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左公柳》

合集下载

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引入: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左公柳是什么吗?”、“你们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了解多少?”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课前预习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预习的心得和发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写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堂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调整。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左公柳的象征意义。
2.问题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询等方式解决问题。
3.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问题探究的结果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总结提升对左公柳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左公柳》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晚清名将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的历史事件,通过描绘左公柳这一象征性植物,展现了左宗棠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左公柳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坚强意志。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从合作态度、沟通交流、成果分享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左公柳》,使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左公柳的形象,理解左公柳所代表的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左公柳》,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左公柳》的内容简介《左公柳》是一篇描写左公柳的散文,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展现了其挺拔、坚韧、顽强生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左公柳的敬意和赞美。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左公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左公柳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对左公柳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左公柳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通过对左公柳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3.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左公柳形象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左公柳》原文6.2 图片资料:左公柳的图片,以及其他与左公柳相关的图片资料。

6.3 视频资料:关于左公柳的视频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视频。

6.4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左公柳的形象特点。

7.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22课左公柳ppt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22课左公柳ppt

力……
刚强、生命力顽强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 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 、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 么作用?
用反问及设问的修辞手法,进 一步提升柳树的形象赞颂了柳 树的精神赞颂了像左宗棠一样 的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 顽强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忱。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 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 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内 地 湖 畔 河 边 的 依 依 柔 柳
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纤细柔软、 楚楚动人的内地柳树与挺拔的左公柳 作比较,突出强调左公柳英勇无畏、 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为后文写人埋 下伏笔。
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出下文树名背后的故事。
▲▲▲▲ ▲▲▲▲
▲▲▲▲
▲▲▲▲
▲▲
朗读:读出慷慨激昂、断然的语气 。
感受:从这些句子中使人感受到左宗棠是 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人,并能体会 到他具有一腔浩然正气。
左宗棠在以理服众的同时,还做出 了怎样的壮举?请同学们从文中找 出一个词来回答。
主 动 请 缨
就是( )。 左宗棠 )主动请求(带兵收复新疆
第 二 课 时
龙村镇睦贤小学
龙科足
戈壁
这是生长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一种柳树, 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刚 强之树。
初读了课文以后,我们知道本文以 “左公柳”命题,实际上写的是谁 ? 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 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 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著 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 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 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 史事件。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 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 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 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 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共33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22《左公柳》语文S版(共33张PPT)
左公柳
左公柳
学习课文
gē 戈壁
é
kāng kǎi
俄国
慷慨
xiāng guān
湖湘
棺材
tǎng 流淌
chén 热忱
左公柳
xiān 纤巧
学习字词
yì 屹立
gē 戈壁
gǒng
kāng kǎi fù
拱手相让 慷慨 腹地
xiāng 湖湘
guān móu 棺材 谋划
xié 携带
tǎng 流淌
é 俄国
bèi 疲惫
左公柳
学习课文
本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玉 门关途中,导游讲述左宗棠的爱国 事迹,表现了左宗棠满腔的爱国热 忱。通过对“左公柳”的描述,歌 颂了像左宗棠这样的爱国将士身上 所具有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 神。
作业布置
①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 的段落。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写人 的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 神态、动作来刻画。
a、两股外敌 邻国阿古柏在英国军队的支持下,侵
入我国南疆;俄国又乘机占领北疆,西北 边疆危机日益严重,这些侵略者武器精良, 很难对付。
b.大臣们对收复新疆有偏颇的认识
①学习课文5—7自然段。 B、左宗棠刚强、不屈不挠、坚韧(6、7 自然段) a、“力排众议”? 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 的主张
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 2、“我们”发现它时,有怎样
的表现?由此,你体会出“我们” 怎样的情感?
左公柳
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第4-13自然段,思考: 1、面对放弃新疆的主张,左宗
棠是怎么做的? 2、左宗棠率兵出征的情景是怎
样的? 3、人们为什么将这柳树称为
“公柳”?
①学习课文5—7自然段。 A、所遇困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2《左公柳》 精选教学PPT课件1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2《左公柳》 精选教学PPT课件1语文S版

词语积累
1、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2、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事迹?
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从几个方面 介绍左宗棠的事迹? 1.收复新疆 2.建设新疆
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两方面内容?
(4—13)介绍左宗棠事迹。
②1—3,14各写什么?简要说一说。文章分几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绘玉门关 外的柳树那高大挺拔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记叙导游 讲述的左宗棠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抒发“我们” 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
内地的柳树
塞外的左公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 甘肃武威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 没有绿色。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黄沙。
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处的地方,傲然挺立 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 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紧 了下车,飞也似的向前冲去。到了树荫下,啊,好 粗的树哇!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 大不相同。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 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 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 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左公柳”既指生长在千里戈

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
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左 宗 棠
放 映 厅
生字学习



▲Leabharlann 生字学习傲然挺立身姿挺拔
高大茁壮
楚楚动人
刚劲有力
英勇无畏 信心百倍 不屈不挠
千里荒漠
挺身而出 重重困难 坚韧顽强
纤巧柔软
断然指出 泪流满面 贫瘠之地
视死如归

五年级下册语文 左公柳

五年级下册语文 左公柳

22左公柳《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爱国者的英雄事迹,课文通过对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讲解,向我们生动介绍了一位100多年前为祖国领土完整,不顾年迈体衰,毅然主动请战,千里抬棺,奔赴边疆杀敌的英雄,表现出英雄爱祖国、爱新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壮志豪情。

经过五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另外,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他们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时期。

这时他们强烈地要求自主、独立,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初读课文,字词的理解等任务分给小孩们自己完成,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自学体验、文本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学生平常接触较少,应该通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教师辅助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加以了解。

1、帮助学生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左公柳顽强的生命力。

4、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重点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难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左宗棠的资料、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故事导入: 同学们,在清朝有一个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表达自己志向,后成为清朝一代名官,在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您们想明白他是谁不?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看看他有着如何的赤子情怀。

(板书:左公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和不明白的句段。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

小学语文《左公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公柳》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公柳》。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左公柳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左公柳》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柳树摇曳生姿的美丽画面。

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诗句的意境感受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左公柳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简单介绍诗人柳宗元的背景和文学成就。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和讨论。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3.4 诗句解析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师引导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朗读与背诵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家长签字确认。

下周课堂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

4.2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小短文。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柳宗元的其他作品,下周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课堂讨论的表现。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正确性和表达能力。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促进学习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教学利用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左公柳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左公柳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左公柳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羌(qiānɡ)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甘肃武威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黄沙。

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

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wéiwò)。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紧下了年,飞也似的向前冲去。

到了树阴下,啊,好粗的树哇!两个人合抱都抱不拢。

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

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

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

这屹立在戈(ɡē)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导游觉察到我们动情了,便平静地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

左公柳?我们感到更惊异了。

导游微微一笑,向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清朝末年,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

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

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些偏颇,主张放弃新疆。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kānɡkǎi)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léi]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

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yīng)!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武。

”这时,导游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那株柳树,又接着讲了下去:“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文《左公柳》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河西走廊到玉门关,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

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

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wéiwò)。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紧下了年,飞也似地向前扑去。

到了树阴下,啊,好粗的树哇!两个人合抱都抱不拢。

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

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软,楚楚动人。

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

这屹立在戈(gē)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导游觉察到我们动情了,便平静地告诉我们这树叫左公柳。

左公柳?我们感到更惊异了。

导游微微一笑,向我们讲起了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
"清朝末年,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

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

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
"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新疆的认识有失偏颇,主张放弃新疆。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kāngkǎi)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瓜果累[léi]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等矿藏也极为丰富。

所谓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实为聚宝之盆!’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yīng)!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

";这时,导游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那株柳树,又接着讲了下去:
"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

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xiǎng)匮(kuì)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

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xiāng)子弟兵,悄然离京,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

"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

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guān)材!这口棺材是左宗棠为自己准备的。

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殓(liàn)他的尸体。

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深知,这位刚毅、睿(ruì)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

";
导游还告诉我们:
"左宗棠不仅谋划如何收复新疆失地的策略,而且还思索如何建设新疆的举措。

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没有绿阴的困苦,便率领部队植树造林。

他的湖湘子弟兵既是战斗之旅,也是植树大军。

人人随身携带柳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前营栽罢后营管,并且动员百姓分段看管。

终于在千里戈壁种下片片树林,形成一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这些柳树不但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见证,而且还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获得新生。

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
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这棵柳树--它依然屹(yì)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tǎng)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