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 综合训练 1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地理高考二轮模拟汇编卷(四)Word版含答案(20210207064145)

2020届地理高考模拟汇编卷(四)1、近年来,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并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下面左图为“港 航服务业分类示意图”,右图为“港口城市各类港航服务业付租能力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左图中船舶管理业集中分布在右图中的区域是() A 」 B. n C.川 D.IV2•下列关于港航服务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级服务类主要位于产业链的上游B. 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产值占比最高C. 运输仓储类利润率低但产值总量大D. 运输仓储是港航服务业发展升级的方向2、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如下图所示。
读图 完成1-3题。
Pawn 歸(小时p■ 隆*妊⑴同 1 i •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A. 信风 B.西风 C.台风 k sym:JJ • eilm'ru 制 “吐立耳口・ *£ ^3 t ns r*-x 一D.季风—411 —2. ②地最可能位于()A. 亚洲东部B. 北美西部C. 非洲南部D. 澳大利亚3、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 ,造成盐碱危 害。
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 ,发展畜牧业。
A.春季B.夏季 2•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C.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3. M 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 1 5N ,117 1 1E)相比,悉尼(33 ° 1S ,151 12E)()A.白昼时间较短C.正午太阳高度较高D.正午物影较长 4、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为保护江豚,我国在 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
2020高考地理二轮 选择题专项升级练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选择题专项升级练(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考前强化练第13页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
乙、丁、丙、甲C。
乙、丙、丁、甲D。
甲、丙、丁、乙2。
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A.前一日18时B.当日18时C。
次日6时 D.次日18时3.此图所示季节()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
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D。
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
D 2。
A 3。
B1题,甲昼长为12小时,乙昼长为24小时,丙昼长为13小时,丁昼长为10小时。
根据纬度越高昼夜差距越大可知,甲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乙地出现极昼,故乙地位于南极圈以内;丙地夜略短、昼略长,故丙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丁地夜长昼短,故丁地位于北半球较低纬度.根据对称性可知,丁地北纬的度数大于丙地南纬的度数。
所以四个地点按纬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丙、丁、乙。
第2题,根据图示丙地的昼夜分布判断,图示反映丙地日出为北京时间2时,世界标准时(中时区区时)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故计算得为前一日的18时。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12月某日,故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1月初最快)。
(2019安徽蚌埠二模)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
据此完成4~5题。
4。
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接近()A.60米B.90米C.120米D。
150米5。
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理由( )A。
地势低,方便引流B.坡度陡,易于施工C。
土石松,容易开挖D。
易于控制河水流量5.D4题,根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堰塞湖上游一侧的水位为3 130~3 160米,下游一侧的水位为3 040~3 070米,水位差为60~120米,B项正确。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综合训练4(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综合训练4(Word版含解析)综合训练四一、选择题(2019·湖南省怀化市二模)2019年央视春晚《“儿子”来了》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表为中国三个区域人口老龄化变动情况表。
据此完成1~2题。
A.人口增长B.人口基数C.自然环境D.人口迁移2.下列关于三个地区人口老龄化情况变动的叙述,合理的是()A.2005至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提高B.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C.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D.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低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中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东部大于中西部,结合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判断形成三大地区老龄人口相对份额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故B项正确。
第2题,2005至2010年沿海地带老龄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劳动力年龄人口迁入,故A项错误;西部地带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因为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迁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东部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比重高,并未出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故C项错误;全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及出生率降低,D项正确。
答案:1.B 2.D(2019·广东省汕头市二模)国内外学者运用智能交通卡数据(SCD)研究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的热点问题。
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记录了智能交通卡卡号、刷卡进站站点、进站时间、乘坐线路、刷卡出站站点、出站时间。
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以半小时为时间间隔统计了2019年4月14日北京市进入和离开地铁的乘客数量(如图)。
根据材料,完成3~5题。
3.运用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进行地铁客流时空分布研究具有的优势不包括()A.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居民出行的全部轨迹B.数据结构简明,只包含地铁出行的客流C.以地铁站点信息为基础,可兼容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D.数据详实、精确地记录了乘客的检入和检出时间与地点4.根据客流量最高峰值的对比,北京地铁客流量的晚高峰拥挤程度低于早高峰,这是由于()A.乘客上班出行时间弹性较大B.乘客上班的交通方式更加多样C.乘客下班的交通方式更加多样D.乘客下班出行时间弹性较大5.从出发与到达时刻客流量的相关度,可以推测出大部分乘客的乘车时长约为()A.半小时B.2小时C.4小时D.10小时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地铁智能交通卡数据只包含地铁出行的客流;其数据详实、精确地记录了乘客的检入和检出时间与地点;以地铁站点信息为基础,可兼容其他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但不能详细地记录居民出行的全部轨迹。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4地貌第2课时Word版含解析

第一部分高考命题区间四第二课时打破高考综合题课时作业1.(2019 ·山二模佛 )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 多公里。
每年大钦岛风力≥6 级的狂风日数有200 多天。
该岛 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
岛上海湾沿岸,散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
鹅卵石滩拥有砾石圆滑、颗粒大、滩面貌隙度大、坡度陡等特色。
每年的6~ 8 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1)解说大钦岛每年狂风日数多的自然原由。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
(3)与平展沙岸对比,剖析该岛鹅卵石滩晾晒海带的优势。
(4)有人建议开采岛上的鹅卵石资源作为建筑资料销往烟台,但多半人反对。
请说明反对的原由。
分析: (1)大钦岛每年狂风日数多的自然原由可从季风、海面阻力和狭管效应角度说明。
(2)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是风化—侵害—堆积。
(3)鹅卵石很洁净,且有缝隙,便于吸干海带携带的水分。
(4)反对开采岛上鹅卵石资源作为建筑资料销往烟台的原由可从经济效益、海岸生态环境、对晾晒海带的影响来分析。
答案: (1)大钦岛位于季民风候区,冬天流行西寒风,夏天流行东南风;大钦岛位于渤海海峡中部 (的风口 ),东西双侧为宽阔的海面,无陆地或岛屿阻拦季风。
(渤海海峡被南、北侧半岛扼住,形成喇叭口状海峡,加速风速。
)(2)大钦岛多基岩海岸,海岸出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崩解破裂;碎石(砾石 ) 在海浪侵害或搬运中不停磨蚀成为鹅卵石;在海湾地域跟着波涛、潮流搬运作用减弱,鹅卵石在海边聚积,形成鹅卵石滩。
(3)与平展沙岸对比,鹅卵石滩孔隙度更大,空气流动性好,便于水分蒸发;坡度较陡,利于海带携带的水分快速排走;白日,鹅卵石升温更快,更利于快速晾干海带;鹅卵石颗粒更大且表面光洁,使晒干的海带更洁净(少沙子、泥土等杂质 ),质量好。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仿真训练卷3Word版含解析

仿真训练卷三一、选择题(2019 ·湖南省郴州市质量检测)联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质状况,将老年人口密度 (D) 区分为 5 个等级:高密度区, D>100 人/km 2;较高密度区, 50 人/ km2<D<100 人/km 2;中密度区, 25 人/ km2<D<50 人/km 2;较低密度区, 1 人/ km2<D<25 人 /km 2;低密度区, 0<D<1 人 /km2。
以下图为 2000 年和 20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变化表示图。
读图,达成1~3 题。
1.与 2000 年对比, 20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 ()A.高密度区保持不变B.中密度区增添较快C.低密度区数目减少D.较高密度区增添慢2.影响 2000 年与 2010 年迈年人口密度空间散布变化的直接要素是() A.省区面积B.经济差别C.年纪构造D.人口总量3.应付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能够()A.指引青壮年农民工向城集市聚B.鼓舞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域迁徙C.完美老年人口养老系统、系统建设D.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舞生育分析:第 1 题,依据图示可知,与2000 年对比, 2010 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高密度区增添了北京市, A 错;中密度区增添了辽宁、湖南等地,中密度区增添较快;低密度区数目基本不变;较高密度区显然增添。
据此剖析选B。
第 2 题,固然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变化与经济要素息息有关,但空间散布是以年纪段数据统计区分做出来的,所以影响该时段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散布变化的直接要素是年纪构造。
据此剖析选 C。
第 3 题,指引青壮年农民工向城集市聚会加剧乡村地域的老年人口问题;鼓舞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域迁徙不现实,可能还会出现新问题,更不切合道德理念;完美老年人口养老系统、系统建设是应付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的踊跃举措,能够让老年人感觉到社会暖和,也使社会幸福感提高;我国现阶段人口总数依旧很大,不可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但能够合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综合训练5Word版含解析

综合训练五一、选择题(2020 ·湖南高三月考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纪人口数与劳动年纪人口数之比,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 人口盈利期”“ 盈亏均衡期” 和“人口欠债期”。
以下图为“1950~2050 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
据此达成 1~2 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日自己口盈利期最短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C.人口欠债因老龄化所致D.中国当古人口盈利较为丰厚2.在我国人口盈利将要消逝的背景下,不合理的举措为()A.完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系统B.优化家产构造,转变经济增添方式C.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析:第 1 题,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整体中非劳动年纪人口数与劳动年纪人口数之比,所以在人口盈利期,负担系数较低。
故 D 正确。
联合图例可知法国人口盈利期最短;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非劳感人口包含少年少儿和老年人。
故 A 、B、C 错误。
第 2 题,人口盈利消逝会造成劳动力欠缺,减少人口流动会加剧劳动力地域散布不均,所以不合理,故 C 切合题意。
答案: 1.D 2.C(2019 ·广东省惠州市模拟 )以下图为我国某中型平原水网城市的空间形态模型图。
该城市发源于运河,后沿多轴线向外拓展。
据此达成3~5 题。
3.最切合该模型的城市是()A.苏州B.兰州C.北京D.拉萨4.据此模型,居住用地应集中在()A.簇核区B.基质区C.边沿区D.绿地、水域5.该城市沿各轴线拓展速度发生显然变化,可能是因为()A.地形阻拦B.河流改道C.交通方式改变D.环境污染集中分析:第 3 题,由资料可知,该城市发源于运河,察看选项,位于运河邻近的只有苏州和北京,清除兰州与拉萨,而北京为多朝古都,发源早于京杭运河,苏州位于京杭运河沿岸,且南方地域降水许多,河网密布,跟着现代高速公路、铁路等的修筑渐渐形成多轴线发展模式,所以切合该模型的为苏州,应选 A 。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时作业:第4部分综合训练6Word版含解析(2021020714

综合训练六一、选择题(2019重庆市调研测试)我国某中学选修课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城乡人口与经 济发展的研究时,选取了某市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 商业、工业和农业这四个面 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 2018年这四个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甲、乙、丙、丁四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2万), 图中圆心位置表示其坐标值,扇形图表示该功能区的人口年龄构成。
据此完成A .农业区D .商业区2.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B. 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C. 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D. 医疗水平提高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解析:第1题,本题需要两步分析:第一步,根据题意可知,四个功能区面积大致相当,再结合坐标图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和建设用地所占比重、 人口总数和 产值判断出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类型 (甲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小且劳动力C .工业区 1. B .旅游区最少,老年人口占比很大,儿童数量也多,结合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可判断其为农业区;丁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人口最多,劳动力比重较高,且其产值最高,结合城市情况,可判断其为商业区;乙、丙产值相等,人口总数差异不大但丙劳动力比重大于乙,加上乙建设用地所占比重为20%、丙为60%,故判断乙为旅游区,丙为工业区)。
第二步,先从图中读出劳动力的比重(甲25%、乙62.5%、丙75%、丁60%)和GDP总量(甲2.5亿、乙40亿、丙40亿、丁100亿),再根据人口总数算出每个区劳动力人均创造的GDP。
经计算,甲二2.5亿/(1.7万>25%)书.88 万,乙=40 亿/(5 万X 62.5%)= 12.8 万,丙=40 亿/(8 万>75%)"6.67 万,丁二100亿/(22万X 60%)"7.58万。
故选B。
第2题,根据上题的判断,甲功能区为农业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故其老年人口比重最大是因为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第四篇综合仿真模拟综合仿真模拟一

综合仿真模拟 ( 一)一、选择题:共 11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 •昆明调研)棕榈油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和清洁剂等生产,廉价的棕榈油及 其衍生产品为很多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
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上图为 该地油棕种植园景观。
据此完成 1〜3题。
1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九州岛 C.纽芬兰岛答案 B解析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
2. 棕榈油产业获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成本低,销售量大 B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C.政策扶持,地价低 D .用途广,资金投入大答案 A解析 获利高一般与成本低和市场广有关。
棕榈油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油脂,而且单位面积出油量高。
棕榈油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地区,大多数的棕 榈油种植园之前都是热带雨林,这里土地的使用成本低,用地成本低是棕榈油价格低的最重 要因素。
棕榈油的用途广,因此销售量大。
3. 目前,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 .扩大油棕种植规模B •挖掘传统加工工艺 C.全面恢复原生植被D •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答案 D解析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的稳 定。
扩大油棕种植规模,会导致环境的破坏,排除 A 项;全面恢复原生植被,没有考虑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排除 C 项;挖掘传统加工工艺,既土地利用粗放,又易造成水土流失,局 部气候恶化,使得生态环境难以维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 项错误;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既保护了原始的热带雨林, 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D 项正确。
(2019 •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 )北京夏季的暴雨:天气闷热,大风、暴雨持续时 间可达 10小时,降雨后气温下降明显。
武汉夏季的暴雨: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 雨哗哗而下。
不一会儿,雨就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训练一一、选择题(2019·高考地理考前冲刺仿真模拟)挠力河流域(图a)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流域面积24 863 km2。
在上游设计建设龙头桥水库,主要发挥其灌溉和发电作用。
图b为上游宝清水文站不同年代各月平均流量变化情况。
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凸显。
据此回答1~3题。
图a图b1.龙头桥水库正式截流蓄水的时间最可能为()A.1975年B.1980年C.1999年D.2006年2.按照设计方案运行,龙头桥水库建成后下游湿地水文过程的变化是() A.径流量季节变幅加大B.年径流总量减少C.径流中的含沙量增加D.地下水补充量增加3.将龙头桥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转变为以防洪和生态补水为主可解决下游生态问题。
若如此,下列月份龙头桥水库应该开闸放水的是() A.1~3月B.5~6月C.7~8月D.10~12月解析:第1题,根据流域示意图可知,宝清水文站位于龙头桥水库的下游,说明龙头桥水库对宝清水文站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宝清水文站流量更平稳。
从宝清水文站流量图得知,20世纪70~90年代流量变化比较大,说明没有水库调节作用,排除A、B。
读图得知2000~2006年间站内流量平稳,说明在这之前龙头桥水库已蓄水调节径流,D不符合题意。
结合前面判断,龙头桥水库截流蓄水时间应在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间,最可能是1999年,故选C。
第2题,水库对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下游径流会因水库建成趋于平稳,所以径流量季节性变化减小,A错误。
水库蓄水,下游年径流总量会减少,B正确。
径流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流域坡度、土壤结构和降水强度等有关,与水库关系不大,C错误。
湿地下游枯水期流量比没有水库前增加,所以枯水期地下水补充量减少,D错误。
第3题,一般来说水库在流域枯水期时开闸放水补充河流径流量。
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较大,水库无需生态补水,A 错误。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多,河流补给较多,也不需要水库放水,B、C错误。
东北秋冬季降水较少,应开闸放水,所以龙头桥水库应该在10~12月份开闸放水,补给河流,D正确。
答案:1.C 2.B 3.D(2019·湖南省郴州市质量检测) 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
如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
读图,完成4~6题。
4.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D.海水温度更高5.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6.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浮冰移动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D.增温增湿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甲时期图示地区有植物分布,而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乙时期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陆上径流相比甲时期分布纬度更广,因此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些;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
据此分析选D。
第5题,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位于海冰下方,推测其主要来源是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形成的。
该时段陆上径流较少,且流经区域地势低洼,陆上径流携带的泥沙多在陆域沉积。
初期温度较低,陆架崩塌不严重,不会导致崩塌物质大量堆积。
海水上泛是乙时期的特点不是甲时期的特点。
据此分析选A。
第6题,根据图示,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促进浮冰向较高纬度移动;陆上径流分布纬度增加,说明陆上径流增强了;该海水上泛属于从底层上涌的海流,温度较低,不利于海冰融化;由于该海水上泛属于冷性水流,不会增温增湿。
据此分析选A。
答案:4.D 5.A 6.A(2019·湖南省衡阳市二模)地转流是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其大小与纬度的正弦值及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平衡时的海流,赤道以外的洋流流向与地转流相似。
如图为某年冬季某海域海平面高度(单位:cm)的分布,而且此时该海域水平压强梯度力只与海平面高差有关。
据此完成7~8题。
7.现测得B处和C处海平面梯度的大小分别为0.70 cm/km和0.85 cm/km,B处海水流速为0.50 m/s,则C处海水流速为()A.0.35 m/s B.0.60 m/sC.0.85 m/s D.1.00 m/s8.A处和B处洋流的流向分别为()A.东北向西南东北向西南B.东北向西南西南向东北C.西南向东北西南向东北D.西南向东北东北向西南解析:第7题,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值及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且地转流是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海流,可得0.700.85sin 45°×0.50,计算可得,C海流速度为0.85 m/s,故选C。
第8题,根据等值线sin 30°×V C分布规律,B点东(南)侧海平面低于30 cm,故B点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指向东(南)侧(下图F B),则地转偏向力G B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G B的方向推断,B处洋流应为东北向西南(下图V B)。
A点洋流流向同理可得。
故选D。
答案:7.C8.D(2019·山东省青岛市一模)气候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
如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
据此完成9~11题。
9.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一直减少B.一直增加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0.与3 300米处比较,影响3 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11.该流域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是()A.6月B.7月C.8月D.9月解析:第9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在图示海拔范围内草甸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先增后减,故选D。
第10题,读图可知,3 180米比3 300米处生物量少,所以说明该地水热条件比3 300米处差,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3 180米处热量条件比3 300米处好,生物量应较大,B错。
光照条件和风力对生物量影响不大,A、D错。
而海拔较低处生物量少的原因极可能为降水量较小,水分条件差,C对。
故选C。
第11题,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即图中积累生物量前后差值最大的月份,计算可得,7月份草甸生长最快,故选B。
答案:9.D10.C11.B二、非选择题12.(2019·广州市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生产商,1987年创立于深圳。
华为早期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业务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发展中国家延伸至发达国家。
经过30多年发展,华为从代理产品起家到自主研发产品,员工从最初6人到目前全球共18万人,其中科研人员占比超过40%, 科学家达数千人。
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商超过2 000家,其中核心供应商92家(如图所示)。
华为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建立了14个研究学院,36个研发中心,45个培训中心,37个技术支持中心,支撑全球的制造和服务体系。
2017年华为专利授权共74 307件,其中90%以上为自主发明专利,完成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1)说明华为发展初期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原因。
(2)分析华为产业链供应商遍布全球的原因。
(3)指出研究学院、研发中心全球化布局对华为成为ICT领先企业的作用。
(4)简述华为为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化带来的经验启示。
解析:(1)华为发展初期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因此初期发展主要是从占领市场角度分析。
华为初期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影响力小;农村和发展中国家通信和信息产业基础较落后,相关产品普及率低。
所以,华为初期采用依靠低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路径。
(2)本题考查工业分散的意义。
工业的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优势,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据图和材料分析可知,根据各国优势,选择最佳零部件供应商,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根据华为产品消费市场需要,选择本土当地企业,有利于合作与双赢;通过全球供应商价格比较,选择合理的价格,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研究学院和研发中心全球化布局对华为成为ICT领先企业的作用应从吸取各方科技力量,打造技术领先品牌角度和共赢角度分析。
吸收、利用和发挥各国在通信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合理利用全球人才资源;研发中心本土化,有利于针对和解决各国自身通讯的技术难题,发明、创造通信领域中的各种专利;全球化布局有利于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全球协作、资源共享;全球化布局有利于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通信领域技术更新和发展。
(4)华为在高技术领域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知识资本实现持续、高速和高效的发展。
这对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启示有: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形成产学研全球化思维和布局;科学技术、创新、发明专利是核心竞争力;本地化有利于各国合作与双赢,共享发展成果。
答案:(1)初期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品牌影响力小;农村和发展中国家通信和信息产业基础较落后,相关产品普及率低。
所以,华为初期采用依靠低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农村包围城市”发展路径。
(2)根据各国优势,选择最佳零部件供应商,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华为产品消费市场需要,选择本土当地企业,有利于合作与双赢;通过全球供应商价格比较,选择合理的价格,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吸收、利用和发挥各国在通信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合理利用全球人才资源;研发中心本土化,有利于针对和解决各国自身通讯的技术难题,发明、创造通信领域中的各种专利;全球化布局有利于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全球协作、共享资源;全球化布局有利于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通信领域技术更新和发展。
(4)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形成产学研全球化思维和布局;科学技术、创新、发明专利是核心竞争力;本地化有利于各国合作与双赢,共享发展成果。
13.(2019·江西省上饶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4日星期一雨)今天除夕,我们一家观看央视春晚。
今年的春晚设了三个分会场,吉林长春分会场借用现代舞台技术展现出吉林人民“欢迎您到北国来”的豪爽热情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新貌。
——小明的日记材料一吉林省主要城镇与城镇空间集群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