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幻梦境”与后人类主义
克苏鲁神话的读后感

克苏鲁神话的读后感在阅读完克苏鲁神话之后,我被它强烈的冲击所吸引。
这是一部神秘而又充满恐怖元素的作品,引发了我对人类意义的思考。
作者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创造了一个黑暗而扭曲的世界,让人们迷失在神秘的恐怖之中。
首先,克苏鲁神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它所营造出来的恐怖氛围。
在这个神话中,人类的无力感和极度恐惧如同黑暗力量一般强大。
故事中的恶魔克苏鲁和其他的邪恶存在,引发了一系列可怕而又不可避免的事件,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怖。
通过恐怖的描绘和紧张的节奏,洛夫克拉夫特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独特而严酷的恐怖世界,不仅仅是提供了刺激和惊悚,更是引发了我对恐怖与生存的思考。
其次,克苏鲁神话的魅力还在于它所展示的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作品中揭示了克苏鲁神话背后的宇宙观念,人类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存在,与克苏鲁等神明相比,难以撼动神化存在的力量。
这种无力感带给了我对自己的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宇宙中,与无数未知的力量相比,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这种存在状态让我感到恐惧,但同时也从中找到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最后,克苏鲁神话所展现的世界观颠覆了传统的神话故事,融入了科幻与恐怖元素。
作品中的神明并非善良与正义的象征,而是凶残和充满邪恶的存在。
这种扭曲并亦真实的描绘带给了我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一切都是相对的,正义与邪恶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这种独特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我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欣赏。
总结起来,克苏鲁神话是一部独特而震撼人心的作品。
通过其紧张的叙事和恐怖的描绘,它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扭曲而又真实的世界,引发了我对人类意义、生命与无力感的思考。
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它对传统神话故事的颠覆和创新,从而给我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通过阅读克苏鲁神话,我不仅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也重新思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存在状态。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在阅读克苏鲁神话后, 我被其深深的魅力所吸引。
这套神话作品是由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创作的一系列恐怖小说,内容涉及神秘恐怖的古老神话世界。
本文将就我对克苏鲁神话的理解以及读后感来进行探讨。
克苏鲁神话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其独特、恐怖而又神秘的氛围。
这些故事充满了古老的邪恶力量和未知的恐怖存在,让人感到背后发寒。
在这些故事中,洛夫克拉夫特创造了一个世界观,揭示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力感。
不同于传统的恐怖作品,克苏鲁神话并不以血腥和暴力来吸引读者,而是通过高度悬疑的情节和独特的构思,将人们的恐惧悬在心头。
在克苏鲁神话中,人类与古老的神祇之间的关系被一再强调。
人类通常被描绘为微不足道的存在,他们无法理解和抵抗那些超自然的存在。
在面对那些超越人类智慧和力量的恐怖存在时,我们暴露出来的只有绝望和毫无力量的感觉。
这种存在于神话世界的古老力量,扭曲了现实和人的思维,让读者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与荒诞。
除了氛围的塑造,克苏鲁神话还通过精妙的手法给予读者一种无穷的想象空间。
洛夫克拉夫特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将读者引入一个虚构的宇宙,培养了读者对未知和超自然的好奇心。
他的描写充满了细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些古老恐怖存在对人类的影响。
这种笔触的运用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几乎可以看到那些神秘存在的影子。
克苏鲁神话还对人类的现实世界提出了一种深刻的反思。
它揭示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对我们的冲击。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面对着各种未知和不可控的事物,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刻画的古老神话所具有的恐怖性质一样。
读者可以从克苏鲁神话中体会到,人类在面对未知时往往会陷入恐惧与无助,然而我们也能在其中寻找到一种勇敢和追求真相的力量。
总的来说,克苏鲁神话是一套极富吸引力的作品。
通过其独特的氛围、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洛夫克拉夫特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让人深思和震撼的恐怖故事。
克苏鲁神话摘录

克苏鲁神话摘录克苏鲁神话是由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创造的一个文学世界,以恐怖、冷酷和诡异著称。
它描绘了与人类存在平行的神秘世界,其中有无数强大而可怕的古老神灵和超自然生物。
以下是一些克苏鲁神话的摘录,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独特的体验和启发。
1. 克苏鲁,被称为“深渊中的睡者”,是一个巨大的神灵,既无所不在又无所不知。
他在古老时代来到地球,但在他之后,他的族人遭到了悲惨的命运。
克苏鲁尚未苏醒,但他的存在犹如沉睡中的巨人,随时可能再次崛起。
2. 神谕者被称为“疯狂预言者”,他们可以窥探到克苏鲁神话中的真相,但在他们疯狂的预言中会失去理智。
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暗示和谜团,引发读者思考人类的微小和渺小。
3. 邪教徒对克苏鲁的崇拜是克苏鲁神话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这些人为了追求永恒的力量和知识,愿意献祭一切,包括自己和其他人类。
他们的执着和狂热成为了引导剧情发展的源泉。
4. 克苏鲁神话中存在诸多超自然生物和怪物,如鱼人、影人和僵尸。
这些生物残忍且残酷,充满着存在的恐怖。
它们的出现和活动给人类世界带来了混乱和惊悚,让人类面临巨大的威胁。
5. 在这个神话的世界里,宇宙是无限的,时间是无尽的。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微尘,生命的长度和存在的意义微不足道。
克苏鲁神话试图揭示人类对宇宙的自大和幻觉,让人们重新思考自身的渺小。
克苏鲁神话的魅力在于它的深邃和神秘,它不仅是一种恐怖的享受,更是一种思考人类存在和宇宙真相的启发。
克苏鲁神话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人类应该谦卑和敬畏,因为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我们的命运可能早已被安排,而我们的行动只是如同蝼蚁般微不足道。
然而,面对这种不可改变的命运,人类应该保持勇气和希望,坚持追求真相和正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克苏鲁这种无尽黑暗的存在时,不被征服,不被吞噬。
果麦文化 克苏鲁神话 全套 书目

果麦文化克苏鲁神话全套书目一、《克苏鲁的呼唤》1. 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2.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克苏鲁神话的开山之作,讲述了古老的邪恶力量克苏鲁的觉醒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是克苏鲁神话的经典之作。
3. 出版时间:1928年二、《克苏鲁的幽灵》1. 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2. 内容简介:本书是克苏鲁神话的重要作品之一,描绘了克苏鲁麾下的幽灵与怪物,糅合了恐怖与神秘元素。
3. 出版时间:1931年三、《邪神降临》1. 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2.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邪神克苏鲁再次降临人间的故事,充满了扭曲的想象与恐怖的氛围。
3. 出版时间:1936年四、《克苏鲁的秘密》1. 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2. 内容简介:本书展现了克苏鲁神话中隐藏的秘密,揭示了克苏鲁神话背后更深层次的恐怖与未知。
3. 出版时间:1939年五、《克苏鲁真相集》1. 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2. 内容简介:这本书收录了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一系列关于克苏鲁的短篇小说,全面展现了克苏鲁神话的魅力与恐怖。
3. 出版时间:1943年六、《克苏鲁的血脉》1. 作者:布赖恩·拉姆斯2. 内容简介:本书是以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为蓝本,继承并发扬了其传统,是克苏鲁神话的经典之作。
3. 出版时间:1995年七、《克苏鲁的遗产》1. 作者:奥古斯特·德雷斯2. 内容简介:本书是克苏鲁神话的经典之作,描绘了克苏鲁对现代世界的深远影响和遗产。
3. 出版时间:2003年以上是果麦文化克苏鲁神话全套书目,这些书籍不仅在文学、恐怖小说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想象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深入体验克苏鲁神话所带来的恐怖与神秘。
八、《克苏鲁的复活》1. 作者:约翰·福克斯2. 内容简介:本书延续了克苏鲁神话的经典元素,讲述了克苏鲁复活的故事,充满了恐怖和惊悚的情节。
克苏鲁神话著名故事

克苏鲁神话著名故事克苏鲁神话是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一系列怪异小说的共同背景,它以恐怖和幻想元素为主,以创造一系列可怕的神话生物和邪恶的神祗而著称。
其中最著名的克苏鲁神话故事之一是《齐刻斯教派》(The Call of Cthulhu)。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迪伦的年轻人,在他叔叔去世后,继承了一部关于古老神祇克苏鲁的笔记。
迪伦发现了一系列关于克苏鲁的可怕事情,包括克苏鲁的形象、克苏鲁信徒的仪式以及克苏鲁的睡眠。
在另一个著名的故事《猿人之影》(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中,主角罗伯特·彭德顿发现了一个名叫因茨茅斯的小镇,这个小镇充满了异样的人和神秘的过去。
随着故事的发展,彭德顿发现了因茨茅斯居民是与海怪种族混杂的后代,他们通过与这些怪物结婚和生子维系着他们自身的种族。
另一个克苏鲁神话故事的经典是《恐怖深渊》(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它讲述了一支科学探险队在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的被冰封的古代城市,这座城市据称属于古老的外星种族。
随着队伍深入城市的探索,他们发现了古代神祗的表示和据称控制整个宇宙的邪恶力量。
这些故事共同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着神秘、恐怖和邪恶力量的世界。
克苏鲁神话的特点包括古老的神祇、禁忌的知识、神秘的仪式以及邪恶的种族。
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克苏鲁本身,他是一个巨大的神祇,长有触手和翅膀,沉睡在海底深处。
他的醒来将会带来世界的毁灭。
与克苏鲁相关的角色还有尼亚拉托提普和亚特兰提斯。
尼亚拉托提普是另一个邪神,据说他是克苏鲁的父亲,并且与他有着紧密的联系。
亚特兰提斯是一个已经沉没了的古代文明,与克苏鲁的神秘力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克苏鲁神话的故事描绘了人类的无力和无知,以及那些无法理解的外来力量。
这些故事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恐怖的深入思考。
它们也被许多其他作家和艺术家引用和改编,成为现代媒体和流行文化中的常见元素。
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分析

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分析克苏鲁神话是由美国著名奇幻小说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
在这个神话中,克苏鲁被描绘为一只巨大的,具有巨大力量和神秘能力的古老神明。
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通常被视为微不足道的存在,它们面对克苏鲁和其他神话生物时往往显得无力而渺小。
本文将从文化、科技和生存等多个角度对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进行分析。
首先,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被描绘为软弱而微不足道的存在。
在这个神话中,克苏鲁和其他古神经常以人类的概念无法理解的方式展现出他们的力量和恐怖。
人类面对他们时,往往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被迫接受自己的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
这种描绘的目的是传达起源于宇宙深处的恐惧和绝望感,以及人类在宇宙间无法改变和逃避的命运。
其次,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受制于原始的信仰和迷信。
在这个神话中,人类对于古神和克苏鲁的存在和力量总是有一种强烈的不可知感。
他们往往通过进行祭祀和仪式来寻求保护和安全感,并试图获得对超自然力量的认同。
但这种信仰往往是虚无缥缈的,更像是一种对无力的自我安慰,无法改变人类在克苏鲁神话世界中的地位。
这也暗示了人类文明的局限性和无能为力。
再次,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面对的威胁和困境常常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控制。
克苏鲁神话中的生物和力量具有无法想象的恶意和破坏力。
无数次的灭绝和毁灭事件暗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和可替代性。
当人类文明和这些强大力量相比时,人类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显得微不足道,结局常常是卓越文明的崩溃和毁灭。
这也点明了人类文明的命运和宇宙的不可预知性。
最后,克苏鲁神话中的人类文明也揭示了人类自身的黑暗面和脆弱性。
在这个神话中,人类的欲望、傲慢和无知常常导致了他们的毁灭。
洛夫克拉夫特通过描绘人类社会内部的堕落和矛盾来呈现人类文明的脆弱性。
在克苏鲁神话的背景下,人类文明的精神和道德价值几乎没有意义,文化的伟大和科技的进步也没有办法对抗那些更强大的力量。
《克苏鲁神话》:恐怖与神秘的黑暗世界

克苏鲁神话:恐怖与神秘的黑暗世界引言克苏鲁神话是一系列以恐怖和神秘为主题的作品集,起源于美国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的小说。
这些故事讲述了一个充满古老、神秘和恐怖的宇宙观,引发了广泛且持久的影响。
背景克苏鲁神话设定在一个人类无法理解的宇宙中,笼罩着一种古老而邪恶的存在。
在这个世界里,超自然力量被描述为远古的伪神和外来存在。
这些伪神拥有巨大而邪恶的力量,并通过各种手段寻求控制和毁灭人类。
克苏鲁及其伪神克苏鲁是克苏鲁神话中最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他是一个巨大、触手似乎无穷延伸、深居海底并长眠于城市瑟利斯(R'lyeh)下的古老生物。
与他相关联的伪神还有尤格·索托斯、纳亚尔拉托提普等,它们都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超越了人类的理解。
小说与影响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创造了一个独特且富有想象力的恐怖世界。
他通过描绘普通人面对不可理解和无法逃避的恐怖现象,让读者感受到无助和绝望。
这种氛围和主题在后来的文学、电影和游戏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对整个异度空间(cosmic horror)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领域克苏鲁神话的影响扩展到了多个艺术形式,如文学、电影、游戏和音乐等。
华丽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图像、诡异而迷人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粉丝们。
其中一些作品成为经典,如《黑暗之神》,其他则不断被改编和探索。
总结克苏鲁神话是一系列著名且深受欢迎的恐怖作品,描绘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宇宙观。
这一系列作品引发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了恐怖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游戏,克苏鲁神话都将带领读者探索恐怖与神秘的黑暗世界。
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幻梦境”与后人类主义

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幻梦境$与后人类主义陈瑞莲(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洛夫克拉夫特的“幻梦境”,主要由迷雾、月亮和海洋三要素构成。
其故事,具有反身性和虚拟性特点。
这,体现了洛夫克拉夫特独特的后人类美学思想。
关键词:克苏鲁神话洛夫克拉夫特幻梦境后人类一、迷雾、月亮与海洋:幻梦境的三重表征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幻梦境系列中,虽然包含众多神秘主义的元素和象征物,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莫过于迷雾、月亮及海洋。
迷雾在幻梦境中看似是遮挡人类视线的障碍,但是由于真理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观中代表着毁灭,包裹着知识和真相的迷雾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以一种保护的形态出现。
《雾中怪屋》中从特的海中的迷雾挡了人之主诺登的小屋前进的,那被迷雾而的人,克前的人毁灭,反洛夫克拉夫特对于真理的一 态度,其克神:相%,迷雾是遮掩真相的,是人类、“”的一种表现形%是“的意识要素一……在的人中,某知而,在《'中,的雾在主人的在,遮和大海,和失,最终疯狂。
在这种视域下,迷雾被赋予一种毁灭性质,象征着个体最不愿意的部,在幻梦境中人摆脱的梦魇,止人回归真实和理性。
月亮在幻梦境中作某种现象发生的预兆出现,虽然幻梦境小说中的月亮多种形态,但不论是凸月还是满月,作幻梦境中夜晚的必要元素,月亮于主人的行动及故事的发展着指引作用。
在《降临在萨尔纳斯的灾殃》中,凸月便是居住在伊伯的丑陋的生物祭拜水蜥蜴波库的信号,也是萨尔纳迎来毁灭的契;《北星》的开头第一段将星比作睛,实际上星遥相并在小说中出现次数更多的月亮到的是睛的作用,月亮的出现必然对剧•着某种推进作用。
在克神中,睛象征着知识,洞察力越高,理智越丧失的,月亮作为推动幻梦境剧发展的“睛”,这种 的含义。
,月亮一种的%克,一个作期作中的“”变成其后作品中的“象征”"">,在幻梦境总结性的作品《梦寻秘境卡达'中,带月亮出现的场共处,出现了以月亮的怪物“月兽”,以月亮在洛夫克拉夫特由带指引的的象征,并在小说的行间%海洋在幻梦境中作和未知的载体,是多个故事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幻梦境”与后人类主义作者:陈瑞莲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7期摘 ; ;要:洛夫克拉夫特的“幻梦境”,主要由迷雾、月亮和海洋三要素构成。
其故事,具有反身性和虚拟性特点。
这,体现了洛夫克拉夫特独特的后人类美学思想。
关键词:克苏鲁神话 ; ;洛夫克拉夫特 ; ;幻梦境 ; ;后人类一、迷雾、月亮与海洋:幻梦境的三重表征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幻梦境系列中,虽然包含众多神秘主义的元素和象征物,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莫过于迷雾、月亮及海洋。
迷雾在幻梦境中看似是遮挡人类视线的障碍,但是由于真理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观中代表着毁灭,包裹着知识和真相的迷雾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以一种保护的形态出现。
《雾中怪屋》中从金斯波特远方断崖下的大海中升起的迷雾阻挡了人们向深渊之主诺登斯的小屋前进的方向,那些被迷雾阻碍而停下脚步的人却能获得生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却走向毁灭,恰好反映了洛夫克拉夫特對于真理探寻的一贯消极态度,与其他克苏鲁神话遥相呼应。
同时,迷雾不仅是遮掩真相的面纱,还是人类内心“阴影原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荣格认为阴影原型是“自我无法控制的无意识心灵要素一……在正常整合的自我人格中,若有某些部分因为认知或感情分裂而压抑,就会陷入阴影”①。
在《绿色草原》中,黑色的雾霭在主人公眼里成为十分可怕的存在,遮蔽了天空和大海,陆地和森林完全消失,最终陷入疯狂。
在这种视域下,迷雾就被赋予了一种毁灭性质,象征着个体最不愿意成为的部分,在幻梦境中成为人们无法摆脱的梦魇,阻止人们回归真实和理性。
月亮在幻梦境中常常作为某种现象发生的预兆出现,虽然幻梦境小说中的月亮有多种形态,但不论是凸月还是满月,作为幻梦境中夜晚的必要元素,月亮对于主人公的行动及故事的发展有着指引作用。
在《降临在萨尔纳斯的灾殃》中,凸月便是居住在伊伯的丑陋的生物祭拜水蜥蜴波库鲁格的信号,也是萨尔纳斯迎来毁灭的契机;《北极星》的开头第一段将星比作眼睛,实际上与星遥相呼应并在小说中出现次数更多的月亮起到的正是眼睛的作用,月亮的出现必然对剧情有着某种推进作用。
在克苏鲁神话中,眼睛象征着知识,洞察力越高,理智越有丧失的危险,月亮作为推动幻梦境剧情发展的“眼睛”,延续了这种危险的含义。
因此,月亮成为一种功能型的背景。
韦勒克认为,一个作家早期作品中的“道具”往往转变成其后作品中的“象征”②(179),在幻梦境总结性的作品《梦寻秘境卡达斯》中,带有月亮出现的场景共有二十二处,甚至出现了以月亮命名的怪物“月兽”,足以可见月亮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已经由带有指引功能的道具转化为不可缺少的象征,并无可避免地穿插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海洋在幻梦境中通常作为希望和未知的载体,是多个故事发生的舞台。
《白船》中的大海古老而神秘,在海的一端传说存在千秘之城塔纳利昂。
洛夫克拉夫特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则来源于未知。
”②海洋在克苏鲁神话中是恐惧的象征,海洋代表的未知世界在幻梦境中往往是可怕的存在,航海的尽头是黑暗的深渊。
《白船》中的传说之城并不真正存在,航行到最后只能看到巨大的瀑布,全世界的海水都在那里坠入虚无的深渊,一切只不过是幻影而已。
洛夫克拉夫特把海洋作为未知的象征,人们在大海中流离失所的展开进一步表明对于未知的敬畏和对于探索真理的抵触思想。
二、反身性与虚拟性:幻梦境的两重特点由于幻境使人类在故事中显得不再真实,虚拟性就成为幻梦境的第一个特点。
首先,梦境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自然是虚无缥缈的,幻梦境中的梦境有两种方式:一种以《白船》为代表,主人公在无意识间亲自入梦进行冒险;另一种诸如《乌撒的猫》,某个特定群体入睡后醒来,发现现实产生了某种变化。
不论是哪种方式,小说中都有梦境被打破的描述,进入幻梦境的人总会从中脱离出来(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了),使人们的经历变得不再真实。
其次,人类作为幻梦境中行动的主体,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常常思维诡异、行动奇特,与现实中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言行举止之间散发出“狂人”的气息,相较于其他克苏鲁神话中被神祇力量影响至癫狂的人类,幻梦境中自主“发疯”的“狂人”虚拟性显得更胜一筹。
《伊拉农的探求》中伊拉农醉心于歌唱,不愿像普通人一样劳作,认为自己是一个国王的儿子,实际上他只是一个以乞讨为生的老人。
狂人不切实际的举动模糊了幻梦境中人类的真实性,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现实中的人做不到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成为一种“理想”中的人类,正因为如此,虚拟性才会显得越发强烈。
幻梦境系列的各故事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决定,是一种文学上的反身性的体现。
反身性作为西方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重要表征③。
所谓反身性是一种运动,经由这种运动,曾经被用来生成某个系统的东西,从一个变换的角度,变成它所激发的那个系统的一部分④。
也就是说,出现在一个故事中的决定性的角色或者线索,被洛夫克拉夫特有意识地延续到了其他故事,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角度成为另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北极星》中提及的主人公种族洛玛尔人在《蕃神》中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神秘的洛玛尔人的《纳克特抄本》记载了古老可怕的传说;《梦寻秘境卡达斯》作为总结性的作品更是加入了多部小说的元素,包括再次出现的《纳克特抄本》《塞勒菲斯》中的村庄塞勒菲斯及《乌撒的猫》中有灵性的猫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关键元素使幻梦境系列整个串联了起来,不只是独立的故事。
美国学者凯瑟琳·海勒认为,反身性具有颠覆的效果,趋向于无限退步。
一个做梦的人创造了学生,反过来被另一个人梦到,另一个人又再被另一个人梦到,如此往复,以至于无限④。
同样地,在幻梦境系列中,人们的幻境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出现在了另一个人的幻境中,促成了另一个故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蔽的内部联系。
应该注意到的是,不论是反身性还是虚拟性,都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幻梦境中人类的独立性。
故事的推进需要其他故事的元素共同参与生成,意味着人的行动不再完全靠自我的主观能动实现,而要依靠外在因素共同参与,并且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他故事线中人物的发展,这样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独立性下降的表现。
三、后人类主义:幻梦境的独特美学幻梦境的反身性和虚拟性使人类在小说中不再具有独立性,意味着洛夫克拉夫特并非从人文主义出发,而是以一种“反人文中心主义”写作,这样幻梦境系列就呈现出一种后人类主义的倾向。
“后人类”一词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俄国神秘学家布拉瓦茨基的人类演化理论中⑤,这种观点看重数据形式,轻视物质性的事实例证⑤(3),这里所指的后人类并不局限于科技领域下的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产物,而是一种重新审视人类形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说:“人类是时代的产物,而且人类可能正接近它的尽头。
”⑥洛夫克拉夫特借幻梦境给“现代人”贴上了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标签,重塑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的形象,走向了人文主义的反面,使“人”成为逐渐消解的人,表明人类正进入“后人类”时代。
这种“人”的消解首先体现在肉体的消亡上。
一方面,在幻梦境中,行动的主体是人的精神,肉体依旧停留在现实世界,意味着在洛夫克拉夫特眼中精神是可以单独行动的,肉体的存在已经无关紧要。
幻梦境中的精神被赋予虚拟的身体,人们以这个身体的形象在梦境中进行各种行动。
也就是说,幻梦境给人类脱离实体之后的存在赋予了一种可能性,从控制论角度说,尽管梦境中的身体不是机器,但是已经颇具“信息化的身体”的一些特征,洛夫克拉夫特正是借用这种方式证明人的肉体早已消亡。
另一方面,对于肉体的消解洛夫克拉夫特的态度是消极的,幻梦境中的虚拟身体最终也无法得到善终,人离开梦境之后往往都会迷失自我,甚至死亡。
《伊拉农的探求》中的伊拉农在现实中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人,但是在其精神世界中是一个热爱歌唱的王子,他在幻境中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最终却黄粱一梦。
延续了其作品一直以来的颓废厌世风格,洛夫克拉夫特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其中显现无疑,幻梦境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黑暗恐怖的一面。
这种肉体消亡后精神的短暂活跃在洛夫克拉夫特看来就是一种“慢性死亡”,“人”的消解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
“人”的消解体现在意识的毁灭上。
人类在幻梦境中的自我意志会下降,不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且在幻梦境中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会丧失理智,无法控制自己。
《雾中怪屋》中奥尔尼在见到幻梦境之主诺登斯之后迷失了自我,他的眼中不再跃动着不安的光亮,只有在深夜、当往昔梦境萦绕在脑海时,才稍稍找回自我意识。
洛夫克拉夫特显然将克苏鲁元素融入幻梦境中,那些弱小的人类即使在非现实的幻境之中也依然无法摆脱邪恶力量拥有自己的意志。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的是人类在行动中的主体地位,人类的意志是首要的,而后人类之所以“后”,是因为没有一种先验的明显区别于他人意志的自我意志⑤(5)。
这表现为在小说中,首先人类进入幻梦境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不受控制的,他们总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进入梦境;其次在梦境中人类意志始终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其他人类的行动,二是来自宇宙的强大超自然力量,因而行为常常失控;最后离开梦境是以一种极其突然的方式“醒来”,或者干脆在梦境中毁灭。
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失去了在幻梦境中行动的自主权,无法掌握自己的梦境,只能作为一个类似于工具的身份被各种力量摆布,这样的人类无疑是“后人类”的存在。
实际上,在幻梦境系列中不难看出洛夫克拉夫特对于自己的影射,在经历了社会变动和经济大萧条之后,洛夫克拉夫特对于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厌倦,他在给法恩斯沃斯·莱特的信件中说:“现在我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上:普通人类的法律、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毫无意义。
”可见洛夫克拉夫特笔下世界中那份深入骨髓的绝望感来源于他苦难的人生经历⑦。
凯瑟琳·海勒认为,变成后人类的前景既引起恐怖又带来欢乐,后人类中的“后”字暗示“人类”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了⑤(383)。
洛夫克拉夫特也用幻梦境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克苏鲁神话中的恐惧和毁灭都在言说整个人类世界的“无意义”,影射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眼中人与社会的黑暗丑恶⑧。
尽管结果也许不尽如人意,但作为恐怖小说,其中呈现出的后人类意识却可供批判性思考。
注释:①莫瑞·史坦,著.朱侃如,译.荣格心灵地图[M].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137.②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3.③姚颖.“反身性”与“反身性文学”[A].东北亚外语论坛[C].2018:6.④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1.⑤蒋怡.西方学界的“后人文主义”理论探析[J].外国文学,2014(06):110-119,159-160.⑥曹荣湘编.后人类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⑦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Letter to Farnsworth Wright, 5 July 1927[EB/OL].http:///writings/quotes.aspx,2017.9.11.⑧符晓,陈瑞莲.恐惧与毁灭:潜意识视域下的洛夫克拉夫特小说评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