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教育学生
教育小故事6篇

教育小故事6篇一.无声的教育:xx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xx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我的教育小故事30篇

《我的教育小故事》【篇1:我的教育小故事】师生交融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这是我的教育夙愿!去年我接了新班。
学初,为了让学生简单地步入英语的殿堂,充分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用心性,我给学生讲清英语的重要性,天天讲很多有关很多学英语的例子。
如:北京的老太太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还在练习说英语。
当前各种商标、说明书都用英语书写,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书籍,都离不开英语。
课堂是,我利用电教、图片、体态语等教育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经常给学生以成就感,good、better、best、excellent、clever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用心性。
我每一天都找学生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并和他们谈心,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月后,我本着出题尽量简单的原则,想测测学生的成绩如何时,但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使我很失望:为什么我的付出却和收获不成正比?百思不得其解,我为此迷茫了。
但是,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并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先查找自身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困难。
于是,我找来王健伟同学谈心、交流。
这个学生很调皮,也很聪明,但学习不扎实。
由于我的态度诚恳,他最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他说老师,实话对你说吧,此刻同学们都说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话,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我认为也是如此,学好了外语如果考不上学,也是没用。
老师你说对吗?他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气死你!我笑了笑问:你家里有几口人?他直言不讳地说:三口。
我说:是爸爸、妈妈和你对吗?这时,他低下了头小声说:你说错了,老师,是爸爸、奶奶和我。
于是,我立刻感到,这是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我之后问:你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爸爸此刻喂鸭子。
此时此刻,他的泪珠已在眼眶里打转。
我趁热打铁:你怎样明白将来就考不上学呢?只要你付出努力,考大学是不成问题的。
我,我能行吗?每一天看到爸爸累得难受的时候,我也想过,好好学习将来必须考上大学,让爸爸、奶奶跟着我享福。
我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努力就有机会!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老师,我必须努力。
教育小故事范文精选5篇

教育小故事范文精选5篇【篇一】教育小故事范文记得在一节体操新授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
所以这节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
”“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我来试试。
”只见我们班的“调皮鬼”孙永智跑了出来,他打开垫子,迅速做了个完整动作。
“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
”我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上自己练习。
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张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可由于我在学生们做准备活动时,只是口令指挥了一下,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做,所以当前滚翻翻好之后我就一阵头晕,接下来的交叉转体180°加挺身跳的动作做的有些勉强。
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
”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
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
”体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
”她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
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
“孙永智,你说说。
”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李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
”听完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
下面张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头部,深吸了一口气,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并鼓起掌来。
小学生正面教育案例(20篇)

小学生正面教育案例(20篇)小学生正面教育案例第一篇:对孩子要――倾听以往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教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
母亲明白后,没有打骂孩子。
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看着看着,就忘时间。
”母亲听后笑。
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齐去河边看日出,应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
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头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分析:我不禁被故事中的那位深深懂得爱的母亲所打动。
爱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倾听。
倾听之中,融入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给孩子创设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
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听教师的话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那颗热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吧。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教师,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教师。
我们把很多的时间用来训练自我的说话和演说本事,却忽略倾听本事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人,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过程。
为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必须放下师者自尊的架子,主动接触学生。
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说话,为平等对话创设自由宽松的氛围。
在倾听中要树立这样的信念: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需要。
仅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我的尊重,学生才能更加信任教师,到达和教师以心换心、以师为友的程度。
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对教师完全消除隔膜、敞开心扉,教育所以将成为一种十分完美的享受。
小学生正面教育案例第二篇:小李,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景有增无减,主要表此刻: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异常充沛。
小学生行为教育故事

小学生行为教育故事
小学生的行为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讲述几
个小学生行为教育故事。
故事一:认真听讲
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走神,上课不认真听讲。
老师发
现后,叫他到了教室外,认真地讲解了为什么要认真听讲的重要性。
小明受到了教育,从此以后就认真听讲,成为了一名好学生。
故事二:让座位给老人
小红是五年级的学生,她每天坐公交车上学。
有一天,一位老
奶奶上车了,车上已经没有空位。
小红注意到了老奶奶,主动站起
来让座位给老奶奶。
老奶奶非常感激,拍了拍小红的手,并对她说
了一声感谢。
小红从此懂得了尊重老人的重要性。
故事三:拾金不昧
小华是三年级的学生,她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
小华拾金不昧,将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高兴,送给了小华一份礼物。
小华从此懂得了正直诚实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小学生行为教育故事,它们或许是微小的,但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认真听讲、尊重老人、诚实守信。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些优秀小学生的榜样。
教育孩子的十个好故事

教育孩子的十个好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精选29篇)

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精选29篇)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篇1“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
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接的三(3)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范腾飞,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
他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
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
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
对于范腾飞,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
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
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
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
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
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
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范腾飞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
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
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
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
10个感人的经典教育故事

10个感人的经典教育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故事教育学生:好教师必须会讲故事——新书《用故事说话——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序言(1)故事是生命里的一盏灯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这是魏巍老师在他的《我的老师》中记叙的故事,情真意切、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滴给我们勾画了一位宽容博爱、机智幽默的女教师形象。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
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
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是刘绍棠老师在他的《师恩难忘》中记叙的故事,绘声绘色、细腻真实,使一位机智幽默、可亲可敬的乡村教师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是鲁迅先生在他的《藤野先生》中记叙的故事,刻画细致、语言淳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在求学过程中曾经关怀、呵护、帮助和培育过我们的那些老师。
拙劣的教师总是各有各的不同,真正优秀的教师却大致相似。
每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每一个使学生怀念的老师,都是“有故事”的教师。
若干年之后,我们任何人再回忆当初的学习生活。
老师讲得公式、定理、概念……往往都忘记了,背诵的课文、做过的问题、考过的测试……往往都模糊了。
唯一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一起创造一起经历的那些场景、那些情感、那些体验,特别是那些场景、情感、体验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故事。
(2)故事是教育智慧的火有个叫张天的同学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老师都让他烦透了。
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教化呢?这天班会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
第二天,本子交上来后,一查,没有张天的。
我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怎么没交本子呢?”张天没有吱声。
“怎么,忘记找优点了?”张天挠了挠头说:“老师,我没有优点。
”“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
”我笑着对他说。
“老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我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诉我。
”次日,张天如约来到我办公室。
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找到了,可只有一个——我心眼好。
”“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我高兴地说,“你不只是心眼好。
你能遵照老师的吩咐,回去认真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非常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
还有……”魏老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
“老师——”张天红着脸说,“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
”听到这里,我话锋一转:“张天啊,你只有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同学有几十个优点,他们随便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渐渐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一点点提高了。
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
我教的语文,他竟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魏老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
对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老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用“放大镜”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无不被魏老师机智、宽容的胸怀所叹服和感动,给我们对后进生的教育以很多借鉴和指导。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从没见过这样大玫瑰花,就都赶来看,纷纷称赞不已。
有一天早晨,我正在花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把那朵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里,往外走。
我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她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我的心被震憾了。
我牵着小女孩,来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她养育了一个你这样好的孩子。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在惊叹苏霍姆林斯基高超的教育艺术的同时,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这个“犯了错误”的小女孩遇到我,我会怎么处理?我们的心中还有没有人性美与人情美、同情心与怜悯心?我们心中的玫瑰花有没有凋谢?而在这种省思和叩问中,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不知不觉地提高。
这些经典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先哲和大师们教育智慧的浓缩。
犹如一把火,可以点亮我们心中的许多困惑。
我们往往很难记住和消化他们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些故事却给我们打开了走近古今中外优秀教师的另一扇门,使一个个慈悲、博爱、高贵的灵魂变得真实而亲切。
(3)故事可以打开心灵的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学生犯了错误,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最有效?粗暴的训斥、严厉的职责、恶狠狠的话语?……我曾多次看见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拂袖而去的一幕。
满口道理的谈话、说三道四的侧击、唠唠叨叨的说教?……这世界上苦口婆心的母亲太多了,而真正听话的儿子却又太少。
也曾见过教师和蔼耐心地对一名学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学生最后却睡着了的真实场景。
我想,面对学生问题,教师首要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话语最能打动学生的心?你有没有过别人简单几句话就让我们深深感动的体验,你有没有过我们轻轻几句话却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经历?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学生与故事有着一种融合感,故事对学生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绚丽斑斓、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不仅能带给学生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而且也能带给学生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故事是一种语言,故事是一种情感,故事是一种绘声绘色的表演,用讲故事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培的效果。
比如,当你看到有些学生学习无进取之心,感到束手无策时,可以讲这样的故事: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
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
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
”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
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
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这个道理,但究竟知识的价值如何体现?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却很迷茫,如何贯彻新课程教改精神,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可以致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个故事一定会让大家明白很多。
再比如倡导学生文明礼貌,我们只讲大道理,只规定不准这样或那样,无疑是机械生硬、落不到实处的。
如果我们引用几个具体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实际行为,明确文明就在身边、文明体现于点滴的小事,并不是高不可攀,则会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
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可能会成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一面镜子,会成为学生向善向美的一座灯塔。
这些小故事,富有哲理性、启发性,能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世事变迁、岁月流逝,从懵懂年少到满头银发,忘记了父母老师那些叮咛唠叨,但这些故事却深深铭记于心。
大家知道,班主任主要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就免不了说教;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枯燥空洞的泛泛说教令学生心烦讨厌,经常会出现教师大会小会强调不断,而学生却依然故我视而不见的尴尬局面。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的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所以,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些相关的富于启迪的故事,就能有效地化解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会讲故事的教师都是有心人学会讲故事,首先需要有“爱”。
对孩子无限的热爱,对教师工作的无限热爱。
有了爱,才能不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而是更精心于知识传授的形式、载体、过程,更“计较”于知识传授的结果,更在乎孩子们是否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学会讲故事,还要做个“有心人”。
要勤于思考。
有了思考和积累,才能有丰富的故事素材,才能留意到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话题,掌握孩子的语言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大道理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讲述出来。
只要用心积累,或经典或朴实的德育故事,或幽默或诙谐的笑话短语等等,在生活或文学中比比皆是;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从书、网络、生活中广泛搜集,然后加工整理成具有班级特色的校本教材;当然最美的还是让“自己”走进故事,用自己爱心和智慧唤醒、升华学生心灵中固有的真善美。
讲故事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趣味之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由一串串生动的故事构成。
精彩的故事有时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改变人一生的命运。
毛泽东所讲的“进京赶考”的故事,使人民政权在建立之时就站稳了脚根。
英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坚毅与情感并融的故事,既鼓舞了民众,又使英伦三岛免遭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