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极性分子(向量)
例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极性巧判断有关“分子的极性”的判断,大多数同学们感觉到内容较为抽象,比较难理解,在判断时也常常出现错误。
对于共价型分子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作者提出一些方法,供参考。
1、单原子分子:单原子分子一般指由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都为非极性分子,如He、Ne、Ar等。
2、双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可以从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方面去考虑。
(1)单质:由于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故形成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2)化合物:对于化合物的极性,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
①从分子中的化学键的种类去判断如果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部为非极性键,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分子是以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分子,那么既可能是极性分子,又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这时就必须看分子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匀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如AB2型的直线形分子CO2,AB3型的平面正三角锥形分子BF3,AB4型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CH4等;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的多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如V型的H2O,三角锥型的NH3,不规则四面体分子CH3Cl等。
②从分子中中心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去判断凡是多原子的共价分子中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全部成键,且连接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在中学阶段该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否则为非极性分子。
③从分子中中心元素的化合价去判断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等为非极性分子,NH3、H2O、SO2等为极性分子。
④从分子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去判断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中(如HCl易溶于水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如碘易溶于苯中,白磷易溶于CS2中)。
【典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H4和Br2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解析】Br—Br为非极性键;CH4、CCl4、CO2虽然由极性键形成,但它们为对称结构,C的化合价的数值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非极性分子;NH3、H2O由极性键形成,H2O 空间构型为“V”型,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结构不对称,N、O的化合价的数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故为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选B。
分子极性的判断

一、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共同决定。
1.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
2.以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同核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如Cl2。
还有某些同核多原子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如P4。
3.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多原子分子,既有极性分子,又有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匀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如:AB2型的直线型分子CO2;AB3型的平面正三角形分子BF3;AB4型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CH4等。
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或中心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或配位原子不完全相同的多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如V型的H2O、三角锥型的NH3、不规则四面体分子CH3Cl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有一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等为非极性分子,NH3、H2O、SO2等为极性分子。
二、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即极性键是形成极性分子的必要条件,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即极性分子内不仅含极性键,而且分子结构不对称。
若分子中的键全部是非极性的,这样的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1.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CO2、CS2、CH4等。
2.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O2等。
3.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如H—O—O—H等。
4.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C≡C—H等。
一般从溶解性从结构可以第一次判断,有暴露的羟基,暴露的羧基,暴露的氨基的物质极性可能很大然后溶解性实验,溶剂的极性一般与物质极性一致点板,看点的扩散,如果点很凝聚,那么该物质极性可能比溶剂高,随溶剂扩散那么极性可能低一些最后用展开剂试楼主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这两本书学好就可以啦,基本原理和理论都在厘面(1)分子母核相同的成分,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亲脂性弱。
分子的极性和范德华力讲解内容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需要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很难直接判断),或者看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为0。
方法1:参考物理上求合力是否为0的方法,如下图方法2(经验规律):一般来说对于AB m型分子,若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价电子数,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价电子数,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如PCl3是极性分子而PCl5是非极性分子。
解释:中心原子化合价等于价电子数说明所有价电子均参与成键,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通常会均匀分布,从而使各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为0。
方法3:根据所含键的类型及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在本章很多资料包括金版教程35页提到对称、非对称的概念,注意此处的对称与数学上的对称不同,对于AB m型分子只有中心原子化学键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关系:1.不含有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分子。
2.只含非极性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H2、P4、金刚石等3.只含极性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HCl、NH3等4.含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物质:H2O2、C2H2、CH3CH3、C6H6等5.只含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MgCl2、K2O等6.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物质:Na2O2、CaC2等7.含离子键和极性键的物质:NaOH等8.含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物质:CH3COONa等9.只含金属键的物质:金属和合金(第三章内容)10.含金属键和共价键的物质:石墨(第三章内容)分子极性与键的极性的关系:1.只含非极性键的物质一定是非极性分子(除O3外的单质分子。
O3分子是V形结构,存在一个大π键,从而导致整个分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
有时候题中会考查O3的分子构型,可根据O3与SO2互为等电子体判断)。
2. AB型的双原子分子只含一个极性键,一定是极性分子。
3.只含极性键的AB m型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如H2O、NH3等),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等)。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练习: 下列物质受热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食盐 B.纯碱 C.干冰 D.冰
01
C D
02
A、 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价键是否有极性,决定于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移 B.在多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几种化学键 C.分子是否有极性,只决定于形成的化学键 D.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必定是非极性分子
01
D
02
研究分子极性的实际意义
1.相似相溶规则
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分子,分子的极性越强,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如:Cl2、Br2、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在
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
苯、四氯化碳等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相似相溶”原理——
D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目录
CONTENTS
02
03
04
05
01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含极性 键,哪些物质含非极性键? CO2、Cl2、HCl、MgCl2、H2O
01
关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判断
02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
B
下列固体,由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是①干冰、②石英、③白磷、④固态四氯化碳、⑤过氧化钠,正确答案是 A.②③⑤ B.仅②③ C.仅①④ D.①③④⑤
C
下列微粒中,哪一组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C2H6 ②H2O ③CH2Cl2 ④NH4+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化学键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概念,就是化学键的极性,如何判断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分子的极性也是高种化学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今天就给同学们汇总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高一正在学习或者刚刚学过这部分的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哦~不理解的可以在文末留言,会给大家详细解答~分子极性判断方法QINGMINGSTEP1、共价键的极性判断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的。
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有无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有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无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
从形式上讲,一般来说,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
在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判断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种误区“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为非极性键”。
对于化合物来说,象H3C-CH3中的“C-C”键、CH2=CH2中的“C=C”键、Na2O2中的“O-O”键等具有结构对称的分子中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象CH3CH2OH、CH3COOH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中的“C-C”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对于单质来说,象在H2、O2、N2、P4、C60、金刚石、石墨等共价单质中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在O3分子中的“O-O”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这是因为O3分子结构呈“V”型(或角型),键长为127.8pm(该键长正好位于氧原子单键键长148 pm与双键键长112 pm之间),与SO2结构相似,可模仿SO2把O3称作“二氧化氧”,所以O3分子中的“O-O”键是极性键,其分子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能简单的只看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而要看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
根据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可将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各类分子极性判断依据是: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无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精心整理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 O、、22、NH3示。
下: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1.共价键的极性(1)共价键的种类及存在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处在正中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由于电荷在两个原子核附近均匀分布,因此成键的分子不显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可以存在于单质之中,如H中的H—H键、P4中的P—P键;也可以存在于共2价化合物之中,如22O H 中的O —O 键;还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之中,如22O Na 中的O —O 键。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由于它们吸引电子对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相对地显负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一方相对地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极性键既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之中,如HCl 、O H 2,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之中,如NaOH 中的O —H 键、42SO K 中的S —O 键。
(2)共价键极性的判断2.((BF 3H 2O 、H 2S3.(((((5)非极性分子中也可能含有极性键,如CH 4中的C —H 键。
(4)H 2S 为平面形,夹角为92°。
(5)CH CCl SiH 444()、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6)CH Cl CH Cl CHCl 3223()、为四面体形,夹角不确定。
(7)C H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22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8)C H24(9)C H为平面形,夹角为60°。
66(10)P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4⑦P4NH4非极性分子。
如CO CH BF、、等。
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参与成键,这种243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举例说明: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An型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O3例外),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对于ABn型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通常有以下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判断ABn型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是看分子的立体构型.如果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双锥形、正八面体形等空间对称的结构,致使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这样的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
若为V形、三角锥形、四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等非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
比如H2O分子中虽然2个H原子轴对称,但整个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不对称的:,负电中心在a点,正电中心在b 点,二者不重合,因此是极性分子。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将液体放入适宜的滴定管中,打开活塞让其缓慢流下,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流,流动方向变化(发生偏移)的是极性分子.流动方向不变的是非极性分子。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ABn型分子中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没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如H2O、PCl3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CH4、SO3等分子中,B、C、S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主族序数,是非极性分子;H2O、NH3、SO2、PCl3等分子中,O、N、S、P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主族序数,是极性分子。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三.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如等是极性分子; 等是非极性分子。
4. 判断型分子的极性还有一个巧妙的方法:价态电子法。
首先确定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根据两者是否相等进行判断。
如果A的化合价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果A的化合价不等于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与键的极性或非极性没有必然联系。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同学们在进行有关分子极性的判断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结】2019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化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化学教案: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更多频道:高中频道高中英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離子鍵、共價鍵與金屬鍵
化學鍵種類:
* 1. 實驗式又稱為簡式,僅表示出種類及其最簡整數比。 * 上述原子間作用力屬強化學鍵,還有兩種弱化學鍵-氫鍵、凡得瓦力。 離子鍵或共價鍵:氫鍵:凡得瓦力的能量≒100:10:1(僅供參考)
一 、離子鍵、共價鍵與金屬鍵
各種晶體之組成粒子及性質比較:
範例 - 1 下列各物質具有何種化學鍵? (甲) CH3OH ( 乙) H 2O (丙) NH4Cl ( 丁) P 4
(戊) HNO3
(己)金剛石
(庚) C60
(辛) SiO2
(壬) CH3CH2COONa
解答:(甲)共價鍵 (乙)共價鍵 (丙)離子鍵與共價鍵 (丁)共價鍵 (戊)共價鍵 (己)共價 (庚)共價鍵 (辛) 共價鍵 (壬)離子鍵與共價鍵
(c)對二甲苯(非極性)
例: 2-丁烯
(a)順-2-丁烯(極性)
(b)反-2-丁烯(非極性) 圖2-1-8
範例 - 3
下列何者為非極性分子? (A) H-Cl (B) O=C=O (C) (D)
解答: (B)
範例 - 4
比較下列分子極性之大小。 (A) H—Be—H (B)
甚多,極性僅為其中一種,判斷時慎用。
參考資料 一、極性共價鍵的具有永久電偶極,大小 稱為電偶極矩 (μ) 二、電偶極矩 (μ) =分子內兩原子間移轉的部分電荷 (δ)× 鍵 長 (r) ⇒ μ以德拜 (Debye,簡稱D) 為單位,δ以 庫倫 (C) 為單位。
五、分子極性大小判斷
(一) 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
範例 - 5 下列分子或離子中何者具有極性? (1) PCl3 (5) SO2 (6) SO3 (10) CO32- (11) SO32- (2) NH3 (7) CO2 (12) SO42- (3) C2H2 (8) NO2- (4) O3 (9) NO3-
解答:極性:1、2、4、5、8、11
(C)
順-1,2-二氯乙烯 2-二氯乙烯
反-1,
解答: (A) H2S>BeH2 (B) PH3>BF3 (C) 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
【解析】 由鍵偶極向量和可知,極性大小 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
類題 - 4 試判斷下列二氯苯異構物之極性大小。
*下列問題,建議配合 2-2 價鍵理論,在學習完分子的 立體形狀判斷後,再做練習。 解答:鄰位>間位>對位
解答: (A)(C)
類題 - 2 設有元素 W、X、Y 和 Z, 其原子序各為14、17、18 和19,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Y 與 Z 原子作用會形成離子鍵 (B) X 與 Z 原子作用會形成離子鍵
(C) X 與 X 原子作用會形成共價鍵之分子
(D) W 原子間共價鍵結成為固體 (E) W 與 X 原子作用形成離子鍵
第 2 題
下列分子極性大小比較,何者錯誤? (A) H2S>BeF2
(B) NH3>SO3
(C) CO2>CO
解答: C
(D)順-1,2-二氯乙烯
【解析】 >反-1,2-二氯乙烯 (A)H2S(極性)>BeF2(非極性) (B)NH3(極性)>SO3(非極性) (C)CO2(非極性)>CO(極性) (D)順-1,2-二氯乙烯(極性) >反-1,2-二氯乙烯(非極性)
範例 - 2 甲、乙、丙、丁四元素之原子序分別為15、16、18、 20,則下列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四元素中,丙最不易與其它元素化合 (B)甲與丁可以共價鍵形成穩定化合物 (C)乙與丁以離子鍵結合,其化合物熔點高 (D)常溫常壓下,甲物質以金屬鍵形成晶體 (E)丁物質固態及熔融態不能導電,但水溶液可導電
可 用 由 正 電 荷 指 向 負 電 荷 的 向 量 來 表 示 。
一 組 電 偶 極 的 電 荷 分 布 與 極 化 程 度 ,
極 化 現 象
(一)共價鍵依有無極性可區分為 1. 極性共價鍵 :
不同的原子 形成共價鍵時,由於電負度的差異,
電子雲的分布將傾向電負度大的一方 , 而引起極化現象,形成電偶極而具有極性。
解答: (B)(C)(D)
二 、共價鍵的極性與電偶極
分子的極性與化學鍵一樣,都能影響許多物質的物 理與化學性質,如互溶性、熔沸點或反應性等。
(一) 極化現象
部分正負電荷分離的現象。
例如以一帶電體接近一金屬導體之後,引起的靜電感應, 即為一種極化現象。而一組正電荷與負電荷的配對稱為 電偶極。
範例 - 6 下列分子或離子中何者具有極性? (A) HClC=CHCl(順式)
(B) H2O2
(C) N2F2(反式) (D) N2H4 (E) C2O42-
解答:(A)(B)(D)
類題 - 6
下列何項兩者均為極性分子? (A) O3、H2O2 (B) CH2Cl2、順-1,2-二氯乙烯 (C) PH3、CH4 (D) CCl4、HCl (E) OF2、HF
解答: C 【解析】
(E)P4,PCl5
(A)NF3 極性分子 (B)H2S 極性分子 (D)SF4 極性分子 (E)P4 的鍵無電偶極
第 1 題
下列何種分子不具永久電偶極? (A) 1,1-二氯乙烯 (B)二硫化碳 (C)對二氯苯 解答: BC
【解析】
(D)苯胺
(E)二氯甲烷
第 2 題
下列分子或離子,何者含有極性共價鍵, 但其偶極矩為零? (A) BeCl2 (C) NH3 (B) NO3- (D) NF3
(E) ClO4-
解答: ABE
第 3 題
下列各分子,何者為極性分子? (A) 反式 CH3CCl=CClCH3 (B) (D) SO3 O3 (C) (E) SF4 XeF4 解答: CD
【解析】 (C)dsp3 混成,蹺蹺板形,極性 (E)d2sp3 混成,平面四方形,非極性1. CLeabharlann >CO2 2. NH3>BF3
(二) 分子形狀相同時
鍵結原子的電負度差愈大,則分子極性愈大。
分子極性大小:HF>HCl>HBr>HI 、 H2O>H2S>H2Se>H2Te
(三) 同分異構物中,可由結構差異判斷向量和大小: 例:二甲苯之異構物
(a)鄰二甲苯(極性較大)
(b)間二甲苯(極性較小) 圖2-1-7
當分子內無極性鍵或有極性鍵,但分子結構對稱, 使各個極性鍵的電偶極向量和為零時,整個分子內,電 荷的正電荷中心與負電荷中心重疊,無極化現象,為非 極性分子。 反之,有極性鍵,且向量和不為零,則為極性分子。
四 、極性分子的特性
(一) 在電場中,因靜電力作用而呈特定排列,
如圖2-1-6。 (二) 同性互溶 極性大的溶質與極性大的溶劑,互溶性通常較好。 例:丙酮與水。
第 3 題
下列哪一組全是極性分子? (A) HCl,CCl4,NH3 (B) CO2,H2O,CHCl3
(C) NH3,CHCl3,HCl
(D) H2O,CS2,CHCl3
【解析】 (A)CCl4(非極性) (B)CO2(非極性) (D)CS2(非極性) 解答: C
第 4 題
下列何組分子,其鍵均具電偶極, 但均為非極性分子? (A)NF3,BF3 (C)CO2,SO3 (B)BeF2,H2S (D)SiCl4,SF4
(三) 沸點較高
同分異構物中,極性大的分子,分子間作用力較大, 故沸點通常較高。
例:沸點: 順-二丁烯>反-二丁烯。 註:溶解度、熔沸點的影響因素
⇒將一單位正電荷與一單位負電荷 相距1Å,規定其偶極矩為4.8D。 4.8D = 1.6× 10−19(C) × 10−10(m), 1D = 3.33× 10−30(C⋅m)
解答:(A)(B)(E)
【解析】
(B)由於O-O 之間為單鍵可旋轉,兩O-H 鍵向量和不為零 (C)N- N 間為雙鍵,整個分子共平面,故向量和為零 (D)N-N 間為單鍵 可旋轉,向量和不為零 (E)四個C-O鍵有共振,鍵級皆相同;雖C -C 鍵為單鍵可旋轉,但C 為sp2 混成,使得同一個C 上的兩個C- O 鍵偶極向量和將指向另一個C 原子,而使得整個分子向量和為零
第 1 題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結構, 而不是平面四方形,可由下列何項事實證明?
(A) CH4 是非極性分子
(B) CH4 中的四個共價鍵的鍵角和鍵長都相等 (C) CH2Cl2 不存在同分異構物 物
解答: C
(D) CHCl3 不存在同分異構
【解析】 (A)CH4 不論為正四面體或平面四方形,皆為非極性分子 (B)CH4 的鍵角和鍵長皆與結構無關, (C)CH2Cl2 若為平面分子,則將存在兩種同分異構物; 為四面體形時,則不存在異構物 (D)CHCl3不論為正四面體或平面四方形,皆不存在異構物1
例:H-Cl、C≡O
因電負度 Cl>H,電子雲分布較傾向Cl 原子, 形成一組Cl 有些許負電荷,H 有些許正電荷的 電偶極。以向量表示時,則由H 指向Cl。
2. 非極性共價鍵:相同原子形成共價鍵時, 由於電負 度相等, 電子雲在 兩原子間均勻分布, 無極化現
三 、分子極性與形狀
分子的極性需以分子整體的電荷分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