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

(完整版)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

主板供电电路图解说明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同时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

简单地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 电源输入端达到CPU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经验。

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图1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

+12V是来自A 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W,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图2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其实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处理器的需要了。

图2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

电脑主板电源接口图解

电脑主板电源接口图解

电脑主板电源接口图解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图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 3.3V 11 3.3V2 3.3V 12 -12V3 地13 地4 5V 14 PS-ON5 地15 地6 5V 16 地7 地17 地8 PW+OK 18 -5V9 5V-SB 19 5V10 12V 20 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19 5V 9 5V-SB18 -5V 8 PW+OK17 地7 地16 地 6 5V15 地 5 地14 PS-ON 4 5V13 地 3 地12 -12V 2 3.3V11 3.3V 1 3.3V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

另附:24 PIN ATX电源电压对照表X电源几组输出电压的用途+3.3V:最早在ATX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

而在AT/PSII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的电压降到了 3.3V 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

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

笔记本主板系统供电电路原理分析

笔记本主板系统供电电路原理分析
路性故障,检测保护隔离电路。
短路性故障:电压法:用可调电源输出相应电压直接加到输出端。
电阻法:对地测量某一点阻值。
2、16V对地短路:钽滤波电容击穿。高端的场效应管击穿。
3、3.3V、5V对地短路:(1)滤波电容击穿(一个个拆)。
(二)、CPU内核供电芯片的工作原理:从保护隔离电路送来的16V总供电送入到MAX1710的1#总供电输入端输入,同时16 V还给高端管Q1的D极提供供电。
当MAX1632系统供电电路工作后,产生出5V供电,将提供给MAX1710的15# 、22#和7#,(其中15#为芯片内部低端激放供电,7#为内部反馈电路供电输入。
7. 找两个取样电阻。
七、跑线路--16V适配器输入至MAX1632 22#总供电输入。
1、MAX1632 22#总供电与高端管D极相连,确定高端管为跑线路终点。
2、适配器输入通过划?电感?到高端管D极:通?证明直接相连。不通?说明中间经过较大电阻或八脚开关(经八脚开关较多)?划八脚开关D极通(适配器通过电感到D极)。则为隔离八脚开关?S极通向终点D极(即高端管D极)。
十、CPU供电单元电路
(一)、 CPU供电芯片的型号有:MAX1718(此芯片就在CPU插槽附近),MAX1715,MAX1897,MAX1714(给外核供电),MAX1845,MAX1710(给内核供电),MAX1711,MAX1712,MAX1736,LTC1709,LTC1474,SC1474(单独使用),ADP3421,ADP3410,ADP3205。注:MAX1711,1710,1712可以互相代换,原理一样。
当16V与5V供电正常后,13#将有保护直流5V输出当2#有总控制信号时,该电路开始工作,输出正常的CPU供电电压,9#有2V的基准电压输出,12#有电源好信号输出。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析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析

1、结合msi-7144主板电路图分析主板四大供电的产生
一、四大供电的产生
1、CPU供电:
电源管理芯片:
场馆为6个N沟道的Mos管,型号为06N03LA,此管极性与一般N沟道Mos管不同,从左向右分别是S D G,两相供电,每相供电,一个上管,两个下管;
CPU供电核心电压在上管的S极或者电感上测量;
2、内存供电:
DDR400内存供电的测量点:
1、VCCDDR7脚位:VDD25SUS
MS-6 控制两个场管Q17 ,Q18产生 VDD25SUS 电压,如图:
VDD25SUS测量点在Q18的S极;
2、总线终结电压的产生
3参考电压的产生
VDD25SUS经电阻分压得到的;
3、总线供电:通过场管Q15产生 VDD_12_A.
4、桥供电:VCC2_5通过LT1087S 降压产生,LT1087S 1脚输入,2脚输出,3脚调整,与常见的1117稳压管功能相同;
5、其他供电
1AGP供电:A1脚 12V供电,A64脚:VDDQ
2、结合跑线分析intel865pcd主板电路
因找不到intel865pcd电路图,只能参考865pe电路图,结合跑线路完成分析主板的电路;
一、Cpu主供电Vcore
cpu主供电为2相供电,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控制连个驱动芯片,共8个场管,每相4个场管,上管、下管各两个,cpu 主供电在测量点在电感或者场管上管的S极测量;
二、内存供电
1、内存第7脚,场管Q6H1 S脚测量电压
参考电路图:
在这个电路图中,Q42 D极输出内存主供电,一个场管的分压基本上在,两个场管分压,、基准电压的产生:由分压产生,内存第一脚测量,。

如何看主板供电 - 专业讲述【图解】

如何看主板供电 - 专业讲述【图解】

如何看主板供电如果我们想掌握主板质量就必须深入了解主板供电电路,它负责电源电压——即+ 12v -并转化为CPU所需的适当电压,内存,芯片和其他电路的供给。

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了解供电模块,如何鉴别该电路,它是如何工作的,最常见的元件以及如何确定优质部件。

想了解整个主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判断供电模块的质量是最好的途径之一。

一个好的供电模块输出将不会有任何的电压波动或杂波,其提供了CPU和其它部件干净和平稳的电压。

一个差的供电模块可以导致电压波动及杂波,乃致故障如电脑重启、死机、声名狼藉的的蓝屏。

如果该电路采用劣质的铝电解电容,它们将泄漏,鼓胀甚至爆炸。

其在主板电路中往往是易损件。

而一个高质量供电模块电路可以确保你有一个稳定的系统,经久耐用。

供电电路很容易识别。

因为它是唯一采用电感(线圈)的主板电路,电感附近一般就能找到供电模块。

通常供电模块环绕在CPU四周;不过你会发现一些电感散布在主板上,通常靠近内存和临近南桥芯片,同样的他们为这些组件提供所需电压。

图1:供电模块的电路。

解释工作原理前,先让让你熟悉供电模块的主要部件。

1.认识一下主要元件供电模块的主要元件,前面已提到的,1电感(可以由两种材料组成,铁芯或铁素体)、2.晶体管、3.电容(好的主板将提供耐久的铝电解电容)。

晶体管供电模块电路用称为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的技术所制造,人们简称为―MOSFET‖。

有些主板来用被动冷却–散热器以冷却―MOSFET‖。

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件称为―PWM‖控制器,以及同样设计精良细小的―MOSFET driver‖。

接下来将解释他们的功用。

图2:供电模块的特写图3:主板上的被动冷却方式:散热器2.现在让我们深入介绍每个元件如前所述,你可以找到两种用于供电模块的电感: 铁芯或铁素体。

相对于铁芯电感,铁素体电感功率损耗更低:据技嘉称低了25%(技嘉在主板界的权威地位可见一斑,后面还会提到),较低的电磁干扰和更好的抗锈性。

计算机主板各供电电路图解

计算机主板各供电电路图解

计算机主板各供电电路图解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常见有CPU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AGP、PCI、ISA供电电路以及I/O供电电路等,这些电源电路一种是开关电源,由双场效应管(MOSFT管)和电感线圈、电解电容组成;另一种是低压差线性调压芯片组成的调压电路。

这两种电路都能够为主板上不同的芯片和组件提供精密的电源电压。

1、CPU供电电路为了降低CPU制造成本,CPU核心电压变得越来越低,于是把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和3.3V直流电通过CPU的供电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转换。

(1)CPU供电电路组成由于CPU工作在高频、大电流状态,它的功耗非常大。

因此,CPU供电电路要求具有非常快速的大电流响应能力,同时干扰少。

CPU供电电路使用开关电源,该电源由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场效应管、电感线圈和电解电容等元件组成,其中控制芯片主要负责识别CPU供电幅值,振荡产生相应的矩形波,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控制芯片的型号常见有:HIP630l、CS5301、TL494、FAN5056等),场效应管起开关控制作用,电感线圈和电解电容起滤波作用。

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框:图1 CPU供电电路框图开机后,当控制芯片获得ATX电源输出的+5V或+12V供电后,为CPU提供电压,接着CPU电压自动识别引脚发出电压识别信号VID 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通过控制两个场效应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使其输出的电压与电流达到CPU核心供电要求,为CPU提供工作需要的供电。

CPU的供电方式又分为许多种,有单相供电电路、两相供电电路、多相供供电电路。

(2)CPU供电电路原理图2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

+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L1和电容C1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开关管(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控制芯片控制(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这就是“多相”供电中的“一相”,即单相。

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

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

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说明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维修系列二)下图(1)下图(2)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同时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 效应,而影响到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

简单地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电源输入端达到CPU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经验。

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

+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W,工作电流甚至达到50A,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图2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很容易看懂,其实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理论上可以绰绰有余地满足目前处理器的需要了。

但上述只是纯理论,实际情况还要添加很多因素,如开关元件性能、导体的电阻,都是影响Vcore的要素。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原理图解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原理图解

电脑主板CPI 供电电路原理图解.多相供电模块的优点1. 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单相供电最大能提供25A 的电流,相对现在主流的处 理器来说,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 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 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比如 K7、K8多采用三相供电系统,而LGA755的 Pentium 系列多采用四相供电系统。

2. 可以降低供电电路的温度。

因为多了一路分流,每个器件的发热量就减少了。

3. 利用多相供电获得的核心电压信号也比两相的来得稳定。

一般多相供电的控 制芯片(PWM 芯片)总是优于两相供电的控制芯片,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日后升级新处理器的时候的优势。

.完整的单相供电模块的相关知识该模块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容 组成;输出部分同样也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组成; 控制部分则由一个PW 控制 芯片和两个场效应管(MOS-FE )组成(如图1)。

0丁1艸 ------ 1 中国旭日电器輸入气分I::控制部分中国旭日电器符栋梁CPU 供电外,还要给其它设备的供电,如果做成 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管,发热量很大,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各大主板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多相供电是将多个单相电路XX 而成的,它可以提供N 倍的电流。

小知识 场效应管:是一种单极性的晶体管,最基本的作用是开关,控制电流,输出部分 i« IVcor^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放大、恒流,也可以用作可变电阻。

PWM^片:PWM 卩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该芯 片是供电电路的主控芯片,其作用为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

图2主板上的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 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判断主板的采用了几相供电了。

三.判断方法1. 一个电感线圈、两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容构成一相电路。

这是最标准的供电系统,很多人认为:判定供电回路的相数与电容的 个数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图分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结合m s i-7144主板电路图分析主板四大供电的产生
一、四大供电的产生
1、CPU供电:
电源管理芯片:
场馆为6个N沟道的Mos管,型号为06N03LA,此管极性与一般N沟道Mos管不同,从左向右分别是SDG,两相供电,每相供电,一个上管,两个下管。

CPU供电核心电压在上管的S极或者电感上测量。

2、内存供电:
DDR400内存供电的测量点:
(1)、VCCDDR(7脚位):VDD25SUS
MS-6控制两个场管Q17,Q18产生VDD25SUS电压,如图:
VDD25SUS测量点在Q18的S极。

(2)、总线终结电压的产生
(3)参考电压的产生
VDD25SUS经电阻分压得到的。

3、总线供电:通过场管Q15产生VDD_12_A.
4、桥供电:VCC2_5通过LT1087S降压产生,LT1087S1脚输入,2脚输出,3脚调整,与常见的1117稳压管功能相同。

5、其他供电
(1)AGP供电:A1脚12V供电,A64脚:VDDQ
2、结合跑线分析intel865pcd主板电路
因找不到intel865pcd电路图,只能参考865pe电路图,结合跑线路完成分析主板的电路。

一、Cpu主供电(Vcore)
cpu主供电为2相供电,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控制连个驱动芯片,共8个场管,每相4个场管,上管、下管各两个,cpu主供电在测量点在电感或者场管上管的S极测量。

二、内存供电
1、内存第7脚,场管Q6H1S脚测量2.5v电压
参考电路图:
在这个电路图中,Q42D极输出2.5V内存主供电,一个场管的分压基本上在
0.4-0.5V,两个场管分压0.8V,3.3-0.8=2.5V
2、基准电压的产生:由2.5V分压产生,内存第一脚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