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脑的感觉功能—视觉
大脑的感知和感觉

大脑的感知和感觉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核心部位,承担着感知和感觉的重要功能。
通过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大脑能够接收、处理和解释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使我们能够感知环境、感受到外界刺激,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文将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介绍大脑感知和感觉的机制。
一、大脑的结构大脑是由两个半球状的脑组织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的左右两侧。
每个大脑半球都分为若干个皮质叶,其外层布满了神经元,形成了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上有许多褶皱和沟回,增大了表面积,使得大脑能容纳更多的神经元。
此外,大脑内部还有深层结构,如丘脑、基底核和海马体等,它们与感知和感觉密切相关。
二、大脑的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信息,并由大脑进行加工和解读的过程。
人类常用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和舌头等。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这些感觉器官时,它们会产生相应的感觉信号,由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
不同种类的感觉信号由不同的感觉区域进行处理。
比如,视觉信号会经过眼睛的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视觉区域,听觉信号由耳朵传递到听觉区域,而触觉信号则由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传递到大脑的躯体感觉区域。
在这些感觉区域中,感觉信号会被解码和整合,最终形成我们对外界物体、声音、味道等的感知和认知。
三、大脑的感觉感觉是大脑对感知信息做出的主观体验。
不同的感觉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机制,如视觉感觉、听觉感觉、嗅觉感觉、触觉感觉和味觉感觉等。
视觉感觉是指通过眼睛感受到的光信号转化为脑内形象和视觉体验。
眼睛中的视觉透镜和视网膜起着关键作用,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形状、颜色和运动。
大脑的视觉皮层接收和处理这些视觉信号,使我们能够看到和辨认物体、人和景象。
听觉感觉是通过耳朵中的听觉器官感受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脑内声音体验的过程。
耳朵中的耳蜗能够将声音的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觉皮层的加工和整合,我们能够听到语言、音乐和自然声音等。
嗅觉感觉是指鼻子中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的气味信号转化为脑内气味体验的过程。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二章感觉功能评定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四)丘脑型感觉障碍 丘脑是各种感觉的汇合之处,受损时出现以下表现。 1. 偏身感觉障碍 2. 丘脑痛 3.感觉过敏或倒错。 4.非感觉症状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通过内囊后肢后1/3,损伤时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 另外,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三偏”,即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和偏盲。
二、感觉评定的设备
进行感觉功能评定前,通常要准备以下物品:① 大头钉或牙 签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②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③ 一些 棉花、纸巾或软刷;④ 4~5件常见物品:钥匙、钱币、铅笔、汤 勺等;⑤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⑥ 一 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⑦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⑧ 音叉 (128/256HZ)等。
二、躯体感觉分类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三)复合感觉
三、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感觉的传导路径是分布在躯干、四肢表浅皮肤或在 肌肉、关节的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后,将所产生的神经冲动 经由外周神经、脊髓、脑干、间脑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应功能 区的过程,该过程经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完成。
四、躯体感觉障碍分类
三、感觉评定的基本步骤
1. 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 2. 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3. 遮蔽双眼; 4. 检查先健侧后患侧。检查健侧部位的目的是在判断患者理解力 的同时,建立患者自身的正常标准用于与患侧进行比较; 5. 给予刺激; 6. 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不能口头表达时,可让其用另一侧进行 模仿; 7.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评定表中,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肤分布 图中标示。
人类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人类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人类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拥有复杂而精细的感觉系统,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
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窗口,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逐一介绍人类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感知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将外界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眼睛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组织。
角膜和晶状体负责对光线进行聚焦,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视网膜则包含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视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运动等信息,是人类交流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二、听觉听觉是人类感知声音的能力,通过耳朵感知声波的振动,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耳朵是听觉的感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负责接收声音,中耳将声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传递给内耳,内耳则包含听觉感受器官——耳蜗,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听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声音的音调、音量、方向等信息,是人类交流和感知环境的重要手段。
三、嗅觉嗅觉是人类感知气味的能力,通过鼻子感知气味分子的化学信号,将气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鼻子是嗅觉的感觉器官,内部覆盖有嗅觉感受器官——嗅上皮。
嗅上皮中的嗅觉感受细胞能够感知气味分子,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嗅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食物的味道、危险的气味等信息,对于生存和社交具有重要意义。
四、味觉味觉是人类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通过舌头感知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将味道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舌头是味觉的感觉器官,舌面上覆盖有味蕾。
味蕾中的味觉感受细胞能够感知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味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食物的甜、酸、苦、咸等味道,对于选择食物和享受美食具有重要作用。
五、触觉触觉是人类感知物体接触的能力,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压力、温度、疼痛等刺激,将触觉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皮肤是触觉的感觉器官,包括表皮和真皮。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平衡觉

气味分子
气味分子通过鼻孔进入鼻腔,与嗅粘膜上的 嗅觉受体细胞结合。
信号传导
神经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送到大脑的嗅球, 经过处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平衡觉是一种感觉,通过它,人们能 够感知身体姿势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以及头部和身体相对于地心引力的方 向。
功能
平衡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动 作、空间定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神经
将神经信号从眼球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
视觉皮层
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将神经信 号转化为图像。
视觉的感知过程
光线进入眼睛
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结构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
神经信号的转化
光线在视网膜上转化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的传输
视神经将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
图像的形成
大脑的视觉皮层将神经信号处理并形成图像,供我们感知和识别。
平衡觉系统结构
前庭感受器
包括耳石器和半规管,它们能够感知头部运动和身体 姿势的变化。
前庭神经
将前庭感受器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对这些 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
大脑
负责接收、处理和解释前庭神经传递的信息,产生平 衡感。
平衡觉的感知过程
感受器接收信息
当头部或身体运动时,前庭感受器会接收到 相关的信息。
传导
感受器将信号传导至大脑的味 觉中枢。
解析
大脑的味觉中枢对信号进行解 析,形成特定的味觉体验。
反馈
通过反馈机制影响食欲和饮食 行为,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食
物。
04
嗅觉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嗅觉是指通过嗅觉器官感受气味的能力。
功能
嗅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判 断食物的新鲜度,以及在危险情况下发出警报。
教学课件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椭圆囊与球囊的机能装置: 囊斑(毛C+耳石) 参考P274图12-15、P276图12-18
半规管的机能装置: 壶腹嵴(毛C+胶质终帽) P275图12-17
感受机制:P274图12-14 毛C(感受器电位) Ⅷ (前庭N) AP
第六节
哺乳动物的声音感受器与听觉
耳作为声音感受器来说,它的适宜刺激是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人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16 赫-20千赫。
毛 细胞胞体产生感受器电 位,即耳蜗微音器电位 听N的AP
当声波传来时,毛细胞弯曲(P280图12-25) , 从而使毛细胞纤毛顶部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 K+通道开放,K+内流入纤毛内,形成去极化的感 受器电位,这种局部电位就是耳蜗微音器电位。其 使毛细胞底部轻微去极化,从而增加突触递质的释 放,进而引起传入纤维发放神经冲动,这是耳蜗 AP的发放的直接动因(P281图12-26)。
上传除嗅觉以外的其它各种感觉的冲动,与感觉的关 系不大,主要起激活作用。 •特异性丘脑皮层投射
一条神经通路只传导一种感觉。
深感觉感觉冲动 (一级N元)
由脊髓 背根 进入脊 髓后 继续上 行
延髓(二级N元)
浅感觉感觉冲动 (一级N元)
由脊髓 背根
脊髓(二级N元)
换元 交叉 换元 交叉 丘脑(后腹核)(三级)
反之,如果基膜向下位移时,覆膜与柯蒂氏 器之间的相对位移使毛细胞的纤毛向静纤毛方面 弯曲,从而使毛细胞的去极化程度↓,即使得耳 蜗微音器电位↓,突触递质的释放↓,耳蜗AP的发 放频率↓。
6.3 听觉的神经通路
从耳蜗核发生的神经纤维大部分交叉,还有部 分不交叉。所以听觉到皮层的投射是双侧性的,一 侧皮层的代表区与双侧耳蜗感觉功能有关。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概述与视觉

结
视杆细胞 视网膜周边部
(向外周递减)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构 联系方式 特
征 感光色素
种族差异 适宜刺激 光敏感度 能 分 辨 力 作 专司视觉 用 视 力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持续高度紧张→ 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 度用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不同年龄的调节能力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 ,• 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 ,还反射 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反射通路: 与晶状体调节的 反射通路类同。
对刺激信息的编码作用(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编码 作用) 刺激信息: In cells in vitro
性质:感受器上的特异蛋 白质或离子通道 部位:感受器的分布 强度:感受蛋白或离子通 道受适宜刺激影响的强度特性 时间:感受蛋白或离子通 道受适宜刺激影响的时间特性
4. 适应现象(感受刺激的持续性):指对同一刺
5、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 , 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范围:上眼框 和鼻粱遮挡的缘 故,单眼视野的 下方>上方;颞 侧>鼻侧 三种视锥细 胞在视网膜中的 分布不匀 , 色视野 的白色>黄蓝> 红色>绿色
二、感受器:
1、分布部位分: 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脏感受器 外感受器:距离感受器:视、听、嗅 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 2、刺激性质分: 光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伤害性感受器
脑神经功能分类

脑神经功能分类脑神经功能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来进行划分,包括感知、运动、记忆、思维和情感等方面。
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向的脑神经功能。
一、感知感知是人类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在感知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视觉感知。
听觉则是通过耳朵接收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听觉感知。
触觉是通过皮肤接收外界的物理刺激(如触摸、温度、疼痛等),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触觉感知。
味觉和嗅觉则是通过舌头和鼻子接收化学物质的刺激,大脑再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读来产生味觉和嗅觉感知。
二、运动运动是人类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身体的移动和姿势的改变。
在运动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和协调。
运动控制是指大脑通过对肌肉的神经信号的控制来实现身体的运动,包括姿势的维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等。
协调则是指大脑通过对不同肌肉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复杂的动作,如走路、跑步、跳舞等。
脑神经功能在运动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使人类能够自如地控制和协调身体的运动,实现各种各样的动作。
三、记忆记忆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来获取过去经验和知识的过程。
在记忆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类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和处理一些信息。
长时记忆则是指人类长期存储和保持信息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记住和保持一些重要的经验和知识。
记忆对人类的学习和思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思维思维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来进行推理、判断、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想法的过程。
在思维方面,脑神经功能主要包括注意力、推理、判断、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3、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1)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脑干中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①植物人没有损伤脑干。
➢②走路歪斜,酒精麻痹小脑。
➢③胡言乱语,酒精麻痹大脑(语言中枢)。
4、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的功能是反射和传导。
➢脊髓的外围是白质,起着传递神经冲动的作用。
➢脊髓的中央是灰质,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排便反射、排尿反射、下肢受刺激而收缩的防御反射等。
5、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辨析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①神经纤维:单个神经元的轴突+鞘②神经末梢:轴突末梢③神经:许多神经纤维+膜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草履虫、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叫应激性。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或腺体)组成。
➢传入神经受损,无感觉无反射。
➢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有感觉无反射。
➢缩手反射:先缩手再感觉到烫。
2、反射类型:简单发射和复杂反射。
(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吮吸反射、吃梅止渴、飞蛾扑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视觉传递的三条通路
3、视觉的调制生物节律通路: 生物节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 其中以24 小时为周期的昼 夜节律生物钟研究的最为深人。在高等的多细胞生物中, 生物钟可以分为母钟(中枢钟) 和子钟(外周钟) 。哺乳动 物的母钟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由此发出信息控制全 身的节律活动; 子钟位于组织细胞内, 调控效应器的节律。
第十二章、脑的感觉功能—视觉
主讲人:俞华莉 yuhl178@
2014-5-8
一、回顾
一、回顾
丘脑在处理痛觉的两条传导通路:
1)快痛传入神经—丘脑—大脑皮层;
2)慢痛传入神经—丘脑—前额皮层、边缘系统—情绪 反应
一、眼睛
感觉器官
1)与感受器相比,感觉器官除具备感受细胞以外,还
有协助和支持感觉细胞的细胞或组织。 2)眼睛、鼻子、耳朵
一、眼睛
眼睛的结构:
图1:眼睛的结构
一、眼睛
支配眼球的肌肉:
图2:支配眼球的肌肉
二、视觉传递的三条通路
间脑的结构
上丘脑
后丘脑
二、视觉传递的三条通路
间脑的结构:
二、视觉传递的三条通路
1、视觉的感觉传递通路:
图2:视觉的感觉传递通路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视觉传递的三条通路
三、视觉传递的重要组织和结构
1、视网膜:
三、视觉传递的重要组织和结构
1、视网膜:
三、视觉传递的重要组织和结构
2、外膝状体:
图3:外膝状体的板层结构和投射关系
三、视觉传递的重要组织和结构
3、视皮层—枕叶:
图4:视皮层分区
四、视觉的感受机制
假说: 1、序列分级处理模型
2、平行处理模型
图5:平行处理模型
五、总结
教学目标
▲掌握视觉的三条传导通路
▲掌握视觉感受机制—两个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