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主要人物原型研究探源

合集下载

《红楼梦》里的原型究源

《红楼梦》里的原型究源

《红楼梦》里的原型究源作者:尉超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7期摘要:原型泰斗荣格提出,原型是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它能作为一种可以保留下来“种族的记忆”,而且这种记忆能够让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获得。

本文拟从经典著作《红楼梦》中选取石、神女、水三个意象进行原型模式拓展分析,讨论原型意象在小说中的主要地位和行文中的贯穿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石神女;水原型作者简介:尉超伟,女,出生年月:1982年5月,籍贯:陕西宝鸡,学历:文艺学硕士,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034-01《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研究就开始了。

但无论是旧红学还是新红学,多是从中国文化评论的角度去阐释和研究的。

自西方原型理论提出至今,用原型理论研究《红楼梦》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拓展文学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仔细辩寻,会发现该小说里的原型意象很多,本文仅选取三个作一分析。

1、石的原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本身就是写“石头”的故事。

开篇交代《石头记》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那块被女娲遗弃的顽石,记载的“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偏又“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故事。

女娲补天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神话,传当日共工头触不周山,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娲皇”锻炼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补上了残破的天空。

《红楼梦》中说“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石有石性,其性独立不群、超凡脱俗,《周易》有语:“介于石,补终日,贞吉。

”“补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淮南子·说林训》【1】又有语:“石生而坚,兰生而芳,小有其质,长而愈明。

”这两文皆谈到石的性格特质——中正而坚,古人论人品时恰恰指那些品性独立特行高洁之人,而这些人像顽石一样不被红尘世俗所容。

红楼梦人物原型揭秘真相还原

红楼梦人物原型揭秘真相还原

红楼梦人物原型揭秘真相还原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讲述了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历。

红楼梦人物原型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红楼梦人物原型,欢迎阅读!红楼梦人物原型《红楼梦》中有“四大家族”一说。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

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又特意提到“护官符”,称上面写的是“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还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

共二十房分。

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今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

房分共十八。

都中现住者十房。

原籍现居八房);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微舍人薛公之后。

现领内府帑银行商。

共八房分);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

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分析“护官符”所记,既然是“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又称在都中袭始祖官爵,且主要房分皆在都中。

那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富贵也超不过皇家。

因而这所谓“四大家族”隐指的生活原型,必然是皇族以及皇亲国戚。

一、贾家隐指清朝皇室爱新觉罗氏在“演说荣国府”一回,贾家第一代,对应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赤,“演说”为宁国公与荣国公;第二代长子贾代化袭官对应清太宗皇太极;第三代长子贾敷早亡,次子贾敬袭官后“一味好道”,对应传说顺治出家。

随后,对应清朝入关定都北京,“演说”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官为第二代,对应清圣祖康熙;第三代有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却是在次子贾政处批注为“第三代”,虽称长子贾赦袭官,却又称令贾政入部习学,升为员外郎。

这是在对应雍正继位有问题而言。

因为著书人隐笔记述,才自称“演说”。

故其中有对应之笔便可,解读时不可求全责备而“迷失”真情。

按真情讲,书中贾赦与贾政都有映射雍正帝的内容。

贾宝玉映射多个人物:雍正帝、弘皙、弘时。

贾珍、贾琏、贾环分别映射乾隆帝、宝亲王弘历、小弘历。

红楼梦中的历史人物与原型野史

红楼梦中的历史人物与原型野史

红楼梦中的历史人物与原型野史《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闻名遐迩的作品,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却深受读者喜爱。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塑造了一系列真实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性格气质以及历史背景而被塑造。

本文将探讨一些红楼梦中的历史人物与其对应的原型野史。

1. 贾宝玉:原型野史中的皇帝爱子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贾家族的嫡长子,聪明伶俐,却也情感纠结。

他的原型与野史中的皇帝爱子有关。

在清朝,皇帝经常有多位嫔妃,而爱子往往是皇后所生,被视为潜在的继承者。

贾宝玉的形象与这些皇帝爱子的性格和遭遇相似,他们的宠爱使得他们在家族中备受关注,同时也招致了嫉妒和阴谋。

2. 林黛玉:原型野史中的才女诗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一个聪明才智的女子,才情出众,却命途多舛。

她的原型野史中往往是宫廷中的才女和诗人。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不少宫廷女子因为才情出众而备受宠爱和赏识,但他们的命运往往受到政治和宫廷斗争的影响。

3. 薛宝钗:原型野史中的卓越女性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聪明美丽,深思熟虑。

她的原型通常会有一些与政治和社会有关的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卓越的女性因为自身的才智和勇气,而在特定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薛宝钗的形象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类型的女性。

4. 贾母:原型野史中的贤淑女性贾母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宝玉的祖母,慈祥贤淑,是家族中的权威人物。

贾母的原型通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贤淑女性的代表。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贤淑女性因为自己的高贵品德和谦虚有礼的态度,而备受尊敬和亲睐。

当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并非都是对历史人物的照搬,作者曹雪芹经过加工和创造,将这些历史人物融入了小说中,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和形象。

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原型野史,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面对的困境和命运。

红楼梦人物剖析与研究

红楼梦人物剖析与研究

红楼梦人物剖析与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自问世以来,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赏。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塑造了一批令鲜活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和研究,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人物所代表的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一、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著名和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情感多变、性格颇为复杂。

她的出现为整个故事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林黛玉的众多特征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她的矛盾性格。

她既具有天真烂漫的一面,又有独立自主的一面。

她内心善良、追求真实,却又充满了自卑和自我消极情绪。

林黛玉的独特个性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也让她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经典形象。

二、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作为贾府的公子哥儿,自小便备受宠爱。

贾宝玉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得他不拘于世俗的规范和约束,这也是他与众不同之处。

贾宝玉的形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纯真和感性。

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爱的渴望使得他陷入了复杂的情感纠葛之中。

贾宝玉的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纯真而又脆弱的少年,他的情感敢于表达,但又经常陷入自我矛盾和迷茫之中。

贾宝玉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共鸣,他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之一。

三、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虽然地位不如黛玉,但却以她的坚韧和智慧赢得了贾宝玉的真心。

薛宝钗的人物特点主要体现在她的聪明机智和隐忍压抑的性格。

她的睿智和稳重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尊敬和喜爱。

她在家庭中扮演着稳定和固定的角色,她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更加和谐和平衡。

薛宝钗的形象充满了智慧和魅力,她是红楼梦中最让人敬佩和喜爱的角色之一。

四、王熙凤王熙凤是一个极具争议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性格果断、机智聪明,但对待他人却常常心狠手辣,善于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熙凤的形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智慧和心计。

《红楼梦》十大人物原型对照表,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大人物

《红楼梦》十大人物原型对照表,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大人物

《红楼梦》开篇就告诉读者茫茫大事,大事自然就是大人物做的事情了,平民老百姓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再大也是小事情。

一个县城的首富能有多富呢?贾宝玉家可是富贵顶天啊!十大人物之一:贾宝玉贾宝玉在家是二爷,是贾二爷,也叫宝二爷,他出生前嫡亲哥哥贾珠就不在了,贾宝玉一出生就有一块带字的“宝玉”,贾宝玉最后出家了,还出了两回家。

爱新觉罗胤礽是排行老二,也被称呼为二爷。

爱新觉罗胤礽有个大家都知道的小名,叫“保成”,宫里的人向皇帝和皇后等主子回话的时候称呼他“保成”二爷,简化了就是保二爷。

爱新觉罗胤礽也是出生前嫡亲哥哥就没了,他一出生也有一块带字的“宝玉”,皇太子宝。

他也出了两次家。

贾宝玉的原型就是废太子保成二爷,爱新觉罗胤礽。

十大人物之二:贾政贾政,字存周,是《红楼梦》书中荣国府二老爷,贾宝玉的父亲。

贾政字“存周”的意思就应该是瞎诌,瞎起的字!跟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一样的瞎起的名字,作者够招笑吧?贾政的原型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证据详文见:贾政胖揍贾宝玉,宝哥哥挨揍不要紧,一句话竟然能露出贾政的原型。

十大人物之三:贾赦贾赦字恩侯,荣国公之孙,贾代善之长子,邢夫人的丈夫,贾琏、迎春的父亲。

贾赦为荣国府嫡长子,但他为何不与父母住在荣国府正房呢?这是因为贾赦的原型是爱新觉罗福全,爱新觉罗福全九岁,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结果是爱新觉罗玄烨被选中当了皇帝,一个九岁的男孩和一个八岁的男孩不会有很大的差别,谁能当皇帝继承大统他俩说了不算,这也是贾赦抱怨长辈偏心的原因。

爱新觉罗福全,清朝名将,杰出的军事统帅,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宁悫妃出,康熙六年正月,封裕亲王。

贾赦的原型就是爱新觉罗福全。

十大人物之四:贾环贾环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为贾政之妾赵姨娘。

《红楼梦》里贾环是坏二爷,但是他的运气很好,书里贾赦说过:将来贾家的世袭跑不了由你来继承了,这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谶语。

因为贾环的原型就是历史上骂名滚滚来的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研究与赏析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研究与赏析

美丽动人:外貌 出众,风韵犹存
聪明机智:在贾 府中处理各种复 杂的人际关系游 刃有余
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端庄贤淑:遵循封建礼教,恪守 妇道,以温婉、宽和的形象为人 所敬爱
精明能干:善于处理家务,能够 持家有道,是贾府中不可或缺的 存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才情出众:精通琴棋书画,展现 出卓越的文艺才华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才情出众:诗 文造诣极高, 被誉为“咏絮
之才”。
敏感多疑:对 周围环境与人 际关系极为敏 感,常有不安
之感。
爱情执着:对 宝玉情有独钟, 矢志不渝,敢 于追求真爱。
命运悲惨:身 世凄凉,爱情 受挫,最终在 病痛中离世。
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精明能干:善于 处理家务,管理 家族事务
狠毒阴险:为了 权力不择手段, 心狠手辣
对爱情观的启示
爱情是纯洁的, 不应被世俗观念 所束缚
真正的爱情应该 超越门第、财富 和社会地位
爱情需要勇气和 坚持,不应轻易 放弃
爱情需要理解和 包容,不应过分 自私和占有欲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长历程。
环境描写:通过描绘人物所 处的环境和氛围,反映其性
格和命运。
04
主要人物形象的现 实意义
THEME TEMPLATE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 人性的扭曲
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和 命运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性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关注 人性和道德建设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贾宝玉:追求真 爱与自由,反对 封建束缚
情感内敛:尽管内心深处也有对 爱情的渴望,但表现得含蓄而克 制

红楼梦中的真实野史

红楼梦中的真实野史

红楼梦中的真实野史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曹雪芹不仅以艺术的手法描绘了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形象,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真实和野史元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红楼梦中蕴含的真实野史内容。

1. 宝玉的人物原型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是一个让人动容的形象。

他的人物原型被认为是清代政治家和学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祖父纳兰明珠是清朝时的一位重臣,曾任监察御史,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

而纳兰性德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诗人,陶渊明、杜牧等人对他的诗词赞不绝口。

贾宝玉的痴情、文采和才情都与纳兰性德颇为相似,这也增添了红楼梦中宝玉角色的真实性。

2. 王熙凤与历史人物秦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女性形象。

她的人物原型被认为是明代时期的秦可卿,秦可卿是明代末年大儒秦观的女儿。

她聪明机智,博览群书,才情出众。

而现实中的秦可卿也是一位才女,与王熙凤有着相似的性格特点。

因此,曹雪芹很有可能从秦可卿的真实经历中汲取了灵感,创作出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3. 林黛玉与历史人物薛蟠兄妹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备受争议的角色之一,她的形象曾经引发了数百年来读者的热烈讨论。

但是,据考证,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很可能是清代画家石涛的养女薛蟠。

石涛是中国画坛的巨匠,而薛蟠则是他的养女,擅长文学和诗词,被尊称为“石府才女”。

林黛玉和薛蟠都有着敏感多情、艺术家气质和独立精神的特点,这些共同之处也让人们相信林黛玉是以薛蟠为原型创作出来的。

4. 家族背景的历史影射红楼梦中的贾府是贾宝玉的家族,而宝玉所属的贾家是一个富有、庞大、复杂而又充满权力争斗的家族。

它的模型被推测是曹雪芹生活中有感人士所在的贾家庄。

贾家庄是曹雪芹一生的居住地,这个大家族与红楼梦中的贾府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

通过描写贾府的兴衰和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曹雪芹既表达了对家族命运的思考,也对清代社会的动荡和腐败进行了讽刺。

5. 时事与政治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清朝时期,时事和政治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红楼梦人物研究

红楼梦人物研究

一、研究课题:红楼梦人物研究二、课题的来由:《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可谓是个性鲜明,个个不一,以及每个人物的相貌,都像是用照相机照下的。

如形容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所以,第一个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面貌、品行和性格,以及曹雪芹如此写的用意。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感受《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体验人生的丰富内涵,走进《红楼梦》,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在阅读的基础上,鉴赏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命运走向的合理性,从而更好的把握名著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意义,更好的了解文学反映生活的本质特征。

四、组织过程1、读《红楼梦》,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2、读刘心武,周汝昌等红学大师的作品,并进行总结。

3 、上网查询有关红楼梦的知识 .五、研究成果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么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母的女儿贾敏之女,从小体弱多病,加上有点儿小心眼,比较多心,所以会“病如西子胜三分",“娇袭一身之病”。

曹雪芹把她的绝代姿容与西施联系起来,拥有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然而,使她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丰富且优美的精神世界。

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聪明,诗思敏捷,但太过于敏感,也许是她聪慧以及不幸的身世。

虽说如此,但黛玉也并非心胸狭窄,耍小性儿的人,她“冰心玉壶”,谦和。

她的才学更是不可低估的.她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在众多诗会中夺魁。

还有一点,她是带有叛逆的才女,也正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原因,是为了批判封建礼教。

其实黛玉许多泪,都是为当时黑暗的社会所流的。

贾宝玉,贾母的孙子,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因长相清秀出世时嘴里衔着“通灵宝玉”,且又聪慧异常,于是被荣、宁两府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受贾母溺爱,淘气异常,顽劣不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叙事文学中最早成熟、最发达的是历史著作,历 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这无疑激起人们探究《红楼
史著作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观念中享有崇高地位,古代 梦》言外之旨的好奇。脂评也一再提醒读者《红楼梦》中
小说在诸多方面深受历史著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历 的某些细节、人物取材于作者熟悉的生活和人物,在脂
史著作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历史著作取材时,既尊重事 评中,“嫡是真事”,“真有是语”,“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小说,与其谓为历史小说,不如径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 应该被视为附会而遭排斥。蔡元培等人的看法有一定
史之为确也。”輨 輳 訛可见把《红楼梦》当史书的观点曾经颇 依据,曹雪芹和脂评都表明《红楼梦》的某些情节和人
为盛行。把小说当历史,这种小说观源远流长。在中国 物有生活原型。《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
表福王,故亦可表允翼。福王之立,亦多不赞同者,一例
8.柳如是
也。”輦 輮 訛第九十七回,“此曰若以宝玉成亲影雍正即位,
严中在 《薛宝钗与柳如是》 中认为:“曹雪芹在著
则黛玉又暂代表康熙。”輦輯訛
《红楼梦》时,是‘用意搜’到柳如是的轶事作为素材来
7.曹雪芹的恋人、帝妃
塑造薛宝钗这位冷美人的。”輧 輳 訛
须知此书不当作小说观,乃逊清历史中之一部分,谓之 不肯以寻常小说家苟且附会出之。”輩輲訛蔡元培在《对于
文苑传固可,谓之人物志亦无不可。”輨 輲 訛寿鹏飞在《红楼 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一文中认为考证小
梦本事辨证》中说:“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无宁谓为历史 说的人物、情节这是中外研究文学作品常用的方法,不
孔祥贤说:从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关系可知,
REVIEW
王。”輥 輯 訛
“黛玉与宝玉原来是有宿缘的,宝玉既是康熙的幻身,
(二)林黛玉的原型
则黛玉是曹 的幻身”輦 輳 訛。
1.董鄂妃
11.胤
王梦阮认为 《红楼梦》 是为顺治皇帝和董鄂妃而
张放认为:“原来林黛玉其人倒正是太子监狱生活
作,林黛玉就是董鄂妃。董鄂妃即董小宛。他说:“黛玉 血泪悲歌的写照和代言。”輦輴訛




3.明思宗
说:“以 《明言》《通言》《恒言》 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

湛卢认为:“《红楼》之描写凤姐生平,弄得家败人 乎?”輨 輷 訛不论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还是人
亡,有一部分实为影明思宗。”輧 輶 訛
情小说都被看成遗史,正如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
4.隆科多、年羹尧
中所说:“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
实又不排除传说、异闻。刘知几在《史通·书志》中说: 等等评语举不胜举。在小说中考证人物、情节的真实
“古之国史,闻异则书”輨 輴 訛,指明古代史家搜奇猎异的传
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因为文学作品要反映现
统。此外,史家还常用再创性想象写人记事,从而使历 实、历史,可以采用考证的方法弄清事实,但这种方法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红楼梦》主要人物原型研究探源
⊙伏漫戈[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西安 710065] ⊙蒋鹏举[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安 710062]
摘 要: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原型的研究众说纷纭。他们把小说 定位为“史余”,把考证人物原型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把拆字、谐音、隐语等方法普遍化、绝对化,因此导致 其人物原型研究陷入误区。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热衷于人物原型研究的根源在于深受经学之比兴观念和文以 载道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人物原型 小说观念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学术渊源
《拾遗记》等。史传影响了小说的性质和作用,小说被看 别于历史、现实,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对小说的
作史传的支流,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说:“稗官为史 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輨 輵 訛小说的作用是补史
重要性,前贤多有论述,谢肇 说:“凡为小说及杂剧戏 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輩 輳 訛姚燮《今乐
之遗,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说:《三国演义》“可 谓羽翼信史而不违者矣”輨 輶 訛。可一居士《醒世恒言序》
考证》指出:“传奇家托名寄志。其为子虚乌有者,十之 七八。”輩 輴 訛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也说:“其实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本期策划 14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輩 輵 訛他们认为 刘勰对比、兴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索隐派、考证派

小说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和夸张,不赞成把 及其追随者研究《訛
景梅九赞同此说。
3.纳兰容若之妻
2.陈圆圆、刘三秀
钱静芳认为:“黛玉虽影他人,亦实影侍御德配
王梦阮说:“宝钗亦有时写陈圆圆,因薛蟠类及之
也。”輥 輲 訛
也,亦有时写刘三秀,因周瑞家顺带之也,不可拘看。”輦輷訛
4.胤
3.董小宛
寿鹏飞在《红楼梦本事辨证》中说:“林黛玉者,废
王梦阮说:宝钗“亦有一二处隐喻小宛者。”輧 輮 訛
太子理亲王胤 影子也。”輥 輳 訛
4.雍正
5.乾隆的皇后、方苞、董小宛
寿鹏飞认为:“宝钗者,雍正影子也。”輧 輯 訛
邓狂言在 《红楼梦释真》 中说:“曹氏之林黛玉非
5.乾隆的皇后
他,乾隆之元配嫡后,由正福晋进位,后谥孝贤皇后之
邓狂言说:“宝钗非他,即乾隆时之由娴贵妃继后
6.董小宛、康熙、允翼、福王
7.李玉钗
景梅九说:“董小宛入宫与清世祖逊国为一大疑
孔祥贤说:“跟宝钗的蕊官是小旦,演的是藕官之
案,本书写黛玉确有似小宛处。”輥 輷 訛第九十六回,“《索 妻,且前面已有死了的 官,因此是续弦,这是暗示,李
隐》以此回黛玉暂代皇八子允翼,甚似。……因黛玉亦 玉钗是曹 的续弦(后妻),宝钗是李玉钗的幻身。”輧輲訛
隐》序中说:“所纪篇章,多顺康之逸事。”輨 輰 訛孙静庵在 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人物和事件,那么考证其人物、
《栖霞阁野乘》中说:“盖顺、康两朝八十年之历史皆在 情节的真实性就是理所当然的。寿鹏飞说:“惟《红楼》
其中。”輨輱訛弁山樵子在《读红楼梦法》中说:“读红楼梦者, 一书,作者既自命为野史,则必依据本事,传信后世,必
通。”輧輷訛
班马,余谓进于丘明,殆有《春秋》之遗意焉……”輩輯訛汤
5.福王
显祖在《点校虞初志序》中说“:虽雄高不如《史》《汉》,简
刘铄说:“王熙凤是影射福王朱由崧的”輨輮訛。
淡不如《世说》,而婉缛流丽,洵小说家之珍珠船也。”輩輰訛曹
6.曹颀、雍正
雪芹也把小说当野史,在《红楼梦》第一回几次批评历
孔祥贤认为:“在现实中,拖曹 入迷津的是曹颀, 来野史,后人也以史才、史笔赞美曹雪芹和《红楼梦》,
2.余国柱
8.林四娘
蔡元培认为:“王熙凤影余国柱也。王即柱字偏旁
刘铄说:“我们知道林黛玉主要影射林四娘,是激 之省, 字俗写作‘国’,故熙凤之夫曰琏,言二王字相
烈的抗满人物……”輦輱訛
连也(楷书王玉同式)。”輧 輵 訛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本期策划 13
MASTERPIECES
之与小琬其关合处尤多。”輥輰訛
(三)薛宝钗的原型
湛卢支持王梦阮的观点,反驳孟森有关董鄂妃不
1.高士奇
是董小宛的看法。
陈康祺闻徐柳泉说:“宝钗影高淡人。”輦 輵 訛
2.朱竹
蔡元培说“:薛宝钗高江村也(徐柳泉已言之)。薛者,
蔡元培认为:“林黛玉影朱竹 也。绛珠影其氏。居 雪也。……用‘薛’字以影江村之姓名也(高士奇)。”輦輶訛
仇曾升在《曲径方通若耶溪—— —林黛玉原型谈》中
(四)王熙凤的原型
认为:“警幻、仙姬、秦可卿、香菱、小戏子、晴雯、小红
1.豫王
……均分担黛玉原型不同阶段的不同身份。即其幼年
王梦阮说:“王熙凤指豫王也,全书以女喻女,此独
曾被拐卖,曾为戏子、丫头,后来成为帝妃,曾是曹雪芹 以女喻男。”輧 輴 訛
恋人。”輦 輰 訛
故凤姐即‘凡鸟’;下令捉曹 的是雍正,故王熙凤即 戚蓼生在《石头记序》中说:“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
‘王喜奉’,奉者奉承,即拍马屁。凤姐是曹颀的幻身,又 之多曲笔”,“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輩輱訛曹雪
是雍正的幻身。”輨 輯 訛
芹在《红楼梦》里确实展示了非凡的史才,曹雪芹的史
二、《红楼梦》人物原型研究的误区及其根源
史著作情节曲折,人物鲜明,场景生动。最早的小说就 只适用于局部,因为一部小说即使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是从史传分流而出,先是从正史中分化出杂史杂传,如 经过作者主观改造,虚构加工之后,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燕丹子》《东方朔传》《吴越春秋》等,后来又在杂史杂 与原来的真人真事大相径庭,对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情
传的基础上,创造出志怪小说,如《列异传》《搜神记》 节进行考证,势必导致荒谬可笑的结果。虚构使小说有
才主要表现为坚持“实录”精神。尽管曹雪芹有史才,
探讨文学形象的原型,无可厚非,文学史上许多典 《红楼梦》用了史笔,但是不能把《红楼梦》当史书看待,
型形象都有原型。然而,索隐派、考证派及其追随者却 否则即消解了其作为小说的特性。
在人物原型研究中陷入了误区。
其二,把考证人物原型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主要
其一,把小说定位为“史余”。王梦阮在《红楼梦索 目的。在他们看来,既然《红楼梦》是野史,它必然描写
《红楼梦》人物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关于人物原型的研究,历史悠久,别具一格。无论索 隐派,还是考证派都热衷于人物原型的研究。我们选择《红楼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原型,梳理各类观点,分析误区 所在,探究其学术根源。
一、《红楼梦》主要人物原型研究诸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