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2019最新人教(统编)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两则》(课时2)-精品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优质课件

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优质课件
结合课文想一想,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 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7 故事二则
课后小结
27 故事二则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 叶圣陶
27 故事二则
谢谢观看
27 故事二则
简要复述比赛评价标准:
故事发展先后顺序
主要信息不遗漏
人物对话要转述
27 故事二则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 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
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语文中的听、说 、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
成功。
27 故事二则
思考交流:
时间
病情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十天后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27 故事二则


老百姓对那些贪官污吏恨入骨髓。 这篇文章的精髓之处是对西湖的描写。
27 故事二则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 飞卫 的指导下,经过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 射箭高手。
部27编故版事版二则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7 故事二则第二课时 Nhomakorabea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7 故事二则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医学
家,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前310年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 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 、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
27 故事二则


他生在王侯之家,生活优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优质教案+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优质教案+说课稿

27 故事两则(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拜、桓”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4.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学习两则寓言故事,体会寓意,懂得无论学什么都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重点)4.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扁鹊蔡桓公医术高明自以为是医德高尚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开始:很累、很酸纪昌学箭(射箭能手)后来:坚持不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2.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

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3.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

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4.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课件(14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课件(14张PPT)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皮肤——热敷 皮肉——针扎 肠胃——汤药 骨髓——无能为力 虚心求学 练眼力 盯踏板
盯虱子 成为射箭能手
防微杜渐 坚持不懈
拓展延伸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随堂演练
一、给下列字注音。
髓(suǐ) 侯(hóu)
标(biāo)
肤(fū)
剂(jì)
拜(bài)
二、按要求写词语。
百发百中(ABAC):百依百顺 活灵活现 美轮美奂 无影无踪
形容聚精会神的词语: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废寝忘食
帮你学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一想: 1.这两篇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它们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扁鹊治病
第一部分(1—2):扁鹊看出蔡桓侯的病,蔡桓侯不以为然。 第二部分(3—5):写蔡桓侯病情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6):写蔡桓侯病死。
纪昌学射 第一部分(1):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箭。 第二部分(2—4):写纪昌苦练过程。 第三部分(5):纪昌成为射箭高手。
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我爱学字词
bài
hóu


拜见 王侯 皮肤 药剂
suǐ
骨髓

纪昌
biāo
目标
词语解释
梭子 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 像枣核形。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 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成功,决不落空。
聚精会神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
1.“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 皮肤上有点儿小病。' ”一句可以读出什么? 答:“在身边站了一会儿”一是说明时间短,二是说 明扁鹊采用“望”来看病,体现了扁鹊医术的高深。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故事二则》中的两则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以下是两篇故事的原文内容:1. 《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2.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的全部内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教师。

(20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 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 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 教案2、」/\ ,、”亠类文《纪昌学射》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三个二类生字,会写四个一类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4.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薛谭学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跟学习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

(《纪昌学射》)2. 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纪昌学习射箭。

)“射”就是射箭。

3. 再齐读课题。

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

齐二、读通课文1. 练读。

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读。

谁愿意先来读一读?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 很了不起!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

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昌瞬弧朔(写、谁会读,齐读)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

同桌互相听听他读得准不准3. 范读。

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

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 (师范读)4. 练读。

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5. 指名读。

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1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生2好读得好不好6. 齐读。

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三、读懂课文(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

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和内容概述:
本课讲述了两个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讲述的是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指出蔡桓公的病在肌肤、肠胃、血脉和心脏,并劝告其早点治疗,但蔡桓公不愿治疗,最终病入膏肓而死的故事。

《纪昌学射》讲述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先练好眼力,再学习开弓和射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

重点词句解释:
重点词语:
病在肌肤:疾病在皮肤表面。

病入膏肓:疾病深入到内脏。

拜师学艺:向有技艺的人学习。

百发百中: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

重点句子: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吾问之他人也,不问之君也:我问别人了,没有问你的意思。

人物形象分析:
扁鹊:医术高超,善于观察和诊断病情,但面对蔡桓公的固执和自以为是,缺乏有效的说服手段。

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对自己的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治疗的态度。

飞卫:有高尚的武德,对徒弟要求严格,善于指导徒弟练习。

纪昌:学习刻苦,有恒心和毅力,不畏艰险和挫折。

写作特色和艺术手法:
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

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

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故事并与同桌交流。

5. 教学流程环节内容时间引入班级自由朗读本课课文5分钟学习新知教师讲授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成语“借酒消愁”的用法5分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抽出生僻词语进行解释猜测10分钟深入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提出问题15分钟整个班级学生讨论,完善口头语言10分钟拓展学生自编小故事-“我与父母”20分钟结束课堂小结、点名5分钟6. 教学资源1.一段展示成语用法的视频;2.本课教材;3.常见生僻字词表。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先通过讲授引入概念,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展现成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成语的用法。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并在标注生僻字词语的情况下,加深学生对生僻字词语的掌握。

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更自在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提出问题。

整个班级学生再进行讨论,完善口头语言。

2. 教学成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也对成语“借酒消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采用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有了讨论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了交际能力。

3. 教学问题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学生对于生僻字词语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口头训练不够落实。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生僻字词语的教学,多用举例语境让学生理解,在写作中多加运用这些词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寓言故事二则《扁鹊治病》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寓言故事二则《扁鹊治病》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

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一次次通读课文后,文章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

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学习课文的最后引入古文原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让学生对学习古文充满期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自学为主。

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体会人物心里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要突出道理,就要把二、三、四、五自然段作为重点,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学自悟,并通过情景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人物心情、态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9个一类字,认读4个二类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语文的学习深层次是学生对文化的学习。过去将语文定位于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写作,而后语文差点沦为思品、 政治,语文的说教大于语文的美感。
而今将语文重新定位,可以说是认知上的一大进步。语文作为工具的双重性体现在一方面要学生学会文字运用,一 方面又要加强其思想政治功能。坦率说,让学生爱上学习和阅读,思想工作就好做多了。
纪昌一注视就是两年,我感受到了他的坚持不懈……我 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注视,而纪昌是为了练眼力,能感受 到他的这种认真刻苦、坚持不懈。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 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 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 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 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 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开始”可以看出纪昌片刻也不敢耽误。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 睁大眼睛注视着穿梭的梭子 针刺眼皮,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一盯就是两年
你能做到吗?
体会到师傅的严厉,从“首先、牢牢、不能眨一眨”体会到。
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纪昌一盯 就是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内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你觉得纪昌 是个怎样的人?
新教材会引导两个显著的教学方式变化:1.落实课后阅读。2.整体教学。 教学板块的设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解决目前学生阅读量缺失的现状。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同时进行, 改变以前教学零散、不系统的状况。用整体教学的方式帮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新教材对教学提出的课题。
27.故事二则
第2课时
本课目标
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 了很大的篇幅描
写纪昌练习眼力,
"
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
只用一句话来描 写纪昌学习开工、
怎样放箭。
射箭呢?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
没有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也许纪昌也成不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
飞卫请教。
飞卫对纪昌提出要求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
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
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
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
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
提出要求
纪昌第二次练习眼力
回家用牛尾毛拴住虱子掉在窗口
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
谦虚的学习态度
虱子在他眼里一天天大了起来。
从虱子到车轮,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疲劳 孤独
坚持不懈
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
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
为什么文章用
我会认
s拴huā住n
d吊ià车o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的 指导下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 射箭高手 。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写了纪昌几次练眼力?
(两次)
导读提示
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那纪昌面对师傅的严格要 求,又是怎样做的呢?纪昌第一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
这样的写的作用是突出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要想练习好射箭, 必须练习好眼力。
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 憋气……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 掌握好平衡……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 练好运球……
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 语文中的听、说、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成 功。最后,老师希望大家能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纪昌学射》这个小 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
道理。(难点) 3.学会复述课文内容。(难点)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代有 个人叫纪昌为了练习射箭下了很大的功 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纪昌是怎样 学习射箭的?
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 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 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先 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 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 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 子学)。
以前的教材版本比较复杂,出版社,教育厅,地方教育部门都有各自的版本。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其次出现良莠不齐。再次就是产生灰色交易。这种情况下直接受害者是学生。语文 书不再精雕细琢,逐渐成了快餐品,语文书都没有语文味,教师上课却一直追求语文味,真难。 部编版语文教材,根据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需求由教育部直接编写,减少中间环节。从流程上控制质量的一体性。 我国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和语文书质量下降有绝对关系。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语文除了教会学生念书写字以 外,还承担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地方版课文的选择“仁者见仁”,“部编版”的出台至少有了示范作用。 “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15%,40%的课文被替换。
板书设计
练习注意力




练习视物
格 要 求 坚



终有所成

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
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
要 刻苦学习 , 有恒心有毅力
,终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二、动动笔。
孩子们从纪昌身上收获真不少啊!你最想对纪昌说什么?拿起笔来 写一写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