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势篇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兵法——势篇

孙⼦兵法——势篇孙⼦⽈: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众如⽃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复始,⽇⽉是也;死⽽复⽣,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不过五,五⾊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如循环之⽆端,孰能穷之?激⽔之疾,⾄于漂⽯者,势也;鸷鸟之疾,⾄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乱⽽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不可败也。

乱⽣于治,怯⽣于勇,弱⽣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故能择⼈⽽任势。

任势者,其战⼈也,如转⽊⽯。

⽊⽯之性,安则静,危则动,⽅则⽌,圆则⾏。

故善战⼈之势,如转圆⽯于千仞之⼭者,势也。

译⽂:孙⼦说:⼤凡治理⼤部队与治理⼩分队原理是⼀样的,抓住编制员额有异这个特点就⾏了;指挥⼤部队战⽃与指挥⼩分队战⽃基本原理是⼀样的,掌握部队建制规模及其相应的名称不同这个特点就⾏了。

统帅三军兵⼠,能让他们⼀定⽴于受敌⽽不败的地位的话,就在于巧妙地运⽤奇兵、正兵;军队所指之处,像以⽯击卵⼀样,就在于灵活运⽤虚实,以实击虚。

⼤凡作战,以正兵交合,以奇兵取胜。

善于出奇制胜的⼈,他的妙法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就像天地万物的变化⽆穷,就像江河流⽔的奔腾不息。

周⽽复始,⽇⽉运⾏就是这样;去了⼜来,四季更替就是这样。

⾳阶不过五个,但五个⾳阶融合演奏的⾳乐却是赏听不尽的;原⾊不过五种,但五种颜⾊调和绘成的画图之美是观赏不完的;原味不过五种,但五味调配的滋味却是品尝不尽的;作战的基本⽅式,不外乎奇正两种,但奇正的变化运⽤,却是⽆穷⽆尽的。

奇与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样没有尽头,有谁能穷尽它呢。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孙子兵法·兵势篇先秦-孙武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对照翻译:孙子曰:孙子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治理大军团就像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指挥大军团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依靠明确、高效的信号指挥系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整个部队与敌对抗而不会失败,是依靠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攻击敌军,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以实击虚。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但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象江海一样永不枯竭。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象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兵势篇》用势造势出奇制胜孙子说:通常而言,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的进攻而没有溃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对敌军所实施的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的作战,总是一“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

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

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

乐音的基本音阶不过五个,然而五个音阶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变化,却是不可尽观;滋味不过五样,然而五味的变化,却是不可尽尝。

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

“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湍急的流水迅猛地奔流,以致能够把巨石冲走,这是因为它的流速飞快形成的“势”;鸷鸟迅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是由于短促快捷的“节”。

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

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迅疾的节奏犹似击发弩机把箭突然射出。

战旗纷乱,人马混杂,在混乱之中作战要使军队整齐不乱。

在兵如潮涌,昏沌不清的情况下作战,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

向敌诈混乱,必须已方组织编制严整;向敌诈示怯懦,必须已方具备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必须已方拥有强大的兵力。

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的好坏所决定的;勇敢或怯懦,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双方实力大小的对比所显现的。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便会听从调动;用小利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

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动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掩击它。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

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

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

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兵势篇:这一篇文章主要包括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兵势篇”的第三部分,择人而任势。

一、兵法解析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意思就是:善于带兵打仗的人则,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

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军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头、石头一般。

木块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安稳含意是静止放在的,图象置放在险峻崎岖之处就滚动。

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

所以,善于统率作战的人引发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孙子的这段论述提出了三个结构性问题:势、任势和择人。

什么叫势?孙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

”也就是说,“善战人之势”,就像把一块圆形的石头置于头顶圆形山顶上,并且再用劲去转动它,由于“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这块置于高山之巅的转动着的随时可能滚下来的圆石产生的能量,就让比方形的石头,或放于半山腰、山脚下,也不转动它要大得多。

可见,势是力量在战场上所处的空间上才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局面、气势和冲击力。

什么叫任势?任是运用,任势就是用势,兵家用势指的是用兵作战要能够取得类似“转圆石于千仞之山”那样的效果。

如杜牧所云:“转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者,在山不在石也。

战人有百胜之勇,强弱一贯者,在势不在人也。

”用势说到底,就是把长期存在于将帅及其军队中的指挥、战斗能力借助于客观情况(如天时、地利),使其最大限度地办到。

任势的关键点还在于择人。

任势要靠人运筹、谋划。

所以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那么怎么做到“择人而任势”呢?第一是选择良将,良将的标准是“智、信、仁、勇、严”全面发展,如汉之韩信、蜀之孔明、南宋之岳飞,这些好手用兵高妙。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鉴赏《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势篇》原文鉴赏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①,分数是也②;斗众如斗寡③,形名是也④;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⑤,奇正是也⑥;兵之所加,如以酸投卵者⑦,虚实是也⑧。

凡战者,以正合⑨,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

五声之变⑩,不可胜听也。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11),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12),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13),孰能穷之?激水之疾(14),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15),至于毁折者,节也(16)。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纩弩(17),节如发机(18)。

纷纷纭纭(19),斗乱而不可乱也(20);浑浑沌沌(21),形圆而不可败也(22)。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2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24),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25)。

任势者,其战人也(26),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27),势也。

【注释】①治:管理。

②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

曹操注云:“部曲为分,什伍为数。

” ③斗:指挥作战。

④形名:指古时军队使用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工具和信号。

曹注云:“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 ⑤必:即使。

⑥奇正:指古代用兵作战的变法和常法。

奇:出人意外的、异常的。

正:正规的,正常的。

⑦碫(duan音段):磨刀石。

泛指石头。

⑧虚实:指强弱、劳逸、众寡、真伪等,这里是以实击虚的意思。

⑨合:会合,指迎敌。

⑩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11)五色:指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

(12)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7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 顺着的意思 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作战的战术不过“奇正”,可是
“奇正”的变化乃无穷无尽。“奇”、
“正”相互转化,就象转动圆环一样, 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8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 势也;
湍急的水,飞快地奔流,以致能 湍急的水 急速 冲走石头,这就叫着“势”。鸷鸟迅
的才华,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是事业成
功的关键。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6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三 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狄仁杰举用降将
萧何月下追韩信 武则天信重狄仁杰 多儿衮结盟吴三桂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7
自身素质和才能。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4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二 出奇制胜,防不胜防
诺曼底登陆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突破马奇诺防线
四渡赤水
泰德特纳广播公司崛起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三井东山再起
25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三 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择人而任势”。选拔德才兼备的各 级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他们
因此用科学的编制体制组织最佳的战斗队伍是如意指挥队伍的关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0三主要韬略及应用青化砭一战大捷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4三主要韬略及应用奇正是战术的核心善于应用变化无穷的奇正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第 五 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 孙子说:凡是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 分数是也;

-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兵法《势篇》

三《势篇》主要中心思想
第一层:战势的内容。孙子说:管理大部 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的 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 队一样,这是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统帅 全军能够使它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时,而 不致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 问题;军队打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一样, 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3, 论战势的姿态和方法 之一 【原 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guo、nu),节如发机。 【注 释】 (1) 激水之疾:激,湍急。疾,快,迅猛、急速。 (2) 鸷鸟: 鸷(音《拼音》) , 凶猛的鸟, 如鹰、雕、鹫之类。 (3) 节: 节奏。指动作爆发得即迅捷、猛烈, 又恰到好处。 (4) 势如彍弩: 彍, 弩张满的意思。彍弩即张满待发之弩。 (5) 发现: 机, 即弩牙。发现即引发弩机的机纽, 将弩箭突然射击。 今译: 湍急的水流得疾快,以至于漂转巨石,这是由于地势险陡造成;凶 猛的鸟迅飞搏击,以至于(使小鸟来不及逃避,致被)毁折,这是由 于它能节量距离远近的度数。因此,善于打仗的人,他的战势险疾, 他节量的距离短近。战势如同把弩拉满一样,节度如同拔动弩上的机 纽突然把箭射出一样。
二,《势篇》原文解读和释义
1, 总论战势的内容,不外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项 【原 文】 凡治众如治寡者,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者,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 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duan)投卵者,虚实是也。 【注 释】 (1) 治众: 意为管理人数众多的部队如同管理人数很少的部队的一样。 (2) 分数: 此处指军队的编制。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就叫分数,这里是指分 级分层管理之意。 (3) 斗众: 指挥人数众多的部队作战。斗, 使…战斗( 使动用法) 。 (4) 形名是也: 形, 指旌旗;名, 指金鼓。古战场上, 投入兵力众多,分布面积 也很宽广, 临阵对敌, 无从知道主帅的指挥意图和信息, 所以设置旗帜, 高举 于手中,让将士知道前进或后退等, 用金鼓来节制将士或进行战斗或终止战斗。 (5) 毕受敌而无败: 必, "毕"的同音假借, 意为安全、全部。 (6) 奇正:指古代军队作战的变法和常法,其含义甚广,如:先出为正、后 出为奇,正面为正、侧翼为奇,明战为正、暗攻为奇,等等。 (7) 碫(段):磨刀石,这里泛指示石块。 (8) 虚实:指强弱、劳逸、众寡、真伪等,这里是以实击虚的意思。 今译: 大抵统治人数多的军队如同统治人数少的军队一样容易,这是因为能分级 编制,递相统属。指挥人数多的队伍战斗如同指挥人数少的队伍战斗一样容 易,这是因为善于运用旗帜锣鼓(等通信、联络、指挥信号)。全军的战士 可使尽受敌人攻击却不至于打败仗,这是因为能活用奇正之术,(以导战势 于有利。)进攻,所向无敌,如同用坚硬的石头去打脆薄的鸡蛋一样容易, 这是因为能避实击虚。--总论战势的内容,不外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项。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下)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下)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下)【原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①;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②。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③。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④。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⑤。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⑥。

治乱,数也⑦;勇怯,势也⑧;强弱,形也⑨。

【注】①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郭化若说:“这里用水这一物质,在迅猛奔流的运动中产生的冲力和能量能冲走石头作比喻,说明‘势’的含义。

即指挥军队作战行动迅猛有力,就能加大对敌的优势而易于取胜。

”陈宇说:“孙武在本篇中所说的‘势’,不管是指形势、态势、位势,还是气势、优势,其基本含义都落脚到一种‘力’。

”“在战争中,主要是指军事力量的优化集中、妥善运用和充分指挥,表现为战场上有利的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

”激水,湍急的流水。

疾,快,急速,迅猛。

漂石,指湍急的流水使河床上的石头漂浮起来。

②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鸷鸟,指鹰、雕、鹫之类凶猛的禽鸟。

毁折,指猛禽捕捉擒杀弱小的鸟雀。

节,郭化若说:“节,即距离。

这里指接敌距敌愈近,则发起冲击时愈能迅速而突然。

这就是‘节’的含义。

”李零说:“‘节’是什么?就是出击的时机和节奏。

”③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郭化若说:“《孙子》出奇造势的中心命题就是这里所说的‘势险’和‘节短’。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隐蔽地接近敌人到最短距离,突然地猛烈攻击敌人。

这种战术原则,至今仍可资借鉴。

”④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朱军说:“以‘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来比喻战时部队集中,人人逞勇,个个欲战的待动状况,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发动。

在这时刻,即指挥员采取决心、下达命令的节骨眼的关键时刻,其节是很短的,决心的节,只存于方寸之间。

本段用两个比喻说明在战争中既要运用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又要做到机动迅猛,才能发挥威力;既要近战,又要有节制地运用兵力,……其次,还说明战时用兵‘势险’、‘节短’之意,表示指挥员的决心既要正确又能及时,始能不误战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势篇
势篇摘要
• 主要论述了“势”的形成和利用以及“势” 和作战的关系等问题。 • “势”是以“奇正”之术(兵力的战术配 置)为主要内容的,要正确运用“奇正” 的变化,以出奇制胜。 • 强调充分发挥将帅杰出的指挥才能。

释 文 :
军 也 纷 纷 听 从 李 自 成 的 号 令 。 地 的 起 义 各 北 江 、 北 湖 、 南 河 。 大 扩
乱生于治;治乱,数也 释文: 在一定条件下,混乱转化为严整;混乱与严 整是组织指挥好坏的问题。 • 唐宪宗元和年间,朝廷讨伐叛乱的淮西节度使吴 元济,连战不利。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 李訫受命接替袁滋出任彰义军节度使。当时,军 中士气低落,厌战情绪十分强烈。李訫上任后, 十分关心将士,但闭口不提征战之事,对军队的 治理也不十分严格。有人为此指责他,李訫解释 说: 我军换将帅,必然容易引起敌人警觉,我只 有示之懈怠,敌人才有可能放松戒备。我也才有 可能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事情果然如李訫所料。 吴元济得知李訫的所作为后,并没有把他放在眼 里。结果,李訫待时机成熟,派精锐袭取蔡州, 大败吴元济。
• 公元前204年(汉王三年),项羽率部在齐地作战, 刘邦乘项羽后方空虚之机,率领五十余万大军, 进攻楚地。项羽得到消息后,留下其他将领继续 攻打齐国,自己率领精兵三万余人,迅速增援彭 城,包围汉军一部。汉军上下以为此战必胜无疑, 大摆酒宴,以示庆贺。项羽率部于拂晓时分突然 发动进攻。汉军仓促应战。战至中午,汉军溃败。 项羽率部追击,于谷水、泗水等地杀汉军十余万。 汉军南逃至雎水,十余万人无路可逃,纷纷落入 雎水,雎水为之阻塞。在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刘邦经过奋力拼杀,仅率数十骑逃出。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 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释文: 湍急的水流能把石头冲走,是水势强大的缘故;凶猛的飞鸟能捕杀鸟兽,是 节奏恰当的缘故。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战斗态势是险峻的,节奏是短促而猛 烈的。这种态势就像张满的弯弓,节奏就像触发弯弓上的扳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 释文: 在旌旗飞舞、人马如云的混乱中作战,必须确保 自己的部队不发生混乱。
• 公元1362年(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初,驻金华、 处州的朱元璋苗兵发动叛乱。2月,张士诚乘机派 张士信、吕珍率十万大军攻打诸全。驻守诸全的 谢再兴部坚守近一月,渐感不支,遂告急于严州 李文忠部。但李文忠部兵力有限、且严州接近敌 境,难以增援。为缓解谢再兴部压力,便在义乌 等地张贴告示,扬言邵荣、徐达等部十万大军不 日即可抵达诸全。消息传至敌营,吕珍部退营里, 准备迎战援军。此时,胡德济恰好自信州来援谢 再兴。夜半时分,胡德济、谢兴联手突袭张士信, 敌军惊惧之中四散奔走,人马自相践踏。胡德济 等迅速掩杀,张士信大败而走。
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释文: 在局面不清的情况下,必须确保自己的队伍部署 严密,不给、如南战斗,华中野 战军已连续作战10天,十分疲劳,将主力转移至 海安东北地区休整待机。国民党军李默庵部认为 华中野战军北撤是因为伤亡过大,不能再战,遂 以一部由如皋向北,一部自姜堰、大白米一线向 东,在几十架飞机支援下,企图两路夹击海安, 与华中野战军决战。华中野战军为保障主力休整, 令第7纵队以4个团的兵力在海安外围实行运动防 御,迟滞、消耗敌人。第7纵队以多数兵力在正面 节节抗击,少数部队插入敌后,进行袭扰。连续 阻击5天后,于8月3日主动撤离海安。
他 百 万 之 众 , 为
有 襄 阳 建 立 政 权 了 。 有 效 地 统 率 这 支 大 军 , 军 大 的 握 掌 他 , 时 当
在 元
公 1643 ( 年 明 崇 祯 十 六 年 )3 月 , 李 自 成 这 属 于 军 队 的 组 织 编 制 问 题 治 理 大 部 队 如 同 治 理 小 部 队 一 样 , 治 众 如 治 寡 , 分 数 是 也
怯生于勇;勇怯,势也 释文: 表面示敌怯懦,必须勇猛顽强;勇猛顽强而能示 敌怯懦,是战场态势有利的结果
•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李自成于宁州东北的 襄乐败明军一部。明朝廷为之震动。明将洪承畴 为报宁州兵败之仇,随即派曹文诏率劲旅出击李 自成部。曹文诏为人老谋深算,善于挥师作战, 素有“第一良将”之称。曹文诏率军气势汹汹地 杀奔李自成。李自成没有正面与之对抗,以主力 设伏于真宁湫头镇,尔后故作惊慌之状,引部分 兵力后撤。曹文诏步步进逼,起义军步步后退。 正当明军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之时,暗中埋伏的 起义军主力突然杀声四起,数万将士直奔明军, 明军大乱,纷纷溃逃。曹文诏命丧乱军之中。
断 大 提 高 , 作
大 训 练 。 经 过 战 整 能 顿 力 , 大 为 增 强 , 影 响 不 度 程 化 度 制 军 义 起
格 将 将 士 子 女 另 编 入 “
又 为 “ 老 营 ” , 规 定 不 孩 得 儿 与 军 将 ” 士 混 , 进 行 。 严 住
编 责 各 异 。 将
职 队 、 打 粮 队 士 、 家 属 随 部 队 行 动 , 单 独 , 同 不 称 名 , 等 队 草 马 打
• 1809年6月,拿破仑率法军18万余人进攻驻瓦格拉姆奥军。 奥军13万余人在卡尔大公指挥下,以洛包岛北端为防御重 点,构筑了以瓦格拉姆村为中心、正面宽约20公里的防御 阵地,企图依托河流和高地组织防御。6月30日,法军一 部从洛包岛北端渡河佯动。7月4日夜,法军主力冒雨从洛 包岛东南端奥军阵地薄弱地点渡河。5日晨,法军向奥军 左翼迂回。奥军放弃前哨阵地,撤至瓦格拉姆主阵地。15 时,法军全线出击,遭奥军顽强抗击。卡尔大公发现法军 左翼空虚,于6日拂晓转取攻势,以4个军的兵力对法军阿 斯珀恩方向实施反击,拿破仑见奥军中央阵地兵力薄弱, 决心左翼取守势,右翼迂回突击,主力中央突破,并调集 火炮百余门轰击奥军中央阵地。中午,对奥军中央阵地发 起进攻,右翼迂回亦进展顺利,左翼顽强抗击,阻敌于阿 斯珀恩。中央奥军损失惨重。至16时,奥军全线溃退。卡 尔大公见败局已定,遂下令全面撤退。
缝 , 建
时 精 兵 立 二 严 百 密 人 的 , 军 事 后 勤 系 统 , 三 包 匹 括 裁 同 。 到 二 马 配 人 每
有 标 营 ” 。 以
“ 将 军 统 辖 。 小 队 为 基 本 单 位 , 主 每 小 队 称 , 为 营 中 以 中 营 五
副 中 、 左 、 右 、 前 、 后
为 对 部 队 进 行 了 认 真 的 五 整 营 顿 , 各 设 正 、 分 军 全 将 。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释文: 统率三军能够使它在敌人的进攻面前不致失败,这属于战术变化问题。 释文: 统率三军能够使它在敌人的进攻面前不致失败,这属于战术变化问题。
• 1942年11月,为切断斯大林格勒地区德军的退路, 苏军第26坦克军奉命夺取卡拉奇附近顿河上的惟 一一座大桥。大桥处于德军防区纵深内部,强攻 显然不是办法。22日凌晨3时,军长罗金利用夜 暗的有利条件,命令苏军上百辆坦克不用任何伪 装,全部开着明亮的车灯,成一路纵队沿公路穿 过德军数十公里的阵地,大摇大摆地向卡拉奇大 桥方向前进。沿途德军对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都 深信不疑,均以为是己方部队而未加阻拦。苏军 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了大桥,为随后围歼德军创 造了条件。
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 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释文: 统率军队攻打敌人,如同用石头打鸡蛋一样, 释文: 统率军队攻打敌人,如同用石头打鸡蛋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 的运用问题。 的运用问题。

1942年5月27日,山本五十六率日军联合舰队进攻处于劣 势的中途岛美军。6月5日拂晓前,日军出动一百余架舰载 机对中途岛实施第一次突击。驻太平洋美军司令尼米兹以 地面防空部队和少量战机对付日机,命令其他战机升空隐 蔽,以避开强大的日军机群,保存实力,待机歼敌。当日 军第一批战机无功而返、第二批战机尚未升空之际,美军 飞机从隐蔽空域对日军南云舰队发起突然袭击。经过激烈 交战,日军损失“赤诚”、“加贺”、“苍龙”、“飞龙” 号等4艘航空母舰、10艘巡洋舰和300架飞机,伤亡3500 余人;美军仅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和150架飞机, 伤亡300余人。此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 1952年12月2日,美国空军32架F-86飞机掩护侦察机在铁 山半岛及鸭绿江沿岸侦察照相。志愿军空军第3师第9团副 团长王海率3个中队配合友军空军打击F-86机群。编队进 至新市洞与枇岘洞地区上空时,王海发现目标,遂率编队 右转15度。在第2、3中队都遭美机咬尾的危急情况下,王 海命令僚机组反击第3中队尾后的美机,自己率僚机反击 第2中队尾后的美机。僚机组3号机孙生禄接令后,发现长 机组尾后也有4架美机,且距离更近,威胁更大。他立即 率僚机首先驱逐了长机组尾后的美机,后又急速右转,向 第3中队尾后的美机开炮,迫其放弃攻击。至此,整个编 队摆脱被动,转入进攻。战斗中,孙生禄在美机群反扑时, 机智地转到美机群背后,抢先开火,先后击落F-86飞机2 架。

1967年,以色列为了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 动,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决定对埃及发动突然袭击。 1967年6月5日晨,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 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作战飞机袭击阿拉伯国家25个空 军基地,击毁埃军绝大部分飞机于地面,给埃空军以毁灭 性打击;同时击毁叙利亚飞机50余架、约旦飞机约20架、 伊拉克飞机10余架。以军掌握制空权后,出动22个旅实施 多方向快速突击,四天内在西线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 东线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全部地区;10日又 向东北出击,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8-11月,埃、约、 叙先后同意停火。
弱生于强;强弱,形也 释文: 表面示敌弱小,必须实力雄厚; 实力雄厚而能示敌弱小,是兵力对比的结果
• 匈奴冒顿单于即位之初,东胡比较强大。一次, 骄横的东胡王向冒顿单于索要千里马,冒顿单于 不顾属下的反对,把千里马送给他。过了一段时 间,东胡王又索要一位阏氏,冒顿单于又不顾属 下的反对,把自己宠爱的阏氏送给他。东胡王接 连得逞,更加轻视匈奴。后来,东胡军队侵占匈 奴土地。冒顿单于乘东胡不备,率精兵迅速出击, 一举大败东胡,杀死东胡王,虏获大量财物,为 统一漠北游牧部族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