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蚀变岩的鉴定步骤

合集下载

野外常见矿物和矿化蚀变鉴定简表(图片版)

野外常见矿物和矿化蚀变鉴定简表(图片版)

野外常见矿物和矿化蚀变鉴定简表(文字和图片内容均来自网络,由作者进行配图及加工整理)
(图片版)
资料整理:中南大学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彭光雄pgxcsu@
2
上篇:野外常见矿物鉴定
表 1.野外常见矿物鉴定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篇:野外常见蚀变鉴定
13
表 2.用于矿产勘查的在SWIR有特征吸收的矿物(燕守勋等,2011)
14
表2来源于燕守勋等.遥感和光谱地质进展及其对矿产勘查的实践应用.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13-30.
表 3.ASTER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张玉君,姚佛军,2009)
表3来源于张玉君,姚佛军。

应用多光谱ASTER数据对ETM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一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岩石学报.2009,25(4):963-70
15
表 4.ASTER可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张玉君等,2006)
16
表4来源于张玉君等.利用ASTER数据进行不同类型矿床蚀变异常提取研究.矿产地质,2006,25(增刊):501-511
说明:表2-表4是遥感可提取的常见蚀变类型,对于遥感提取的蚀变经常要进行野外检查和验证,因此矿化蚀变的野外鉴定是遥感地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遥感找矿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此将上述常见蚀变的野外鉴定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如表5。

表 5.常见蚀变类型和蚀变矿物的野外鉴定简表(根据网资料整理)
17
19
21
23
25。

岩石鉴定的步骤完整版

岩石鉴定的步骤完整版

岩石鉴定的步骤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二)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火山碎屑岩与正常碎屑岩的区别:1、火山碎屑一般具尖棱状,没有磨圆现象。

2、火山碎屑大小不等(分选性差),而正常沉积碎屑一般分选性较好。

3、火山碎屑的成分主要为熔岩(除石英、长石外,还常含有玻屑,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而正常砂屑、粉砂屑则很少或没有这样的碎屑。

4、火山碎屑之间的充填胶结物为火山灰尘,风化后往往呈疏松的粉末,与正常碎屑的硅质、钙质、铁质、黏土等胶结物有所不同。

常见沉积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笫一勘测设汁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注(摘自《普通地质学》):钙丿贞泥鲁和页岩含碳酸钙(5〜25%)。

碳酸钙成分过乡则过渡为泥灰岩。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讣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二)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丄程地质手册》1999
片岩: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岩质较硬,强度相对较高;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石墨片岩等性质较差,其强度较低。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三)
常见变质岩现场鉴别(四)。

蚀变岩石分类

蚀变岩石分类

蚀变岩石分类一、蛇纹石化及蛇纹岩超基性岩石,经气液变质作用,使其中的橄榄石和部分辉石转变成蛇纹石,形成蛇纹岩。

一般蚀变作用由轻微到强烈,由个别矿物到整个岩石,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轻微变化的部分,称为蛇纹石化岩石,全部转变了的叫蛇纹岩。

蛇纹岩的一般特征:是岩石常呈暗绿至黄绿色;外貌极其多样。

其颜色随所含杂质成分不同而各异,含绿泥石者呈黄绿色;含磁铁矿、铬铁矿者色黑;含褐铁矿者呈褐红。

有的具有斑驳状色纹,风化后颜色变淡,呈灰白和黑白相间的网纹状。

质地较软,略具滑感,裂隙发育,常呈致密块状的隐晶质。

错动滑痕常见,在滑动面上常有一层黄绿色或浅蓝色的蜡状薄壳。

有时呈构造透镜体或角砾状碎块,在接触带可见到片理化的蛇纹岩。

在风化淋滤带中,蛇纹岩的表层,常出现赭土化,其下部则形成格架状的硅化蛇纹岩和碳酸盐化蛇纹岩。

有些地方在蛇纹岩中有不规则的碳酸盐块与蛇纹岩一起构成“虎斑状”构造。

蛇纹岩的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各种蛇纹石组成,包括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绢石及石棉等。

其它矿物有磁铁矿、洛铁矿、钛铁矿、尖晶石、水镁石及镁碳酸盐等。

有时橄榄石和辉石可呈残晶出现。

蛇纹岩的分布,一般不超过超基性岩体的范围,通常情况下,超基性岩体均不同程度的遭受蛇纹石化作用。

因此,在地表很难见到新鲜的超基性岩,只在较新岩体深部有可能保留有新鲜的超基性岩石。

所以常常根据蛇纹石化岩石来圈定超基性岩体。

蛇纹岩的结构,常为隐晶质结构或网纹状结构,构造则多为块状,带状,片状,透镜状及角砾状构造。

蛇纹碉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受到热液的影响,可能发生进一步变化。

特别是含铬铁矿的蛇纹岩,常具明显的绿泥石化现象。

甚至可以变成绿泥石岩,有时绿泥石直接围绕着矿石,形成外壳。

关于蛇纹岩的成因。

主要认为是超基性岩中橄榄石(部分辉石)转变为蛇纹石的过程。

二、青盘岩化及青盘岩青盘岩是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外貌为绿色的块状岩石。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岩石鉴定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晶体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岩浆岩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

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

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

有些熔岩充满气孔。

不含化石。

变质岩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干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

石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二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第三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第四步对沉积岩,首先观察它的矿物成分,是由岩屑,即岩石碎屑组成的呢?还是主要由石英组成?石英通常呈灰色,且很坚硬,易于辨认。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颜色浅淡,与稀盐酸作用,起泡。

手持标本如果主要是由碳酸钙和石英以外的其他矿物组成的,那么就要判断它属于下列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按照提供的岩石名称、页码查看进—步的鉴定资料。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张万全【摘要】在进行金矿床寻找过程中,岩矿型的金矿类型很多,其中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金矿床类型中非常重要也很典型的一个成矿类型范例.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一种后期热液参与影响岩石形成的金矿床.是含金热液通过容矿构造内沉淀沉积或围岩通过热(压)力作用热液与岩石发生反应元素的带入带出,近而,岩石发生蚀变岩,金这种有益元素富集形成矿床.蚀变岩型金矿床突出特征一般成矿规模比较大,矿石成分复杂,矿石品位变化幅度小,矿石蚀变清楚.这类矿床的形成不完全依赖于地层和地质年代,在不同区域内形成的矿床,相互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这种类型的矿床.下面就来对蚀变岩型金矿床的质地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一下分析.【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分析【作者】张万全【作者单位】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二大队,甘肃武威 733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5在我国各主要金产地,蚀变岩型金矿床都是主要产金类型,如我国西北、甘南至青海,秦岭、内蒙、东北、华北、黔西南等地区,都有广泛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分布,也是主要的产金矿产类型。

在我国此类矿床开采历史悠久,特别是50年代后至今,对此类型各个矿床开采和研究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虽然,每个蚀变岩型金矿床个性差异很大,但是,通过对此类矿床的个例成矿规律的分析,矿石的研究,总结此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共性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进一步指导此类金矿床找矿工作非常重要[1]。

1 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1)蚀变岩型金矿矿石是由变质岩石所组成的。

不管蚀变岩型金矿床形成多么复杂,岩石变质程度多么多样,矿石种类多么繁多,矿石蚀变是其主要特征。

(2)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岩石蚀变带中。

不管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哪个地质时代的岩层中,岩石都要蚀变,岩石要蚀变是通过地质作用实现的,就得经历漫长的地质时代。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鉴定及定名一、鉴定内容和方法: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岩: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石英岩自变质岩:蛇纹岩、云英岩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1)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2)变晶结构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mm~1mm)、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mm)。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围岩蚀变理论性总结

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围岩蚀变理论性总结

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围岩蚀变理论性总结一、基本概念蚀变作用:泛指岩石、矿物受到热液、地表水、海水以及其它作用的影响,产生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过程。

围岩蚀变、化学风化和变质交代作用,都属于蚀变作用的范畴。

围岩蚀变:指在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围岩受到流体和热液的作用影响所发生的各种交代变质作用。

影响围岩蚀变的因素主要为热液或流体的性质、成分、温度、压力、围岩的性质和成分等。

围岩蚀变的种类很多,如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钠长岩化和碳酸盐化等。

交代蚀变形成的围岩,成为蚀变围岩。

如云英岩、矽卡岩、钠长岩等。

蚀变围岩:在热液作用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由于他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故称为蚀变围岩。

一定的热液矿床常与某些类型蚀变围岩共生。

因此,蚀变围岩不仅是研究热液矿床成因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某些特殊的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的火山岩本身就有开采利用的价值。

二、主要蚀变作用— 1—褪色作用:指在热液作用影响下,导致岩石中的深色矿物消失,铁镁组分淋失,使得原来岩石变成浅色的蚀变作用。

碱质交代作用:内生含碱质(如钾和钠)的成矿溶液对围岩所进行的各种交代作用。

在这种作用过程中,形成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云母、方柱石、霞石等碱性硅酸盐矿物组成的交代蚀变岩石,表现出碱质在溶液及其交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碱金属的不同,可分为钾质交代和钠质交代两大类。

钾质交代,包括钾长石化、云母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等;钠质交代,包括钠质辉石化、钠质角闪石化、钠长石化、钠长-更长石化、霞石化、方柱石化及部分沸石化等。

碱质交代作用常有冥想的成矿专属性。

例如与钾质交代最密切的是钨、锡、钼、铜、金、钽、铌重稀土元素、铷、铯和硼等;与钠质交代最有关的是铁、钒、黄铁矿、轻稀土元素、钴、铌和某些金、铀等矿床。

钾质交代作用:碱质交代作用的一种。

即含钾的溶液在对岩石作用过程中,使得交代蚀变岩石产生含有各种钾质矿物的交代作用。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其次要抓住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先分出岩石是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区别: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成分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变质岩一般都具有片理等定向构造,在矿物成分上还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滑石、石棉、绿泥石、蛇纹石、绢云母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而岩浆岩一般具有流纹、气孔、杏仁、块状构造。

2岩浆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橄榄岩、苦橄岩)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或中性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或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还是喷出岩类。

比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似斑状、致密结构,则属深成岩类(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若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流纹岩、安山岩、粗面岩、玄武岩、苦橄岩);若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花岗斑岩、闪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

块状构造大多是深成岩、浅成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等大多是喷出岩。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若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蚀蚀变变岩岩的的观观察察、、鉴鉴定定、、描描述述
(1) 首先大致观察一下岩石有无发生蚀变现象或交代作用,与手标
本不同部位对比。

(2) 有蚀变后,观察蚀变岩石的物理性质(颜色、坚硬性、致密或
松散、脆性……)
(3) 观察、鉴定蚀变岩石的矿物成分,区分出:①“残留矿物”—
—原岩中没有被交代完的矿物。

②“继承性矿物”——参加热液交代平衡的原岩中稳定矿物,如硅化岩中原岩中的石英、钾长石化岩石中原岩原有的钾长石……③“蚀变矿物”——热液交代围岩新生成的矿物。

(4) 了解蚀变矿物的共生组合,并分出主要的、次要的、特殊的(如
云英岩中的锡石等)。

(5) 用目估法确定标本中蚀变矿物的百分含量——它反映蚀变的强
弱程度。

(6) 观察蚀变岩石的结构、构造。

蚀变岩石的构造——与一般岩石
的构造划分标准相同,指的是不同成分的矿物集合体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如块状、脉状、网状、条带状、条纹状、角砾状、对称带状……蚀变岩的结构——指岩石中蚀变矿物的形状、大小、相互关系、以及原岩中的矿物或早期形成的蚀变矿物的交代方式和保留原岩的结构残余,即采用变质岩结构的术语:变余结构——原岩结构大部分或基本保留称变余**结构。

变晶结
构——原岩结构大部分或完全不保留(主要或全部由蚀变矿物
组成)称**变晶结构,或根据蚀变矿物的形态、大小、对原岩
矿物交代的方式等进而划分。

一般蚀变岩石构造肉眼可见,但
结构看不出,但能见到一部分。

(7)将蚀变岩石与原岩对比(或与标本中未蚀变或弱蚀变部分对比)看它发生了那些变化。

(8)给观察、描述的蚀变岩石命名(定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