剂
名称: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 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
验收批组成: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 编号,掺量不小于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 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 的也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 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 标。
1.4 混凝土的性能
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强度、耐久性、变形。 强度: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
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 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
力。 变形:弹性、塑性、收缩和温度变形。
4、复试检测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 离子含量、碱含量、水化热。
5、检验批量: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 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 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水泥按《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取 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 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每一验收批应有水泥出厂检验报 告。
3、进厂检验:供货单位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 报告。
4、复试检测项目: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 三氧化硫含量。
5、检验批量:以同一厂家、同一级别且连续供 应的粉煤灰200t为一批。从运输工具或堆场中的 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 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 样(称为平均样)
1.2 混凝土分类
混凝土分类是根据各种特点及功能进行的, 如胶结材料种类、集料种类、质量密度、 强度、水泥用量、和易性、施工方法(搅 拌、运输、浇灌、成型等)、施工工艺及 用途等
1.3 混凝土的基本性质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密度为1900~2500kg/m3。 力学性质:抗压强度、脆度系数、弹性模数
热工性能:比热与导热系数、 线膨胀系数、耐热性、 耐久性
吸水透水性:普通混凝土的吸水率,在24h内为5~10% 隔声性:隔声性与单位面积墙体重量的对数成正比
耐久性:混凝土碳化后强度基本不变,混凝土耐潮能力 较强
可塑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满足设计意图和 用途的要求,塑造成各种断面和外形
每批取样数量:每一编号取样数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 的外加剂量 。
1.1 混凝土及其组成
普通水泥混凝土按理论组成的原材料所占 比例体积比为:水16%~22%;水泥9%~ 15%;砂子20%~30%;石子35%~48%; 空气1%~3%。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 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 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