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老师都应该看的九个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有个性的孩子

教育故事有个性的孩子教育是每个家庭和社会都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个性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困扰,但是这些个性也许正是这个孩子独特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关于“有个性的孩子”的教育故事。
故事一:小明的创造天赋小明是一个十分有创造力的孩子,他总是喜欢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各种奇妙的小手工,有时候还会在墙上画一些奇妙的图案。
他的家人和老师都觉得他太“有创造性”了,有时候甚至觉得他的“创造力”有些过头了。
但是小明的家长意识到,要让小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要尊重他的创造力,而不是限制他。
于是,他们开始鼓励小明,给他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让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小明不仅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故事二:小红的独立个性小红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她总是喜欢一个人玩,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她的东西。
她在学校里也总是孤独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和同学们互动。
小红的家长开始为她的行为感到担忧,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多和别人交流,而不是总是一个人呆着。
小红并不是因为孤僻或者内向才选择一个人玩,而是因为她有着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
在家长的引导下,小红在学习上表现出色,不仅在课堂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还在各种活动中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最终,小红也成长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故事三:小李的热情与好奇心小李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孩子,他总是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时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
有一次,他在学校里看到了一只蚂蚁,就追了好长时间,一句话也没听见老师在讲。
他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他太过于好奇了,应该多听老师的话,而不是总是想着去了解这个世界。
小李的父母认为,好奇心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他们鼓励小李多去探索,多去了解这个世界。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小李成长为了一个热爱生活、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最终也在学习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小学教育教学故事

小学教育教学故事
在小学教育中,教学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小学教育教学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故事一,《勇敢的小树苗》。
从前,有一片森林里,生长着一颗小树苗。
这颗小树苗非常勇敢,它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着,不畏艰难。
有一天,一场大风把周围的树木都刮倒了,只有这颗小树苗还顽强地站立着。
它告诉其他树木说,“只要我们坚强勇敢,就能战胜困难,迎接阳光。
”。
故事二,《勤奋的小蜜蜂》。
在一朵鲜花上,有一只小蜜蜂,它非常勤奋。
它每天都辛勤地采集花粉和蜜,为了给蜂群带来丰富的食物。
其他懒惰的蜜蜂常常嘲笑它,说它太辛苦了,不如一起玩耍。
但是勤奋的小蜜蜂并不在意,它坚持自己的努力,最终收获了丰富的蜜糖,为整个蜂群带来了幸福。
故事三,《守护森林的小动物们》。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是森林的守护者。
有一天,森林火灾突然发生,小动物们纷纷奋勇前去扑灭大火。
它们用尽全力,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最终成功地扑灭了大火,保护了整个森林的安全。
这些小学教育教学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品德和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希望老师们能够善于运用教学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0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10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10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导语:幼儿园孩子经常要听故事,这些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家长老师都可以收藏了,以后随时用得着~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10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一、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
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
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
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样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二、信守承诺在当今的社会,诚实守信已经越来越被看重。
是否信守承诺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所以对于孩子诚信的教育,至关重要。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教育小故事案例

教育小故事案例故事一,勤奋的小蜜蜂。
从前,有一只小蜜蜂,它非常勤奋,每天都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和蜜。
它知道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为蜂群带来丰收。
有一天,小蜜蜂发现了一片特别香甜的花朵,它兴奋地告诉其他蜜蜂,大家一起去采集。
但是,其他蜜蜂却懒洋洋地躺在蜂巢里,不愿意出去。
小蜜蜂很生气,它劝说其他蜜蜂,告诉他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收获甜蜜。
最终,其他蜜蜂被小蜜蜂的劝说所感动,纷纷跟着它去采集花粉和蜜。
最后,他们一起为蜂群带来了丰收,大家都很开心。
故事二,善良的小猫咪。
有一只小猫咪叫做小花,它非常善良。
有一天,小花在街上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决定帮助小鸟。
小花用自己的舌头舔小鸟的伤口,然后找来一些食物喂给小鸟。
小鸟很感激小花的帮助,它决定和小花成为好朋友。
从此以后,小花和小鸟经常在一起玩耍,它们成了街上有名的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行为会得到回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故事三,勇敢的小兔子。
小兔子是森林中最勇敢的动物之一。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凶猛的狼,它威胁要吃掉所有的动物。
其他动物都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兔子决定挺身而出,它找来其他动物商量对策。
最终,小兔子和其他动物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他们合作勇敢地对抗狼,最终成功地把狼赶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团结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通过这些小故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勤奋、善良、勇敢的形象。
这些品质不仅是小故事的主题,也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具备的品质。
通过小故事的讲解,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勤奋努力、善良友爱、勇敢坚强,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家庭教育案例17个小故事

家庭教育案例17个小故事家庭教育优秀案例17个小故事教育孩子,首先应该做一个有教养的家长。
在家里要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让孩子知道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要遵守公共道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教育孩子不要在同学中去比阔;要让孩子有羞耻感,同时,要知错必改;要养成团结协作的好惯,在社会上乐于助人。
教育孩子,就应该做一个有进取心的家长。
要教育孩子“勤”字当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进步;要教育孩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逃避责任;要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遇事不人云亦云,而是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孩子,就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要建立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在发现孩子的长处时要及时表扬,相反,在发现他的行为规范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批评;要杜绝言行不一致的事情,如自己邀人在家里打麻将,却叫孩子关起门来做家庭作业,效果怎么会好?!我会用几个故事来教育孩子。
以下,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几个故事。
1、土拨鼠哪去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
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
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精选15个家教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精选15个家教励志小故事大道理9、徐霞客我国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特别好读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不少章节他都能有声有色地背诵。
十几岁那年,他想外出游历,实现他从小立下的考察大自然的美好理想,但又忧虑老母亲无人照料,心中犹豫不决。
母亲看出他的心思,就勉励他说:“小鸡圈在篱笆里,小马套在马圈里,都不会有多大出息,好孩子,别惦着娘,走吧!”美好的理想和母亲的鼓励,使他踏上了征途。
他开始了一次长途跋涉。
从太湖出发,他翻越了五座大山――泰山、华山、庐山、武夷山、黄山,每到一处,就将看到的记录下来,后来编写了《徐霞客游记》。
这部书既是优秀的散文集,又是重要的地理文献,在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道理:“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老窝在家长的翅膀底下的孩子没有出息。
10、独子杀父38岁的王小伟是郑州市中牟县人,是家中的独生子。
他小时,父母一向对他娇生惯养,百依百顺。
王小伟成家后,不但不孝敬父母,和父母的关系也十分紧张。
王小伟骂过,打过父母,在生活上对父母也不管不问。
今年年初,王小伟要拆旧房盖新房,父母把积攒的3万元钱给了他应急。
新房盖起后,他不让二位老人住,两位老人只得在大门口搭个棚子暂住。
因为盖房,王小伟和父母把所有的粮食都搬到王小伟的叔叔家存放。
6月2日,王小伟的母亲发现自己存放在弟弟家的粮食少了2袋,是被儿子拉走了,母亲很生气。
6月4日。
母亲拦住了要开车出门的王小伟夫妇质问。
王小伟感到没有面子。
王小伟的妻子下车拉开母亲,这时王小伟的父亲拿着棍子过来想教训儿子。
恼羞成怒的王小伟夺过木棍朝母亲头上砸了一棍,母亲倒下去了。
父亲见状,赶紧跑过来拦护,没想到也被儿子砸了一棍。
随后,王小伟的父母被送到医院,父亲经抢救无效死亡,母亲受伤。
2008年7月王小伟被逮捕。
大道理:儿子杀死老子十分可恶,悲剧造成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家长百依百顺,娇生惯养。
家庭教育失误,家长必然自食其果。
教育孩子的经典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经典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经典小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典小故事:
1.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中卖火柴。
尽管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她依然充满希望和坚持。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珍惜并感恩拥有的一切,同时也要勇敢面对困难和困境。
2. 《乌鸦和狐狸》
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欺骗一只乌鸦,偷走了它的美味食物。
它通过夸夸其谈,赞美乌鸦美丽的鸣声而诱骗了它。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警惕欺骗和奉承,并懂得保护自己的财物和隐私。
3. 《拔萝卜》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婪的兔子试图通过拔萝卜来解决饥饿问题,但结果却陷入了困境。
只有腼腆的小乌龟通过与其他动物合作才成功解决了问题。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4. 《勇敢的小蛇》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条小蛇想要过河,但害怕水。
最终,它决
定克服恐惧,勇敢地游过河流。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并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这些经典小故事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通过故事情节中的角色和事件来传递一些关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念。
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绝对能震撼你的十个教育故事

绝对能震撼你的十个教育故事1.高斯破解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这道题。
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点评:孩子大都少有循规蹈矩思想,少有畏惧心理。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其实,畏难情绪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害怕自身,对自己没有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老师都应该看的九个教育故事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开始逐步探索关于教育的一些东西。
在这期间,有几个的故事却给了我内心很大的触动,摘抄下来,希望对老师和从事其他行业的朋友有所启迪,特此与君共勉。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
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
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五、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
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
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
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
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
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
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六、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
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
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
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七、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
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
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八、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
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
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
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
“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
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
“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
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
九、永不凋谢的玫瑰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
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
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
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
“送给奶奶的。
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
”
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
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