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第2讲答题规范(精)
专题10 欲扬先抑(原卷版)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专题10 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然后渐渐过渡到“褒”。
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注意事项:首先,“抑”应有所体现,“抑”得符合情理,用语注意分寸,同时篇幅不能太长,否则,会详略不当;其次,交代清楚由“抑”到“扬”的转变点、转变过程,而且要自然合理,要有值得“扬”的具体事例。
【范例1】2020年江西省中考题一日的春光冰心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別的晩,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________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黃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九十天看看过尽_______我不信了春天!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第2部分+专题10+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人教版)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鹏”是主
语,“徙于南冥也”是谓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词组化,可不译。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之九万里”为动宾
结构,“之”是动词,“九万里”是“之”的处所。所以,“之”
是实词而不是虚词。
2.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3.(2011 年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语其 妻曰„„ . 越关以 过,船皆设炮械 .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
A.其 智能亦自可韬 .
B.非徒以 武力雄一时也 . C.令捕之 杖毙,弃诸野 .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 尽 吾病且 死,汝亦饿死耳 . .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解 答此类题时,首先要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熟练掌 握,其次要结合语境,尤其要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A 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他的”,代指罗提督。B 项第一 个“以”是介词,“凭借,依靠”;第二个“以”是连词,相
“所”、“且”、“则”、“乎”、“与”、“者”考查了 1
至 2 处。可见,18 个虚词里面是有热点、重点的。当然出现频 度不高的虚词也不能忽略,毕竟过去不考不代表以后不考。
6.注重整理、归类。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整理、归类、辨
识,以练习来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以整理、归类来理清记忆 的思路,以区别对待来分清特殊用法与一般用法,积累便有了 定时的反刍。同时,以课文例句来反推意义及用法也是行之有 效的复习记忆虚词的方法,不妨认真揣摩使用。
应当,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3.对文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 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借此可以从熟悉的虚词的意义和
专题十 第2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A.合上开关 K 接通电路时,
L2 先亮 L1 后亮,最后一样亮 B.合上开关 K 接通电路时, L1 和 L2 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 K 切断电路时, L2 立即熄灭,L1 过一会儿才熄灭 图 10-2-2
D.断开开关 K 切断电路时,L1、L2 同时立即熄灭
解析:接通电路时,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L1支路相当于
断路,电流增大得慢,L1 后亮;稳定后,线圈的作用消失,又
相当于短路,L1、L2 并联,亮度一样;断开开关,都过一会儿
才熄灭.
答案:A
4.(双选)如图 10-2-3 所示,A、B 为大小、形状均相同
且内壁光滑,但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圆管,竖直固定在相同高度.
两个相同的磁性小球,同时从 A、B 管上端的管口无初速度释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1 2S-S ΔB 2B-B BS ΔS BS E1=S t =S t = t ,E2=2B t =2B t =- t ,大
小相等,选B. 答案:B ΔΦ 规律总结:感应电动势公式E= 只能用来计算平均值. Δt 利用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 计算时,L 应是等效长度,即垂直 切割磁感线的长度.
又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小球的下落;而
当小球穿过塑料管或胶木管时,管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小球做 自由落体运动.故选项A、D 正确. 答案:AD
热点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例1】(2010 年江苏卷)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 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 度在 1 s 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 磁感应强度不变,在 1 s 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 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 ( ) 1 A. 2 B.1 C.2 D.4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0电磁感应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课后提能演练

专题十 第2讲知识巩固练1.如图甲所示,100匝的线圈(图中只画了2匝)两端A 、B 与一个理想电压表相连.线圈内有指向纸内方向的匀强磁场,线圈中的磁通量在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端应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为150 VB .A 端应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为50.0 VC .B 端应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为150 VD .B 端应接电压表正接线柱,电压表的示数为50.0 V【答案】B 【解析】线圈相当于电源,由楞次定律可知A 相当于电源的正极,B 相当于电源的负极,故A 应该与理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 =nΔΦΔt =100×0.15-0.10.1V =50.0 V ,电压表的示数为50.0 V ,故B 正确.2.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 s 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 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 1;第二次用0.9 s 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 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 2,则( )A .W 1<W 2,q 1<q 2B .W 1<W 2,q 1=q 2C .W 1>W 2,q 1=q 2D .W 1>W 2,q 1>q 2【答案】C 【解析】第一次用0.3 s 时间拉出,第二次用0.9 s 时间拉出,两次速度比为3∶1,由E =BLv ,两次感应电动势比为3∶1,两次感应电流比为3∶1,由于F 安=BIL ,两次安培力比为3∶1,由于匀速拉出匀强磁场,所以外力比为3∶1,根据功的定义W =Fx ,所以W 1∶W 2=3∶1;根据电量q =I Δt ,感应电流I =E R ,感应电动势E =ΔΦΔt ,得q =ΔΦR,所以q 1∶q 2=1∶1,故W 1>W 2,q 1=q 2.故C 正确.3.(2021年龙岩二模)如图所示,abcd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金属杆放置在导轨上,与导轨的接触点为M 、N ,并与导轨成θ角.金属杆以ω 的角速度绕N 点由图示位置匀速转动到与导轨ab 垂直,转动过程中金属杆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则在金属杆转动的过程中( )A .M 、N 两点电势相等B .金属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N 流向MC .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始终为Bl ω2rD .电路中通过的电荷量为Bl2r tan θ【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金属杆MN 为电源,导轨为外电路,由于导轨电阻不计,外电路短路,M 、N 两点电势相等,A 正确;转动过程中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由M 流向N ,B 错误;由于切割磁场的金属杆长度逐渐变短,感应电动势逐渐变小,回路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变小,C 错误;因为导体棒MN 在回路中的有效切割长度逐渐减小,所以接入电路的电阻逐渐减小,不能根据q =ΔΦR计算通过电路的电荷量,D 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感L 的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D 为理想二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当S 闭合时,L 1立即变亮,L 2逐渐变亮B .当S 闭合时,L 1一直不亮,L 2逐渐变亮C .当S 断开时,L 1立即熄灭,L 2也立即熄灭D .当S 断开时,L 1突然变亮,然后逐渐变暗至熄灭 【答案】BD5.(2021年莆田质检)(多选)如图甲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单匝线框水平放置,左侧一半置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的左侧接入电阻R ,右侧接入电容器,其余电阻不计.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在0~2t 0时间内( )A .电容器a 板带负电B .线框中磁通量变化为零C .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为B 0L 22t 0D .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B 0L 22Rt 0【答案】AC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t 0时间内磁场向上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充电电流,则电容器a 板带负电,A 正确;因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不为零,则线框中磁通量变化不为零,B 错误;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E =ΔΦΔt =ΔB ·12L2Δt =B 0L 22t 0,C 正确;因电动势恒定,则回路中只有瞬时的充电电流,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回路中电流变为零,D 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2r 的弹性螺旋线圈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区域的半径为r ,已知弹性螺旋线圈的电阻为R ,线圈与磁场区域共圆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磁场不变,线圈的半径由2r 变到3r 的过程中,有顺时针的电流B .保持磁场不变,线圈的半径由2r 变到0.5r 的过程中,有逆时针的电流C .保持半径不变,使磁场随时间按B =kt 变化,线圈中的电流为k πr 2RD .保持半径不变,使磁场随时间按B =kt 变化,线圈中的电流为2k πr2R【答案】BC 【解析】在线圈的半径由2r 变到3r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则线圈内没有感应电流,故A 错误;当线圈的半径由2r 变到0.5r 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则有逆时针的电流,故B 正确;保持半径不变,使磁场随时间按B =kt 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ΔB Δt ·πr 2=k πr 2,因此线圈中的电流I =E R=k πr 2R,故C 正确,D 错误. 7.(2021年株洲质检) 零刻度在表盘正中间的电流计,非常灵敏,通入电流后,线圈所受安培力和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达到平衡时,指针在示数附近的摆动很难停下,使读数变得困难.在指针转轴上装上的扇形铝框或扇形铝板,在合适区域加上磁场,可以解决此困难.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D 【解析】当指针向左偏转时,铝框或铝板可能会离开磁场,产生不了涡流,起不到电磁阻尼的作用,指针不能很快停下,A、C方案不合理,A、C错误;磁场在铝框中间,当指针偏转角度较小时,铝框不能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起不到电磁阻尼的作用,指针不能很快停下,B错误,D正确.8.(2021年郑州模拟)(多选)涡流检测是工业上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线圈中通以一定频率的正弦式交变电流,靠近待测工件时,工件内会产生涡流,同时线圈中的电流受涡流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涡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穿过工件磁通量的变化B.涡流的频率等于通入线圈的交变电流的频率C.通电线圈和待测工件间存在恒定的作用力D.待测工件可以是塑料或橡胶制品【答案】AB综合提升练9.(多选)如图甲所示,螺线管内有一平行于轴线的磁场,规定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螺线管与U形导线框cdef相连,导线框cdef内有一半径很小的金属圆环L,圆环面积为S,圆环与导线框cdef在同一平面内.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金属圆环L 内的磁通量最大,最大值Φm =B 0S B .在t 2时刻,金属圆环L 内的磁通量最大C .在t 1~t 2时间内,金属圆环L 有扩张的趋势D .在t 1~t 2时间内,金属圆环L 内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答案】BD10.(多选)空间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如图所示,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置于匀强磁场区域中,ab 边跟磁场的右边界平行,若金属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ab 边刚离开磁场时,cd 边两端的电压为3BLv4B .从ab 边到磁场的右边界至cd 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B 2L 3vRC .从ab 边到磁场的右边界至cd 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外力做功的功率为B 2L 2vRD .从ab 边到磁场的右边界至cd 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某一截面的电量为BL 2R【答案】ABD 【解析】当ab 边刚离开磁场时,线框只有cd 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E =BLv ,cd 边为等效电源,两端的电压为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电路等价为四个电阻串联,cd 边为一个内阻R 4,外电路为三个R 4的电阻,故有U dc =E R 4+3R 4×3·R 4=3BLv4,故A正确;从ab 边到磁场的右边界至cd 边离开磁场的匀速过程,产生的恒定电流为I =E R,由动能定理W F 外-W F 安=0,由功的定义W F 安=F 安·L =BIL ·L ,可解得W F 外=B BLv R L 2=B 2L 3vR ,故B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P F 外·t -P F 安·t =0,可得P F 外=P F 安=F 安·v =B BLv R L ·v =B 2L 2v 2R,故C 错误;根据电量的定义q =I ·Δt ,I =ER,E =ΔΦΔt ,联立可得q =ΔΦR,从ab 边到磁场的右边界到cd 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ΔΦ=B ΔS =BL 2,可得q=BL 2R,故D 正确. 1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 0,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的导线做成的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框abcd 水平放置,OO ′为过ad 、bc 两边中点的直线,线框全部都位于磁场中.现把线框右半部分固定不动,而把线框左半部分以OO ′为轴向上转动60°,如图中虚线所示.(1)求转动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2)若转动后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B =B 0+kt 变化(k 为常量),求出磁场对线框ab 边的作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解:(1)线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E =ΔΦΔt=B 0·12l 2cos 60°Δt=B 0l 24Δt, ①在线框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流I =E R,② R =ρ4l S,③ 转动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I Δt , ④ 联立①~④解得q =B 0lS16ρ.⑤(2)若转动后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B =B 0+kt 变化,在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 =ΔB ·S Δt=⎝ ⎛⎭⎪⎫12l 2cos 60°+l 22ΔB Δt=3l24k ,⑥在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E R,⑦线框ab 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BIl ,⑧联立⑥~⑧解得F =(B 0+kt )3kl 2S16ρ.。
2020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10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含答案

专题十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1.(2018·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解析:易错易漏字:(1)矣;(2)之;(3)纶,樯橹。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2018·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易错易漏字:(1)蹴;(2)绡;(3)徘徊。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2018·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0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九年级语文上期中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与答题方法一、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命题人往往将考查范围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
(一)一词多义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
如“亡”的本义是“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
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
文言文中,“亡”通“无”,读作wú,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
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准确识记。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二)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
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词义转移。
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地方”指土地方圆,“感激”指感动振奋,“可以”相当于“可以之”,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
(三)通假字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
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字应是“悦”,“高兴”的意思。
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逐课进行整理,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归纳记忆。
(四)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
专题十 学案(二) “主观简答题”3大常考题型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返回
[解题指导]
认真阅读第四段可知,前三句为第一
层,讲菜谱的作用;中间五句为第二层,由菜谱转入火 候,指明火候的重要性;最后一句为第三层,由烧菜的火 候过渡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这一话题上。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
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 候在于把“谱”用活。
返回
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 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 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是一 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 是语段的另一个层次。[例一]结构内部没有明显的标志性词 语,就可以先概括各句意思,然后再根据句子之间的疏密度, 合并语句即可。
返回
3.审清标志性词语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往往运用一些标志性词语来标明文 章的结构层次,因此,只要找出这些标志性词语,便可厘清 文章思路。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 于我们更快地厘清结构和思路。 并列―→和、并且、以及 关联词递进―→而且、甚至 转折―→然而、但是、不过、与其相反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返回
[解题指导]
全文共6段,按照论证的过程分为四层。文章
第1段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 在”;第2、3段阐述“不自在”的原因,认为人一旦踏入社会 就没有绝对的自由;第4、5段通过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 来揭示人的成长是一个修行的过程;第6段总结全文,写任何社 会中的人都要处理好约束和自由的关系。
[常见设问方式]
返回
(2016·浙江高考)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 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2015·浙江高考)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 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 内容说明理由。 (2015·江苏高考)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 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015·重庆高考)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 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 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2013·浙江高考)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论述×××和×××,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2)×××与×××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
中考语文专题10 综合性学习

示例一:达州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火热进行中。示例二:我市开 展首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反响强烈。
本题考查从新闻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阅读分析后找出关键词 “达州市”“首届”“青少年书画大赛”,据此提炼出材料的核心内 容。
考点二 信息提取类
【典例5】给新闻拟写标题。 〈2016·重庆A·4分〉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 个字)
第一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十 综合性学习
中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漫画图表类
【典例1】漫画类:〈2016·连云港·3分〉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 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6个字)(1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1)示例一:耐心等待 示例二:守株待“伐” (2)示例一:鞭挞人们 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
第一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对点训练 真题过关
2. 〈2015·达州·2分〉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 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 两条)。
探究结果:①__通__州__中__学__绝__大__部__分__学__生__从__未__写__过__信____; ②__随__着__年__龄__和__知__识__的__增__长__,__尝__试__写__信__的__学__生__越__来__越__多___。
示例一: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 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 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该宣传画由图案与文字两部分构成。图案位于画面的左边,由 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文字部分包括图案右下角的“2014向上· 向善”几个小字和小字右边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意 思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G 作 GH 垂直 ED 于 H,连结 AH,则 AH⊥DE, 所以∠AHG 为二面角 A-DE-C 的平面角. 即∠AHG=θ. 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 2a,连结 AF, 在折后图的△AEF 中, AF= 3a, EF=2a, AE=a, 即△AEF 为直角三角形,AG· EF=AE· AF, 3 ∴AG= a, 2 在 Rt△ADE 中,AH· DE=AE· AD, 2 ∴AH= a. 5 a GH 1 ∴GH= ,cos θ= = . AH 4 2 5
n1 FC1 0
取 n1=(2,0, 3),
则 n· n1=2×1- 3×0+0× 3=2, |n|= 1+( 3)2=2,| n 1|= 22+0+( 3)2= 7, n· n1 2 7 所以 cos〈n,n1〉= = = , |n|| n1| 2× 7 7 由图可知二面角 B-FC1-C 的平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7 B-FC1-C 的余弦值为 . 7
正解 x<0 1 解析 (1)由|f(x)|≥ ⇒ 1 1 ⇒-3≤x<0. 3 | |≥ x 3 x≥0 x≥0 1 (2)由|f(x)|≥ ⇒ 1 x 1 ⇒ 1 x 1 3 |( ) |≥ ( )≥ 3 3 3 3 ⇒0≤x≤1. 1 ∴不等式|f(x)|≥ 的解集为{x|-3≤x≤1}, 3 ∴应填[-3,1].
答案 以(± 13,0)为焦点,6 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三、书写格式要规范 例 4 (2009· 江苏)如图所示, 在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 面的棱柱)ABC-A1B1C1 中,E,F 分别是 A1B,A1C 的中点,点 D 在 B1C1 上,A1D⊥B1C.求证: (1)EF∥平面 ABC; (2)平面 A1FD⊥平面 BB1C1C.
阅卷现场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部分考生对线面平行、线面 垂直的判定方法掌握不好.逻辑思维混乱、书写不条理、 格式不规范. 本题首先要想到转化思想,就是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转化格式 表达清楚.一般来讲,在书写时,用短行(竖式)书写比较 好,比较容易找得分点.避免用长行书写,长行使得条件 结论(因为,所以)不易看清.第二,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不能漏写.比如在推论 EF∥平面 ABC 时,很多同学缺少 EF⊄平面 ABC,就要扣 1~2 分.同样,在证明直线垂直 平面时,要写清直线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防范措施: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有证明线面位置关系的 转化思想.在考试时,要把文字语言表述转化成符号语言 表述.注意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解 证明
(1)∵E,F 分别是 A1B,A1C 的中点,
∴EF∥BC, 又∵BC⊂平面 ABC,EF⊄平面 ABC, ∴EF∥平面 ABC. (2)∵BB1⊥平面 A1B1C1, ∴BB1⊥A1D, 又 A1D⊥B1C, ∴A1D⊥平面 BB1C1C, 又 A1D⊂平面 A1FD, ∴平面 A1FD⊥平面 BB1C1C.
正解 解析 设交点为 P(x,y),A1(-3,0),A2(3,0),P1(x0,y0), P2(x0,-y0). ∵A1,P1,P 共线, y-y0 y ∴ = . ① x-x0 x+3 又 A2,P2,P 共线, y+y0 y ∴ = . ② x-x0 x-3 9 3y 联立①②解得 x0= ,y0= , x x x2 y2 x2 y2 0 0 代入 + =1,化简得 - =1. 9 4 9 4 ∴P 点的轨迹是以(± 13, 0)为焦点, 6 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正解 (1)证明 过 D 作 DR⊥AB 于 R,则 DR⊥DC. 以 D 为坐标原点,DR 所在直线为 x 轴, DC 所在直线为 y 轴,DD1 所在直线为 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D(0,0,0),A( 3,-1,0), F( 3,1,0),C(0,2,0),C1(0,2,2), 3 1 E( ,- ,0),E1( 3,-1,1), 2 2 3 1 所以 EE1=( ,- ,1), CF =( 3,-1,0), 2 2 CC1 =(0,0,2), FC = (- 3,1,2), 1 设平面 CC1F 的法向量为 n=(x,y,z),
(1)证明 ∵E、F 分别为正方形 ABCD 的边 AB、CD 的 中点, ∴EB∥FD,且 EB=FD, ∴四边形 EBFD 为平行四边形. ∴BF∥ED. ∵ED⊂平面 AED,而 BF⊄平面 AED, ∴BF∥平面 ADE. (2)解 点 A 在平面 BCDE 内的射影 G 在直线 EF 上. 过点 A 作 AG 垂直于平面 BCDE,垂足为 G, 连结 GC,GD, ∵△ACD 为正三角形, ∴AC=AD.∴CG=GD. ∴G 在 CD 的垂直平分线上, EF 就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G 在直线 EF 上.
x2 y2 例 3 设 A1、A2 是椭圆 + =1 的长轴的两个端点, 9 4 P1、 P2 是垂直于 A1A2 的弦的端点, 则直线 A1P1 与 A2P2 的交点 P 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现场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的主要原因:本题难度为中等,本题失分的原因主要 是结论表示不准确. 题目要求是:P 的轨迹,而很多考生却答成了轨迹方程. 防范措施:要注意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不同的,若是 求轨迹则不仅要求方程,而且还要说明是什么图形、在何 处,即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都要说清楚,求“轨迹” 时首先求出“轨迹方程”,然后再说明对应的图形.
正解 解 (1)∵a 与 b 互相垂直, 则 a· b=sin θ-2cos θ=0, 即 sin θ=2cos θ,代入 sin2θ+cos2θ=1, sin θ=2 5 sin θ=-2 5 5 5 得 或 5 5 cos θ= cos θ=- 5 5 π 又∵θ∈(0, ), 2 2 5 5 ∴sin θ= ,cos θ= . 5 5
四、坐标系建立要规范 例5 (2009· 山东)如图, 在直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底面 ABCD 为等腰梯形,AB∥CD,AB=4,BC =CD=2,AA1=2,E、E1、F 分别是棱 AD、AA1、 AB 的中点. (1)证明:直线 EE1∥平面 FCC1; (2)求二面角 B-FC1-C 的余弦值.
阅卷现场
(分的主要原因:不能按照几何作图的法则作图,不能 将平面图形规范地转换成空间图形. 防范措施:要掌握直观图的画法法则,注意虚、实线的 应用. 特别是在平面图形翻折成空间图形的这类折叠问 题中,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 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 数量关系要发生变化,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在作图 时,要体现出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本题中, BE∥CD, 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都应该画成平行的. 在 平面图形中,BE=DF=FC,在空间图形中,仍然画成 BE=DF=FC.由于没有抓住这些特征, 空间图形画的不 规范,影响了考生的思维,从而造成失分.
答案 [-3,1]
二、结论表示要规范 x2 2 例 2 直线 l 与椭圆 +y =1 交于 P、Q 两点,已知直线 4 l 的 斜 率 为 1 , 则 弦 PQ 的 中 点 的 轨 迹 方 程 是 _____________.
阅卷现场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的主要原因:结论表示时,忽视了曲线上点的坐标 的取值范围.个别考生错把轨迹方程理解成了轨迹. 防范措施:在解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方程中变量的 范围.实质上就是轨迹与方程的纯粹性与完备性的检验.
n CF 0 , 则 n1 CC1 0
3x-y=0 所以 z=0
.取 n=(1, 3,0),
3 1 则 n EE1 = ×1- × 3+1×0=0, 2 2 所以 n EE1 , 又因为 EE1⊄平面 FCC1,所以直线 EE1∥平面 FCC1. (2)解 FB=(0,2,0),设平面 BFC1 的法向量为 n1=(x1, y1,z1), y1=0 n FB 0 则 1 所以 , , - 3 x + y + 2 z = 0 1 1 1
一、概念、符号应用要规范 1 x<0 x , 例 1 (2009· 北京)若函数 f(x)= , 则不 1 ( )x, x≥0 3 1 等式|f(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3
阅卷现场 甲: 丙: 乙: 丁: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的主要原因: (1)概念不清,我们知道,分段函数要分段求,也就是要 根据定义域分类讨论,而分类讨论的结果取并集. (2)本题要求是求不等式的解集. 解集必须用集合或是区 间的形式表述. (3)符号运用不规范. 集合表示不能漏掉代表元素. 区间 表示能合并的要合并. 防范措施: (1)要认真审题、 找出分类标准, 做到不漏解. (2)注意规范运用数学符号.
第 2 讲 答题规范
在高考试卷的批阅中, 很多学生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 丢分现象, 是屡见不鲜的. 要在高考中不丢分或少丢分, 考生们必须从答题规范上下功夫. 作为有着多年阅卷经 验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从答题规范的角度,为考生答题 的策略、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评点,希 望能对学生增分起到帮助.
阅卷现场
失分原因与防范措施 失分的主要原因:在解本题时,由于没有指明坐标原点 和坐标轴,所以建系过程不规范,故而丢分. 防范措施: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一要指明原点位 置;二要指明坐标轴位置;三要符合右手法则.在原图 中,如果缺少相互垂直的三条直线和原点位置,则应先 作出具有公共交点的三条垂线. 再描述坐标系的建立过 程.
五、几何作图要规范 例 6 已知正方形 ABCD, E, F 分别是 AB, CD 的中点, 将△ADE 沿 DE 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 A-DE- C 的大小为 θ(0<θ<π).
(1)证明:BF∥平面 ADE;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 A 在平面 BCDE 内的射影 G 是否在直线 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 角 θ 的余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