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共20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共20张PPT)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抱有幻想。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鲜明的表达了中国 人民反抗帝国主义 的斗争意志
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 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据材料二,义和团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推断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国家; 反帝爱国运动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二、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 丑条约》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山东 、直隶一带。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 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 认其合法地位。到1900年夏,义 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 3.口号:扶清灭洋 。
口号
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 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 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
地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 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 国家
中英
赔款 2100万银元
中日
2亿两白银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等国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 9.8亿两
土地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 区
其它 五口通商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
通商;设厂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抱有幻想。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鲜明的表达了中国 人民反抗帝国主义 的斗争意志
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 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据材料二,义和团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推断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国家; 反帝爱国运动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二、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 丑条约》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山东 、直隶一带。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 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 认其合法地位。到1900年夏,义 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 3.口号:扶清灭洋 。
口号
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 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 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
地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 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 国家
中英
赔款 2100万银元
中日
2亿两白银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等国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 9.8亿两
土地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 区
其它 五口通商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
通商;设厂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共17张PPT)

海
西
河 南
平原
河
济南 河山
东
黄
胶州湾
海
黄 江苏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 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过程中,慈禧太后下令围 剿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4、义和团失败:
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900年8月15日,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剧
因为,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教会猖獗
1、义和团运动兴起
(1)背景
山东、直隶 一带的义和 拳、民间习 武组织。
帝国主义 侵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 活动猖獗
(2)时间:1898年
(3)阶级:农民阶级 (4)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 动兴起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口 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引起列强的恐慌与极度不满 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1)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 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进一步瓜分中国)
(2)抗击八国联军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聂士成
山
廊坊阻击战
北京
廊坊
1900年
西
英美俄日法德渤意奥八国 联军
摩 尔
天津
天津保卫战
直
隶
大沽
清政府对外宣战运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 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 上面至今留有当年八国联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军所刮的痕迹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 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共20张PPT)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半《封辛建丑社条会约的》深签渊订,后这,主中要国是完指全(沦B)为半殖民地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课后活动
1.填充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观看视频,感知历史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 1901年(旧历辛丑年) 签约国: 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内容
类别
内容
影响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 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 帝活动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思考:帝国主义对义和团的态和团运动,英、美、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 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大沽炮台失陷 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 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拳习武的组织
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性质:
反帝斗争组织
口号:
材料研读: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复习第6课 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戊戌变法的准备活动 3.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共25张PPT)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传教士活动猖獗。 2、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斗争方式: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捣毁教堂、拆毁 铁路、砍断电线等。
4、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5、口号:扶清灭洋
2018年 高干中部班思主想任政工作治实学习践总活结动方3班案主设任计工作总 结3 市 县 干 部 思 想纪律 作风学 习2教01育8年活高动班动主员任会议工 之作后总结,县 政府办 迅速行 动,于1月 30日 上1、午2召01x开年全上体学党期员任干教部高思三想1纪93律班作、风19学5班习,并教担育任活备动课动组员长会。,认和真江传老达师市、县袁党老员师干、部 思 文 想 综 纪 组 律 其 作 他 风 老学 师习 亲 教 密育 合活 作 动,有电计视划电地话进会行议了精第神二,轮并复紧习密 、结落合实工 书作本实知际 识,动的员小部题署训办练公 、室文思综想训纪练律。作在风看学试习卷教、育分活析动试,围卷绕、学找习学、生整谈改话、促督学查生三不个断重提点升,精,度心过组了织充,扎实实而安有
灭洋
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
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 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
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对一 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
切外洋事物统统排斥,具有 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共22张)

危害
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
经济 关、盐税等税作担保
人民负担更沉重,经济命脉被控制
政治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 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
的工具
紫 禁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 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
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城
便于帝国主义武力威胁清政府、便于侵
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外交 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使馆界”成为“国中国”,清政府 完全处于列强的《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 与 国 之 欢 心 ”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 的工具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 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
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便于帝国主义武力威胁清政府、便于侵 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
划北东京交民巷为使馆界, 外交 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山
允许外国驻兵……
海 关
天津
大沽
《辛丑条约》
内容
“ 量 中 华 之 物 力 ,
你们的地盘, “这中国,我那做(哪主)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民族民主革命人士陈天华《猛回头》
“洋人的朝廷”
Y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O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 片战争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课件: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共20张PPT)

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D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4.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D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5.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说:“多少 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 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
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直击中考
2.(2019·广东省)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 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 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
重建起来。”这一情形出现在(D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巨款”是多少?“辛丑年”指哪一年?
白银4.5亿两;1901年。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 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 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二中说的“使馆界”在北京的什么地方?
切。”他这么说是B因为(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给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材料一中“北京二度被占领”具体指哪两件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4.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D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5.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说:“多少 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 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
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直击中考
2.(2019·广东省)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 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 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
重建起来。”这一情形出现在(D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巨款”是多少?“辛丑年”指哪一年?
白银4.5亿两;1901年。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 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 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二中说的“使馆界”在北京的什么地方?
切。”他这么说是B因为( )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给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材料一中“北京二度被占领”具体指哪两件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共30张PPT)

一、义和团运动
➢原因: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 ➢成员: 农民和手工业者 ➢旗号: 扶清灭洋 ➢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
剿杀
招抚
“扶清灭洋”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升黄表 敬香烟反映请义下和各团洞对诸清神政仙
仙出洞 神下山府的附本着质人认体识把不拳清传,
影响: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甲午战后催国难, 拳民反帝挑大梁; 扶清灭洋惹祸端, 慈禧变卦成帮凶。 一九零零庚子年, 八国联军占北京; 慈禧光绪忙出逃, 列强抢掠泯人性。 一九零一辛丑年, 辛丑条约十一国; 赔款白银四亿五, 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变使馆, 拆毁炮台占铁路; 半殖半封全形成, 木偶大清洋人控。
沧 桑Y 回 眸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社会的?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
《北京条约》
大大加深
《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O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军 X
侵华战争
4、抗击战例:
廊坊阻击战
乘火车
天津
北京 (统帅:西摩尔)
八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狙
国
击,被迫撤回天津
联
军
联军攻
侵
占大沽
华
炮台
天津 失陷
攻陷 北京 (统帅:瓦德西)
战
清朝宣战
争
围攻西什库教堂
天津保卫战
和东郊民巷使馆区
(聂士成)
廊坊阻击战历时9天, 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 打伤332人。西摩尔事后 回忆说:“如果义和团 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 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 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原因: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 ➢成员: 农民和手工业者 ➢旗号: 扶清灭洋 ➢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
剿杀
招抚
“扶清灭洋”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升黄表 敬香烟反映请义下和各团洞对诸清神政仙
仙出洞 神下山府的附本着质人认体识把不拳清传,
影响: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甲午战后催国难, 拳民反帝挑大梁; 扶清灭洋惹祸端, 慈禧变卦成帮凶。 一九零零庚子年, 八国联军占北京; 慈禧光绪忙出逃, 列强抢掠泯人性。 一九零一辛丑年, 辛丑条约十一国; 赔款白银四亿五, 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变使馆, 拆毁炮台占铁路; 半殖半封全形成, 木偶大清洋人控。
沧 桑Y 回 眸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社会的?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
《北京条约》
大大加深
《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O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军 X
侵华战争
4、抗击战例:
廊坊阻击战
乘火车
天津
北京 (统帅:西摩尔)
八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狙
国
击,被迫撤回天津
联
军
联军攻
侵
占大沽
华
炮台
天津 失陷
攻陷 北京 (统帅:瓦德西)
战
清朝宣战
争
围攻西什库教堂
天津保卫战
和东郊民巷使馆区
(聂士成)
廊坊阻击战历时9天, 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 打伤332人。西摩尔事后 回忆说:“如果义和团 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 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 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共26张PPT)

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 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 《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 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 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 妥协有绝大关系。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 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一批不平等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 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外交
划定使馆界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
义和团运动兴起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西方教会势力的暴行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流传于19世纪末中国民间)
德国在青岛的教堂内景
吉林教堂(俄国东正教)
姓名
义和团
曾用名
义和拳
籍贯
山东
出生年月
1898年
家长
朱红灯
赔款总额为4.5亿两白银, 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 息合计9.8223815亿两,以海 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11个条约签字国按比例 分赃。沙俄独得1.3亿两,分 赃最多。
除正额赔款外,还有地 方赔款2000多万两白银。到 1938年止,中国已付各国的 庚款达6.5237亿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军事 内容:拆毁炮台、驻兵要地
大沽炮台
拆
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处于列强军事威胁和控制之下, 失去对外军事自主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外交 内容: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划定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 住;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班列 六部之前。
按西方政治学著作《社会契约论》观点:如果政 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当 堂
检 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 全成为 “洋人的 朝廷”, 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 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小结: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原因: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抗击八国联军 三、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 年以来,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直接原因护和扩 大列强在华权益
抗击八国联军
经过 ①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 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②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 回天津。 ③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④在北京,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使馆区,这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 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⑤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展开激烈争夺,在天津保 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7月中旬,天津失陷。 ⑥8月14日,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跑,途中下令剿 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本息
39年还清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当时中国一共有人口4.5亿,列强的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 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中国人
清政府经济命脉被别人掌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政治 内容:禁止反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充满了真诚的赞
赏与热 情的鼓 励 如 好极了 我很欣 赏这位 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口号
扶清 灭洋
本质认识不清
清 政
抱有幻想
府
迷信
容易被利用
鲜明地反帝国主义
外
盲目排外
洋
事
观念落后,不代 物
表社会发展方向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讨论:有人说,八国联 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所造成 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 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 组织发展而来。 19世纪末,随着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 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 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 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 帝斗争组织。
听老师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20XX 年10月 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
名教育 名家小 学数学 课堂教 学观摩 会。这 次
活动是教育名家公开执教
走近吴老师
她的课 堂和讲 座犹如 一簇激 浪持 久地澎 湃
了我。“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我 想任何 老师都 不想在 教学只 做一名 匆匆的 过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最多 (4.5亿两白银)
清政府经济命脉 被列强控制
政治
禁止反帝
清政府成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 外交
拆毁炮台、 允许驻兵
划使馆界 设外务部
清政府随时处于 列强军事威胁和
控制之下
清政府处于列强 监控下
影响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步加深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延伸拓展
结合列强侵略史、及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和下 列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内、外 原因有哪些?
像磁铁那样
乐趣。 课伊始 把每一 个孩子
趣已生 课继续 情更深 的心紧 紧地吸 在一起
课已 完 把时空 有
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
无限空 间。
通过听吴老师的课
我感觉有以下三方
面非常 重要
、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
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
于情 !”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
浓的人 情味 用她的话 来说便 是 课堂教学 源 扬学生 使每一 个学生 获得成 功的体 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 P35,勾划:清政府何时、与几个 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几条?请将每 条内容归纳为 4个字或8个字。
思考 :每条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经济 内容:赔款最多
4.5亿两 5.3亿两
9.8 亿两
+
=
本金
利息
1860年,英 法联军进逼北京, 咸丰帝逃往承德 避暑山庄。
台湾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1895年对联
1900年,八 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 帝逃患西安。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901年慈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延伸拓展
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内是由于清 政府的腐败、无能、自私、毫无责任感;外 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 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 迷信色彩。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 和团提供了条件。
客吧 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
在教学扎扎实实
探索 给学生 一片更 加绚烂 的天空 吧
通过学习 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
不仅是 用数学 的真谛 来拨亮 孩子们 的心灵
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
们 用自 己人格 的魅力 塑造他 们。她 的课 知 情
交融 师生互动 她的课 充满了童趣、
意未尽。 40分钟的数学课
军事 内容:拆毁炮台、驻兵要地
大沽炮台
拆
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处于列强军事威胁和控制之下, 失去对外军事自主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外交 内容: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划定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 住;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班列 六部之前。
按西方政治学著作《社会契约论》观点:如果政 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当 堂
检 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 全成为 “洋人的 朝廷”, 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 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小结: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原因: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抗击八国联军 三、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 年以来,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直接原因护和扩 大列强在华权益
抗击八国联军
经过 ①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 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②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 回天津。 ③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④在北京,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使馆区,这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 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⑤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展开激烈争夺,在天津保 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7月中旬,天津失陷。 ⑥8月14日,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跑,途中下令剿 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本息
39年还清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当时中国一共有人口4.5亿,列强的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 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中国人
清政府经济命脉被别人掌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政治 内容:禁止反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充满了真诚的赞
赏与热 情的鼓 励 如 好极了 我很欣 赏这位 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口号
扶清 灭洋
本质认识不清
清 政
抱有幻想
府
迷信
容易被利用
鲜明地反帝国主义
外
盲目排外
洋
事
观念落后,不代 物
表社会发展方向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讨论:有人说,八国联 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所造成 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 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 组织发展而来。 19世纪末,随着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 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 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 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 帝斗争组织。
听老师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心得体会
20XX 年10月 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
名教育 名家小 学数学 课堂教 学观摩 会。这 次
活动是教育名家公开执教
走近吴老师
她的课 堂和讲 座犹如 一簇激 浪持 久地澎 湃
了我。“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我 想任何 老师都 不想在 教学只 做一名 匆匆的 过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最多 (4.5亿两白银)
清政府经济命脉 被列强控制
政治
禁止反帝
清政府成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 外交
拆毁炮台、 允许驻兵
划使馆界 设外务部
清政府随时处于 列强军事威胁和
控制之下
清政府处于列强 监控下
影响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 步加深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延伸拓展
结合列强侵略史、及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和下 列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内、外 原因有哪些?
像磁铁那样
乐趣。 课伊始 把每一 个孩子
趣已生 课继续 情更深 的心紧 紧地吸 在一起
课已 完 把时空 有
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
无限空 间。
通过听吴老师的课
我感觉有以下三方
面非常 重要
、真诚的教学感情
吴老师以情激情
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
于情 !”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
浓的人 情味 用她的话 来说便 是 课堂教学 源 扬学生 使每一 个学生 获得成 功的体 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 P35,勾划:清政府何时、与几个 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几条?请将每 条内容归纳为 4个字或8个字。
思考 :每条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经济 内容:赔款最多
4.5亿两 5.3亿两
9.8 亿两
+
=
本金
利息
1860年,英 法联军进逼北京, 咸丰帝逃往承德 避暑山庄。
台湾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1895年对联
1900年,八 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 帝逃患西安。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901年慈禧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延伸拓展
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内是由于清 政府的腐败、无能、自私、毫无责任感;外 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 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 迷信色彩。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 和团提供了条件。
客吧 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
在教学扎扎实实
探索 给学生 一片更 加绚烂 的天空 吧
通过学习 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
不仅是 用数学 的真谛 来拨亮 孩子们 的心灵
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
们 用自 己人格 的魅力 塑造他 们。她 的课 知 情
交融 师生互动 她的课 充满了童趣、
意未尽。 40分钟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