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共生共在视角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有感于张康之教授《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合集下载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关系中的双方,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同时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食物等资源来维持生存,而自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需要我们保持平衡和谐。

首先,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体现在资源利用上。

自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供人类利用,但是人类过度开采和污染环境,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体现在环境保护上。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生存带来了威胁。

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共同营造清洁、美丽的家园。

最后,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体现在生态平衡上。

自然界的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人类的开
发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了许多物种灭绝和生态失衡。

我们应
该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让人类与
自然和谐共生。

总之,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关系中的双方,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永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赢。

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谢谢大家!。

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共生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共生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共生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主人,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只有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可持续共生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已经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那么,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共生呢?首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推动绿色发展,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教育,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借鉴自然界的智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正如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一样,人类也应该找到自己与自然共生的方式,实现和谐共处。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共生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人类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生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谢谢大家!。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这一重要话题。

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受自然的滋养和影响。

自然赋予了人类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的滋养。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空气、水、食物等生存必需品,同时也提供了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而人类则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了繁荣昌盛的社会文明。

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人类的劳动和智慧,也就无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因此,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激烈,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同时,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命运共同体。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的命运和自然息息相关,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让子孙后代继续享受自然的恩赐。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共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谢谢大家!。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正义追求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正义追求

Pursuit of Justice for Human Coexistence 作者: 张康之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法理正义 道德正义 发展正义 人的共生共在
摘要:正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是千古以来几乎所有思想家都致力于探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关于正义的探讨形成了诸多方案,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正义问题从来也未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以往关于正义问题的所有讨论都正在失去价值,特别是关于正义的标准和供给方式,都不再具有合理性。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对正义的思考指向了人的共生共在,一切关于正义供给的方案,都需要指向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对人的一切行为是否合乎正义的判断,也需要根据是否增益于人的共生共在这个标准来进行评价。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人类和自然是
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而自然也需要人类的保护和呵护。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

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存的土壤、
空气、水源和资源,它是我们生命的根基。

然而,我们的发展也给自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物灭绝等问题时常发生。

我们不能只是索取自然的恩赐,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其次,我们要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

人类的行为会对自然产生影响,而自然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珍惜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平衡。

最后,我们要明白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人类的未来离不开自然,我们的
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依赖自然的支持。

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保障我们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在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
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人类与自然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谢谢大家!。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哎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话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啊。

你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吧,可是我们总是在不停地砍树、污染环境,让大自然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你说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吧,可是有些人就是不知道珍惜,还在不停地破坏。

所以啊,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的是非常微妙,就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一样,时而亲密无间,时而又你争我夺。

我们要明白,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体的。

咱们人类的祖先都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身体里都有着大自然的基因。

这就意味着我们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是离不开大自然的。

就像我们的牙齿一样,如果长时间不刷牙,就会变得肮脏不堪,甚至会掉牙。

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不保护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要学会尊重大自然。

尊重大自然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付诸实践的。

比如说,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要学会感恩大自然。

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食物,给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珍惜这一切。

每当我们看到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我们要学会与大自然共同成长。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而大自然也需要我们的呵护。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家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门大学问。

我们要学会尊重、感恩、与大自然共同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思考。

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的滋养和保护。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次演讲,我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行动。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重要性。

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了我们所需的空气、水源、食物和能源等。

没有自然的滋养,我们将无法生存。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例如,森林的砍伐、水源的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都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的行动。

保护自然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环境保护开始。

比如,我们可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的产生,多植树种草,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到环保组织和志愿者活动中,通过行动来传递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价值观。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最后,我们应该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

过去,人类往往将自然视为自己的工具,不断地开发利用,而忽视了自然的价值和尊重。

如今,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将自然看作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学会从自然中获得智慧和启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结束之前,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演讲:“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这句话表达了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

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保护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奋斗!谢谢大家!。

人与社会的共生之道语文作文

人与社会的共生之道语文作文

人与社会的共生之道在青山绿水、白云苍梧的悠远里,我所看到的大千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在山水灵动、鸟语花香的意趣中,我所看到的每一个个体,在这个共同的整体中,都与其他个体产生着无限而持久的联系。

万物在彼此之间的联系中相互依赖、共生共存,个体因整体的促进而焕发活力,整体因个体的存在而保持繁荣,万物产生互联,大道遂生于其中。

山体为基,树扎根,水积储,这是整体对于个体的滋养。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李白绣口一开,便涌现出半个盛唐。

然而,如果没有盛唐的强盛与繁荣、开放与包容,李白纵是饮尽了千盏美酒,也难以吐出锦绣文章来。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17岁的苏翊鸣惊艳了世人的目光。

他在获奖感言提到如果没有强大祖国的支持,他不可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

国家为这些冰雪运动员提供了专业而高端的训练环境,让不少滑雪爱好者成长为专业的滑雪运动员,并在大赛中取得佳绩。

水木之所以秀美,离不开高山的深广;个体之所以伟大,离不开整体的哺育。

集体的条件与支持,使我们扎得更深、走得更远。

水木生灵,山葱茏,云雾绕,这是个体对于整体的回馈。

当君王的头颅被掷于塞纳河的碧波,当自由博爱的火种播撒于法兰西民族的每一片土地时,从布列塔尼到科西嘉的所有生灵迎来了最终的觉醒,一位名为拿破仑的青年从尘埃中走出,带领法国人民一扫外侮,将那自由的钟磬敲响。

当全球的风云激荡不息,当神州的亿万苍生渴望幸福与小康时,人民睁开了双眼,一位名为邓小平的老人从百姓中走来,拂洒改革的春风,播撒金色的希望,带领中华儿女在世纪之交创造新的辉煌。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整体哺育着个体,而整体一旦到了需要革新与转变的时机,无数个体便前赴后继,给整体以回馈,为整体创造崭新的面貌。

万国竞发,同呼吸,共命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同时代共鸣?俄乌战端一开,西欧陷入能源危机,全球油价亦水涨船高;日本核污水泄露,则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面临辐射的威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与世界唇齿相依、血脉共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向玉琼 ,南京农 业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1569(2018)02—0047—08
在 漫长 的农 业社 会 中,人 基 本上是 依 赖 于 大 自然 的,人 从 自然 界 获取 生 活资料 和 资源 ,对 大 自然 无 限敬 畏 ,也充 满 了感 激 之情 。在 某 种程 度 上 ,甚 至 可 以把 人 看作 是 自然 的 一部 YJ'o工 业化进 程 实现 人与 自然 的分离 ,并 把 人 突 出到 高于 自然 的地位 之上 ,人成 为整 个 世 界 的中心, 也是社会治理的中心。面对 自然 ,人是主体 ,自然则是人可以征服的对象 ,而在人类社会中,却 形成了社会 的中心一 边缘结构,人类社会治理 又是在这种不平 等的社会 结构中展开的。不仅 如此 ,人 类 社会 内部 的关 系延 伸到 了人类 社会 与 自然 界 的关 系 上 ,人与 自然界 之 间也形 成了中 心一 边缘 结 构 。社 会 的 中心 一 边 缘 结 构 反 映 到 了社会 治 理 中,又 通 过 社会 治 理 进 一步 强 化了 人相 对 于 自然 的 中心地 位 ,而 自然则 是 人 类 无 限 地 攫 取资 源 和利 益 并无 声 地 承受 人 的 一切 消 极行 为后 果 的容 器 。随着 科 学 的发 展 ,人 类 控制 和 征服 自然 的能力 不 断增 强 ,也导 致 人与 自然 之 间关 系 的紧张 。根 据 一 种拟 .L4L的 比喻 ,在大 自然报 复 中人类 感 受 到 了生存压 力 。要 解决 人 类与 自然之 间的矛盾,需要重视 的不是技术 ,而是关 系和结构。张康之教授《为 人的共生共在》 一 书为我 们 解 决 人 类 与 自然 界之 间的矛盾 提 出了_一个正 确 的方 向,甚 至可 以说 为处 理 人 类 与 自然之 间的关 系提 出了一个 纲领 性 的原 则 。即只有用 共 生 共 在 的观 念 取代 人 类 中心 主义 的观
《东南学术》2018年第 2期
念 ,才 能实 现人 与 自然 的共 生 和持 久 的发 展 。
一 、 人 类中心主义格局的生成
人 类 是 从 大 自然 中演化而 来 的,在 人 本 身就是 自然 的一 部 分。在 人类 社 会 的发 展 史 上 ,自 然 界总是 须 臾不 离伴 随 着人 的存 在与发 展 。自然 界为人 类 提 供了栖 息 的场所 ,用丰 富的动 植物 来 供 养人 类 共 同体 ,用各 种 预兆 来 保 护人类 共 同体 ,并 以无 数 的功 能 和 劝 诫 形式 来 暗示人 类 共 同体 的权 责 关 系 。自然 界 的力量 是 如 此 的强 大 ,当农 业 社会 中的人们 还 无 法 认识 自然 和掌 握 自然 规律 的时候 ,自然 界 因其 神秘性 而令人 恐 惧 和敬 畏 。人 们从 自然 界 中获取 各种 生产 和生 活资源,也会通过庆祝仪式、歌舞 、祭祀 、象征符号等等来表达对 自然界 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虽然我们看到古希腊时期的人们对荒野也就是未加驯服的自然表现 出非常恐惧 的态度并努力 加以排斥,但当时的人们排斥荒野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扩大 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更多地从 自然 界 获得 一 些 生产 和生 活资 料。这一 时期 的人 们 由于并 不具 备 凌驾于 自然之 上 的能 力 ,也没 有确 立 起要 征 服 自然 的雄 心 ,人 类 与 自然之 间 主要还 是 一种相 互依 存 的关 系 。
‘‘人 类 中心 主义”观 念 意 味着人 类 与 自然界之 间是 一 种主体 与 客体 的关 系。面对 自然 界 , 人类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自然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也是认识和实践 的客体。在人类 面前 ,自然界是缄默 的,表现为无思维 的和盲 目的,因此应 当服从 主体的规划,接受人类的指 引和管 理 类 宣称 能 够发 现 自然 规律 并将 其宣 布为 真理 ,对 自然 拥 有绝 对 的解 释权 和支 配权 , 因此 可 以肆 无 忌 惮 地 攻击 自然 ,攫 取 自然 资源 。“在现 存 社会 中,越 来 越 有 效 地控 制 自然 已经 成了扩大 对人 控制 的一 个 因素 :成了社会及 其 政权 的一 个 伸 长了的胳 臂 。商业化 的、受污染 的 , 军事化的自然不仅从生态的意义上,而且从 生存 的意义上缩4、了人的生活世界。它妨碍着人对 他 的环 境 世 界 的爱 欲式 的 占有 (和 改 变 ):它使 人 不 可 能在 自然 中重新 发 现 自己 ,无 论 是在 异 化的彼岸 ,还是此岸;它使人不可能承认 自然是 自主的主体一—人和这一主体一起生活在一个 共 同的人 的世界 里 。”①
随着人 类 认识 能力 的提 高 ,人 对 自然 的恐 惧 感 逐 渐 消失 了0到 了启 蒙运 动 时期 ,人 的理性 被 突 出出来 ,这 原 本是 为了使 人 类 摆脱 盲 目地 对 神 的力量 的崇 拜 ,但 其 结果却 是 赋 予了人 类一 种优越感。人类 因拥有理性而将 自己视为相对于其他生命形式更高等级 的物种,认为 自己应 当成 为 自然 界 的统 治者。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人 类掌 握 了更多 的 方法 ,拥 有 了更 强 的力量 , 这种力量不仅用来管理社会,而且增强了人类控制 自然的信心。人们开始有了重塑 自然的想法, 并将其视为人类发展的重大工程 。‘( 人定胜天”的词语被发明出来 ,不仅仅是一种鼓舞人的口 号,而且 成 为对人 类 力量 的最 高级 别 的赞 颂 ,体 现 了工业社 会 中人类 的豪 情与无 畏 。正 因为此 , 马尔 库塞 将 现代社 会 中人类 与 自然 之 问 的这 种关 系概 括为 ‘‘人类 中心主义 ”,演绎 出 ‘‘人 为 自然 立法 ”‘【人是 自然 的主 ’等 等 观念 。
论 人 的共 生 共 在 视 角中的 人与 自然 关 系
有感于张康之教授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向玉 琼
摘要 :现代社会所拥有的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反 映在人的行为上 ,就是实现 对 自然的征服与控制。人类变成了 自然及其资源的主宰,自然则成了人类控制和管理的对象 ,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人类中心 主义的观念下,社会 的进 步是 第一位 的,甚至不惜以对 自然的破坏为代价,而现代社会 中科 学技 术的发展进一步 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自然界一再退化,结果是反过来加倍地报 复了人 类,将人类置于风险社会 中。张康 之 教授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 》一书提 出了“共生共在”的观念 ,为处理人 类与大 自然之间的关 系提供了宏观和纲领性 的建 构原则。为了实现 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存和持续发展,必须用共生共在的观念取代 人类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共生共在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自然;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