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

合集下载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栽培技术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蘑。

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真菌。

其肉质鲜嫩可口,被誉为“山珍”,长期以来与熊掌、燕窝、鱼翅齐名。

猴头菌营养丰富,每100克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纤维6.4克,磷85.6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

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

猴头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

猴头子实体内的多糖和多肽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国内已经用猴头菇菌丝体制成“猴头片”,用于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猴头菇也进入了普通家庭,特别是“非典”以后,猴头菇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更加被认识,猴头菇市场消费急增,已成为亲朋好友送礼的高档礼品,广阔的市场需求使人工栽培迅速发展。

猴头菇是一种木腐菌,在自然界多生于柞树等树杈的枯死处。

野生猴头菇多发于秋季。

人工栽培在浙江、河北等省已形成规模,栽培技术已经成熟。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猴头菇因子实体像猴子的头而得名。

子实体头状、不分枝、白色(干的子实体表面呈米黄色)、大小5~20cm。

肉质、内实、无柄,基部着生处狭窄。

除基部外,体外覆盖菌刺,刺下垂。

人工栽培时猴头菇基部常因生于瓶口或袋口内而呈现出短柄状。

菌刺长1~5cm,粗1~2cm,针形。

担孢子球形,直径5.5~7.5×5μm,内含一油滴,孢子呈白色。

猴头菇的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单核菌丝(或称初级菌丝),当“+”和“-”单核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生长集结营养才能形成子实体。

(二)营养特性猴头菇是喜欢在枯死的树杈处生长的木质腐生菌,它自身不能制造养分,完全依赖营养菌丝分解吸收基质内的营养物质而维持生活。

猴头菇的清洗方法

猴头菇的清洗方法

猴头菇的清洗方法猴头菇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植物肉”。

然而,很多人在清洗猴头菇时常常感到头疼,因为它的表面常常沾有泥土和杂质,清洗起来比较麻烦。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猴头菇清洗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用清水清洗猴头菇。

首先,将猴头菇放入盆中,然后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

在冲洗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指轻轻搓洗猴头菇的表面,去除附着的泥土和杂质。

注意,不要用力搓洗,以免损坏猴头菇的外皮。

清洗完毕后,将猴头菇捞出,放入干净的盆中备用。

其次,我们可以用盐水清洗猴头菇。

将适量的盐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猴头菇放入盐水中浸泡约5分钟。

盐水可以帮助去除猴头菇表面的污垢,让猴头菇更加干净。

浸泡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几遍,确保猴头菇上的盐分彻底清洗干净。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小刷子清洗猴头菇。

选择一把干净的小刷子,将猴头菇放在流动的清水下,然后用小刷子轻轻刷洗猴头菇的表面。

刷洗时,要注意力度要轻,以免损伤猴头菇。

刷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几遍,确保猴头菇上的杂质被清洗干净。

最后,我们还可以用醋水清洗猴头菇。

将适量的醋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猴头菇放入醋水中浸泡约5分钟。

醋水可以帮助去除猴头菇表面的细菌和异味,让猴头菇更加清爽。

浸泡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几遍,确保猴头菇上的醋味被清洗干净。

总之,清洗猴头菇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轻柔细致,避免损坏猴头菇的外皮。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清洗猴头菇,让我们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也能够保证食材的卫生和健康。

猴头菇百科介绍

猴头菇百科介绍

猴头菇百科介绍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

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约6.5 - 7.5 & micro;m×5×5.5 & micro;m。

菌丝细胞壁薄,具横隔,有锁状联合。

菌丝直径为10-20µm。

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

猴头菇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与假猴头菌的区别)。

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褐色或淡棕色。

子实体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

菌刺密集下垂,覆盖整个子实体,肉刺圆筒形,刺长1-5cm,粗1-2mm,每一根细刺的表面都布满子实层,子实层上密集生长着担子及囊状体,但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并且野生的猴头菇一般成对生长。

[1]历史猴头菇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由来已久,《临海水土异物志》:“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宁负千石粟,不愿负猴头羹。

”民间谚语:“多食猴菇,返老还童。

”相传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人采摘猴头菇食用。

但是由于猴头菇的“物以稀为贵”,这种山珍只有宫廷、王府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头菇是珍贵食品,对它的有关特性及其烹调方法都不清楚。

有关猴头菇的记载,较早见于370年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书中仅仅列有“猴头”的名称而已。

《御香飘缈录》载有清官的猴头菜肴,并盛赞其味鲜美。

该书还具体介绍了烹制猴头菇佳肴的炖、炒二法。

近代以来,关于猴头菇的记述仍少。

20世纪30年代,《鲁迅日记》曾提到,鲁迅本人吃过他挚友曹靖华赠送的猴头菇,也是赞美它“味确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对野生猴头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增多。

这种山珍才渐渐进入人们的筵宴,并成为某些菜系的名食。

【中医治疗研究】: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现代医学陆续证明猴头菌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

1.猴头菇分为哪几类?

1.猴头菇分为哪几类?

1.猴头菇分为哪几类?(1)猴头菇拉丁学名:Hericium erinaceus (Bull. :Fr) Pers. 。

异名:Hydnum erinaceus Bull.;Hericium commune Roques.。

中文名:猴头菇。

别名:猴头、猴头蘑、猴菜(饮食行业俗称)。

地方名:阴阳蘑、鸳鸯对口蘑、对儿蘑、对脸蘑、虎守蘑、猴头屁股(东北);羊毛菌、花菜菌(云南);喝巴拉(藏语音译名称);猴头菇、猴菇(上海);狍屁股、猴椅子(河北、山西);山伏菌(日本);刺猬菌、猬菌、熊头菌(欧洲)。

商品名:猴头菇。

英文名:Bearded Tooth。

猴头菇在分类学上,是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异隔担子菌纲(Heterobasidi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猴头菌科(Hericiaceae)、猴头菌属(Hericium)。

我国猴头菌属有4个种,除猴头菇外,还有珊瑚状猴头菇、小刺猴头菇和分枝猴头菇。

它们的名称同样不止1个。

(见图猴头菇1)(2)珊瑚状猴头菌拉丁学名:Hericium coralloides(Scop.:Fr.)Pers.:Gray。

中文名:珊瑚猴头菌别名:珊瑚状猴头菌、玉髯、红猴头。

地方名:羊毛菌(云南);喝花(东北);喝巴拉(藏名)。

英文名:Brar’s Head Tooth。

(见图2)(3)小刺猴头菌拉丁学名:Hericium caput-medusae(Bull.:Fr)Pers.。

中文名:小刺猴头菌。

别名:小刺猴头、针猴头、针猴头菌、冠顶猴头菌。

地方名:小株猴头菌、小鼠猴头菌;狮子头(日本)。

英文名:Short Bearded Tooth。

(见图3)(4)分枝猴头菌拉丁学名:Hericium ramosum(Merat.)Letellier。

猴头菇介绍

猴头菇介绍

猴头菇介绍HoutouguHERICIUM本品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 ex Fr.)Pers.的干燥子实体。

采收后,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形似猴头,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浅黄色至浅褐色,肉质,实心,质轻而软,直径3.5~10cm,基部狭窄;子实体着生于菌剌上,菌刺长园筒形,下端尖锐,长1~3cm,直径1~2mm;易纵向撕开,断面浅黄至浅褐色,疏松。

气香,味甘。

【鉴别】(1)本品粉末浅黄至浅褐色。

孢子近球形至球形,透明无色,直径5.7~7.6μm,壁表平滑。

担子众多,呈弯曲丝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猴头菇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 A)测定,不得少于40.0%。

【炮制】除去杂质,纵切成片。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脾、胃、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安神益智。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失眠多梦。

【用法与用量】25~50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猴头菇管理

猴头菇管理

猴头菇出菇期管理猴头菇出菇期管理:猴头菇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仅5摄氏度,即16摄氏度至21摄氏度。

低于16摄氏度,菌丝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秃头菇,同时,子实体易变为粉红色,商品性降低;高于22摄氏度,头小、柄长、刺长,菇体变黄,肉质疏松。

因此,出菇期应保持菇房温度17到21摄氏度。

猴头菇生长的适宜大气相对湿度为85%到95%,过干子实体生长缓慢,菌刺变黄,过湿则容易引发杂菌感染。

出菇期水分管理的原则是看天喷水,看菇喷水,每次喷水后进行较彻底的通风。

喷水时要注意切不可将水喷于料表面。

否则,易引发污染,二潮菇发生困难。

①出菇方式猴头菇出菇的方式无外乎直立和卧式两种,每种方式又因菌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简介如下。

直立式出菇方式一:将架层设计为宽1米、层高0.5米,上铺较厚塑膜,垫一层厚约5~10厘米肥土,将小规格菌袋从中切断,断面向下,用力使之与土层接触紧密,以便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及水分。

直立式出菇方式二:装袋时即采用方底定型塑袋,出菇时可直接让其密密排于架层上,该方式省除了衬垫肥土的工序。

但为了菌袋能得到额外补水也可在其底部切开大十字,或将菌袋底部环割后去掉袋底,此后同方式一。

直立式出菇方式三:菌袋细长时,可直接稍倾斜立于地面,在地面上间隔80厘米打两个木桩,离地面约40厘米处横架一根竹竿或木棒,将菌袋一头进行环割后斜立于地上,上部靠在竹竿上,每排间隔约30厘米,以方便管理及采收。

卧式出菇方式一:小规格菌袋可单层卧排、两头出菇,也可根据其现蕾部位随时用刀片切口,但层架须是“空心式”,使菌袋中间部位悬空,上下两面均可出菇,左右侧位因菌袋密排而不宜出菇。

卧式出菇方式二:大规格菌袋单层、卧排于层架上,亦采取上下两面出菇方式,但由于该菌袋装料多、营养充足,故极易发生菌袋周身出菇的现象,如要求菌体肥大时可将两侧菇蕾从料表切去,即采取疏蕾方式,只允许上下面出菇,为防营养流失、浪费,可不予疏蕾,另外,两头扎口处如有菇蕾现出时,亦应解开袋口,培养出菇。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导语:猴头菇在菌类蔬菜里面,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

猴头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营养与药用的结合。

猴头菇在菌类蔬菜里面,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

猴头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营养与药用的结合。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猴头菇的营养价值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古有“山中猴头,海味燕窝”之说。

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

猴头是深山老林中的一种大型肉质菌,喜欢生长在阔叶树干断面或树洞中。

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则变成毛茸茸的黄棕色,从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脑袋,故而得名。

猴头菇为齿菌科植物猴头的子实体。

我国华北、东北、中南和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

人工培育的子实体待菌龄到3个月以上,子实体长成时取下,晒干或鲜用。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补脾益气,助消化。

营养与药用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二倍。

它含有氨基酸多大17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8种。

每百克猴头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

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

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抗癌功效。

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果6粒、扇骨500克
• 做法:1、牛蒡用粗布搓洗干净,切段;猴头菇、
雪耳用水浸透,捞起挤干水分,猴头菇切片,雪 耳撕成块;2、扇骨洗净斩件,汆水捞起;
• 3、将适量清水倒入瓦煲内烧开,放入全部材料武
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 功效:是补益防癌汤水。
结束语
• 以上食谱是由北京杨树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功效: 助消化,健身
蹄筋橘红烧猴头菇
• 原料:水发猴头菇200克,蹄筋250克,
冬笋、火腿、海米各20克,鸡油、酱 油、药酒、麦芽糖、味精、葱、姜、 猪油、精盐各适量。
• 制法:1、 将水发猴头菇顺刺切成片;
蹄筋切成段;火腿、冬笋切成片;葱、 姜切成豆瓣片。
• 2、将猴头菇片、蹄筋段人沸水锅中焯
猴头菇适用人群及药用价值
• 一般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患有咳嗽的人均 可食用。
• 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
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 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年老体弱者 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 食用猴头菇要经过洗涤、涨发、漂洗和烹制4个阶
头菇 片、鸡汤烧沸,用湿淀粉勾芡即可。
• 功效:开胃健睥。

肋骨肉烧猴头菇
• 肋骨肉烧猴头菇 • 原料: 水发猴头菇250克,猪肋骨肉150克,水发木耳、水发玉兰片、
油菜心各50克,海米、精盐、味精、红蛋、醋、葱、姜、干淀粉、清 汤、酥油、熟猪油各适量。
• 制法:1、 将水发猴头菇除根蒂,切成片,人沸水锅中略氽后捞出,
一下掏出。炒锅加猪油烧至七成热时, 倒人猴头菇片、蹄筋段爆炒,倒人漏 勺,沥去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目录∙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猴头菇的营养价值∙猴头菇的泡发∙猴头菇怎么吃∙猴头菇的做法大全∙食物相克表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功效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现代又用于神经衰弱;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肠癌、消化道肿瘤。

多食用可活络通血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

禁忌人群对菌类食品过敏者慎用。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适宜有心血管疾病、胃肠病的患者。

肉嫩味香的猴头菇位列中国四大名菜(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室和权贵之家方能享用。

近年来,由于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才得以普惠于民间,成为一种大众化美味食用菌。

猴头菇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的形状很特殊,它的子实体圆而厚,菌盖生有须刺,须刺向上,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一)猴头菇的功效【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安神;抗癌。

主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特别适合肠胃不好和有哮喘的人。

(二)猴头菇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

在实验中,猴头菌多糖给小鼠腹腔注射2mg/只,连续7d,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促进溶血素生成,增加体液免疫的能力。

人适量吃一些猴头菇,也有改善身体免疫力的作用抑瘤作用。

猴头菌还能抑制黄曲霉素对大鼠的致肝癌作用,减少肝切面的病灶数。

人适量吃一些猴头菇,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率。

抗溃疡作用。

猴头菇内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多吃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使用猴头菇片可以帮助胃溃疡的恢复。

有研究表明,猴菇菌片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而促进溃疡愈合。

降血糖作用。

实验表明,猴头菌多糖可降低小鼠正常血糖和四氢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也就是说,有高血糖的人群适合吃猴头菇,有益于血糖的降低。

延缓衰老。

猴头菌丝体多糖和子实体多糖能显着增加果蝇飞翔能力,降低刚孵化果蝇和小鼠心肌组织脂褐质含量,并能增加小鼠脑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

人多吃一些猴头菇,可以增强体质,可以有效减缓器官衰老。

保健大脑。

近年日本学者提出,猴头菇所含“D-葡聚糖”和神经细胞促生因子(NGF)。

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长和再生,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有良好效果。

所以,猴头菇还是是益寿抗衰的新型营养健脑食品。

滋补。

猴头菇不但能烹制美味佳肴,还能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并具有滋补作用。

另外,据资料介绍,猴头菇还有美发功效。

促进食欲。

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

【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5两,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据分析,每百克(干重)猴头菇子实体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物44.9克,水10.2克,磷850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维生素B10.89毫克,维生素B2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热量323千卡。

每百克猴头菇内含蛋白质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

它含有氨基酸多大 17 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 8 种。

每百克猴头含脂肪 4.2 克,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多吃有益于身体健康。

猴头菇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经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防治脑溢血、心脏病、肥胖症和糖尿病都有效。

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除了含有的多糖体,猴头菇还含有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猴头菇的泡发想要干猴头菇下菜好吃一定要注意一下泡发方法,不经过特别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苦味会严重的影响口感而且其中的营养也会流失很大的部分,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浸泡冲洗之后蒸发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全部保留了下来。

猴头菇如何泡发详细做法: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内,加入30°-40°的温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

记住!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

因为,其一,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水温超过60°就会使猴头菇中活性营养成份丧失,其二,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其三,用沸水泡发的猴头菇总有没泡好的感觉,用手捏里面总有小疙瘩,猴头菇的菌刺变硬不伸展,颜色总感觉不鲜亮,这是因为高温迅速将猴头菇的组织烫死,产生小凝结块的原因,记住慢工才能出细活呀。

第二步:将泡发的猴头菇捞出,用手挤出猴头菇的黄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发15分钟左右,再挤出黄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轻轻蘸一点猴头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觉不出苦涩为好)。

第三步:将蒸笼烧开,放入猴头菇大火10分钟,再小火蒸1个半小时,也可先放入沸水加盖煮1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焖煮1个半小时,直至将猴头菇软烂为止。

此环节,记住水一定要烧开才放猴头菇,因为这样才能利用高温迅速锁住猴头菇的营养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汤汁不要丢掉,营养呀。

猴头菇怎么吃自古以来,猴头菇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改善胃肠道功能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猴头菇对胃病反复发作的元凶——幽门螺旋杆菌(HP)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体现了良好的“治养功效”,对消化不良、胃病和神经衰弱有不错的食疗功效。

所以猴头菇深受人们的喜爱。

超市卖的猴头菇很多是压缩的,跟压缩饼干一样。

猴头菇在烹饪之前应该先泡发,一小块能泡发一碗。

猴头菇怎么吃:洗净猴头菇,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再煮或蒸,效果更好。

蒸煮好的猴头菇,还要用水泡发,中间要换几次水,每次换水,都要将猴头菇挤去水分以便更好地去除苦味。

猴头菇泡发好以后,可以用多种方法烹饪,可以炖汤,也可以清炒等。

猴头菇在制作烹饪的时候一般是切成片。

在烹饪猴头菇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食材。

除了单一的炖或者炒猴头菇,比较常见的菜肴有“猴头菇骨头汤”、“猴头菇鸡汤”、“猴头菇炖瘦肉”等。

猴头菇选购要点:猴头菇因其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它体圆而厚,表面有一层茸毛刺,腹部光滑为肉质块状。

新鲜时呈白色,干品呈褐色或金黄色。

质量好的猴头菇菇体完整,无残缺,菇体干燥,大小均匀,毛多细长,茸毛齐全。

而质量较差的猴头菇菇体大小不均,形状不规整,毛粗而长。

有的伪劣品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学药剂处理成不正常的白色,这种菇食后对人体有害无益,不可选购。

猴头菇的做法大全清炒猴头菇材料:猴头菇500g,韭菜50g,鸡精适量,天然谷物调和油适量,精盐适量。

做法:(1)将猴头菇洗干净备用。

(2)将猴头菇切成片。

(3)锅内放油烧热。

(4)放入葱花炒出香味。

(5)将猴头菇放入锅内翻炒。

(6)炒至7成熟时,放入各种调味料翻炒。

(7)加入切好的韭菜段调味调色。

(8)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猴头菇煲汤材料:猴头菇80克,盐1克,其余调料各适量。

做法:(1)将干猴头菇洗净。

(2)加水适量煮熟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猴头菇骨头汤材料:猪骨500克,猴头菇4朵,桂圆肉20克,枸杞子15克,百合15克,红枣6个。

做法:(1)准备好一盆洗米水,加热到40度左右。

(2)将猴头菇放到温的洗米水里。

(3)再用一个碟子盖上,目的是使猴头菇全部泡在水时,同时水温可以保持在40度左右,泡发2个小时左右,使猴头菇充分吸收水份。

(4)泡了2个小时的猴头菇,个个都吸饱了水份,而且洗米水也变成了黄色。

(5)拿起来,是软软的。

(6)用手挤一下,很轻易就挤扁了。

(7)把泡软的猴头菇,用手象挤海绵一样,用手轻轻的挤,反复搓洗,使黄色的水挤压出来。

(8)再换两次清水,反复洗过以后,黄色的水就洗干净了,把水份挤干。

(9)把挤干水份的猴头菇放案板上,切掉黑色的蒂部。

(10)将买回的新鲜猪骨头,用水冲洗干,红枣、桂圆肉、百合、枸杞清洗干净、猴头菇切小块备用。

(11)锅内放适量清水,将猪骨头放锅内。

(12)将所有材料一起倒入汤煲内,开大火煮开,用汤勺将浮沫撇去。

(13)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猴头菇鸡汤材料:猴头菇三颗,鸡半只,枸杞、姜、盐、料酒适量,火腿几片。

做法:(1)猴头菇用温水泡六个小时,用手抓一下,洗干净。

鸡放到沸腾的锅里焯水,加两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毕捞出来冲洗干净。

(2)鸡切块,火腿切片,把鸡,火腿,猴头菇和姜片一起放进电炖紫砂锅里,一次加足冷水,炖四个小时。

最后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加枸杞,喝前加盐调味。

猴头菇炖瘦肉材料:猴头菇3朵,瘦肉1斤,姜片、盐适量。

做法:(1)猴头菇用清水浸软洗净后剪刀成小朵。

(2)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然后焯水。

(3)将猴头菇、瘦肉、姜片放入炖盅中,加入4碗水炖2小时。

(4)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猴头菇的储存方法:可以用干净袋子封好,或者用线穿成一串,挂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通风处。

立夏后要经常检查,容易生虫和菌蛾。

如果放在冰箱冷存,则要保证经常通风。

食物相克表与猴头菇「搭配」的食物∙海带猴头菇二者一起搭配着吃,不仅营养丰富,还可辅助治疗淋巴癌、阴虚症等。

∙鸡肉猴头菇猴头菇鸡肉汤,利五脏、安心神、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及病后体虚患者服食。

∙虾猴头菇二者搭配,含钙丰富,是哺乳妈妈催乳的理想食品,还可辅助治疗产后体虚症。

∙玉米猴头菇二者搭配熬粥,既营养又美味。

此粥具有健脾和中、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