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与金融方向)双学位

合集下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修专业学位与辅修专业(双学位)对照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修专业学位与辅修专业(双学位)对照表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报名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报名
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
政管学院
管理学学士
公共事业管理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报名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报名
双学位
行政管理
理学
学士
应用心理学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
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
双学位
经济学
学士
经济学
学士
管理学学士
管理学
学士
法学
学士
文学
学士
工学学士
理学
学士
管理学学士
法学学士
英文学院
文学
学士
英语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经贸学院
经济学
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
双学位
不可
报名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财政学
双学位
财务管理审计学西源自学院文学学士法语
不可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不可
报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双学位

郑州大学各双学位介绍

郑州大学各双学位介绍

1、行政管理/gggl/info_Show.asp?ArticleID=29442、商学院一、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商学院2013年开办本科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的有: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

1.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规,具备处理证券、投资、银行和保险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所修课程有: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概论、保险学、货币金融理论、银行会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金融专题、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金融市场学、税法等。

2.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发展动态,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了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工具解决会计问题,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工作。

所修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证券投资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等。

3.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理论,熟悉现代东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备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能在政府机关、工商企业及学校从事经济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的以及独立创业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所修课程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法、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企业经济学、公司治理、房地产经济学、中国农业经济专题、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专题、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发展专题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401)
一、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在政府机关、各类经济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及工作流程;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2. 具备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修读要求与学位
学生修读时间为两年。

完成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少于4门课程的学习且未达到辅修专业要求,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课程修读证明;修满规定的25学分且满足相应条件1,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证书;修满规定的36学分(含辅修专业论文4学分)且满足相应条件,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1申请辅修证书、学士学位相应条件详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辅修专业(双学位)管理办法》
四、教学计划表。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金融)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金融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拥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金融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金融实务及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1。

5学分.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经济学(金融)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制定人:刘玉成学院审定人:韦鸿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语言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具备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技情报等部门从事英汉语翻译,或者文秘、管理、科研等工作。

二、学分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0学分。

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说明:1.T为考查课程;E为考试课程2.本计划适用于第四学期开课的英语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级制定人:王娟学院审定人:谈宏慧市场营销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1.5学分、双学士学位55.5学分。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制定人:李明武学院审定人:刘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等知识背景,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工具,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双学位)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双学位)

一、填空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通常采用(复式)记账形式。

2.SDR(特别提款权)是国际金融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的具有黄金保值功能的(使用资金的权利)。

3.外汇风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交易汇率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4.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干预划分,可分为(自由/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

5.国际债券按照票面币种和发行所在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6.世界银行的全称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二、判断改错题1.国际储备管理包括数量管理和结构管理两个方面。

(对)2.除了英镑、澳元等采用间接标价法外,外汇交易一般使用直接标价法。

(对)欧元,英镑,澳元为间接,其他为直接3.具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更倾向于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

(对)4.黄金的价格走势通常与石油的价格走势成负相关关系。

(错)5.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对)三、选择题1.外汇的具体形态不包括(D)。

A.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B.外币有价证券C.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D.外国支付的以本币表示的支付凭证2.根据一国货币与其关键货币的对比确定的汇率叫(B)A.中间汇率B.基本汇率C.套算汇率D.单一汇率3.目前国际外汇市场和大银行的外汇交易报价均采用(A)A美元标价法B直接标价法C间接标价法D美英和欧元区采用间接标价法,其他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4.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A法定平价B铸币平价C通货膨胀率差D利率差5.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C)A含金量B价值量C购买力D物价水平6.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外汇的价值(A)A有市场自由决定B由中央政府干预决定C由政府干预决定D有跨国公司买卖外汇的量决定7.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制度属于(C)A浮动汇率制度B联合浮动汇率制度C固定汇率制度D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8.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来区分,可分为(D)A独立浮动和肮脏浮动B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C清洁浮动和联合浮动D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9.当一国货币汇率升值时,下述哪种情况会发生(C)A本国出口竞争力提高,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B本国出口竞争力提高,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C本国出口竞争力降低,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降低D本国出口竞争力降低,投资于外币付息资产的本币收益率上升10. 外汇期货交易和外汇期权交易都是在(A)中进行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大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020402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一、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国际经济分析与国际贸易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胜任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良好素质。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和通识性知识等。

(1)接受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扎实掌握国贸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外贸活动专门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了解和熟悉外贸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熟悉国际工程或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内容。

(3)具备从事本专业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须的数学、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2.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1)掌握现代科技和信息等高效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消化、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能力。

(2)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外贸问题的能力。

(3)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具备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和熟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地理、文化和风俗,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精)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精)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
说明:第二专业教学计划学分总量控制在50-55左右(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目前正在修订完善中,以下各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第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生物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英语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轻化工程教学计划
辅修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计划。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

级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培养计划————————————————————————————————作者:————————————————————————————————日期: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020104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财政、税务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金融以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计算机应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学、投资学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三年.八、毕业最低学分毕业生修读最低学分6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50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15学分。

九、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十、相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保险学。

表1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按学年学期学时分配开课教师所在单位总学时讲授实验、上机习题讨论实践教学1 2 3 4 5 6 7 8学科(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 4.0 70 70 70 经管学院140104 货币银行学 4.0 70 70 70 经管学院140306 会计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宏观经济学 4.0 75 75 75 经管学院140305 经济法 2.5 40 40 40 经管学院140107 投资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304 统计学 3.0 50 40 10 50 经管学院140109 财政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0 保险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1 国际经济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2 计量经济学 2.5 40 40 40 经管学院金融市场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中央银行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国际金融学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7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3.0 50 50 50 经管学院140114 证券投资学 3.0 50 40 10 50 经管学院合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累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合计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50.0 845 825 20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限选课(公共基础、学科、专业选修课)任选课(公共选修课)总计50.0 845 825 20 190 165 150 190 150附表2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项目内容总周数学分执行学期备注课程实习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2 2 5保险学 2 2 3课程论文货币银行学 1 1 1国际金融学 1 1 5毕业实习 5 5 6毕业论文 4 4 6合计15 15实践环节最低学分要求小计15 15 不含选修实践环节附表3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金融学(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学分导读表项目学分百分比(%)理论教学必修课50 10076.9专业选修课0 0任意选修课0 0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15 23.1 毕业学分65 100项目总学时学分数百分比(%)课内教学必修公共基础课0 0 0 学科(专业)基础课845 50 100 专业核心课0 0 0选修限选课(公共基础、学科、专业选修课)0 0 0 任选课(公共选修课)0 0 0 小计845 50 100% 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周数:15 23.1合计65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双专业)(020102T)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与金融方向)双学位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学习期间,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通过在校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基本人才规格要求:1.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掌握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基本知识。

2.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操作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法规,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动态。

二、学制:三年三、学位:经济学学士四、学位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国际贸易实务模拟、金融实务模拟、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六、主要专业实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金融实务模拟。

七、主要能力培养途径:1.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法、财务管理,掌握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等,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国际惯例和基本操作,掌握金融、投资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分析技能。

2.实践环节,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原有专业和双学位的英语基础、听力、商务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与金融方向)(双学位)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各学期周学时三四五六七八2304010022 西方经济学 3 48 48 32304010013 货币银行学 2 32 32 22304020006 会计学 3 48 48 32304010034 保险学 2 32 32 22304020003 统计学 3 48 48 32304010014 国际贸易 2 32 32 22304010015 国际贸易实务 3 48 48 32304040001 经济法 2 32 32 22304010035 商业银行管理 2 32 32 22304010006 专业英语 2 32 32 22304010031 国际金融 2 32 32 22304010008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3 48 48 32304010011 国际结算 2 32 32 22304010036 金融衍生工具 2 32 32 2 2304010009 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 2 32 32 22304010010 证券投资学 2 32 32 22304010002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 2 2周2周 2 2304010037 外贸函电 1.5 24 24 2 2304010001 外贸英语对话 2 32 32 2 2304050001 电子商务 1 16 16 2 2304010032 电子制单 1.5 24 24 2 2304010016 毕业论文10 10周10周合计55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方向)双学位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传播学、市场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现代广告策划、创意、制作与发布的基本能力,熟悉市场调研与品牌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品牌策划与传播的理论与技能,具备品牌塑造与推广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基本要求:政治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

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自学成才意识。

业务上:掌握广告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理论知识。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服装行业及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具备品牌塑造与推广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学制:三年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四、主干学科:市场营销学、新闻传播学五、学位核心课程:广告学概论、消费者行为学、网络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市场调查与传播效果研究、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平面设计、广告摄影等。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实践、课程设计、创业实践。

七、主要能力培养途径:1.通过传播学、市场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2.通过学习广告学概论等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广告专业的基本运作原理;通过学习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广告媒介计划、市场调查与广告效果研究、广告构成基础、商业摄影等专业应用课程,掌握广告经营、策划、制作的操作流程和技巧;3.通过专业实习,锻炼与市场接轨的实战能力;4.通过品牌管理、公关活动策划、网络传播、品牌视觉传达等专业特色理论和实务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品牌策划与传播的理论与技能,具备品牌塑造与推广能力;5.通过文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6.通过毕业实习环节,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

2014级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方向)(双学位)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各学期周学时三四五六七八2304060030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 2 32 32 22304060046 平面设计 2 32 32 22304060047 广告学概论 2 32 32 22304060025 网络传播 2 32 32 22304060048 广告文案 2 32 32 22304030021 消费者行为学 2 32 32 22304060049 影视广告与制作 3 48 48 32304040001 经济法 3 48 48 32304060014 市场调查与传播效果研究 3 48 48 32304060037 品牌视觉传播 2 32 32 22304060043 广告策划与整合传播 2 32 32 22304050007 数字营销 2 32 32 22304030020 奢侈品品牌纪实 2 32 32 2 2304060050 广告创意 3 48 48 3 2304060051 广告摄影 3 48 48 3 2304060012 文化交流英语 2 32 32 2 2304060052 广告媒介计划 3 48 48 3 2304060045 企业形象系统 2.5 40 40 3 2304040010 战略管理 3 48 48 3 2304050004 电子商务 2 32 32 2 2304060015 毕业论文10 10周10周合计57.5市场营销专业(时尚与奢侈品管理方向)双学位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培养目标:具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奢侈品管理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经管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能适应国内外营销、奢侈品管理业务变化需要的,具有企业策划、市场开发、奢侈品推销及奢侈品市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基本要求: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和遵纪守法的品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原理、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消费行为学、战略管理、零售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3. 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变化动态。

通过实践、实训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三年三、学位:管理学学士四、学士学位主干(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奢侈品品牌管理、消费行为学、奢侈品零售管理、奢侈品客户关系管理、时尚买手、成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商务沟通与礼仪等。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毕业论文。

六、主要专业实验:时尚产业体验。

七、主要能力培养途径:1.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奢侈品管理等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管理类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自学能力;通过学习营销管理、消费行为学、奢侈品零售管理、奢侈品客户关系管理等专门知识,掌握奢侈品企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奢侈品管理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原有专业和双学位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就业领域,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时尚与奢侈品管理方向)(双学位)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上机各学期周学时三四五六七八2304010022 西方经济学 3 48 48 32304040009 管理学 3 48 48 32304030025 市场营销学 3 48 48 32304020006 会计学 3 48 48 32304040017 国际企业管理 2 32 32 22304060041 时尚美学 2 32 32 22304030021 消费者行为学 2 32 32 22304040001 经济法 3 48 48 32304030017 珠宝类奢侈品鉴赏 2.5 40 40 32304030018 奢侈品品牌管理 2 32 32 22304060053 广告学概论 2 32 32 22304030019 奢侈品零售管理 2 32 32 22304030012 视觉营销 2 32 32 2 2304030020 奢侈品品牌纪实 2 32 32 22304030026 公共关系 2 32 32 2 2304030027 成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2 32 32 2 2304040018 战略管理 3 48 48 3 2304030023 时尚买手 2 32 32 2 2304040015 奢侈品客户关系管理 2 32 32 2 2304030024 商务沟通与礼仪 2.5 40 40 3 2304030006 毕业论文10 10周10周合计57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双学位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服装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工艺技术、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高级服装工技术和管理人才。

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以及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