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与小人物
初二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初二精品作文】

初二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
总想活的出人头地,想让人们永远记住我,就算当席特勒也认了,就
想他说过的:“我要让全世界人记住我一千年!”
但,我在实际生活中平凡的只有我们学校,我们初一的几个人知
道我,只有家人知道我,甚至在芸芸众生中你连我呼出的一点气都看
不到,因为我蹲在下面,自己看着自己心里想:着我在哪里?理想呢?或者其他的一些人们认为乱七八糟的想法。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这一事实很难改变,也很少有人改变。
虽说
人人都想在自己头上套个光圈,让别人都抬头看你,看得脖子发酸为止,但你就是个凡人;铁定的事实,你拿气锤也打不动。
有过一段时间我近乎疯狂的在思考和辨证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的
关系:没有小人物拿来的大人物?想了一下午,想得头疼,最后拍了
脑袋一下:“想什么想!去过你的小人物的生活吧!”于是打篮球去了。
现在看一些人的书,文章都很有启发,因为他们是大人物。
这让
我佩服的不得了,但思想还是我的,我只是学习、吸取别人的思想精髓。
没有人能改变我,但我也无法改变别人,我要的知识自己改变自己。
因此我想要把上帝的光圈戴在自己头上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可理
想终究是理想,在怎么枯竭中间也会有水滴,在无聊也会自言自语。
于是我还在那里呆傻这,想“大人物、小人物,不过就是我们身边的
人罢了。
”。
大人物与小人物_成长故事

大人物与小人物
在一个电视节目录制现场,我带头给作家刘震云鼓掌,只为他讲的或者引述的这几句话:
1。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家里的豆腐快馊了比八国集团开会重要。
2。
我是个老实人,从来不想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只不过想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但这个变的过程很复杂。
3。
看到眼前的人,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看到长远的人,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
有人问刘震云:“别人写大人物,为什么你写的都是小人物?”
刘震云答:“我写的小人物其实才是大人物。
我只不过是把被弄颠倒了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概念再颠倒过来,让它恢复正常。
”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1 / 1。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大人物与小人物,不同的角色,相同的家国情怀。
大人物的风云际会。
你知道吗?那些经常在电视上露脸的大人物,他们真的不容易。
每次决策都像是走钢丝,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人民期待。
他们
得考虑长远,也得应对眼前的各种风波。
但你说,他们为啥还干得
这么起劲?因为他们心里有家国情怀,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让他们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
小人物的日常点滴。
说到小人物,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街头巷尾的那些普通人。
他们或许不起眼,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小人物,构成了我们社会
的基石。
他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了家庭、为了生活。
他们的
家国情怀可能不那么显眼,但每一次为家人准备的晚餐、每一次对
邻居的帮助,都是对家国情怀的默默践行。
家国情怀,无处不在。
说实话,家国情怀并不只是大人物的专利。
每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大人物用智慧和决策为国家贡献力量,小人物则用勤劳和善良为社会增添温暖。
这种情怀,就像空气一样,无形但无处不在。
携手前行,共筑家园。
所以,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请珍惜自己那份家国情怀。
因为有了这份情怀,我们才能携手前行,共同为家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竟,家国情怀,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小人物与大人物

小人物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中提出了一个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两者之间,他始终把关爱的重点放在小人物这一边。
他说:“事情是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
”农民工可以看成是小人物吧,在小人物的世界里,他们起早贪黑辛苦的工作,只为过年回家能有钱过个开心年,所以再苦再累任劳任怨,我感谢于政府慢慢的完善制度来慢慢的关心小人物的权益,所谓的大人物在挣到钱之后,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怎么会在乎小人物上有老、下有小的苦恼,我终究还是赞成小人物多学学法律,好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没有过年这个借口,是否就可以一直不发工资,是否就可以一直拖欠。
在一个工程里,人工费占到的比例就是20%~30%左右,然而所谓大人物么往往就是剥削这20%~30%的的人工费。
今年给我的感觉特别明显,由于之前所欠材料款,所以我们接到了好几个材料商的起诉,他们根据合同约定,认定我们没有按时支付材料款而起诉我们违约,要求我们赶快支付材料款。
然而农民工工资的未支付,聪明的农民工就邀约着一起在大型节日到来之际,集聚到施工方单位或者甲方静坐、闹事儿。
几乎很少有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应该是他们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依据,也没有签订合同,所以他们没有办法通过法律手段来赢得自己的合理权利。
那么我的几点建议是:(1)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的建立,备案,身份证的登记留底;(2)每个月所完成的工程量一定要开具任务书;对于我们自身工作人员而言,8个月未发工资,甚至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这一年都不可能会发工资,我们也签订了合同,但是也没有人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能考虑的更多的是人情关系,所以大家没有人去跟公司领导翻脸,我想着就是我们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才纵容了领导的不负责任;又或者是领导真的没有办法吧;。
永远不要忽视身边小人物,小人物也能使大人物阴沟里翻船

永远不要忽视身边小人物,小人物也能使大人物阴沟里翻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十分崇拜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因为大人物指挥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建功立业,似乎历史是由他们决定和书写的。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翻开史书却发现,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逆转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存在。
小人物大多等同于小人,一般他们像小人那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无足轻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们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或作用,那后果就可能难以预料、不堪设想了。
现在我们就来说一场战争的一个在大人物光环之下,改变一场战争走向的小人物。
春秋时期,宋国与郑国关系紧张,战事一触即发。
宋国主帅华元为鼓舞士气,特做羊羹招待部下。
羊羹美味无比,大家都吃得热火朝天,惟独华元的车夫羊斟没有份儿,这让羊斟心里憋了一股子闷气。
宋国与郑国开战之后,羊斟为华元驾车。
正当两军交锋之时,羊斟对华元说:分羊肉汤,你为政;今之事,我为政。
说罢,扬鞭策马,径直将华元拉到了郑国军营,让华元活活地当了郑军的俘虏,宋军自然不战而败。
华元的美食对车夫来说,起到了负激励的作用,不但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甚至还能要了将帅的性命。
后来宋国人决定赎人,拿了“兵车百乘,文马百驷”把华元从郑国赎了回来,这个时候羊斟因为不是贵族,早就偷偷跑回国了,华元还替羊斟解释:我不怪你,这肯定是驾车的马出了意外吧!这事影响太大,宋国人都知道了。
有一次宋国又被敌人围起来了,华元带着侍卫巡视农夫修建城墙。
农夫看见是华元来了,于是故意大声唱歌道:“瞪着眼珠子,鼓着大肚子,这就是丢盔弃甲的大将军呀!满脸大胡子,胡子长满腮帮子,这抛甲丢盔逃回来的大将军呀!”华元很生气,但是又自持身份高贵,于是让手下的人解释一下,骂回去!华元手下的人于是大声喊道:“有牛就有皮,外面山里面犀兕那么多,丢了一副盔甲算啥事?”农夫一听,哈哈大笑,又唱到:就算你有很多的牛皮可以吹,制作盔甲的丹漆要从哪里来?华元一听不好。
大人物和小人物作文精选

“大人物”和“小人物”_作文精选敏感词汇已过滤,无需添加。
作文题目:大人物与小人物——我的观察与思考作文内容:“大人物”与“小人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种人。
在我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这两种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大人物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政治家、企业家、明星等。
他们拥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甚至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是,有些大人物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甚至违法乱纪,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小人物则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地位较低的人,比如工人、农民、服务员等。
他们的生活不如大人物那么富足,但他们同样为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他们勤劳朴实,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
他们虽然没有大人物那么有权有势,但他们的劳动和贡献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感谢。
其次,大人物和小人物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大人物的行为往往是公开的、被关注的,他们需要注意形象和言行。
而小人物的行为往往是简单的、朴素的,他们不需要刻意追求形象和声望。
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行为,不论他们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最后,大人物和小人物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同。
大人物的影响范围更广,但是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会成倍的放大。
小人物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是他们的劳动和贡献同样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贡献,不论他们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总之,大人物和小人物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群体。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贡献和行为,不以身份高低来评价他们的价值。
同时,大人物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小人物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尊重和尊严。
大人物不大小人物不小 作文

大人物不大小人物不小作文关于小人物的作文范文一:大人物自古就有,比如尧、舜、禹;但小人物恐怕生活得更早更广一些,比如说,尧的岳父邻居家的小男孩,舜的二大姨的表弟,以至于禹的贴身秘书……虽然,都是些跟着大人物沾光的人物,但毕竟还是小人物。
他们的生卒不会被以后的人们来仔细考证,即使仅仅是郑重其事地写亡“生卒不详”四个字。
他们也许品德败坏,也许武功盖世,也许……可是,谁在乎呢!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他们都是组成电影屏幕的帆布的白丝,由那些大人物在自己面前上演史诗和曼舞。
但这白布上总有些不安全的断丝头,想探出头来看看小人物们自己。
在有关人生的电影中,大人物确实不同凡响,他们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管妻子劳累,孩子的啼哭;不愿在小女儿生日在家门前放一盒奶油低脂的生日蛋糕,也不愿在妻子生日那天拿出一枝沾着晨露的玫瑰;他们会在苍川奔流前吟诗作画,写千古中华,书万卷情愫。
小人物们却只会考虑在哪儿可以野餐,在哪儿可以玩漂流游戏,以至于仔细地考虑自己的度假小木屋可以建在哪儿。
大人物会在小人物们面前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命运……”小人物在小人物面前只会说:“我的家人……我的现在……我的运气……”小人物似乎不像大人物那样喜欢用“我们”,但有时也不一定,比如说提到“我们的工资问题”。
小人物有时会像大人物,不像大人物从来不像小人物。
但小人物们总会发现自己还是小人物。
有些小人物厌倦了自己屏中的位置,一旦走到屏前,就拼命扩张自己的形象,唯恐自己再消失在屏前;有些小人物突然发现自己置身屏前,便演完了自己的戏份,不再抢镜头,然后又默默地回到屏中。
当前一些人一旦发现自己是什么时,会尖叫,会发疯,会伸腿,会想一切办法让自己翘辫子时像一个大人物;而后一些人只会收好行囊,然后对自己说:“嗨,我该回家了。
”小人物已经存在了几千上万年。
原本灰白色屏幕帆布,有一天泛黄了,有一些泛绿了,有一些泛红了。
于是现在的小人物们发现,小人物也是可以很靓,可以很炫,可以很酷,可以是形形色色的。
论大人物与小人物

论大人物与小人物但凡一个家族、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一个区域,必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
每个人都想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每个大人物都想往更高的地方爬,层级的高低只是相对而没有绝对。
大人物掌舵,小人物划船;大人物一举一动牵动着团队势态发展,小人物的行为只能影响团队的局部范围。
大人物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小人物担负着更多的义务。
想成为大人物,决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全凭关系,高超的政治手腕不是人人都能练就;能爬上去当然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坐得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论如何奋斗,终其一生也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做一个小人物,理想终究只能化作泡影。
这的确不公平,但也非常无奈;这不是努力不努力、有没有志气的问题,而是因为智力和运气只会恩宠少数人。
在通常情况下,小人物对大人物只有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否则只有悲惨的下场;但大人物对小人物的态度可以温和、可以严厉、可以亲切、可以疏远、可以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可以有目的地把事情推到小人物身上去顶罪。
大人物看似居高临下,但做好大人物并不容易,他除了要镇得住手下,更重要的是他也有他的上级,也得应付过去。
小人物虽然劳碌,但一般情况相对安稳,不会遇到各方面的压力,只需要服从他的上级。
在一个集体内,大人物比小人物的经济状况通常会明显高出很多,大人物操劳的是应对四面八方的关系,小人物关心的是怎样提高自己的收入。
大人物的命运主要是由所处环境决定,小人物的命运却是由大人物来掌控;小人物遇到上面一个什么样的人,基本就在一定时间段内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完全不对等关系,在三国时期张飞之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之前的观点一直是这样认为:张飞该死,一点都不冤枉,他完全是在自掘坟墓;范疆和张达行刺属于正当防卫,没有任何过错,他们被杀才是冤屈。
后来从更深的层面考虑,张飞之所以武功盖世,可以当上将军,根本原因是福报较大,更得上天宠幸,同时他承担的责任也更大;副将范疆和张达的行刺即使从情理上说得过去,但正是这种上下并不对等的关系,导致他们不管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倘若不行刺张飞而后被处决,后世对他们二人的评价也会更高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人物遇到大人物
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中霍力格的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习得的方法分析马海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接着评讲我们的半期考试卷子。
之前我们把试卷的其他部分都评讲了,留下了一道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题——《小人物遇到大人物》。
为什么说我们熟悉这道题呢?是因为它的体裁我们熟悉,是一篇小说。
为什么又说我们对这道题陌生呢?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全国卷的这种考法,把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分列出来二选一来考查,从同学们的选择来看,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选择了这道题,而在这百分之七十的同学中又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得分在15分以下。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说明很多学生没有触摸到解决这类题的门径,今天我们就通过评讲这篇《小人物遇到大人物》来了解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我们刚才提到了这篇文章的体裁——小说。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下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在这三要素里面最重要的是哪个呢?
生:情节
生:人物
那到底是情节还是人物呢?我们来看看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很显然,小说的中心要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来着重解决一下第2题,来一起分析一下霍力格这个人物。
我们看这篇小说的题目“小人物遇到大人物”,我想听一下在大家的印象里,或者在大家看来,什么样的人物是小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是大人物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
看来同学们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就是我们在坐的都是小人物。
那我想采访一下大家了,如果正在我们讲课的间隙,习总书记进来了,并且走到一位同学跟前给你握了握手,问了下你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并且给你合影留念,你这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生:激动。
我想问问,这个时候是不是会特别盼望周末的到来,第一时间拿到手机发说说,发微博,发朋友圈,来把这件事昭告天下呢?
生:会。
那假设你和主席的交流过程当中不小心说错了话,而当时却没有意识到,当你过后突然回忆起来的时候,你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生:忐忑,不安,焦灼。
好,那么在这篇小说中当小人物霍力格遇到大人物马海后他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霍力格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迅速地在原文当中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把描写霍力格的句子给找出来。
……
卑微而又势利。
霍力格两次看见马海都表现出对他的尽力讨好。
虚荣心强。
霍力格非常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和这位大人物说话,并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份。
善于自我安慰(逃避现实)。
明明因为不专心叫错了马海,却又反复安慰自己马海没有
听到。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勾画圈点的句子都属于什么描写?、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这就要求我们当我们在读一篇小说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随手勾画圈点的习惯,在第一遍读文本的时候就要把跟人物形象相关的描写片段给勾画出来,然后通过勾画的内容去点对点的分析人物的形象。
好,霍力格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到这里,这也帮助我们解决了第二题。
但是,很显然,文章当中不仅仅涉及到了霍力格,霍力格是文中的小人物,还有一个所谓的大人物——马海。
那么,马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试着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快速地在文章中圈点定位,然后分为四组,前后桌讨论归纳出你们认为的马海的人物形象。
时间五分钟。
……
好,时间差不多了,想好的小组就可以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了。
预设:礼貌友好、举止得体、风趣幽默等
好,我们看各组呈现出来的答案,我们先来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
好,我们把相同的去掉。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大家一致认为霍力格是个卑微虚荣的小人物不同,大家对马海的看法不尽一致。
有的组说马海宽容大度,而有的组说他小气,城府很深。
那我们就来请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谈谈你们的看法。
……
好,我们通过讨论基本上明确了马海这个人是一个有着较高修养的、风趣幽默的绅士形象。
也基本达成了我们初步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的一个目标。
另外,老师觉得文章的结尾很有意味,刚才我们也讨论过了,文章当中有非常多的有关霍力格的心理描写,但是小说却在马海先生高兴的叫声中结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悬想:霍力格听到马海先生的话后会怎样?
下面就请试着结合刚才分析的人物特征,通过合理想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有关霍力格听到马海先生称呼他为霍力格小姐时的心理活动。
……
刚才在巡视的过程当中,发现大家对霍力格这个人物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到位,我现在来选读几篇。
……
这说明通过我们的点评,我们还是基本上把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也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我用手指指向月亮的方向,但我的手指上却没有月亮。
老师只能交给大家一些基本的方法,指引给你们正确的方向,但是要想正真的转化为分数,还需要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断的去探索和总结。
还有顺便给大家提一下,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翻阅一下相关资料,查一查我们文中的小人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人物以及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有什么异同。
期待你们的成功!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