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件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
置。则蜡烛B应该是_不__点__燃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 烛A的好处是___成__像__清__晰____。
课堂检测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3.(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
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
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 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例 (2018•德阳)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牙科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子——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A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知识回顾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JKLee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小结: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被看到”的?
JKLee
二、虚像
S
光源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S′
光源的像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故其所 成的像为虚像
二、虚像
置。则蜡烛B应该是_不__点__燃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 烛A的好处是___成__像__清__晰____。
课堂检测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3.(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
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
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 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例 (2018•德阳)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牙科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子——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A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知识回顾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JKLee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小结: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被看到”的?
JKLee
二、虚像
S
光源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S′
光源的像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故其所 成的像为虚像
二、虚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齐河县第四中学 17
齐河县第四中学
张 泉
设计实验
齐河县第四中学
进行实验
8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像的大小由么决定?齐河县第四中学 9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虚像用虚 线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 像点,虚像用虚线。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课前展示 生活不必非要完美
齐河县第四中学
2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齐河县第四中学
3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像 像
平静水面
玻璃面
齐河县第四中学
漆面地板
4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齐河县第四中学 5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替代平面 镜 替代蜡 烛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 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齐河县第四中学 6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数据记录与分析
序号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齐河县第四中学
10
四、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1.水里的“月亮” 是真实的吗?它 是怎 么形成的?
2.月亮到地球的 距离是3 .8×108m,井 水水深5m,则月亮的 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 少?
齐河县第四中学
张 泉
设计实验
齐河县第四中学
进行实验
8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像的大小由么决定?齐河县第四中学 9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虚像用虚 线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 像点,虚像用虚线。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课前展示 生活不必非要完美
齐河县第四中学
2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齐河县第四中学
3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像 像
平静水面
玻璃面
齐河县第四中学
漆面地板
4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齐河县第四中学 5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替代平面 镜 替代蜡 烛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 相同的蜡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齐河县第四中学 6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数据记录与分析
序号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齐河县第四中学
10
四、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1.水里的“月亮” 是真实的吗?它 是怎 么形成的?
2.月亮到地球的 距离是3 .8×108m,井 水水深5m,则月亮的 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 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3节《平面镜成像》(2个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当堂小练
2. 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 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 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62-P63对应习题
拓展与延伸
万花筒的原理
点击画面,播放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 的像。再拿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支 蜡烛的位置。 (3)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4)用直线把每次 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 玻璃板的距离。将所测数据及蜡烛与它的像的大小关系记录在下表中。 (5)当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与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时,移 去玻璃板后的蜡烛,在同样的位置放上一个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 屏上有没有像。
新课讲解
二、平面镜成虚像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思考
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新课讲解
平面镜成像原理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实像:①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 ②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虚像:①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②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所示,AB、CD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 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作图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四章第3节第2课时 平面镜的应用课件

5.以下不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是(CC) A.战士在战壕里所用的潜望镜 B.把阳光反射到井下达到照明目的的平面镜 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打扮的铜镜 D.医生用来观察患者口腔内情况的小平面镜
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 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此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 者相距为 5.6 m,这样做的好处是 节约空间 .
知识点 1 平面镜的应用 1.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 自己的动作.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 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B)
2.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 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B)
A.让房间更明亮 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 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 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
7.(岳阳中考)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 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 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 b (填“a”“b”或 “c”)点.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 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 反射 (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3.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一般都是倾斜(填 “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虚像(填“实 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 正上方 (填“正前方”或“正 上方”).
知识点 2 球面镜 4.如图所示,光的反光镜使用的是凸面 镜,能扩大驾驶员的 视野;图乙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
8.(江西中考)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 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 所观察到的像是(B )
4.3课时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999
24999
新知学习
知识点二: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24999
S
光源发出的发散 光线进入人眼
S' S
经过镜面反射后,人感觉这些光是 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来的
24999
新知学习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虚像。
24999
24999
9.冬冬身高1.70 m,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已知平面镜高1 m,则她看到镜中
自己的像高为__1_.7_0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 她__仍__能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4999
24999
10.图中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24999
24999
8.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 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C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间距等于两玻璃门的间距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4999
24999
新知学习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物靠近时像大,远离时像小;
物
像
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24999
24999
新知学习
3.设计实验
平面镜成像课件-20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 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请先根据这两条反射光线确定发 光点S的像S'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 发光点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为什么有一个和我长的一样的人呢?
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 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 巨大的蛋壳。这个倒影实际上 就是大剧院在水中的像。
【例2】为了扩大司机的视察视野,有些司机会在汽车的后 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 凸面 (选填“凸面”或“凹 面”)镜,它对光有 发散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 用.
【变式训练2】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 凹 (选填“凸”或“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 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 在镜中所成 虚 (选填“实”或“虚”)像.
虚 像.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表格数据略
序号
物到玻璃板的 距离/cm
1
2
3
像到玻璃板的 像与物大小
距离/cm
比较
思考:上面进行了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的规律 .
【实验结论】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___物__体__在__平__面__镜__中__所__成__的__像__是__虚__,_ _左__右__相__反__,__它__们__的__连__线__垂__直__于__镜__面__,__它__们__到__镜__面__的__距__离__相__等_ ; _简__记__为__:__正__立__、__等__大__、__对__称__、__虚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们进行互评和自评。他们需要评价自己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通过这个评价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最后,我会对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我会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建议。通过这个评价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并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和平面镜成像的理解。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他们应该能够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形成过程,理解成像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应该能够识别和描述平面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来表达和解释这些现象。
接着,我会引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如成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成像与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关系等。我会通过示例和公式来阐述这些规律,并鼓励学生们进行笔记和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共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合作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的最后顾和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实验过程,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会告诉学生们,当我们使用镜子来整理仪容时,我们其实是在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像。然后,我会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个像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兴趣。
最后,我会对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我会根据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建议。通过这个评价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并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和平面镜成像的理解。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他们应该能够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形成过程,理解成像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们应该能够识别和描述平面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并能够用物理语言来表达和解释这些现象。
接着,我会引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如成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成像与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关系等。我会通过示例和公式来阐述这些规律,并鼓励学生们进行笔记和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共同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合作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的最后顾和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实验过程,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会告诉学生们,当我们使用镜子来整理仪容时,我们其实是在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像。然后,我会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个像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兴趣。
4.3平面镜成像(课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这样方便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 实验中应该选用薄玻璃板。若选用的玻璃板较厚,实验
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
③ 实验中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若玻璃板与白纸不垂直,
则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④用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明亮,便于观察。
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平面镜成
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倒影
感悟新知
例 2 [中考·泰州]如图5 所示,请根据平面镜 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对 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
⑤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感悟新知
知1-讲
(3)准确比较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白纸用于标注玻璃 板、蜡烛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及像到玻 璃板的距离。
(4)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出现 偶然性。
感悟新知
方法技巧
知1-讲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征和关系)相同的前提
拓展延伸
知3-练
◆潜望镜的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
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上面
的、远处的物体。
◆潜望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远的距离
等于两平面镜中心的距离。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