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配套作业: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物质的分类2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同步课时作业2-1物质的分类文档

课时作业(五)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胶体(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解析:一定不是单质,有的有毒或不能吸收,不一定以分子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上述物质中,只能笼统地称元素。
答案: A2.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金属⑥非金属⑦酸⑧碱⑨盐⑩氧化物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③D.全部解析:同位素是不同原子,因此不同原子组合,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35Cl37Cl是单质,16O和18O3混合是混合物。
2答案: D3.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解析:B中氯气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B4.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图1:日光下的树林B.图2: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图3: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D.图4:钠的焰色反应实验解析:图①:空气是一种胶体,日光穿过空气照射到地面上,此过程中实际上发生了丁达尔效应;图②:长江水(含大量胶体粒子)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海水含大量的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图③:道理同①;图④: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答案: D5.2014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和臭氧(O3)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胶体B.臭氧是一种单质C.臭氧是氧化物D.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的不是胶体;臭氧是一种单质,不是氧化物,也不是化合物。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0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B苯的同系物芳香族化合物C D不饱和烃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B.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是通过非极性键结合的C.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唯一原因D.烷烃的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3.(2012·海南高考)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4.(2012·海南高考改编)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有( )①乙酸异丙酯②乙酸叔丁酯③对二甲苯④均三甲苯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二溴乙烷:B.3乙基1丁烯:C.2甲基2,4己二烯:D.2,2,3三甲基戊烷:6.(2013·全国高考)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
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7.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4H 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将该有机物与适量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A .2B .4C .5D .68.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 ,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 的质量相等。
则X 的分子式是( )A .C 10H 16B .C 11H 14 C .C 12H 18D .C 13H 209.有机化合物A ~H 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 ――――→H 2催化剂E ――――→Br 2/CCl 4 F ――――――→NaOH 水溶液△G ① ② ③――――――――→H + △H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 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 完全燃烧消耗7 mol 氧气,则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 物质的分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5物质的分类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6·山东泰安一模)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Cl2O7B.非电解质:蔗糖、四氯化碳、氨气、氯气C.同素异形体:石墨与金刚石、单斜硫与斜方硫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焦炉气答案:B解析:A项CO2、SO2、SiO2、Cl2O7都能与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正确;B项非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氯气为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错误;C项石墨与金刚石、单斜硫与斜方硫,都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项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水玻璃、焦炉气都含有多种成分,为混合物,正确。
2.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废塑料瓶可以回收再利用,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物。
3.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答案:A解析: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A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同时发生电解化学变化,C项错误;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该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项错误。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非极性分子:CO2、CCl4、CH2Cl2、对二甲苯④同位素:1H+、2H2、3H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A.②⑤B.②④⑤⑦C.②⑤⑥⑦D.全部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
【精品】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苏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2016·舟山中学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MgO B .H 2SiO 3 C .NaOH D .NaClO 3解析:选D 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A 中MgO 是碱性氧化物;B 中H 2SiO 3是酸;C 中NaOH 是碱。
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NaOH ⑤液态氧 ⑥KClO 3 A .碱——①④ B .纯净物——③④⑤ C .盐——①⑥ D .混合物——②⑤解析:选C ①纯碱是Na 2CO 3,是盐类,属于纯净物;②食盐水是NaCl 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③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NaOH 是碱类,属于纯净物;⑤液态氧是单质,属于纯净物;⑥KClO 3是盐类,属于纯净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金属、非金属 C .纯净物、化合物 D .含氧酸、无氧酸 解析:选C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CuO +C=====高温2Cu +CO 2↑ B .CaO +H 2O===Ca(OH)2C .2K 2CrO 4+H 2SO 4===K 2Cr 2O 7+K 2SO 4+H 2OD .NaCl +AgNO 3===AgCl↓+NaNO 3解析:选A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A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降为0,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为+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 2O 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 .C 60、O 3B .H 2O 2、N 2O 4C .H 2SO 4、H 2CO 3D .Na 2SO 3、KMnO 4解析:选B 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A 项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 项两种物质均为酸,D 项两种物质均为盐。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2物质的分类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物质的分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为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量的NaCl,可以利用渗析的方法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3.(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4.(2014·济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5.(2014·宁波期末)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6.(2014·郑州一检)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与食盐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C.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8.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K、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9.(2014·河北灵寿模拟)下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物质的分类

课时跟踪练1一、选择题1.(2022·广东执信中学模拟)广东省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潮州木雕、广东凉茶、瑶族刺绣、石湾陶塑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雕刻潮州木雕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茶叶中所含的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C.瑶族刺绣所用的棉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石湾陶塑属于硅酸盐产品解析:雕刻潮州木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项正确;茶叶中所含的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故B项正确;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蛋白质,故C 项错误;石湾陶塑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硅酸盐产品,故D项正确;故选C。
答案:C2.(2022·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阶段练习)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制作毛笔,枯木、鹿毛、羊毛的主要成分均为高分子B.“取炭窑之窑烟,化牛皮胶为水和之……”制墨,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性质稳定C.“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属于陶制砚台,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解析:枯木的成分为纤维素,鹿毛、羊毛的主要为蛋白质,均为高分子,A项正确;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性质稳定,B项正确;缣帛主要成分(丝织品)为蛋白质,C项正确;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项错误。
答案:D3.(2022·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阶段练习)2020年11月“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展示了以芳纶为主制成的五星红旗,用SiC增强铝基材料钻杆“挖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研究表明月球表面的“土壤”主要含有氧、硅、铝、铁、镁、钙和钠等元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B.月球表面的“土壤”所含金属元素镁和铝均可以通过电解其熔融氯化物进行冶炼C.制作钻杆用的SiC又称金刚砂,具有硬度大、耐磨性好的优点D.月球表面的“土壤”所含元素均可以利用焰色试验进行判断解析:“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锂离子电池组,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故A项错误;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得镁,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铝,故B项错误;SiC俗称金刚砂,为共价晶体,硬度大,熔点高,耐磨性好,可用于制作高强度、耐高温、耐磨的产品,如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等,故C项正确;灼烧时呈现特征焰色是一些金属元素的性质,不是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利用焰色试验不能判断月球表面的“土壤”所含的全部元素,故D项错误。
高考化学总复习:2.1《物质的分类》跟踪监测(含答案)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区1.雾霾、PM2.5已经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热词。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和汽车尾气有关系C.“PM2.5”分散在大气中形成气溶胶,性质稳定,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D.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解析】选C。
雾霾是成分复杂的分散系,有胶体成分,“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比胶体微粒大得多,不属于胶体,但PM2.5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解析】选C。
直径大于1 nm小于100 nm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方法规律】不同类别分散系的鉴别方法(1)浊液的物理特征是不稳定,分散剂与分散质易分离,而溶液很稳定,胶体比较稳定。
因此,当浊液与溶液、胶体的外观特征相同或相似时,可以通过静置观察的方法进行鉴别。
如果经过静置仍无变化则是溶液或胶体;如果经过静置出现浑浊或沉淀现象则是悬浊液;如果经过静置出现分层现象则是乳浊液。
(2)胶体的物理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因此,当溶液与胶体的外观特征相似或相同时,可以通过在暗室里用一束光照射,观察有无光亮的“通路”来鉴别。
如果液体里产生光亮的“通路”,则该液体是胶体;如果液体里不产生光亮的“通路”,则该液体是溶液。
3.(2018·成都模拟)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选C。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A正确;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正确;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C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
2016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配套作业: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烃和卤代烃2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烃和卤代烃1.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2·广东高考)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2012·海南高考)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2012·山东高考)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D.(2012·浙江高考)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3.卤代烃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正确的是()A.卤代烃性质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B.卤代烃均难溶于水C.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D.有小分子(如水)生成的反应是消去反应4.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2===CH—CH2CH2ClB.CH3CH2ClC.CH3BrD.5.(2014·蚌埠模拟)关于,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6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C.该有机物分子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D.该有机物分子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6.(2013·淮南模拟)由2-氯丙烷制备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经过的反应是()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7.(2011·四川高考)25 ℃和101 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C.50% D.75%8.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物质的分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为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量的NaCl,可以利用渗析的方法
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3.(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4.(2014·济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
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
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5.(2014·宁波期末)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6.(2014·郑州一检)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7.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与食盐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
C.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8.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K、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9.(2014·河北灵寿模拟)下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甲中两个圆分别代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独有的特征(不同点)。
请你在图下的空格内填写适当内容。
(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10.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名不符实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Ag B.Cu
C.Al D.Fe
11.物质A~E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除A~E外的其他物质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和⑦的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和臭氧(O3)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胶体
B.臭氧是一种单质
C.臭氧是氧化物
D.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1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
丁同学
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D 2.C 3.C
4.选A B项熔融AlCl3不导电,金属铝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错误;C 项明矾是纯净物,故错误;D项氯化镁中不含共价键,故错误。
5.选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A中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包含关系;溶液与胶体同属于分散系,是并列关系;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6.选B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①、⑥正确;高铁酸根还原得到的Fe3+能够水解,产生胶状的Fe(OH)3,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7.B
8.选B H2SO4和NaOH均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A项正确;CH4、C2H4属于易燃气体,B项错误;K、Na与水均能剧烈反应并生成可燃性气体,属于遇湿易燃物品,C项正确;KMnO4、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D项正确。
9.解析:两种碳酸盐都和酸反应。
所以(1)表示与酸反应;碳酸钠稳定性强,不易分解,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2)表示加热分解;胶体有丁达尔效应,但溶液没有,则(3)表示有丁达尔效应;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所以(4)表示分散系;溶液能透过半透膜,但胶体不能,因此(5)表示能够透过半透膜。
(合理即可)
答案:(1)与酸反应(2)加热分解(3)有丁达尔效应(4)分散系(5)能够透过半透膜
10.解析:(1)纯碱是Na2CO3,它属于盐而不属于碱。
(2)NaOH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Na2CO3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2H+===H2O+CO2↑。
(3)硝酸能溶解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但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答案:(1)纯碱
(2)H++OH-===H2O CO2-3+2H+===H2O+CO2↑
(3)AB
11.解析:由框图中所示转化关系,可得出D为氧化铜,E为硫酸铜,A为铜,B为氯化铜,C为氢氧化铜。
答案:(1)
(2)①②⑦③④⑤
(3)CuO+2H+===Cu2++H2O Fe+Cu2+===Cu+Fe2+
12.B
13.解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生成Fe(OH)3沉淀;丙同学的操作是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
验证胶体的最简单操作是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进行的。
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区移动,导致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2-4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
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①正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