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生物体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机制和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在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表达、遗传物质的复制与修复、蛋白质合成、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基因、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分子生物学还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新药的研制和应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分子生物学采用了许多高级技术手段,如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分子水平的细节,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不断突破,医学分子生物学将更好地帮助人类理解和应对疾病。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分子生物学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更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在未来,医学分子生物学必将在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希望以上关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介绍能够为您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其应用前景有更清晰的认识。
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4)

而 特 种结 构 相 对 较 少 等 。 因 此 . 屁微 镜 下 见 到 具 侵 袭 性 的
细胞 是诊 断 恶 性 肿 瘤 的 最 町靠依 据 。 2 从 转 化 的 恶性 细 胞 看 癌细 胞 的 特点 .
( ) 胞株 的永 生性 7细 当培 养 中生 长 活 力有 限 的 细 胞 株 被 用 作 转 化 的靶 细 胞
的 生 命 具 威 胁 性 , 只有 在 体 积增 大压 迫 其 周 围器 官 . 斟 或
瘤 内细 胞 分 泌 大 量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时 , 会 影 响 宿 主 。 恶 性 才 肿瘤的最基本特征是可侵犯周 围组织 皿 ( ) 生 转移 、 或 发 扩 散 , 后导 致 宿 主 死 。 从 细胞 层 面来 看 . 细 胞 的 表 型 的 最 癌 改 变 通 常 与其 基 甩 型 的 改 变 相 一 致 , 有 异 常 畸 变 或 数 量 含 等 的 染色 体 ; 显微 镜 下 , 细 胞 表 现 出 快 速 异 常 失 控 性 在 癌 牛 长 的 特征 , 桉 质 比增 大 、 显 的核 仁 、 丝 分 裂 相 增 多 如 明 有
3 癌 基 因 与 抑 癌 基 因 . 细 胞 基 因 的 调 控 、 构 或 功 能 异 常 被 认 为 与 癌 症 的 发 结 生 和 发 展 关 系 摄 为 密 切 1 7 9 0年 , ih p B s o ,V s 同 事 a mu 及 r 们 在 研 究 鸡 肉 瘤 病 毒 ( o ss r0 i s R V) , 现 R u a cma v u S 时 发 r
时 、 以 检测 到 一种 转 化 特 征 : 细 胞将 获 碍 无 限 生 长 活 力 可 即
而转 化 为永 生 性 细 胞 系 。细胞 的永 生性 与 其 他 的 任 何 参贴 壁 培 养 的 细 胞 经 病 毒 感 染 、 学 物 质 刺 激 化
医学分子生物学_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应用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各专业技术 的渗透、综合而成,并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创造 了一系列新的技术。 例如:DNA及RNA的印迹转移、核酸分子杂 交、基因克隆、基因体外扩增、DNA 测序等, 形成了独特的重组DNA技术及其相关技术。
2. 前体mRNA分子的拼接,去除内含子序列,连接成 成熟mRNA; 3. 发现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结构的变异; 4. 从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根据DNA序列合成基因,并与载体连接,使之在细 菌中表达,合成活性蛋白质,开创了基因工程。
2016/9/3
37
6. 基因的人工合成
1978年体外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第一个完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外源DNA与载体在体外进行连接,或在基因水
平上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诱变。
生物技术进入了分子水平,基因(或DNA)也 进入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6/9/3 16
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求改造基因,制备
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
DNA、RNA 和蛋白质成为人类治病、防病的一
的遗传密码,证明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是以三联密
码的形式贮存。 遗传密码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
2016/9/3
29
2016/9/3
30
2016/9/3
31
4. 中心法则的建立
1958 年, Crick 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 心法则(central dogma)。 中心法则是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体系。
整基因。 直接证实了Mendel G在1865年发现的遗传 因子(基因)的化学本质,就是 DNA分子。 DNA分子是多种多样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外科学实验报告

外科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外科学作为医学中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治疗人体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成就主要归功于临床实验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探讨外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手术技术改进和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二、实验方法外科学实验通常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
基础实验是在实验室中使用模型、动物或细胞进行的,以了解疾病的根本机制和测试新的治疗方案。
临床实验则是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的,以评估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基础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培养可以提供疾病相关细胞系,用于测试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动物模型则可以根据人类疾病的特征来模拟并研究其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
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从而改进治疗策略。
临床实验则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在遵循严格的伦理原则和法规下进行。
临床实验对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明确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
这些实验通常采用双盲对照试验,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应用外科学实验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手术技术改善、疾病治疗和新技术应用等。
1. 手术技术改善外科学实验在手术技术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科研人员可以研究和改进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比如,使用3D打印模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手术部位的解剖结构,从而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此外,激光和微创手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得益于实验研究的支持。
2. 疾病治疗外科学实验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外科学实验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决策的支持,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3. 新技术应用外科学实验也推动了新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
比如,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实验室和临床实验的支持下,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中。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和范畴、现况和我国外科方面的成就。
2.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外科学的范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强调外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操作技能,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及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1 .讲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分子诊断、临床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和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
2 .复习生物化学基础课内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简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和分类。
4 .重点讲解基因治疗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
5 .讲解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的思路:外科疾病的。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目的要求】1.熟悉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4.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自学内容】体液在机体的分布。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
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血液中镁、磷含量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血气分析在诊断酸碱平衡失调中的价值。
第六章休克【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1.外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2.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观察休克病的一些指标;4.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系的分子层面机理和生物学功能的学科,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包括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等生物分子。
这些分子在体内相互协作,表现出各种生物活动和生理功能。
医学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的作用机理和相互作用模式,旨在进一步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因诊断和治疗基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可以对遗传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检测DNA或RNA中的遗传信息,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携带某些致病基因,从而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和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改变体细胞或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来治疗疾病。
在此过程中,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药物研发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新药研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药开发的过程通常需要对分子机理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研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新型药物的研发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药物中的很多都是基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三、癌症治疗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放疗、化疗和手术。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癌症的治疗也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可以了解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指导。
同时,针对癌细胞中的分子靶点,可以设计针对性的抗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四、分子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通过反应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各种病原体,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五、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利用现代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和调控。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谈谈你对分子生物学与检验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谈谈你对分子生物学与检验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分子生物学它不象人体解剖学那样直观,不象生理学那样有条理化,更不象内外科那样有吸引力。
很多医学大学生三羧酸循环学得很好,甚至很精,但对于后面的分子生物学,即基因信息传递一章却感到非常头痛,很多大五学生在考研时考虑到分值较小而干脆放弃对这一章的复习.其实大家只要强制自己静下心来花点时间先认真看好书本上分子生物学的第一章,即DNA的生物合成,当你对这一章看进去了,并且基本上看出了头绪,我相信你一定有信心有兴趣继续看下去,并且最好是连贯性地系统性地看后面的,争取一次性地看完分子生物学这一篇,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花大力气啃掉这块硬骨头.如果中途有特殊情况,那么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否则你前面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兴趣将会消失的一干二净,你又将回到从前讨厌分子生物学的状态。
分子生物学理论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看书理解才能掌握。
医学分子生物学3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一篇:医学分子生物学概述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分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和生物分子的生理、病理功能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抗体、核酸、糖类、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及代谢调控、信号转导、病理机制等及其在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中的应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是生物分子的病理功能以及应用相关。
通过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这些分子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基因工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应用广泛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分子克隆、核酸杂交、蛋白质结晶、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单细胞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中,有助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综上所述,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应用在医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同时推动医药科技的发展。
第二篇: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一些特定分子的检测,可以实现对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DNA水平上,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基因突变等遗传疾病的分子诊断。
在蛋白质水平上,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等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对许多蛋白质的检测,如抗体、酶、HIV蛋白质等。
在临床上,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很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如早期癌症的诊断。
此外,医学分子生物学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和预测疾病的预后,如对病毒感染的监测等。
同时,医学分子生物学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设计和开发,如抗体药物、蛋白质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更加精准地治疗疾病,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治疗成本。
综上所述,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与免疫学 Surgery&immunology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参与免疫应答,执行免疫功能的独立解剖学结 构。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Thymus, bone marrow Lymphnode, spleen ,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 T 、 B lymphocyte, natural killer cel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 Immunoglobulin, complement, cytokine, adhesion molecule,MHC(HLA)
特点:无须抗原刺激,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 为自然杀伤性质 识别靶细胞: 与靶细胞膜结合的IgG Fc段; LFA-1 与靶细胞膜 ICAM-1相互作用
杀伤靶细胞①穿孔素、颗粒酶机制②TNF机制③NK 细胞毒因子
免疫记忆机制:immunological memory
机体对胸腺依赖性抗原再次刺激时表现出比初次 刺激更为强烈的应答反应,需要T、B细胞的共同 参与 T细胞免疫记忆:终生存在。即初次免疫应答结束后 有长寿性记忆T细胞存活,滤泡树突状细胞可持续 低水平保持抗原 B细胞免疫记忆:与T细胞免疫记忆相似,初次应答 后有长寿性记忆B细胞存活,需要滤泡树突状细胞 可持续低水平保持抗原及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协 调
免疫调节:immune regulation
指机体多种因素对免疫应答过程的正负调 节作用,以使免疫应答适度,维持内环境稳 定 例如 APC表面MHC分子与黏附分子具有调节作用 可溶性免疫分子具有调节作用 Fas-FasL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
以抗感染免疫为例
•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识别、清除病原体的生理性防 御机制。免疫学基本理论是建立在感染免疫基础 上 • 抗感染免疫特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共存; 病原体不同,免疫机制也不同;病原体可发生免 疫逃避或抵抗;不恰当的免疫同样引起损伤与疾 病 • 天然免疫:各种屏障,吞噬细胞, NK细胞,补体、 细胞因子等 • 获得性免疫:T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
研究基因组中各基因的 功能,目前已知功能的 基因仅占小部分,大量 基因功能尚待阐明
Homogenization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是在模板DNA、引物、四种 脱氧核苷酸(dNTP)存在条件 下由耐热DNA聚合酶在体外酶促 合成双链DNA反应。其特异性取 决于引物和模板DNA的特异性
基因组(genome ):构成细胞 DNA的大约 60亿个碱基,组成 的全套基因。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每个各体碱基序列均不相 同,使得每一各体都有各自的特点
染色体:chromosome:
是基因的载体,人类体细胞 含46条染色体,44条为常染 色体,另两条为性染色体, 在女性为XX,男性为XY
突变:Mutation, 即构成基因的DNA字母发生改变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机制
• CD8+T cell活化需要双信号① TCR特异性识别MHC I分子-抗原肽复合物②共刺激信号或第二信号 +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 • T细胞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杀伤①颗粒胞吐机 制:穿孔素、颗粒酶、丝氨酸酯酶等②受体介导 机制:Fas-FasL途径;TNF途径
DNA的每条单链由很多字母组成: ATGCTCGAATAAATGTGAATTTGA
以上字母组成多个词:ATG CTC GAA TAA ATG TGA ATT TGA
以上单词构成了句子:[ATG CTC GAA TAA] [ ATG TGA ATT TGA] 以上句子就是基因 基因: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是编码一个RNA分子所必须的DNA序列 , RNA是充当DNA与蛋白质合成间的信使,DNA 发布制造蛋白质(Protein)的命令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是具有保存、复制信息,并可在细胞 与细胞之间,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信 息的生物大分子
结构:两条缎带样结构盘绕成梯形双 螺旋结构,呈致密线圈状存在于细胞 核的染色体内。缎带结构是核糖与磷 酸构成的骨架;内部阶梯是碱基对
碱基对:A-T,C-G A: adenine C: cytosineGene mutation来自Gene mutation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即构成基因的DNA字母发生 改变。与基因突变的差别在 于,突变在群体中的发生频 率小于1%,而多态性在群体 中的出现频率大于1%
Gene expression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应答的基本机理
• 免疫应答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参与的复杂过程,根据参与主要免疫细胞 的不同分为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效应 可保护机体免受抗原异物的侵害,但某种 情况下也可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 • 免疫应答三时相: 识别相、激活相、效应相
真核生物的基因
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组成。前者称为外 显子(exon);后者称为内含子(intron)。 两者相嵌排列。内含子被切掉后外显子拼接起 来转录为基因产物。每一个基因首位和末位外 显子外侧均有一段不被转录与翻译的非编码区, 参与转录与翻译的调控。此区含有与RNA聚合酶 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启动子( promotor ), 使基因高效转录的增强子(enhancer ),使转 录终止的终止子(terminator)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基因的转录调控
外科分子生物学的提出
• 20世纪80年代 • 外科已能有效的控制创伤与感染 • 外科研究的主体转向肿瘤研究 • 外科的优势:最易获得人类肿瘤材料
研究内容 细胞增殖与凋亡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细胞周期 失控的类型与机制,为分子诊断与基 因治疗提供依据 目标 外科疾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外科学与分子生物学 Surgery & molecular biology
Definition:是在分子水平阐述核酸与蛋白质,蛋白质与蛋 白质的相互作用,阐述基因表达与调控机理的科学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golden helix
Crick (物理学家), Watson(生物学家).Nature, 1953 196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 医学奖 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
感染的免疫效应机制
感染:免疫效应机制
抗感染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
• 研究肿瘤的免疫源性、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 发展关系、机体抗肿瘤效应机制以及免疫诊断和 免疫治疗的科学 • 肿瘤抗原 • 是恶性转化细胞中出现的蛋白与多肽分子总称 • 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specific antigen , TSA,指正常细胞不存在,肿瘤细胞所独有的抗原。 如黑色素瘤抗原基因产物( melanoma-antigenencoding gene, MEGE) • 肿瘤相关抗原: tumor-association antigen , TAA, 指可存在于正常细胞或胚胎组织,肿瘤细胞 表达增高,如AFP,CEA,CA19-9等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 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目 的是将细胞内基因组 DNA序列全部分析出来。 美国1990年正式启动, 英、法、德、日、中等 国科学家共同参与, 2003年4月已宣布完成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后基因组计划或功能基 因组学:post-genome project, functional genomics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DNA损伤:
生物体的内外环境可 造成DNA损伤,引起 碱基序列改变或断裂, 若不加以纠正,则将 转录翻译出错误蛋白 质,是衰老、疾病、 癌症发生的原因
肿瘤抑制基因功能丢失
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cell cycle disease)
向免疫细胞导入细胞因子基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包括 肿瘤 坏死因子类、干扰素类、白细胞介素类(基因增补) 导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基因(MHC),提高肿瘤抗 原性,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 导入抑癌基因。如野生型P53基因,诱导肿瘤凋亡并丧失致 瘤性 遏制癌基因的表达。采用反义核苷酸序列在癌基因表达时 与mRNA特异性结合,以阻遏癌基因表达(基因封闭) 导入自杀基因,将某些病毒、细菌中的前药转换酶基因 — — 自杀基因导入癌细胞,自杀基因编码的酶类将药物前体 在癌细胞内转换为毒性产物,达到杀伤肿瘤目的
PCR
PCR
PCR
Southern blot
In situ hybridization
Microarray
Gene diagnosis technique:microarray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 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 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 或发挥治疗作用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原本存在于正常细胞中,表 示C-myc 癌基因:oncogene,具有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的基因, 或称transforming gene。由小写字母表示,如myc 肿瘤抑制基因: tumor supressor gene 抗癌基因:antioncogene 他们的失活或功能丢失,使细胞周期失去负性调控,正常 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
Tumor antigen
Tumor immune
抗肿瘤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体液免疫起 一定作用;NK细胞起一定作用
肿瘤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机理:提高肿瘤免疫源性;激发机体抗肿瘤 免疫应答能力 免疫治疗分类: 主动免疫疗法:active immunotherapy, 即 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如毒或灭活瘤 苗;基因修饰瘤苗;肿瘤抗原肽疫苗等 被动免疫疗法:passive immunotherapy, 即向宿主转移有抗肿瘤活性的治疗因子或 细胞,如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物;淋巴 细胞,TN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