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链例题

合集下载

尺寸链例题

尺寸链例题

2
EI 5 )
( 0 . 22 0 . 16 ) ( 0 . 25 0 . 048 0 . 048 ) 0 . 726 mm
校核结果符合要求。 最后结果为(单位均为mm)
A1 140
0 0 . 25
mm
A 2 A 5 5 0 . 048 mm
0
A 3 101
0 . 22 0
mm
A 4 50
0 . 16 0
mm
A0 10
0 . 726
mm
(3)按式(7-4)、式(7-5)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ES0=ES3-(EI1+EI2+EI4+EI5) =+0.18mm-(-0.13-0.075-0.04-0.075)mm =+0.50mm EI0=EI3-(ES1+ES2+ES4+ES5) =+0.02mm-(0+0+0+0) mm =+0.02 mm
0 . 04 0 . 12
mm
,内孔尺寸 mm,求壁厚A0。
mm
解 (1)确定封闭环、组成 环、画尺寸链图:车外圆和 镗内孔后就形成了壁厚,因 此,壁厚A0是封闭环。
取半径组成尺寸链,此时 A1、A2的极限尺寸均按半值 计算: A
1
35
2
A2 2 30
0 . 02 0 . 06
(4)按式(7-6)计算封闭环的公差 T0=T1+T2+T3+T4+T5 =(0.13+0.075+0.16+0.075+0.04)mm =0.48mm 校核结果表明,封闭环的上、下偏差及公差均已超过规定范围, 必须调整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尺寸链反计算例题

尺寸链反计算例题

例题:加工如图所示一链轮传动机构。

要求链轮与轴承端面保持间隙N为0.5~0.95mm试确定机构中有关尺寸的平均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解:⑴绘尺寸链图.(2)间隙N 装配后得到的,故为封闭环。

由尺寸链图中知:A1为增环、A2、A3、A4为减环。

总环数N=5(3)按平均公差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T平均=T N/N-1式中T N=(0.95-0.5)mm=0.45mmT平均=0.45/(5-1)=0.1125mm根据加工难易程度及基本尺寸大小,分配各环公差为T1=0.15mm T2=0.07mm T3=0.15mm为满足公式TN=T1+T2+T3+T4TN应进行计算:T4=TN-(T1+T2+T3)={0.45-(0.15+0.07+0.15)}mm=0.08mm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如下N=A1-(A2+A3+A4)={150-(8+133.5+8)}mm=0.5mmES N=N MAX-N=0.95-0.5=0.45mmEI N=N MIN-N=0.5-0.5=0为组成环公差带分布符合“向体内原则”,则按EI1=ES2=S3=ES4=0于是各组成环的尺寸为A1=150+0.150mm A2=8 0-0.07mm A3=133.5 0-0.15mm A4=8 0-0.08mm本题亦可按平均等级法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

18.如图4-17所示齿轮内孔,加工工艺过程为:先粗镗孔至Ф84.8+0.070mm,插键槽后,再精镗孔尺寸至Ф85.00+0.036mm,并同时保证键槽深度尺寸87.90 +0.23mm,试求插键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A及其误差。

18.解:据题意,加工最后形成的深度尺寸87.90+0.23 0㎜为封闭环尺寸,画尺寸链图(答案图4-2)。

根据公式计算计算工序尺寸A及公差、极限偏差。

由画箭头方法可判断出A、85+0.036 0mm为增环,84.8+0.07 0/2 mm为减环。

A=(87.9+84.8/2-85/2) =(87.9+42.4-42.5)mm=87.8mmES=(+0.23+0-0.036/2)mm=+0.212mmEI=(0+0.07/2-0)mm=+0.035mm故工序尺寸为87.8 +0.212 +0.035 mm答案图 4-2。

尺寸链练习题

尺寸链练习题

t=4+0.16
封闭环
增环
t H
ESH=0.098 下偏差0= EIH+0.004-0
EIH=-0.004
H 4.2500..009084
14
0.012 0.004
增环
14.25
0 0.05
减环
5.图5为轴套类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 端面,现需在铣床铣出右端槽并保证5-0.06及26±0.3的尺 寸,求试切调刀时的度量尺寸H、A及上、下偏差。
16-0.025、0.8+0.2为增环,d/2为减环。
d/2 16-0.025
2)计算 基本尺寸 0.5= 16 +0.8 –d/2
d/2= 16.3 上偏差0.3= 0+0.2-EId/2
EId/2= -0.1 下偏差0= -0.025+0-ESd/2
ESd/2= -0.025
d
/
2
16
.30.025 0.1
图4
解: 1)确定封闭环:加工时间接保证的尺寸为t=4+0.16。画 出尺寸链图。
t H
14
0.012 0.004
14.25
0 0.05
2)判断增减环 :1400..001024
、H
为增环
,14.25
0 0.05
为减环。
3)计算
基本尺寸 4= H+14-14.25 H=4.25
上偏差0.16= ESH+0.012-(-0.05)
0.0175 0.005
为减环。
16 0.0175 0.005
t
15.900.07
2)计算 基本尺寸 0.1= t +15.9 –16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4.保证渗氮、渗碳层深度的工艺计
算 有些零件的表面需进行渗氮或渗碳 处理,并且要求精加工后要保持一 定的渗层深度。为此,必须确定渗 前加工的工序尺寸和热处理时的渗 层深度。
例2-5如图2-28a所示某零



件内孔,材料为 38CrMoAlA,孔径为 Ø1450+0.04 mm内孔表 面需要渗氮,渗氮层深度 为0. 3~0. 5mm。其加工 过程为 磨内孔至 Ø144.760+0.04mm; 2)渗氮,深度t1; 3)磨内孔至 Ø1450+0.04mm,并保 留渗层深度t0=0. 3~0. 5mm 。 试求渗氮时的深度t1。
3.计算其余的工序尺寸及偏差 由尺寸链计算公式: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减



环的基本尺寸; 封闭环的上偏差=所有增环的上偏差-所有减环的 下偏差; 封闭环的下偏差=所有增环的下偏差-所有减环的 上偏差。 计算尺寸链2 得mm 计算尺寸链3 得mm 4.计算结果: mm mm mm 通过这种方法求解工序尺寸时简捷、明了,省去了 封闭环的判断,尺寸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作业2 根据设计尺寸(见图1),确定工序尺
寸(见下图)。
图1 设计尺寸
作业3 如图2-40所示为某模板简图,镗削
两孔O1, O2时均以底面M为定位基准,试标 注镗两孔的工序尺寸。检验两孔孔距时,因 其测量不便,试标注出测量尺寸A的大小及偏 差。若A超差,可否直接判定该模板为废品?
2.确定公共环的偏差
通过分析三个尺寸链可知为公共环(即三个尺寸链
都含有)根据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 和的理论,在定的偏差时要看这三个尺寸链中哪个 尺寸链给分的公差最小,的公差就按该尺寸链来定。 如果按公差平均分配的原则,在尺寸链1中给分的 公差为0.07mm;在尺寸链2中给分的公差为 0.05mm;在尺寸链3中给分的公差为0.042mm。 显然,第三个尺寸链给分的公差最小,的公差就可 按尺寸链3来定。(即的公差为0.042mm)。当的 公差确定后,的偏差布置是根据尺寸链1中的布置 方式来分布(即mm,和设计尺寸mm的布置形式是 一致的)。

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基本尺寸计算:43.6=A+20-19. 8mm
A=43.4
上偏差计算:+0. 34=Bs(A)+0. 025-0
Bs (A)=+0. 315mm
下偏差计算:0=B,(A)+0-0. 05
Bx (A)=+0. 05mm
所以
A=43.4+0.05+0.315mm
按入体原则标注为:A=43.450+0.265mm
磨内孔至 Ø144.760+0.04mm;
2)渗氮,深度t1;
3)磨内孔至 Ø145+0.04mm,并保留 渗层深度t0=0. 3~0. 5mm 。
试求渗氮时的深度t1。

解 在孔的半径方向上画尺寸链如图2-28d 所示,显然t0=0. 3~0.5=0. 3+0.2mm是间接 获得,为封闭环。t1的求解如下:
解先列出尺寸链如图2-21b。要注意的是,当有直径尺寸时,
一般应考虑用半径尺寸来列尺寸链。因最后工序是直接保证 Ø40+0.05mm,间接保证43. 60+0.34mm,故43.6+0.3434 mm为封闭环,尺寸A和20+0.025mm为增环,19. 8+0.05mm为减环。利用基本公式计算可得
4.保证渗氮、渗碳层深度的工艺计 算
有些零件的表面需进行渗氮或渗碳 处理,并且要求精加工后要保持一 定的渗层深度。为此,必须确定渗 前加工的工序尺寸和热处理时的渗 层深度。
例 如图 所示某零件内孔, 材料为38CrMoAlA,孔径 为Ø145+0.04 mm内孔表 面需要渗氮,渗氮层深度 为0. 3~0. 5mm。其加工 过程为

尺寸链练习题

尺寸链练习题

例2:有一尺寸链如图所示,已知
A2
A1 620
0.10
mm
A1 A4
A2 44 0.10 mm A4 18 0.1 mm A0 78 0.35 mm
0.40 0
0.15
A3 A0
求组成环A3的基本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解:确定增减环 A1、A2、A4为增环、A3为减环 A0 = A1+A2+A4-A3 A3 = A1+A2+A4-A0=62+44+18-78=46 mm ESA0 = ESA1+ ESA2+ ESA4- EIA3 EIA3 = ESA1+ ESA2+ ESA4- ESA0 =0.1+0.15+0-0.4 = -0.15 mm EIA0 = EIA1+ EIA2+ EIA4- ESA3 ESA3 = EIA1+ EIA2+ EIA4- EIA0 =0+(-0.10)+(-0.10)-(-0.35) = 0.15 mm 有 A3 = 46±0.15 mm 校核 T0 =0.40-(-0.35)=0.75 mm =0.1-0+0.15-(-0.10)+0.15-(-0.15)+0-(-0.1)=0.75 mm 经校核算正确。
A4
例1:有一尺寸链如图所示, 0 已知 A 24 mm , 1 0.4 0.2 ,
A2 180 A4 50 0.5 mm
0
A3 A2
mm A3 14 0.15mm A 0
A1
求封闭环A0的基本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解:确定增减环 A2 、A4为增环、A1、A3为减环 A0 = A2+A4-A1-A3 =18+50-24-14=30 mm ESA0 =+0.2+0-(-0.4)-(-0.15)=0.75 mm EIA0 =0+(-0.5)-0-(+0.15)=-0.65 mm 0.75 A0 30 0.65 mm 有 校核 T0 =0.75-(-0.65)=1.4 mm = 0-(-0.4)+0.2-0+0.15-(-0.15)+0-(-0.5)=1.4 mm 经校核计算正确。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ppt课件

尺寸链计算例题及习题  ppt课件

t1的基本尺寸:0. 3=72. 38+t1一72. 5 则t、=0. 42mm
t1的上偏差:+0. 2 =+0. 02+Bs1-0 则Bs1=+0. 18mm
t1的下偏差:0=0+Bx1-0. 02

Bx1=+0. 02mm
所以t1 =0. 42+0.02+0.18mm;即渗层深度为 0. 44~0. 6mm 。
基本尺寸计算:43.6=A+20-19. 8mm
A=43.4
上偏差计算:+0. 34=Bs(A)+0. 025-0
Bs (A)=+0. 315mm
下偏差计算:0=B,(A)+0-0. 05
Bx (A)=+0. 05mm
所以
A=43.4+0.05+0.315mm
按入体原则标注为:A=43.450+0.265mm
作业2 根据设计尺寸(见图1),确定工序尺 寸(见下图)。
图1 设计尺寸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作业3 如图2-40所示为某模板简图,镗削 两孔O1, O2时均以底面M为定位基准,试标 注镗两孔的工序尺寸。检验两孔孔距时,因 其测量不便,试标注出测量尺寸A的大小及偏 差。若A超差,可否直接判定该模板为废品?
ppt课件
6
5.列表计算法
将式(2-1)、式(2-4)、式(2-5)、 式(2-6)改写成表2-25所示的竖式表, 计算时较为简明清晰。纵向各列中,最后一 行为该列以上各行相加的和;横向各行中, 第Ⅳ列为第Ⅱ列与第Ⅲ列之差;而最后一列 和最后一行则是进行综合验算的依据。在应 用这种竖式时需注意:将减环的有关数据填 入和算得的结果移出该表时,其基本尺寸前 应加“一”号;其上、下偏差对调位置后再 变号(“+”变“一”,“一”变 “+,’)。对增环、封闭环则无此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尺寸链计算)

机械制造技术(尺寸链计算)

例题1图示零件加工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10±0.1,但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要通过测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解:⑴画尺寸链图550-0.05L±0.054010±0.1图中:10±0.10-----------------封闭环。

40±0.05、L--------------增环。

55 0-0.05-------------------减环。

⑵根据定义计算:①∵ 10=(40+L)- 55∴工序尺寸L=10+55-40=25②∵ +0.10=(+0.05+ES L)-(-0.05)∴其上偏差ES L=+0.10-0.05-0.05=0③ ∵-0.10=(-0.05+EIL )-0 ∴其下偏差EIL=-0.10+0.05=-0.05答: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为25 0-0.05 。

例题2 如图所示零件,镗孔前表面A 、B 、C 已加工好。

镗孔时,为了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了A 面为定位基准,此时通过测量尺寸L 来间接保证20±0.15,试求工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

-0.06解:⑴ 画尺寸链图100-0.06L50+0.1020±0.15图中:20±0.15------------封闭环L 、100-0.06------------增环 50+0.10----------- 减环⑵根据定义计算:①∵ 20=(10+L)- 50∴工序尺寸 L = 20+50–10=60②∵ +0.15=(0+ ES L)- 0∴其上偏差 ES L=+0.15③∵ -0.15=(-0.06+EI L)-(+0.10)∴其下偏差EI L=-0.15+0.10+0.06=+0.01答: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为60+0.15+0.01。

例题3 如图所示的箱体零件需要加工孔D,面底面A、孔B和孔C均已加工,各设计尺寸如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
(70) A (35)C源自Ba0A2
0.25 A0 250
0.1 C
7
8
9
4、余量校核
工序余量的为化量取决于本工序以及前面 有关工序加工误差的大小,在已知工序尺寸 及其公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工艺尺寸链计 算余量的变化,校核余量大小是否适宜。由 于粗加工的余量一般取值较大,因此,对粗 加工余量一般不进行校核,而仅需校精加工 余量。
17
18
19
Z A ( A A ) 80 ( 30 49 . 5 ) 0 . 5 mm 3 1 2
Z A ( A A ) 80 ( 30 0 . 14 ) ( 49 . 5 0 ) 0 . 64 mm max 3 min 1 min 2 min
Z A ( A A ) 0 mm mi n 3 mi n 1 max 2 max
14
15
16
• 2)零件进行表面渗碳、渗碳、渗氮处理 时工序尺寸的换算 • 这类工艺尺寸链计算要解决的问题是: 在最终加工前使渗碳或渗氮层达到一 定深度,然后进行最终加工。在最终 加工时,不仅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 精度,而且还要同时保证获得图纸上 规定的渗碳或渗氮层深度。显然,在 此种情况下,图纸上所规定的渗碳或 渗氮层深度就是封闭环。
尺寸链例题
2
3
4
A1 600 0.1
0.05 A
(70) C A (35)
B
0.25 A0 250
0.1 C
A2
5
A1 600 0.1
0.05 A
(70) A (35)
C
B
A2
0.25 A0 250
0.1 C
6
A1 600 0.1
A1 A2 a1 a2
0.05 A
第5章 工艺过程设计
• 解尺寸链的一般步骤: • 1、分析零件加工或者装配的过程。 • 2、找出与所解决问题的相关的尺寸组成尺寸 链。 • 3、通过分析找出封闭环。 • 4、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环和减环。 • 5、进行计算,解出结果。 • 6、进行计算结果分析,判断尺寸是否合理。
1
第5章 工艺过程设计
10
• 例 如图所示小轴的轴向尺寸需作如下加工 • 1)车端面1 • 2)车端面2,保证端面1和端面2之间距离尺 寸; • 3)车端面3,保证总长; • 4)磨端面2,保证端面2和端面3之间距离尺 寸。 30 • 试校核磨端面2的余量。 2
0 0 .1 4
1 3
800 0 .2
11
• 解:有关轴向尺寸的工艺尺寸链如图所示,由于余量Z是 在加工过程中间间接获得的,因而是尺寸链的封闭环。 • 由尺寸链的基本算式,有
300 0 .1 4 2 1
A 1
Z A 3
A 2
3
800 0 .2
12
13
5、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工艺时的工序尺寸的换算 • 零件表面处理工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镀层 类,如镀铬、镀锌、镀铜等;另一类是渗入类, 如渗碳、渗氮、氰化等。 • 1)零件进行表面镀层处理时工序尺寸的换算 • 一般情况下,工件表面电镀后不再进行加工, 而电镀层的厚度是通过控制电镀工艺条件来直 接获得的,所以电镀层的厚度是组成环,而工 件电镀后的尺寸则是间接获得的封闭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