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案总结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体系与环境被研究的物质统称为体系,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究物质反应的能量变化多少也与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

比如一摩尔固态碳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是两摩尔固态碳所放出的能量的二倍。

所以我们引入焓变即反应热。

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热量。

但是这样表达不能让人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引入热化学方程式。

H2(g)+ 1/2O2(g)==H2O(l) ΔH= —285.8kj/mol(对于这个化学反应体系来说是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减少了能量,所以用“—”号表示放出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doc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屮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利能量的变 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焰变的含义。

【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对的"+”与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熠变 (一):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 “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 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一相 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 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两个基本定律。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逑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 为热量的变化。

3、 类型(1) 放热反应:即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 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 吸热反应:即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 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出还原CuO 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aCO 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 (OH )2-8H 20与NH4CI 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a (OH )2-8H 2O 和NHQ 固体反应, 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 从微观上分析: 从宏观上分析:(二):反应热 焙变两个概念:环境-一切影响化学反应要素的总称 体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的整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1.1《热化学方程式》参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1.1《热化学方程式》参考教案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再联系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反应物分子的旧化学键的断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的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定量讨论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了宏观的反应热和微观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节课题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2 H2(g)+O2(g)=2H2O(g);△H= —483.6KJ/mol
H2(g)+1/2O2(g)=H2O(g);△H= —241.8KJ/mol
【学生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总结规律】
1、△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化学 人教版 选修4 第一章 全章 学案 自己整理 又细又全 实用性强 用word打开

化学 人教版 选修4 第一章 全章 学案 自己整理 又细又全 实用性强 用word打开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重点:反应热的涵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难点:△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时划分:2课时第1课时:反应热;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第一课时反应热【复习】高一时曾做过铝片与盐酸、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

在这两个实验当中,能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还有哪些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请完成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必定伴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当时放出能量,当时吸收能量。

2、从能量的角度看,断裂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阅读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号:用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

4、可直接测量,测量的仪器叫什么?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思考】例如:H2(g)+Cl2(g)2HCl(g)实验测的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从微观的角度如何解释?【阅读2】教材第2页图【分析】(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KJ(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KJ(3)反应热的计算:862KJ—679KJ=183KJ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练习题:〖课前练习1〗298K ,101KPa 时,将1 g 钠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 18 KJ 的热量,求生成1mol 氯化钠的反应热?〖课前练习2〗乙醇的燃烧热是△H=-1367KJ/mol ,在此温度下,46Kg 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多少热量?思考题: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 2(g)==CO(g)①C(s)+1/2O 2(g)==CO(g) ΔH 1=?②CO(g)+1/2O 2(g)== CO 2(g) ΔH 2=-283.0kJ/mol ③C(s)+O 2(g)==CO 2(g) ΔH 3=-393.5kJ/mol1、盖斯定律:内容:1840年,瑞典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_______完成或 __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_____和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________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___为主。

3、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计算的步骤?1、【例1】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 2(g)==CO(g)①C(s)+1/2O 2(g)==CO(g) ΔH 1=?②CO(g)+1/2O 2(g)== CO 2(g) ΔH 2=-283.0kJ/mol ③C(s)+O 2(g)==CO 2(g) ΔH 3=-393.5kJ/mol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 找起点C(s), (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C →CO ; C →CO 2→CO(4) 也就说C →CO 的焓变为C →CO 2;CO 2→CO 之和。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节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节教案——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符号和一般采用的单位。

3.认识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和生成物的质量。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一、焓变(反应热)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2.符号:ΔH3.单位:kJ/mol知识点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关注反应前后的状态)Δ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____热反应△H>0 ____放热反应△H<0拓展:物质三态间的能量大小2.分析键能(关注反应过程)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的物质。

形成新的化学键,故必然要破坏旧的化学键。

化学反应在本质上来说也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

E 1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也表示反应的活化能。

E2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能量差E2-E 1表示反应热。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注:(1)某化学键键能 = 断开1mol该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 形成1mol该键能放出的能量(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3.常见吸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④大部分化合反应(2)吸热反应①大部分分解反应②2NH4Cl(s)+Ba(OH)2·8H2O BaCl2+2NH3↑+10H2O③C+H2O CO+H2 ④CO2+C2CO注: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关1.已知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和D的能量总和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2.已知破坏1 mol H—H 键、Cl—Cl 键、H—Cl 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243 kJ、432 kJ 能量,则由H2与Cl2生成1 mol HCl 总的过程需要( C )A.放热185 kJ B.吸热185 kJ B.吸热185 kJC.放热92.5 kJ D.吸热92.5 kJ D.吸热92.5 kJ3.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A→B+C 和B+C→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是放热反应C.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 是吸热反应,则B+C→A 必然是放热反应知识点三、反应热大小比较(1)同一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A(g)十B(g)=C(g);△H1<0 A(g)+B(g)=C(1);△H2<0△H2<△H1因为C(g)=C(1);△H3<0(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S(g)+O2(g)=SO2(g);△H1<0 S(s)+O2(g)=SO2(g);△H2<0△H1<△H2因为S(g)>S(s);△H3<0(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C(s)+O2(g)=CO2(g);△H1<0 C(s)+ O2(g)=CO (g);△H2<0 定有△H1 < △H2。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

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组评价:教师评价: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编制人:百禄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学习重点】焓变、反应热的概念。

【学习难点】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

自主学习1.焓变①概念:焓(H)是与能有关的。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即焓变(ΔH)决定。

②常用单位:。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因此,我们常用表示反应热。

2.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243 kJ的能量,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862 kJ的能量,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2)吸热反应:ΔH0(填“<”或“>”),即ΔH为(填“+”或“-”)。

4.△H计算的表达式:合作探究一、探究: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3、△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二、反思总结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小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经典之作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第一课时练习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 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 也不相同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 )A .② ④B .① ④C .② ③D .① ④ ⑤3、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则2H 2O(l) =2H 2(g)+O 2(g) ;Δ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ΔH 大于0B .ΔH= -571.6 KJ/molC .该反应可表示36g 液态水分解的热效应D .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4、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CH 3OH (l )+23O 2(g) CO 2(g)+2H 2O(l) ;ΔH =+725.8 kJ ·mol-1B . 2CH 3OH (l )+3O 2(g) 2CO 2(g)+4H 2O(l) ;ΔH =-1 452 kJ ·mol -1C . 2CH 3OH(l)+3O 2(g) 2CO 2(g)+4H 2O(l) ;ΔH =-725.8 kJ ·mol -1D . 2CH 3OH (l )+3O 2(g)2CO 2(g)+4H 2O(l) ; ΔH =+1 452 kJ ·mol -15、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 .0.5Q B . Q C . 2Q D .5Q思考题: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联系和区别?2、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能否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一、燃烧热、中和热[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

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类型比较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定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E(反应物)<E(生成物)E(反应物)>E(生成物)表示方法ΔH>0 ΔH<0 图示举例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③C+CO22CO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④C、H2、CO与氧化物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⑥铝热反应高中阶段,化学反应热就是该反应的焓变,表示方法都是ΔH。

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__mol__H2(g)和1__mol__O2(g)反应生成2__mol__H2O(l),放出的热量为571.6__kJ。

三、燃烧热、中和热1.燃烧热25 ℃,101 kPa时,1_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实例:在25 ℃、101 kPa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H2的燃烧热为285.8__kJ·mol-1。

2.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释放出的热量,其值为57.3 kJ·mol-1。

3.中和热的测定(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2)计算公式:ΔH=-kJ·mol-1。

人教-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学案教学目标:复习回顾反应热及其相关知识。

专题一:反应热注意点:反应热有中和热、燃烧热等的定义适用条件,例1、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1):燃烧热定义:学生分析对燃烧热的理解:例题2、已知: H 2O(g)==H 2O(l) △H 2=-44kJ/molH 2(g)+1/2O 2(g)==H 2O(g) △H 1=-241.8kJ/mol那么,H 2的燃烧热△H 究竟是多少?如何计算?例题3:某次发射火箭,用N 2H 4(肼)在NO 2中燃烧,生成N 2、液态H 2O 。

已知: N 2(g)+2O 2(g)==2NO 2(g) △H 1=+67.2kJ/molN 2H 4(g)+O 2(g)==N 2(g)+2H 2O(l) △H 2=-534kJ/mol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中和热定义:学生分析对中和热的理解:例题4: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在101kPa 时,1mol C 完全燃烧放出393.5kJ 的热量(2)0.5molCH 4(g)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 (l)时,放出445kJ 热量(3)0.50 mol/L50mL 盐酸与0.50 mol/L50mL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4325kJ 的热量专题二:热化学方程式讨论: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例题5:1、1mol C 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 和1mol H 2,需要吸收 131.5 kJ 的热量。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例题6、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 g )+4O2( g )=2CO2( g )+4H2O ( l ) ΔH = +890 kJ/molB、CH4+2O2=CO2+H2O ΔH = -890 kJ/mol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ΔH = -890 kJ/molD、 1/2CH4 ( g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ΔH = -890 kJ/mol 例题7、已知(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3) H2 ( g )+1/2 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4) 2H2 (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焓变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1。

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类型
比较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定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出热量的
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E(反应物)<
E(生成物) E(反应物)> E(生成物)
表示方法ΔH>0 ΔH<0 图示
举例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2NH4Cl+Ba(OH)2·8H2O BaC
l2+2NH3↑+10H2O
③C+CO22CO
①一切燃烧反应
②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④C、H2、CO与氧化物发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
⑥铝热反应
高中阶段,化学反应热就是该反应的焓变,表示方法都是ΔH。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__mol__H2(g)和1__mol__O2(g)反应生成
2__mol__H2O(l),放出的热量为571.6__kJ。

三、燃烧热、中和热
1.燃烧热
25 ℃,101 kPa时,1_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释放出的热
量。

实例:在25 ℃、101 kPa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
mol-1,H2的燃烧热为285.8__kJ·mol-1。

2.中和热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所释放出的热量,其值为57.3kJ·mol-1。

3.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
ΔH=- kJ·mol-1。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使碱稍过量。

注意两个1 mol,燃烧热要求可燃物必须是1 mol,中和热要求产物水必须是
1 mol。

四、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
途径一:A→B(ΔH)
途径二:A→C→B(ΔH1+ΔH2)
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ΔH=ΔH1+ΔH2。

(2)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1.(RJ必修2·P37改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解析】选C。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A错误;放热时体系能量降低,ΔH<0,吸热时体系能量升高,ΔH>0,故B错误;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故C正确;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当反应物的总焓大于生成物总焓时,反应放出热量,反之吸收热量,故D错误。

2.(RJ选修4·P3改编)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 2(g)2CO(g)+O2(g)的ΔH=2×
(+283.0)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解析】选B。

A项,中和热是指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的热效应。

C项,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碳燃烧。

D项,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3.(RJ必修2·P38改编)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H—H F—F H—F H—Cl H—I
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g) ΔH=+436 kJ·mol-1
D.H 2(g)+F2(g)2HF(g) ΔH=-25 kJ·mol-1
【解析】选D。

由于H—Br键的键长在H—Cl键和H—I键的键长之间,所以其键能在H—Cl键和H—I键之间,A正确。

表中H—F键的键能最大,所以H—F键最稳定,B正确。

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C正确。

D项,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36+157-568×2)kJ·mol-1=-543 kJ·mol-1,D错误。

4.将TiO2转化为TiCl4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

已知:
TiO 2(s)+2Cl2(g)TiCl4(l)+O2(g)
ΔH=+140.5 kJ·mol-1
C(s,石墨)+O2(g)CO(g)
ΔH=-110.5 kJ·mol-1
则反应TiO 2(s)+2Cl2(g)+2C(s,石墨)TiCl4(l)+2CO(g)的ΔH是( )
A.80.5 kJ·mol-1
B.30.0 kJ·mol-1
C.-30.0 kJ·mol-1
D.-80.5 kJ·mol-1
【解析】选D。

将已知反应依次标记为①、②,则①+②×2可以得到目标方程式,则ΔH=ΔH1+ΔH2×2=+140.5 kJ·mol-1+(-110.5 kJ·mol-1)×2=-80.5 kJ·mol-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