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解析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卷)答案解析D

计量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2、《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定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3、《计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4、《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5、《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周期检定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6、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
7、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8、检定合格印应清晰完整。
残缺、磨损的检定合格印,应即停止使用。
9、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10、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员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
11、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2、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开尔文,计量单位的符号是K。
13、在选定了基本单位之后,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基本单位以相乘、相除的形式构成的单位称为单位制。
14、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旋转速度的计量单位名称是转每分,计量单位的符号是r/min。
15、测量值为9998,修正值为3则真值为10001,测量误差为-3。
16、某仪表量程0~10,于示值5处计量检得值为4.995,则示值引用误差为0.05%,示值相对误差为0.1%。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A. 秒B. 米C. 千克D. 千瓦时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流的单位?A. 瓦特B. 伏特C. 欧姆D. 安培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表示功率的单位?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千克答案:C4. 摄氏度是国际单位制(SI)的温度单位吗?A. 是B. 不是答案:B5.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米B. 千米C. 公里D. 英里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力的单位?A. 焦耳B. 牛顿C. 瓦特D. 安培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量?A. 电流B. 电压C. 质量D. 温度答案:B8. 下列哪个数量不是国际单位制(SI)的衍生单位?A. 面积B. 动力C. 速度D. 压强答案:B9. 频率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牛顿B. 弧度C. 赫兹D. 千瓦答案:C10. 下列哪个选项是电阻的单位?A. 欧姆B. 瓦特C. 安培D. 焦耳答案:A二、填空题11. 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转换公式是 ______。
答案:F = C × 9/5 + 3212. 1千克等于 ______ 克。
答案:100013. 速度的计量单位是 ______。
答案:米/秒14. 功率的计量单位是 ______。
答案:瓦特15. 一升等于 ______ 毫升。
答案:1000三、简答题16. 什么是国际单位制(SI)?答案: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通用的度量衡系统,用于规范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它由国际计量委员会管理,包括七个基本物理量和一些衍生物理量的单位。
这些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17. 什么是摄氏度和华氏度?它们之间的转换公式是什么?答案: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常用于科学和公制国家,冰点为0℃,沸点为100℃。
而华氏度(℉)是温度的单位,常用于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冰点为32℉,沸点为212℉。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量是指()。
A. 测量设备的使用B. 规范计量单位的使用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计量单位的定义?A. 千克(kg):力的单位B. 摄氏度(℃):时间的单位C. 米(m):质量的单位D. 立方米(m³):体积的单位答案:D. 立方米(m³):体积的单位3. 精确度指的是()。
A. 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B.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答案: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 下面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计量器具分类?A. 基本计量器具B. 电子计量器具C. 公用计量器具D. 标准计量器具答案:C. 公用计量器具5. 标准件的作用是()。
A. 进行准确测量的依据B. 用于校准其他器具C. 检验计量器具性能的参照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 计量的国际标准是()。
答案:国际单位制(SI)2. 液体体积的计量单位是()。
答案:升(L)3. 光强的计量单位是()。
答案:坎德拉(cd)4. 校准计量器具时,一般根据()进行。
答案:标准器具5. 面积的计量单位是()。
答案:平方米(m²)三、判断题1. 计量的目的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答案:正确2. 计量器具的使用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答案:错误3. 计量仪表的灵敏度越高,越容易出现误差。
答案:错误4. 标准件的标定周期一般较长。
答案:正确5. 毫升是体积的计量单位。
答案:正确四、问答题1. 什么是零位误差?如何校正?答:零位误差是指测量仪表在没有测量量作用时的指针或数字显示不为零的现象。
校正方法是将零位调整装置调整为零位。
2. 什么是相对误差?如何计算?答: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计算公式为相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 真实值 × 100%。
3. 什么是百分比误差?如何计算?答:百分比误差是指相对误差用百分数表示的值。
中国计量法基础知识测试题(答案解析)

中国计量法基础知识测试题1.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____和__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1.2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___国际单位制_计量单位和__国家选定的其他__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3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务院__计量行政部门_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___县级以上__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设施监督管理。
1.4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____计量基准___器具,作为___统一全国________的最高依据。
1.5 我国《计量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___社会公用_______计量标准器具,经__上级人民____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1.6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__检定系统表___进行。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__计量检定规程___。
1.7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_经济合理_的原则__就地就近_进行。
1.8我国《计量法》规定,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取得_《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_。
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取得__《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1.9我国《计量法》规定,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__新产品___,必须经__省级以上__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样品的计量性能考核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1.10我国《计量法》规定,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__非法定计量单位的_计量器具和国务院__禁止使用的__其他计量器具。
1.11我国《计量法》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对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保证产品__计量性能合格__,并对合格产品出具产品合格证。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测量技术B. 测量原理C. 测量单位D. 测量误差2. 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主单位是:A. 米B. 千米C. 厘米D. 毫米3.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操作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A. 测量结果的真值B. 测量结果的误差大小C.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5. 测量数据的记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B. 保留有效数字C. 四舍五入到整数D. 根据需要任意取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计量单位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7.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______误差和______误差。
8.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9. 测量结果的______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
10. 在进行测量时,应尽量减小______误差,避免______误差。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什么是测量的重复性?它在实际测量中的意义是什么?13. 什么是测量的再现性?它与重复性有何不同?14. 简述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某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为±0.05mm,若测量一个长度为100mm的物体,计算其测量结果的可能范围。
16. 给定一组测量数据:10.2mm, 10.3mm, 10.1mm, 10.4mm, 10.5mm,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计量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8. 论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D4. B5. B二、填空题6. 基本单位,导出单位7. 系统性,随机性8. 精度等级9. 精确度10. 系统性,随机性三、简答题11.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及答案

计量基础知识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计量是一门以量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科学。
2. 下列哪项不属于计量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科技工作者的计量思维B. 开展质量分析与计量技术研究C. 建立和完善计量理论与方法体系D. 实施计量标准与认证检验答案:A3. 下列哪个不属于计量单位的基本属性?A. 唯一性B. 稳定性C. 可比性D. 可溯源性答案:C4. 近似数4.365的有效数字是______。
A. 4C. 4.36D. 4.365答案:D5. 某实验测得一个物理量为12.34 cm,它的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为±0.005 cm,表范围是______。
A. 12.35 cmB. 12.34 cmC. 0.005 cmD. 0.010 cm答案:B6. 测得三个角度分别为36°、38°和42°,这三个角度的最精确平均值为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答案:38.67°7. 在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是______。
A. 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长度B. 使用万能表测量电压C. 使用天平测量重力加速度D. 使用千分尺测量直径8. 一个小球在x轴上从原点出发,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恒定为1 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
A. 1 m/sB. 2 m/sC. 0.5 m/s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计量结果的准确度受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2. 计量学中,常用的统计分布是正态分布。
3. 1 kg力等于9.8 N。
4. 计量结果的可信度是指结果与所测量物理量的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5. 表征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标准偏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计量单位制的基本原则。
答案:计量单位制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单位一致性原则,即计量单位必须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能互相矛盾;二是国际原则,即计量单位应与国际单位保持一致;三是合理性原则,即计量单位应符合科学实际和社会生产需要。
计量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计量习题与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其全面特点是( C ) 。
A, 统一、准确、可靠;B •代表性、完整性、严密性;C.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律性 D .准确性、统一性、法律性。
2•下列不属于计量内容的是(C)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B .量值传递与溯源 c .测量仪器的购置 D .计量管理3. 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 ( C )。
A.重复性B .稳定性C .复现性D .统一性4. 任何测量误差都可表示为 ( B ) 的代数和。
A,系统误差与真值 B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与真值 D .测量值与随机误差5.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称为( B ) 。
A.灵敏度B .分辨力C .稳定性D .偏移6.测理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为 ( D ) 。
A.参考条件B .标准条件C .使用条件D .极限条件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是 ( C ) 。
A. CGS单位制B .工程单位制 C . SI单位制D. MKS单位制8.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 ) 。
A.测量范围B .标称范围C .量程D .计量规程9.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B )A.漂移B.稳定性C .灵敏度D .偏移10.计量检定的的依据是 ( B ) 。
A 校准规范B 检定规程C 《计量法》D 合同规定11 测量控制体系是指 ( D ) 。
A 为确保测量设备与预期使用要求想一致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B 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咋C 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D 为实现测量过程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12 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模称为 ( B ) 。
计量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计量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计量就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其全面特点就是( C )。
A,统一、准确、可靠; B.代表性、完整性、严密性;C.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律性D.准确性、统一性、法律性。
2.下列不属于计量内容的就是( C )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B.量值传递与溯源c.测量仪器的购置D.计量管理3.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 C )。
A.重复性B.稳定性C.复现性D.统一性4.任何测量误差都可表示为( B )的代数与。
A,系统误差与真值B.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与真值D.测量值与随机误差5.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称为( B )。
A.灵敏度B.分辨力C.稳定性D.偏移6.测理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称为( D )。
A.参考条件B.标准条件C.使用条件D.极限条件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就是( C )。
A.CGS单位制B.工程单位制C.SI单位制D.MKS单位制8.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 )。
A.测量范围B.标称范围C.量程D.计量规程9.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B )。
A.漂移B.稳定性C.灵敏度D.偏移10.计量检定的的依据就是( B )。
A.校准规范B.检定规程C.《计量法》D.合同规定11.测量控制体系就是指( D )。
A.为确保测量设备与预期使用要求想一致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B.用于保证计量可靠与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咋C.为核查计量器具就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使用与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D.为实现测量过程连续控制与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12.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模称为( B )。
A.测量范围B.量程C.标称范围D.最大允许误差13.汁量检定的依据就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检定人员计量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您认为正确的请在()中划“√”,错误的请在()中划“×”)(每题1分,共25分)
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使用单位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自己确定。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3. (×)体积的单位升(L)既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又是国际单位制单位。
4. (√)不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不是完整的测量结果。
5. (×)某台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可以表示为±0.3%。
6. (√)过去采用的“约定真值(相对真值)”和“理论真值”均称参考量值。
7. (×)测量的准确度就是测量的精密度。
8. (√)已知系统测量误差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9. (√)随机测量误差等于测量误差减去系统测量误差。
10. (×)测量不确定度是用来评价测量值的误差大小的。
11.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组成。
12. (×)计量单位的符号可以用小写体也可用大写体,用人名命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用大写体。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统称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14.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15. (×)和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一样,准确度可以定量地表示。
16. (√)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的计量器具属合格计量器具。
17. (×)计量要求就是产品或工艺的测量要求。
18. (×)计量确认就是对计量器具的检定。
19. (√)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可以自己制订计量确认间隔。
20.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都具有溯源性。
21.(√)测量过程的控制可以发现测量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22.(×)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所有条款都是强制性条款。
23. (×)能源计量范围只包括用能单位消耗的能源。
24. (×)电力是一次能源。
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承担检定。
二、选择题(请您在认为正确的句子前划“√”)(每题1分,共25分)
1.给出测量误差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1至2位
2. 以下那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A.秤是强检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是强检计量器具
C.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表是强检计量器具
3.下面几个测量误差的定义,其中JJF 1001-2011的定义是。
A. 含有误差的量值与真值之差
√B.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C. 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实际值之差
4.以下哪一种计量单位符号使用不正确。
A.升L √
B.千克Kg
C.牛(顿)N
5.若电阻的参考值是1000Ω,测量得值是1002Ω,则正确的结论是。
√A.测量误差是2Ω B.该电阻的误差是2Ω C.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是0.2%。
6.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 B.准确度等级√C.法定
7.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测量仪器保持其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计量特性 B.示值 C.复现值
8.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A.摩(尔)√B.焦(耳) C.开(尔文)
9.在规定条件下,由具有一定的仪器不确定度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能够测量出的一组同类量的量值。
称为。
A.标称范围√
B.测量区间
C.示值范围
10.随机测量误差是。
A.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B.对不同量进行测量,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分量;
√C.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11. 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仲裁检定的数据为准。
A.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B. 本地区准确度最高的计量标准
√C.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基准
12. 质量单位“吨”(单位符号是“t”)是。
A. 国际单位制单位
√B. 法定计量单位中,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C. 英制质量单位
13. 测量重复性是指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
√
A.精密度
B.稳定性
C. 准确性
14. 开展校准首先是要满足的要求。
A.法规√
B.顾客
C.校准规范
15.给出校准结果的同时必须给出。
A.误差√B.测量不确定度 C.校准时间间隔
16.一个企业的AAA级测量管理体系满足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A.全部 B.部分 C.绝大部分
17.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职能。
A. 技术
B. 计量检定
√C. 行政和技术
18.在用的测量设备的标识除了测量设备的唯一性标识(设备编号)以外,还必须有标识。
A.在用√
B.状态
C.检定合格
19.企业的计量标准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A.所有√
B.最高
C.在用
20.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A.允许误差范围 B.准确度等级√C.法定
21.没有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应当向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核发计量检定员证。
A.上一级的√B.注册地的 C.和企业平级的
22.煤炭是。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载能工质
23.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是以确定的。
√A.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B. 在企业中的所属地位
C.企业中机构的划分
24.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后。
A.指定上岗√B.持证上岗 C. 上岗
25.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值的参数。
√A.分散性 B.准确度 C.误差大小
三、计算题(共50分)
1.某量标称值为300.00 mm ,实际值为299.94 mm,绝对误差是多少?(3分)相对误差是多少? (3分)
解:绝对误差 Δ= 300.00-299.94=0.06 mm
相对误差 r ∆ =
2. 某测量列为:100.04mm ,100.02mm ,100.05mm ,100.08mm ,100.02mm ;
1)求其算术平均值和单次测得值的实验标准偏差(贝塞尔法);(10分)
2)若测量结果用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给出,求3次测量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
(3分)
解: 1)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mm 042.1001==∑=-n x x n i i
2)单次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偏差: mm 025.01
)()(12=--=
∑=n x x x s n
i i 3)3次测量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mm 014.03)
()
()(===x s N x s x s
3.某企业每年消耗原煤20000t ,折合多少吨标准煤?该企业是否是重点用能单位?(原煤折算标准煤系数为:0.7143)(5分)
解:20000t ×0.7143=14268t (标准煤)
该企业是重点用能单位。
%02.0%10094
.29906.0=⨯
4.某企业有150台用电设备,其中50台的功率为(10~50)kW ,另外100台的功率为(100~200)kW 。
该企业认为100台功率为(100~200)kW 的设备为主要用能设备配备了80块电能表用来统计用电量。
问:
1)该企业确定的主要用能设备是否正确?(6分)
2)配备多少台电能表即可满足GB 17167-2006标准的要求(要求配备率95%)。
(6分)
3)电能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多少?(使用GB 17167-2006标准给出的公式计算)(14分)
解:
1)按照 GB 17167-2006标准的要求,100kW 以上的设备属于主要用能设备,该企业确定的主要用能设备是正确的。
2)功率为(100~200)kW 的设备100台主要用能设备,按照 GB 17167-2006标准的要求,应配备95台电能表。
3)
该企业的电能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84%。
%84%10095
80%100L s p =⨯=⨯=N 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