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第3次课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实训课程》第三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实训课程》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实训项目一:自知之明活动 表3-12 创业素质评价表
Part 4 实训内容
续 表
18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实训项目一:自知之明活动 表3-12 创业素质评价表
Part 4 实训内容
19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实训项目一:自知之明活动
Part 4 实训内容
如果你A栏的总分超过60分,说明你具备较强的创业素质;如果你B栏 的总分超过60分,说明你需要对自己的弱项加以改进,将弱项转化为 强项。
Part 4 实训内容
11
磁石指南针
除用其反射面发送信号之外, 指南针并无其他用处,反而有引诱 人们离开失事地点的危险。
39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实训项目三:沙漠求生
2.专家意见
Part 4 实训内容
13.书1本,名为《沙漠中可食的动物》
14.伏尔加酒4公升
12.当地航空图
15.盐片1瓶(1 000片)
2.专家意见
Part 4 实训内容
每人太阳镜1副
人在强烈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患光盲症。用降 落伞遮荫可避免眼睛受损,用手帕或纱布蒙眼也可 避免眼睛被太阳光灼伤,但用太阳镜更舒适。
38
09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实训项目三:沙漠求生
2.专家意见
10
薄纱布1 箱
纱布可当绳子或包扎脚部、足 踝、头部或面部,作保护之用。
— 2—
第三章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1 Part 实训目标
1.了解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并对自己进行测试与评价; 2.引导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并进行相互了解、互助合作; 3.帮助各创新创业团队初步选择创业项目并做好前期讨论。

教案(实训课)(模板)

教案(实训课)(模板)

教案(实训课)(模板)第一章:实训课概述一、实训课的定义与意义1. 解释实训课的概念2. 阐述实训课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3. 分析实训课与理论课的区别与联系二、实训课的类型与组织形式1. 介绍不同类型的实训课2. 分析各种实训课的特点与应用场景3. 讲解实训课的组织形式及实施步骤三、实训课的教学目标与原则1. 明确实训课的教学目标2. 阐述实训课教学原则的重要性3. 介绍实训课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四、实训课的教材与教学资源1. 分析实训课教材的特点与要求2. 介绍实训课教学资源的种类与获取途径3. 讲解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实训课教学五、实训课的评估与反馈1. 阐述实训课评估的目的与意义2. 介绍实训课评估的方法与指标3. 分析实训课反馈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第二章:实训课教学设计六、实训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1. 讲解实训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2. 分析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3. 强调实训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七、实训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1. 分析实训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2. 介绍实训课教学内容组织的方法与技巧3. 讲解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实训课教学内容八、实训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 介绍实训课教学方法的种类与特点2. 分析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训课中的应用场景3. 讲解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与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九、实训课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1. 阐述实训课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2. 介绍实训课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3. 分析实训课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改进措施十、实训课教学中的安全与纪律管理1. 讲解实训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2. 分析实训课纪律管理的作用与原则3. 介绍实训课安全与纪律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六章:实训课教学实践六、实训课的准备与实施1. 详述实训课前准备工作的要点2. 讲解实训课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措施3. 强调实训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策略七、实训课中的指导与辅导1. 分析实训课中教师指导的作用与方法2. 介绍实训课中辅导学生技巧与策略3. 讨论如何处理学生在实训课中遇到的问题八、实训课的课堂管理1. 解释实训课课堂管理的重要性2. 介绍实训课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 分析实训课中可能出现的纪律问题及解决办法九、实训课的案例分析1. 提供实训课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2. 讨论实训课案例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训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十、实训课的创新与发展1. 阐述实训课创新的必要性与意义2. 介绍实训课创新的方法与途径3. 分析实训课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十一章:实训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十一、实训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1.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实训课中的应用价值2. 介绍常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及其在实训课中的使用方法3.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对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十二章:跨学科实训课的策划与实施十二、跨学科实训课的策划与实施1. 阐述跨学科实训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分析跨学科实训课的策划要点与实施步骤3. 分享跨学科实训课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十三章:企业实训课的合作与实践十三、企业实训课的合作与实践1. 探讨校企合作开展实训课的意义与模式2. 介绍企业实训课的实践环节及其组织与管理3. 分析企业实训课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十四章:实训课的总结与反思十四、实训课的总结与反思1. 阐述实训课总结的重要性与方法2. 分析实训课反思的过程与策略3. 探讨如何根据实训课的总结与反思改进教学十五章:实训课的未来发展十五、实训课的未来发展1. 展望实训课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 预测实训课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3. 探讨实训课在应对社会挑战中的应对策略与创新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实训课的概念、类型、组织形式、教学设计、实践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跨学科策划与实施、企业合作与实践、总结与反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x电子商务考证(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课程实训教材2-3如何用理论来更指导客服ppt课件_图文

1+x电子商务考证(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课程实训教材2-3如何用理论来更指导客服ppt课件_图文
PS:回答内容回复对1条即得满分7.5 提问内容得分=正确条数与知识库匹配度 *70%
应答测试4种判断结果
自动回复 > 回答正确 > 回答错误 > 语义消极
得分
不得分
网店客户服务实训3条基本原则
先场景训练、后应答测试
提问、回答内容多多益善
改变思维,从关注内容对错到 内容如何迎合判断
慢一点,耐心一点、多写一点、少纠错一点,结果就会好一点
实训案例讲解——关键词分析法
提问内容关键词 回答内容关键词
拉杆箱、需求、推荐 卖点、引导购买
有需要,求推荐、拉杆箱 卖点是什么(背景资料)
实训案例讲解——关键词分析法
提问内容关键词 回答内容关键词
拉杆箱、需求、推荐 卖点、引导购买
表达需求,犹豫不决 卖点是什么(背景资料)
问题场景:商品推荐 提问内容
谢谢
你好,我想买个拉杆箱,给推荐下吧 店里哪款拉杆箱卖的比较好?
回答内容
亲,本店这款拉杆箱采用万向静音轮,顺滑且耐磨,双层防爆拉 链,装得多,一体化加强拉杆,内置坚固加强筋,72°更稳固。 特选闪光膜箱面,带来360°闪耀颗粒,拒绝撞箱子。
这款拉杆箱耐用吗? 店里有好看的拉杆箱吗?
亲,您好,这款拉杆箱采用万向静音轮,顺滑且耐磨。
网店客户服务场景训练实训步骤
01
任务详情下载“客服背景资料资源包”
03
多角度填写提问问题
05
在实训教材任务背景及分析中要素
02
结合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场景
04 查阅背景资料与场景相关信息
06
填写回答内容
网店客户服务应答测试实训步骤
01
识别问题来源,确定回复角度
查阅客服背景资料相关信息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

传感器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景。

2. 使学生掌握传感器实训操作流程,了解传感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理解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传感器实训任务。

2. 培养学生分析传感器数据、处理传感器故障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传感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对传感器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传感器原理及分类:介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光电效应、磁电效应等;讲解不同类型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传感器实训操作:详细讲解实训操作流程,包括传感器选型、安装、调试及数据采集等环节。

3. 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结合教材案例,分析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4.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介绍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探讨传感器在物联网系统中的作用。

5. 传感器故障处理与数据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传感器数据,处理常见故障,提高传感器使用效果。

第3次课教案

第3次课教案

第 3 次课教案年月日星期════════════════════════════章节: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第二部分组合顺序,动作优美,风格准确;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及动作美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动作的自然衔接,风格的体现风格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提要: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所授内容。

二、新授:连接组合:第三遍曲[1-4]双托位,左、右方向。

[5-6]双手指尖相搭,从头左侧走到胸前位。

[7-8]双手翻腕,掌心向外,推至扁担位同时移颈。

第四遍曲[1-]脚动作同上,双手在头上双托位,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中指尖相搭。

[2-]交替翻腕。

[3-4]向左点步转一圈,手动作同上。

[5-8]同[1-4],动作方向相反。

第五遍曲[1-4]交换侧点步向前两次,手托帽式。

[5-8]交换侧点步向后两次,手托帽式。

结束:右脚向左侧迈一步成左踏步双膝屈,行搭肩礼。

三、学生复习、巩固,教师指导。

四、集体合乐表演五、结束: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思考题、作业:复习: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

第三课动作讲解教案

第三课动作讲解教案

第三课动作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第三课中所涉及的动作的名称和基本动作要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正确地进行所学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教授第三课中的动作名称和基本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所学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姿势。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内容,第三课动作讲解教案。

2.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PPT、音响设备。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体育馆或操场。

四、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一些运动员进行动作训练的视频,引导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学习动作名称。

教师通过PPT展示第三课中所涉及的动作名称,并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生通过观看PPT和听老师讲解,掌握动作的名称和基本动作要领。

3. 示范动作。

教师现场示范所学动作,并强调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理解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4.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动作练习。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

5.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动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PPT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第三课中的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实训策划书安排3篇

课程实训策划书安排3篇

课程实训策划书安排3篇篇一课程实训策划书安排一、实训目标本次课程实训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名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训项目 1]:[具体实训内容 1]2. [实训项目 2]:[具体实训内容 2]3. [实训项目 3]:[具体实训内容 3]三、实训时间和地点1. 实训时间:[具体日期]2. 实训地点:[详细地址]四、实训方式1. 理论讲解:由指导教师讲解实训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实训项目。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五、实训要求1.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实训,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场所的规章制度,保持实训场所的整洁和安静。

3. 学生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按时完成实训任务。

4. 学生必须爱护实训设备和工具,不得损坏或丢失。

5. 学生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六、实训考核1. 实训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实训表现占[X]%,实训成果占[X]%。

2. 实训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实训成果包括实训报告、实训作品等方面。

4. 实训考核成绩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实训指导教师本次课程实训的指导教师为[教师姓名],联系电话为[电话号码]。

八、实训设备和工具本次课程实训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设备和工具名称]等。

九、实训经费预算本次课程实训的经费预算为[X]元,主要包括实训设备和工具的购置费用、实训材料的费用、指导教师的酬金等方面。

十、注意事项1. 学生在实训前必须认真阅读实训指导书,了解实训项目的要求和步骤。

2.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3. 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训场所,归还实训设备和工具。

4.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

3次课的教案

3次课的教案

3次课的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制定一份完整、系统的教案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教案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份包含。

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并引导学生对该主题产生兴趣。

在这一节课中,我会使用启发式教学法,例如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我会引导学生了解该主题的定义、背景和重要性,并且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二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主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这一节课中,我会使用教学演示和实践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我会设计一些实际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该主题,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这一节课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研究项目或小组合作实践。

我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指导。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除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案中还需要考虑评估和反馈的环节。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会进行简单的评估,例如小测验或问答环节,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评估中,我会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根据评估结果,我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之,一份好的教案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在教学中,我将根据教案的安排和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这份包含3次课的教案,我相信学生将能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语言通识教育》实训指导书(第三次实训课)
(2学时)
指导教师:何天成
2015年5月28日
前言
C 语言是现代最流行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既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既可以用来编写系统程序,又可以用来编写应用程序。

因此,C 语言正在被迅速地推广和普及。

上机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上机实验。

本指导书可增强同学上机实验的针对性。

整个教学和实验中,采用VC++6.0 作为实验环境,强调学生切实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通过调试理解C语言程序运行的过程以及C 语言的语法规则,为后续的课程设计,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其他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实验指导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好各章的实验。

共计约14次实训课,其中每一讲内容分1、2两次上课。

每个实验内容结构如下:
(1)实验学时
(2)实验目的
(2)预习要求
(4)实验内容
(5)实验注意事项
(6)思考题
其中思考题属于扩展应用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

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对实验作好预习工作。

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与总结,然后再去完成实验内容中安排的任务。

一般要求准备好相关代码,实验课中最好以调试和讨论为主。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先以电子版的形式填写实验报告,然后再以A4纸打印。

第3次实训课上交前2次实训报告,要求源程序要以标准格式打印实验报告上都必须粘贴上每个程序的运行结果截图,并在每个程序的输出截图中添加上自己的姓名/学号/专业等信息,以表示程序执行结果确是自己调试,而不是copy别人的运行结果。

通报告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进行增删。

实验报告一般要求包含:
(1)实验题目
(2)设计思路或算法分析
(3)流程图
(4)程序源代码
(5)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
实训第3次课: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 语言数据类型的意义,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特点和定义方法。

(2)学会使用C 的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算术表达式。

(3)掌握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进一步熟悉C 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要点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字符型、实型。

三、实验要求
(1)上机前先阅读和编写以下要调试的程序。

(2)上机输入和调试程序并存在磁盘上。

(3)检查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四、实验内容
(以下内容在实验报告中的实验预习报告内容中完成)
1. 调试程序,分析输出结果
(1)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main()
{floata,b;
a=123456.789e5;
b=a+20;
printf("a=%f,b=%f\n",a,b);
}
将第二行改为:
doublea,b;
重新运行该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说明:由于实型变量的值是用有限的存储单元存储的,因此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有限的。

float型变量最多只能保证7 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字是无意义的,不能准确表示该数。

(2)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main()
{charc1,c2;
c1=97;c2=98;
printf("%c %c\n",c1,c2);
printf("%d %d\n",c1,c2);
}
①将第二行改为:int c1,c2;再运行。

②再将第三行改为:c1=300;c2=400;再运行,分析运行结果。

说明:字符型数据可作为整型数据处理,整型数据也可以作为字符型数据处理,但应注意字符数据只占一个字节,它只能存放0-255 范围的整数。

2.完成以下填空,并把程序调通,写出运行结果。

下面的程序计算由键盘输入的任意两个整数的平均值:
main()
{intx,y ;
;
scanf(“%d,%d”,&x,&y);
;
printf("The average is :%f ",a);
}
3. 指出以下程序的错误并改正,上机把程序调通
main();
{ int a;
a=5;
printf(“a=%d, a)
}
4. 编写程序并上机运行
要将“China”译成密码,译码规律是:用原来字母后面的第3 个字母代替原来的字母。

例如,字母“A”后面第4 个字母是“E”,用“E”代替“A”。

因此,“China”应译为“Fklqd”。

请编一程序,用赋初值的方法使c1、c2、c3、c4、c5 五个变量的值分别为‘C’、‘h’、‘i’、‘n’、‘a’,经过运算,使c1、c2、c3、c4、c5 分别变为‘F’、‘k’、‘l’、‘q’、‘d’、,并输出。

输入程序,并运行该程序。

分析是否符合要求。

五、思考与总结
(1)总结各种整型变量的取值范围。

(2)总结各种实型变量的有效数字位数和取值范围。

(3)总结算术运算符和自加、自减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