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古代史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选择题3分0.8。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选择题3分0.7。
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答题5分0.6。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选择题3分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选择题3分0.7。
世界古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影响选择题3分0.8。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选择题3分0.7。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简答题5分0.6。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等)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唐宋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重要港口。
D. 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管理。
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往来。
C.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
D. 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初中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中国史
63%
非选择 题
古丝路与“一带一路” 的关系 中国史 孙中山的思想变化及领 导人的主要革命活动 孙中山的革命信念和精 神品质 海峡两岸共同纪念孙中 山的现实意义 文艺复兴、欧美资产阶 级革命、工业革命 人文主义 世界史 英美法革命中颁布的重 要文献及其共同影响 工业革命的作用 概括“竞争”的要素
√ √ √ √ √ √ √ √ √
2 7 4 2 3 2 5 2 3 37% 40 63%
0.27 2.3 1.5 0.57 1.21
1.24 2.34 0.64 0.37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初中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
试卷题 型 试卷范 围 考试目标(能力) 考试内容(要点)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6 4
所占比 例
分值 合计
平均分
易
难易程度
中 难
选择题
河姆渡遗址 隋朝大运河 曹雪芹的《红楼梦》 《马关条约》与维新变 法 新文化运动 中国史 遵义会议 海南史 淮海战役 抗美援朝和志愿军战士 大跃进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 黄道婆(海南史) 海南岛解放(海南史)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共产党宣言》 日本明治维新 《凡尔赛和约》 世界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 化 微信(网络技术的发 展)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1%
八年级下册双向细目表 (1)

义务
受尊重是人的需求和法定权利
√
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的核心
√
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内容
√
什么是名誉
√
第三课 第四课
良好名誉对个人的有益作用
√
要做受人尊重、赞誉的人
√
名誉权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
一些侵害名誉权的具体行为
√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 √
任
什么是肖像
√
肖像权的具体内容
√
一些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
履行义务的原因
√
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
第二课
道德义务的涵义
√
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
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
我与他人 和集体
人格权的重要性
√
人格权的内容
√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 √
律保护
消费和消费者的含义
√
3.5 知道法律 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
我 与 他 人 保护消费者的 消费者需要保护
√
和集体
合法权益,学会 安全权(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运用法律维护 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自己作为消费 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者的权利。 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其他权利(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
√
运用法律维护 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和特征
八下第二单元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3/4
29/100
中
12/24
5/10
7/14
易
9/18
6/12
4/4
合计
25/50
14/28
14/22
29/100
该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主题一、二、四、五
二、该套题难度中等。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难题所占分值较少。
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该单元由8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材料题、阅读分析题。
其中:
选择题:25道。每题2分,共50分
材料题:2道,共28分
阅读分析题:2道,共22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题型
主
题
难度
选择题
材料题阅读分析题来自合计难中易
难
中
易
难
中
易
主题一
1/2
2/4
2/4
2/4
1/2
29/100
主题二
1/2
2/4
2/4
1/2
2/4
1/1
2/4
1/1
主题三
1/2
2/4
1/2
1/1
主题四
1/2
2/4
2/4
1/1
2/4
1/1
主题五
1/2
1/2
1/2
1/2
1/2
1/2
1/1
主题六
1/2
1/2
主题七
2/4
1/2
主题八
1/2
1/2
1/2
2/4
2/4
小计
难
4/8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2011年中考选择
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层次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物;
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前后期内容的不同;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了解家庭两次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1年中考选择
16、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厦门、深圳、珠海、汕头)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六
单元
经济和社会
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识记层次
1、状元实业家张謇和实业救国;
2、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
变化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影响。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识记层次
1、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012年中考选择
1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如何使用《反向细目表》命制吠題考试命题玖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栋(能力丿和考查彖之问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玖向细耳在,是令題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玖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令题者朗确测脸的目栋,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壽令题的数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玖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彖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帝采用枳记、理鮮、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
这是按美国教肓彖布鲁姆(B.Bloom)目栋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嵩级的认知能力。
毎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栋的基础。
印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鮮,没有识记与理鮮,就难以应用。
(})知枳[枳记丿:是对知识的回忆。
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棋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鮮丿:是最低层次的理鮮。
它与完全狸鮮并不是同意词,£完全拿握估息也不是一回事。
领会是指对交流彖中所舍的丈字传息的理鮮。
(3)运用:是往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
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出,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怡。
(4)分析:是将■交流的彖分鮮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请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糸。
(5丿综合:是将所分鮮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请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丿评价:是为了特之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斯。
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栋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文性的判断。
双向细q在的炎出特点淮.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彖有较宽的覆盖而;使考试有较好的彖数度。
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制定了试题(卷丿的质量标准。
本人认为应把煽好以下几个方面:1, 命題的目的性令题前教师要确定好考试(考查丿的目的、意图。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查能力要求
百分比
考查知识内容
立的历史意义
2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目的、时间
2
2
4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的事迹以及优秀品质
2
4
6
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取得的成就
2
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
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2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
4
2
6
“文化大革命”内容、结束的标志、经验教训
2
2
4
邓小平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1
4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2
2
3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
2
2
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2
2
4
建国后我国的民族政策
2
2
4
对外开放的内容(经济特区的创设、格局、加入wto、作用等)
4
5
9
中国的外交(万隆会议、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
3
9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间
4
4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对台方针、祖国统一
4
8
12
863计划
2
2
袁隆平事迹
2
2
人造地球卫星
2
2
《义务教育法》
2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
2
总和
27
48
2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