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务实运用)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务实运用)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务实运用)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及地质条件概况 (2)

3、复合地基工程施工方案简述 (5)

4、施工部署 (6)

5、施工平面布置 (8)

6、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9)

7、旋挖桩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 (13)

8、旋挖桩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

1、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建筑工程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

管理的通知》(成建委【2013】333号,2013年7月9日发)

(8)《鑫苑·鑫都汇北区地基处理范围及要求》,四川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4

月30日)

(9)《鑫苑·鑫都汇项目(北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年3月26日)

(10)《鑫苑·鑫都汇项目(北区)(3#楼1单元、4#楼、5#楼)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地基处理工程》,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年5月12日)

2、工程及地质条件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牧华路南侧,交通便利。该项目由26~32

层高层住宅、2~3层商业及地下室(北区为1层地下室)组成。本工程由成都

鑫苑万卓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由中国建筑

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的勘察工作。根据北区勘察报告所揭露

的地层情况,3#楼1单元,4#楼,5#楼地基土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地基处理工作,通过地基处理使其地基土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表1.1 需进行处理的建筑物工程概况

序号建筑物结构层数高度建筑物基础

名称类型(m)

预计基础

型式预计

埋深

(m)

±0.00标高

(m)

地上地下

3 3#楼1单元框剪32 1 93.70 筏板基础 6.45 469.20

5 4#住宅框剪32 1 93.70 筏板基础 6.30 469.20

6 5#住宅框剪32 1 93.70 筏板基础 6.30 469.20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貌特征

本场地位于流县华阳镇牧华路南侧,交通便利。场地原为农田、荒地,场地内地形大部分地段比较平坦,场地内孔口绝对高程在467.11~468.50m之间,最大高差约1.39m,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I级阶地。

2.2.2 岩性条件

经勘察查明,场地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白垩纪中统灌口组(K2g)泥岩组成。各层岩土的构成和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耕土①:表层约0.3m为耕植土,灰色,灰黑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主,含少量植物根茎、虫穴,夹杂有角砾、卵石。为新近填土,全场地分布,层厚0.30~1.2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粘土②:褐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50~4.90m。

粉土③-1: 褐色~灰褐色,稍密,稍湿~湿,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地段缺失,起伏变化大,局部混杂细砂。层厚0.50~1.80m。

淤泥质粉土③-2: 灰黑色,稍密,稍湿~湿,以粉粒为主,质轻,含有机质,土质疏松,仅少数钻孔中揭露,局部混杂细砂。层厚0.40~2.80m,主要分布于5#楼、6#楼、7#楼区域。

细砂④-1: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湿。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