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读书要有选择》

六年级语文教案-《读书要有选择》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读书要有选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选择有益的书籍。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学会辨别和选择有益的书籍。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读书要有选择》的文本或多媒体资料。
2. 相关有益书籍的资料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书籍,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书籍对我们的成长有益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读书要有选择?”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有益书籍的资料或实物,引导学生辨别和选择。
2. 学生分析这些书籍的特点和益处,分享自己的选择。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改进阅读的方法和目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3. 学生辨别和选择有益书籍的能力的提高。
六、实践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本有益的书籍,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书籍内容、作者以及阅读该书籍的原因等。
其他组的学生听后,选择出他们认为最有益的书籍。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书籍介绍的PPT或其他展示材料。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本有益的书籍。
2. 各组进行书籍介绍,其他组的学生听后,选择出他们认为最有益的书籍。
3. 各组分享选择的原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成果,强调读书要有选择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注意选择有益的书籍。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读书选择的兴趣和重视。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是如何选择书籍的。
教学内容:通过提问,让学生意识到读书选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章节二:什么是好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好书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对好书的理解。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内容、作者、价值观等方面来判断一本好书。
章节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书籍。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提供选择书籍的方法和技巧。
章节四:利用书目和推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书目和推荐来选择书籍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书目和推荐来选择书籍。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书目和推荐来源,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章节五:评估和反思自己的阅读选择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评估和反思自己阅读选择的能力。
教学方法:反思日志,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阅读选择,不断提高阅读的效果和品味。
《读书要有选择》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六: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水平,并选择合适的书籍。
教学方法:自我评估问卷,让学生填写并讨论自己的阅读水平。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书籍。
章节七:主题阅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主题阅读的概念及其益处。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不同主题的书籍来理解主题阅读。
教学内容:介绍主题阅读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章节八:如何进行有效主题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有效主题阅读的技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索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教学内容:提供主题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主题阅读。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性,不能盲目跟风。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筛选对自己有益的书籍。
3.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选择书籍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判断书籍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素材(经典书籍、畅销书籍、网络热门书籍等)3.学生分组准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平时都读哪些书,为什么选择这些书。
2.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二)课堂讨论1.教师展示一组经典书籍、畅销书籍和网络热门书籍,让学生分组讨论,判断哪些书籍值得阅读。
2.每组学生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因为盲目跟风读书,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方法指导1.教师介绍选择书籍的方法和技巧,如:查阅书评、了解作者背景、阅读目录等。
2.学生实践: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
3.学生分享自己的选择过程和心得。
(五)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本经典书籍进行深入研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书籍的背景、作者、主题等。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示将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注重选择。
五、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为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包括选择书籍、阅读时间等。
六、教学反思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性,学会独立思考,为自己的人生发展积累有益的知识。
同时,本节课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选择书籍的方法和技巧。
(一)课堂讨论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在选择书籍时,最重要的是看什么?学生A:我觉得要看书的类型,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读书要有选择》语文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旨,明白“读书要有选择”的重要性。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章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
2.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2)讨论文章中提到的“读书要有选择”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4.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支持“读书要有选择”观点的论据,并进行梳理。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论据进行深入分析,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5.课堂分享(1)每组学生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读书要有选择”的感悟文章。
2.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下周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2.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是否到位,能否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读书要有选择”的具体含义和现实意义。
2.深入分析文章中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文章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阅读实践中。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使其能够从多角度看待“读书要有选择”这一主题。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第1篇:《读书要有选择》教案范文《读书要有选择》教案范文【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二、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最想提的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一)、出示自学提示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二)、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交流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2、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通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
学生边汇报边板书。
)四、总结课文知识迁移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
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爱好来选择。
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读书要有选择》语文教案㈠、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㈡、学习过程: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读书选择问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探讨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
章节二:什么是好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好书的定义,培养正确的阅读品味。
教学内容:讨论好书的特征,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等。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享对好书的看法。
章节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的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书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不同案例来学习选择方法。
章节四:如何判断一本书的价值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判断一本书价值的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通过书籍的封面、目录、序言等来判断其价值。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展示如何判断一本书的价值。
章节五:制定阅读计划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包括选书、安排时间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阅读计划。
《读书要有选择》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六:认识不同类型的书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科普、历史等,并理解不同类型书籍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内容:介绍各类书籍的特点和阅读价值,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书籍。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各类书籍的封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书籍。
章节七:如何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选择优秀文学作品的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经典名著和现代文学作品。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的案例来学习选择方法。
章节八:如何选择优秀的非文学作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选择优秀非文学作品的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选择优秀的非文学作品,包括科普、历史、哲学等书籍。
2021年读书要有选择教案4篇

Don't waste your life, where you will regret i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读书要有选择教案4篇读书要有选择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读书要有选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将课文介绍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教学重点:学以至用教学难点:知道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方法:讲解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做上记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些什么?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些什么。
二、逐节读课文。
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办法。
三、这篇课文介绍如何选择合适读物,这会给你什么启发。
四、模仿课文2-5节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写一段话。
五、再次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课外有选择性地阅读书籍。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篇2㈠、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㈡、学习过程: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学会在众多的书籍中进行选择,挑选对自己有益的书籍。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选择书籍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书籍中进行选择。
2. 如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阅读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选择书籍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书籍的选择。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书籍。
五、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名人成功的阅读经历,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平时选择书籍的方法和心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其成功选择书籍的原因。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和案例分析的结果,给出选择书籍的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名人成功的阅读经历,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平时选择书籍的方法和心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其成功选择书籍的原因。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和案例分析的结果,给出选择书籍的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发言: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2. 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3. 推荐优秀的阅读资源,如名著、经典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受益。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实录
[学习要求]
1、通过课文的学习,弄清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
2、xx学习选择读物的方法。
3、向作者学习,用井然有序的结构、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提示]
同学们,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如入“书城”的感觉呢?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啊!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要选择哪些类型的读物呢?又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的课文。
《读书要有选择》,是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
课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应该对读物进行认真地选择。
第二部分(2~9),写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读物和如何选择读物。
第三部分(10),写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字词点击]
本课生字词语不是太难。
有些词语要注意读准字音,如:书籍、陶冶、精神、先贤、聆听、曾经等,特别是前后鼻音的问题,多练习就能做到准确了。
有些词语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
如:
1、因人而异——异;差异,不同。
因人不同而有所差异。
2、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可深加非议。
3、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友谊的影响。
4、传记——记述某人生平实际的作品。
5、先贤——旧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华的的人。
对于这些词语的意思,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可以结合平时的阅读经验来理解。
有的词语,你平时就会使用,所以,理解它们是不困难的。
[品评赏析]
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的问题。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理解。
一、作者在说明需要选择什么读物时,讲了四点意思:1、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的名着。
2、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
3、还可以选择一些科普类的书读读。
4、特别是有些工具书,它们是不会说话的“老师”。
二、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读物来学习呢?
1、分辨是非、美丑……在精神上得到陶冶,同时也能欣赏到名着中深刻的思想内容,欣赏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2、从伟人、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中,了解他们成长的足迹,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
3、了解各种科普知识,启迪智慧,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学习中有困难,“无声的老师”会帮助我们。
[疑难解析]
在安排材料时,第二自然段以提出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处。
这种写法条理清楚,很值得我
们学习。
在说明这部分内容时,作者采用分类别、引用、打比方等方法来介绍,结构严谨,语言质朴清新。
[课文链接]
1、文中的相关知识
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是德国古典文学的杰出的代表。
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作了大量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和小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德国和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2、读物推荐:
①中国的四大名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安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②外国的名着: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③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
④科普类的读物《小学语文中的科学知识》、《生命的天书》……
⑤《文学大教室》这是一套国学精粹。
里面有1110幅黑白照片,4611条历史大记事,742条精要旁注,45幅书法作品,用面向21世纪的观点重新图释和发现中国文学的魅力。
若想全面了解中国古今文学,赶快阅读《文学大教室》。
[自我测评]
一、摘抄课文中歌德的话语,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请你读一读名言警句,再查阅有关的资料,补写几句在横线上。
xx
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想结合的过程。
歌德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xx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三、趣味小故事
“满”字诗
王士祯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文人,他在清顺治年间中了进士。
明朝的一批遗老遗少对他极为不满。
因为他们认为王士祯是明代的臣民,不应该去参加清朝统治者进行的科举考试,所以作了一首诗来讽刺他。
这首诗是这样的:
xx纱帽xx头,满面春生满面羞,
满眼xx满眼泪,满腔心事满腔愁。
这首诗用了八个“满”字,隐喻清朝,同时对王士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