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术第4030期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2009年12月28日修订)∙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作者:学位办∙发布时间:2010-3-15∙点击次数:16639【大】【中】【小】(2008年5月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决定对我校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做如下规定:博士研究生一、基本要求(一)理学、工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被SCI或EI收录1篇(EI收录须为外文论文)。
2.在SCI源期刊或EI源外文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期刊目录见附件一)。
(二)管理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被SSCI、SCI、EI收录1篇(EI收录须为外文论文)。
2.在SSCI、SCI源期刊或EI源外文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期刊目录见附件一)4.被CSSCI、ISTP收录3篇论文。
(三)法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3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在SSCI、A&HCI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1篇论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论文;2.被C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论文。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中国矿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属于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且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
三、若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已被期刊录用但尚未正式发表,经导师在录用证明上签字认可并附版面费发票,可以进行论文送审、答辩。
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学术论文国家级期刊目录

8
中华内科杂志
11-2138/R
27 中华放射医学与 防护杂志
11-2271/R
46 中国实验血液 学杂志
11-4423/R
9
中华外科杂志
11-2139/R
28
中国中药杂志
11-2272/R
47 中华检验医学 杂志
11-4452/R
10 中华儿科杂志
11-2140/R
29
针刺研究
11-2274/R
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学术论文国家级期刊目录 根据关于规范福建卫生高级职务资格评审学术论文及期刊目通知 闽卫人函〔2016〕62 号规 定:福建省卫生高级职务资格评审论文国家级期刊目录如下:
国家级学术论文期刊目录 95 编号 1 机构名称 中华实用儿科 临床杂志 2 中国药理学与 毒理学杂志 3 病毒学报 11-1865/R 22 中医杂志 11-2166/R 11-1115/R 21 药学学报 11-2163/R 刊号 10-1070/R 编号 20 机构名称 中国药学杂志 刊号 11-2162/R 编号 机构名称 刊号 11-3661/R
11-2866/R
55 国际药学研究 杂志
11-5619/R
11-2151/R
37 中华放射肿瘤学 杂志
11-3030/R
56 中华糖尿病杂 志
11-5791/R
11-2152/R
38 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
11-3495/R
57 中华临床营养 杂志
11-5822/R
58 中华眼视光学 与视觉科学杂 志
44-1187/R
13-1073/R
78 中华航海医学与 高气压医学杂志
31-1847/R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定级标准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定级标准为使我校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在参照浙江大学2005年版和2008年版期刊定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学术期刊定级标准。
一、全部学术期刊按其学术档次及学术影响力共分为三级:一级为权威学术期刊;二级为重要学术期刊;三级为一般学术期刊。
(一)一级:分A档、B档和C档A档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语文》、《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史》、《中国音乐学》、《体育科学》、《美术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评论》、《心理学报》、《管理世界》、《中国出版》、《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动物学报》、《计算机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生理学报》、《环境科学学报》、《高分子学报》以及列入《SCI》(科学引文索引核心版)、《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当年统计源的国际学术期刊。
B档的学术期刊为:在附件一中没有标出“*”符号的为一级期刊B档以及列入《SCI》(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当年统计源的国际学术期刊。
C档的学术期刊为:见附件一中列出的“国内学报级一级学术期刊(C档)名录”以及列入《EI》(工程索引)当年统计源的国际学术期刊。
被IM收录的论文也视同国内一级期刊(C档)论文。
(二)二级:重要学术期刊1.列入当年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2.见附件一中列出的“国内二级学术期刊名录”;3.被当年ISTP、ISSHP收录或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视同重要学术期刊论文;4.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
(三)三级:一般学术期刊1.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2.公开出版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以及各级政府立项的课题研究论文集;3.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视同一般学术期刊论文。
高中英语学术论文引用规范单选题40题

高中英语学术论文引用规范单选题40题1. In the following citation, which format is used: "Smith, J. (2020).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45(2), 120-135."A. APAB. MLAC. ChicagoD. Harvard答案:A。
本题使用的是APA 格式。
APA 格式的特点是作者姓氏在前,名字缩写在后,出版年份在括号内,文章标题用双引号,期刊名斜体,卷号和期号、页码都需标明。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MLA citation?A. (Brown, 2019, p. 56)B. Brown, 2019: 56C. Brown. 2019. 56D. Brown, 2019. "The title of the work." Page 56.答案:D。
MLA 格式通常是作者姓氏,名字,出版年份,作品标题,页码。
标题用双引号。
3. The citation "Doe, J. 2021.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New York: Publisher. 120-150." belongs to which format?A. APAB. MLAC. ChicagoD. None of the above答案:C。
Chicago 格式的特点是作者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社,页码范围。
4. "Smith, A. (2018). 'The study of history.' History Review, 30(1), 45-60." This citation is in:A. APAB. MLAC. HarvardD. Chicago答案:A。
学术期刊分级目录(2013年)

一、特级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收录的期刊论文。
1.法学研究 2. 管理世界3. 教育研究4. 经济研究5. 历史研究6. 社会学研究7. 体育科学 8. 外国文学评论9. 外语教学与研究 10. 文学评论11. 心理学报 12. 新华文摘13. 新闻与传播研究 14. 哲学研究15. 政治学研究 16. 中国社会科学17.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18. 中国图书馆学报19. 中国语文二、一级学术期刊SCIE(科学引文网络版)、EI(工程索引)收录的期刊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1. 中外法学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 中共党史研究4.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现已停刊)6.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7. 中国出版 8. 中国史研究9. 中国法学 10. 中国翻译11. 中国高教研究 1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3.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14. 中国经济史研究15. 应用心理学 16. 政法论坛17. 外国语 18.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 文史(中华书局) 20. 中国科学(A-G)辑21. 语言研究 22. 中国人口科学23. 现代外语 24. 新美术25. 史学理论研究 26. 外国文学27. 外国文学研究 28. 文献29. 文学遗产 30. 文艺理论研究31. 文艺研究 32. 世界经济33. 世界经济与政治 34. 台湾研究35. 天文学报 36. 世界宗教研究37. 世界历史 38. 中国音乐学39. 民族研究 40. 美术研究41.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43. 学术月刊 44. 心理科学45.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46. 统计研究47. 社会科学战线 48. 考古学报49. 科学学研究 50. 经济地理5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5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3. 经济学家 54. 人口研究55. 金融研究 56. 近代史研究57. 教育发展研究 58. 情报学报59. 马克思主义研究 60. 科研管理61. 会计研究 62. 古汉语研究63. 国际贸易问题 64. 国际问题研究65.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66. 比较教育研究6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68.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69. 敦煌研究 70. 财贸经济71. 管理科学学报 72. 大学国书馆学报73. 当代电影 74. 当代语言学75. 档案学通讯(二)自然科学1. 自然资源学报2. 自然辩证法通讯3. 自然辩证法研究4. 自然科学进展5. 自然灾害学报6. 岩土工程学报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8. 岩石学报9.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1. 数学进展 12. 数学年刊(A、B辑)13. 数学物理学报 14. 数学学报15. 宇航学报 16. 中国激光17.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8. 有机化学19.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20. 遗传学报21. 遗传 22. 细胞生物学杂志23. 生物多样性 24. 生物工程学报2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6. 生物物理学报27. 声学学报 28. 兽类学报29.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 30. 微生物学报31. 无机材料学报 32. 无机化学学报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35. 系统科学与数学 36. 遥感学报37. 应用数学学报 38. 生理学报39. 气象学报 40. 矿物学报41. 空间科学学报 42. 金属学报43. 力学学报 44. 科学通报45. 空气动力学学报 4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47. 化学物理学报 48. 化学学报49. 海洋工程 50. 海洋学报51. 海洋与湖沼 52. 航空学报53. 古生物学报 54. 固体力学学报55. 硅酸盐学报 56. 半导体学报57. 材料研究学报 (材料科学进展) 58.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59. 分析化学 60. 地质学报61. 地球化学 62. 地球物理学报63. 地震学报 64. 地质科学65. 催化学报 66. 大气科学67. 地理科学 68. 地理学报69. 地理研究 7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71. 实验生物学报 72. 中国生物防治73. 水科学进展 74.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75.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三)工学1. 自动化学报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3. 中国工业经济4. 中国机械工程5. 振动工程学报6.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7.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8. 中国食品学报9. 中国环境科学 10.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1. 中国公路学报 12. 石油学报13. 水力发电学报 14. 通信学报15. 太阳能学报 16. 土木工程学报17. 微波学报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 仪器仪表学报 20. 软件学报21. 热力发电 22. 燃料化学学报23. 摩擦学学报 24. 控制理论与应用25. 汽车工程 26.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7. 内燃机工程 28. 内燃机学报29. 煤炭学报 30. 建筑学报31. 建筑结构学报 3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3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35. 计算机学报 36.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7. 计算数学 38. 计量学报39. 机械工程学报 40. 化工学报41. 环境科学 42. 环境科学学报43.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44. 兵工学报45. 工程热物理学报 46.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47. 光电工程 48. 光电子·激光49. 光学学报 50. 光子学报51. 复合材料学报 52. 钢铁53. 纺织学报 54. 动力工程学报55. 电信科学 56. 电子学报57. 电子与信息学报 58. 电工技术学报59. 电力系统自动化 60. 电路与系统学报61. 测绘学报 62. 城市规划63. 传感技术学报 64. 低温工程65. 高分子学报 66.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67. 控制与决策 68. 强激光与粒子束(四)医学1. 中华病理学杂志2.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3. 中华传染病杂志4. 中华创伤杂志5. 中华儿科杂志6.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7. 中华放射学杂志8.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9. 中华妇产科杂志 10. 中华骨科杂志11. 中华护理杂志 1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5. 中华精神科杂志 16.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7.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8.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2. 中华内科杂志23. 中华皮肤科杂志 24.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5. 中华烧伤杂志 26. 中华神经科杂志27. 中华肿瘤杂志 28. 营养学报29.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0. 中华肾脏病杂志31. 中华外科杂志 32.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33.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34. 中华消化杂志35.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3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7.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38. 中华血液学杂志39. 中华眼科杂志 40.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41. 中华医学杂志 42.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4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4.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45. 中国药理学报 46.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47.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50. 中国中药杂志51. 中国药学杂志 52.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53. 中草药 5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5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56. 中国兽医学报57. 药物分析杂志 58. 药学学报5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60. 解剖学报61. 病毒学报(五)农学1. 作物学报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3. 植物分类学报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 植物生态学报6. 植物学报7. 中国粮油学报 8. 中国水稻科学9. 中国农村经济 10.中国农业科学11. 植物保护学报 12. 植物病理学报13. 农业机械学报 14. 农业经济问题15. 农业工程学报 16.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7. 棉花学报 18. 麦类作物学报19. 园艺学报 20. 中国土地科学21. 中国稀土学报 22. 应用生态学报23. 水产学报 24. 水利学报25. 水土保持学报 26. 畜牧兽医学报27. 水生生物学报 28. 土壤学报29. 生态学报 30. 林业科学31. 昆虫学报 32. 昆虫分类学报33. 核农学报 34. 果树学报35. 蚕业科学 36. 茶叶科学37. 中国畜牧杂志 38. 菌物学报39. 动物学报 40. 动物营养学报41. 农药学报 42. 动物学研究三、准一级学术期刊1. 清华大学学报2. 北京大学学报3. 浙江大学学报(理、农、医学版)4. 南京大学学报5. 复旦学报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0. 武汉大学学报11. 厦门大学学报 12. 重庆大学学报1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5. 南开大学学报 16. 山东大学学报1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1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 四川大学学报2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2.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5.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6. 天津大学学报27.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8. 东北大学学报29. 吉林大学学报 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31. 同济大学学报 32. 东南大学学报33. 湖南大学学报 34. 中南大学学报35. 中山大学学报 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37. 兰州大学学报 38.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39.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0. 动力工程学报41.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42. 装饰43. 档案学研究 44. 农药学学报45. 生物数学学报 4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四、二级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SCIE(科学引文网络版)、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会议论文。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2008年3月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强化科研意识,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努力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大力开展,尽快提高学校的总体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在编的专、兼职科研人员、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的考核采用积分制,科研工作量以“分”为计算单位。
第四条本办法确立的各种指标作为通常的考核尺度,适用的范围包括:职称评定、个人考核、奖励、科研津贴发放等。
第二章考核对象和范围第五条科研工作量考核对象1.考核对象分类:(1)教学科研型教师、专职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不列入科研考核对象);(2)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辅、行政及其他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但选择职员系列的教职工不列入科研考核对象)。
2.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未定职人员分别按副高级、中级职称工作量定额进行考核。
3.凡是在考核年度内专业技术职务发生变化者,按变化前的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的科研工作量定额进行考核。
4.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者,按聘任职级考核。
5.在读硕士和博士按其基本科研工作量的80%考核,女教师休产假的当年按其基本科研工作量的40%考核。
如遇其他特殊情况,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适当扣减相应科研工作量。
6.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应明确学术关系归属单位,并按其学术关系归属单位接受考核。
第六条科研工作量的计分范围1.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和刊登在中央和省级党报上的理论文章。
2.国内外公开出版的著作(专著、编著、译著)、教材;3.在学校认可的国外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4.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转让;7.所获得的各级各类政府科研奖励;8.国际国内高水平会议论文9.学校认定的其他科研成果。
第七条科研工作量考核周期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周期为三年(自然年度),年度考核由各部门组织实施。
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及期刊会议目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及期刊会议目录同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〇年四月10.1建筑学一级学科推荐学术期刊目录(共102种)以下期刊适合学院港澳台博士研究生用(共10种):10.2 建筑学一级学科推荐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共37种)1.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在下面列表中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内容必须是建筑历史及其相关领域。
2.不含国际会议论文。
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在下面列表中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内容必须是建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2. 不含国际会议论文。
10.5 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推荐学术期刊目录(核心刊物)(共6种)1.建筑技术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在下面列表中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内容必须是建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2.不含国际会议论文。
10.6 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推荐学术期刊目录(核心刊物)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在下面列表中的期刊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内容必须是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1. 期刊目录参见下表(4种):2.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参见下表(4种)10.7 景观规划设计二级学科推荐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核心刊物)(共15种)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必须在下面列表中的期刊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内容必须是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1. 期刊目录参见下表(13种):2. 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参见下表(2种):。
10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文章要求

01级、02级、03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本人为第一作者。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发表一篇被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入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3、获省(部)级一或二等奖一项,本人为第一、二、三获奖人之一者;4、获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本人为第一、二获奖人之一者;5、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其它大型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一、二等奖一项。
6、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可等同为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一项,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获学校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一项,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其它大型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一项。
2004级、2005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被SCI、EI、ISTP收录。
3、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有获奖证书)。
4、获厅局级科技成果奖,本人名次为:一等奖前三,二等奖前二,三等奖为第一。
5、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一、二等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2006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2006级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
3、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有获奖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三峡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题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成绩阅卷老师完成时间2013 年12 月目录[摘要] (3)[Abstract] (4)1 前言 (5)1.1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研究的思路 (5)2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5)2.11995年~1998年电子商务的萌芽阶段 (5)2.21999年~2002年中国电子商务的调整阶段 (6)2.32003年~2006年高速发展阶段 (6)2.42007年~2010年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阶段 (7)3 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7)3.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7)3.1.1 中国网民的迅速增长奠定了电子商务在中国良好的发展基础 (7)3.1.2 电子商务行业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8)3.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1)3.2.1 电子商务的搜索功能问题。
(11)3.2.2 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问题。
(11)3.2.3 B2B电子商务面临如何与“真正交易环节”深度结合的发展问题。
113.2.4 电子商务管理的问题。
(11)3.2.5 C2C电子商务市场少数寡头垄断竞争问题。
(12)3.2.6 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
(12)3.2.7 电子商务的标准问题。
(12)3.2.8 电子商务的费用支出问题。
(12)3.2.9 电子商务的合同法律问题。
(13)3.2.10 电子商务的人才缺乏问题。
(13)3.3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措施 (13)3.3.1 完善的政策。
(13)3.3.2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3)3.3.3 加强电子商务宣传和人才培养。
(14)3.3.4 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14)3.3.5 政府的支持。
(14)4 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4)4.1移动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新驱动力。
(14)4.2B2C替代C2C是未来网络购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15)4.3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企业寻求海外商机的新选择。
(15)4.4电子商务平台与搜索引擎平台呈融合化趋势。
(15)4.5电子商务的安全、诚信与立法等问题将逐步完善。
(15)4.6线上电子商务平台与线下实体平台呈融合化趋势。
(16)4.7电子商务应用呈现较高普及化、常态化趋势。
(16)4.8原“寡头垄断”格局渐被“多元化”竞争市场替代。
(16)结论 (16)致谢语 (17)参考文献 (17)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级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中国高速发展,交易总额连创新高,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中国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并提出建议、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国电子商务的路线。
旨在企业和个人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发展历程现状分析趋势新引擎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MMERCE AND THE FUTURETRENDSHENG Yong—huang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201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Wanzhou,Chongqing,404000[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electronic commerce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deals to new high, it has become a new engin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n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also fac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in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China's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lectronic busines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business to analyze route of China's e-business. Aimed at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Development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Trend Domestic The new engine1 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背景:我国电子商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这个时候电子商务只是一种概念。
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如8848,易趣等。
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当当网等,它们将这种网上购物的优势一点一点的呈现给消费者,使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网上购物,电子商务行业也到了空前发展的阶段。
意义:根据最新的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增长27.9%,与2011年32.8%的增速相比;其中2012Q4整体交易规模为2.4万亿元,环比增长16.2%,同比增长27.5%。
数据表明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正在空前的发展,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占得比重也越来越重;把握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
1.2研究的思路本文通过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分析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使新加入的电商能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2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2.1 1995年~1998年电子商务的萌芽阶段1995年底,随着互联网络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新潮,网络开始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基于商务网站的电子商务业务和网络公司开始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6年8月,留美博士张朝阳在美国风险投资专家爱德华·罗伯特先生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办搜狐。
1997年,各种网站的广告和宣传大量出现,电子商务的名词和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虚拟“广交会”等大型电子商务项目陆续推出,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序幕。
1998年,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以推广网络和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应用。
1998年10月5日,纺织品配额招标系统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投入运行,全国首次实现纺织品被动配额电子招标。
1998年12月1日,软件公司北京四通利方宣布并购“华渊资讯”,成立全球新浪网,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
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
1997年和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尤其是以IBM为首的IT大厂商,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热中扮演了无可争议的主要角色,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介绍、应用与发展,使得中国电子商务技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跟上世界潮流,并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年,对中国电子商务来说,是宣传,是启蒙,是概念和技术的推广。
2.2 1999年~2002年中国电子商务的调整阶段1999年 5月18日,中国第一家在线销售软件图书的B2C网站(8848)在王峻涛的一手操办下正式上线;同样是这一年,马云在杭州建立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并在同年阿里巴巴获得了高盛等着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创造了一个网站一分收入没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奇迹。
同样把目光瞄准电子商务领域的还有邵亦波,他和来自哈佛的校友创办了易趣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C2C电子商务网站;6月,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旅游迷--沈南鹏、梁建章、季琦、范敏创办了提供网上机票和酒店预定服务的携程网;11月,在图书出版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李国庆和他的妻子俞渝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当当网。
这一年也是中国电子商务梦开始的地方。
2000年5月,由联想和金山共同投资组建的卓越网正式成立;12月,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与阿里巴巴结盟;同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
2002年 1月,易趣网在国内第一起网站状告网民案中胜诉,3月美国eBay公司宣布向易趣网投资3000万美元。
阿里巴巴也在2001年的最后一个月,现金流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盈余,当月会员突破百万,2002年10月,阿里巴巴实现了全年收支平衡,年底实现全年盈利。
与此同时,当当、卓越、贝塔斯曼的网上书店之争,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场缘起于低价之争的厮杀,吸引着网民们的眼球。
另一场火爆的竞争则在同属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青旅在线、亿龙网、携程网之间展开。
也就是在这一年,亿龙网、携程网宣布进入了盈利阶段。
2.3 2003年~2006年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春天,“非典”的悄悄潜入,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商业,却造就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由于人们足不出户,很多正常交易和商务活动被打乱,网络交易最受青睐的手段。
同年看准了历史机遇的阿里巴巴做出了两项重大的举动--投资1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
2004年1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正式提出“网商”概念,2004年6月,“第一届网商大会”在杭州举行;同年京东放弃线下销售,做网上零售,这也是京东商城的前身;就在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国家也不甘落后,2004年底,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中国电子商务进入黄金的发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