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一、甘蔗种植问题
1. 土壤和水资源问题:甘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在实际生产中,由
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壤质量逐渐下降,水资源短缺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甘
蔗的生长和产量。

2. 病虫害防治问题:由于甘蔗生长环境湿热,容易滋生病虫害,如红蜘蛛、根腐病、叶斑病等,严重影响了甘蔗产量和质量。

3. 甘蔗栽培技术滞后:我国的甘蔗栽培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田间管理、施肥技术、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二、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1. 水稻-甘蔗轮作模式:水稻-甘蔗轮作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种植方式,它在作物生长
状况和土壤肥力方面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改善作用。

在这种轮作模式下,水稻和甘蔗的生长
特点可以相互促进,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2. 营养调控技术:通过科学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植物保护剂,控制植株生长发
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甘蔗养分利用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3. 生物物理控制技术: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植物的天然抗性,控制甘蔗生长过程
中的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甘蔗的绿色环保生产。

4. 机械化水平提升: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
产效率,保证甘蔗的质量和产量。

甘蔗种植问题和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是当下农业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创
新和改进种植技术,才能够有利于推动甘蔗产业的快速发展。

希望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和
技术推广,使甘蔗种植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1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含义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所采用的机械化作业技术。

它包括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开行机械化技术、种植(施肥)机械化技术、中耕机械化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灌溉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装载运输机械化技术、破垄平茬机械化技术、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2推广“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意义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的特点,与传统人畜力作业方式相比,机械作业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我区甘蔗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甘蔗生产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甘蔗单产低。

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了甘蔗生产的发展和蔗糖业成本的降低。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单产、增强蔗糖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据有关部门和单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甘蔗增产率达31%,每亩增收230元;实施中耕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32倍以上,作业成本减少25元/亩,肥料利用率提高15%;连续3年实施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1.5%提高到2.7%,可增产7%~10%。

广西已确立为全国“双高”甘蔗优势产区,发展“双高”甘蔗生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份,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

§3“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介绍一、耕整地机械化技术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包括耕地机械化技术和整地机械化技术。

(一)耕地机械化技术1、技术内容及其作用耕地机械化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等机具进行耕翻、疏松土壤作业的技术。

深耕深松是旱作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耕作技术,在“双高”甘蔗生产中,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对提高甘蔗单产具有明显作用。

深耕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面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或残茬上的病虫害。

广西甘蔗“双高”建设研究

广西甘蔗“双高”建设研究

摘要:从目前市场来看,广西的蔗糖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新时期广西蔗糖产业面临新任务和新形势,需要根据目前蔗糖发展需求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以保证广西蔗糖产业稳定发展,并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分析广西甘蔗“双高”建设对蔗糖业发展的作用,以促进广西蔗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广西甘蔗;“双高”;建设研究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8.13.044李军(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来宾546100)我国人口众多,是糖类生产和食用大国,我国的糖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消费居世界第二位。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位于全国首位。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广西已经成为我国的糖都,蔗糖产业对广西来说,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推动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是广西的优势产业。

蔗糖产业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需要进行甘蔗规模化水利化和机械化生产,以发展广西甘蔗“双高”建设,提升广西甘蔗产量,提高广西糖业的效益。

1甘蔗新品种的“双高”带动优良的甘蔗品种是提高甘蔗单产量和总产的基础,对于蔗糖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广西甘蔗在种植时要注重高糖高产品种的选择和孕育,建设完善的高产高糖育种团队,结合广西的实际种植经验,需要建设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年龄构建合理的优良甘蔗品种育种团队。

第二,要加强优良甘蔗品种育种基地建设。

育种基地的建设需要以广西和全国的甘蔗生产战略为基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议,以促进甘蔗品种育种的完善。

在整合当前资源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进行优良品种的材料选择,使品种资源更丰富。

要探索选种和杂交的手段,以促进广西甘蔗的“双高”建设。

第三,要不断建设甘蔗优良品种快速繁育体系,以促进优良品种充分推广。

要以甘蔗育种科研单位为重点,与农业部和制糖企业联合,使快速繁育优良品种体系得到完善。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究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广大。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甘蔗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秧苗管理、施肥和灌溉等方面。

首先是土壤改良。

甘蔗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对土壤pH值的要求在6.0-7.5之间,土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石灰等中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提高土壤的pH值。

在土壤疏松性方面,可以通过耕翻、犁耙、轮耕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其次是品种选择。

甘蔗的品种选择对于甘蔗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选用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如亚洲优质甘蔗、广雅文甘蔗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耐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强,容易管理。

种植密度也是影响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地上秆数量少、茎粗,影响产量;种植密度过高则会造成茎粗细不均、资源竞争激烈,也会影响产量。

一般来说,甘蔗的种植密度在30-40万株/公顷之间为宜。

种植时应注意株距和行距的合理搭配,以确保甘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最大化。

秧苗管理也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甘蔗的秧苗应嫩、绿、壮,根系丰富。

在秧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定期清理秧苗上的杂草,加强甘蔗苗期管理,提高苗木质量。

施肥是提高甘蔗产量的重要手段。

甘蔗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甘蔗的生长发育需求,采用翻沟施肥、喷施肥料等方法进行施肥。

施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养分损失。

灌溉是甘蔗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甘蔗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

在干旱季节,应注意加强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也要避免过量灌溉、水分积累等问题,以免影响甘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证明。

浅析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

浅析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

浅析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摘要:甘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甘蔗的种植带动了经济发展。

甘蔗良种是提高甘蔗单产、甘蔗蔗糖分的重要基础,良种的推广应用是提高“双高”基地建设效益的最直接、简单的途径。

本文分析了甘蔗种植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针对双高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甘蔗产量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甘蔗种植;双高栽培技术;有效应用引言甘蔗对于种植技术以及生长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种植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甘蔗的应用价值也较为广泛,不仅能够制作蔗糖,同时也能够制作乙醇,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甘蔗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以及提升,在甘蔗种植过程当中,通过双高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甘蔗的产量逐年提升。

1甘蔗种植双高栽培技术的应用意义甘蔗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在温带、热带进行种植,才能够有效保证甘蔗产量。

甘蔗体中富含丰富的糖分,是生产蔗糖的关键原材料,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够保障人民生活富裕。

然而,甘蔗种植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普通的技术无法保证甘蔗产量的提升,因此在种植时,经过不断创新以及研发,将双高栽培技术有效应用到当地甘蔗种植当中,有效提高了甘蔗的整体产量,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双高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甘蔗中的含糖量,进而提高其经济价值。

2甘蔗种植中存现的问题2.1蔗农种植方式落后蔗农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方式粗放、种植思想落后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当地政府部门角度看,相关主管部门不重视甘蔗生产,在甘蔗种植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保障,未能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对甘蔗的生产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导致蔗农甘蔗种植方式粗放,无法实现甘蔗大面积增产增收。

其次是从蔗农的角度来看,蔗农在甘蔗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思想落后的问题,蔗农更愿意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种植甘蔗,对于创新的“双高”栽培技术难以接受,种植思想落后导致甘蔗种植的产量无法增加,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摘 要: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ꎬ 只有全面并且深入地研究其实际种植问题ꎬ 不断改进其各种种植培育技术ꎬ 才能使
养殖户具备更高的种植水平ꎬ 进而增加种植效益ꎮ 本文分析了甘蔗种植的典型问题ꎬ 同时就双高栽培技术的改进
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ꎬ 希望能够为我国甘蔗种植提供参考以及借鉴ꎬ 使甘蔗种植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ꎮ
对甘蔗种植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ꎬ 在资金、 人力、 设
主要考 察 抗 逆 性 高、 宿 根 性 强、 增 产 潜 力 大 的 品
种 [3] ꎮ 在品种确定以后ꎬ 必须及时开展预处理工作ꎮ
催芽ꎬ 在催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品种株苗的培
备以及技术方面缺乏倾斜度ꎬ 没有结合实际种植需求
育时间ꎬ 掌握种苗实际发芽情况ꎻ 采用农用刀具进行
※种植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20ꎬ Vol 40ꎬ No 05 9 9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杨天强
(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甘蔗技术推广站ꎬ 云南 芒市 678400)
械化作业来开展深耕工作并完成松土工作ꎬ 同时将肥
田间出现杂草ꎬ 需要立即将其拔出ꎮ
料撒播于整块田地范围内ꎮ 实践证明ꎬ 按标准比例合
2 5 提升灌溉力
用化肥与有机农肥比单用化肥或有机农肥的效果要
甘蔗作物在实际栽培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水利灌
ꎮ 因而ꎬ 在种植甘蔗之前ꎬ 必须做好农家有机肥
溉条件ꎮ 因而ꎬ 种植区域内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对
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不断改进ꎮ

[1]
ꎮ 综上所述ꎬ 当前种植户普遍存在着对甘蔗种植
缺乏热情以及积极性等问题ꎮ
1 2 种植方式粗放
2 1 优选良种
品种优选是甘蔗高产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ꎮ 在甘

甘蔗双高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技术优化对策

甘蔗双高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技术优化对策

甘蔗双高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技术优化对策摘要:甘蔗作为主要生产糖料的作物,其发挥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对甘蔗实际种植期间,需要对栽培技术逐渐完善,致力于甘蔗双高栽培,保证甘蔗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本文基于甘蔗双高栽培问题的分析,做出技术优化。

关键词:甘蔗;双高栽培;问题;技术;对策在对甘蔗实际种植期间,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因为甘蔗不仅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是作为乙醇的主要原料。

传统的栽培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使甘蔗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需要使用双高栽培技术,保证解决其中的问题,促使甘蔗产业的稳定发展。

一、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的相关论述在进行甘蔗的种植与培育时为了能够提升产量,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现如今栽培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中,很多种植户都开始在甘蔗栽培的过程当中采用新兴的双高栽培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栽培方式不同,能够提升甘蔗的含糖量,进而实现高产,给甘蔗相关的种植户提高了收益,因此对于当下甘蔗的种植环境来说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

通过运用这种栽培技术能够加强甘蔗栽培过程当中的病虫害防治,提升种植期间的管理方式,更好地促进甘蔗的种植,提升甘蔗整体的产量。

二、甘蔗双高栽培中的问题第一,土壤的肥力较低。

在对甘蔗实际种植期间,因为对无机化肥的长期使用,导致土壤存在板结问题,无法保证土壤肥力。

加上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种植地区距离公路较远,在有机肥运输方面受到限制,无法使土壤获得充足养分,也容易增加更多的种植成本。

且在对甘蔗种植期间,连片种植面积小,未形成规模化,无法促使甘蔗种植水平的提升。

第二,种植方式粗放。

实际甘蔗种植期间发现为粗放方式,缺少科学技术的应用,甘蔗的科学技术应用效率低。

政府部门对甘蔗种植也不够重视,未给甘蔗种植提供充足的资金、人力支持等,给甘蔗的有效种植带来制约性。

第三,种植户的双高栽培积极性不高。

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数的甘蔗种植人员仅种植短期效益,对甘蔗的产量、含糖量重视度不够,导致甘蔗的远期效益不高。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

甘蔗种植问题与双高栽培技术改进应用【摘要】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甘蔗种植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甘蔗产业的现状,并探讨了甘蔗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随后介绍了双高栽培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该技术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情况。

文章还阐述了双高栽培技术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并比较了该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的优劣势。

对双高栽培技术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该技术对甘蔗种植的重要意义。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着双高栽培技术在甘蔗种植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双高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望进一步提升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甘蔗产业、甘蔗种植、双高栽培技术、甘蔗产量、传统种植方式、改进措施、发展趋势、意义1. 引言1.1 甘蔗产业现状分析甘蔗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种植面积。

目前,我国甘蔗产业在种植技术、生产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种植技术方面,传统的甘蔗种植方式存在着低效率、劳动密集度高、耗能耗资等问题。

传统种植方式下,甘蔗生长周期长、产量低,种植成本高、收益较低,种植者的利润空间受到限制。

由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科学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农业生产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种植方式下,甘蔗的品质难以保证,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对于传统种植甘蔗的认可度逐渐降低。

我国甘蔗产业面临着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将在下文中展开讨论。

1.2 甘蔗种植问题探讨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在甘蔗种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甘蔗的传统种植方式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不足,甘蔗的生长对土地肥力要求较高,长期以来单一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增加了土地修复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作者:邓巧媚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甘蔗栽培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通过良种选取、田间种植管理、甘蔗下田等的措施来充分改善甘蔗基本种植环境,促进甘蔗的有效生长。

现阶段,甘蔗种植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甘蔗种植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

基于此,对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促进甘蔗高糖高产,扩大种植经济效益。

关键词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6.014
甘蔗属于草本植物,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也可作为工业制造蔗糖的基础原料和生物能源的原材料,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糖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种植价值,对于促进种植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甘蔗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甘蔗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甘蔗高产以及高糖栽培技术进行探析具有现实意义,能进一步促进甘蔗种植产业的全面发展。

1 甘蔗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甘蔗种植户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各类农产品种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近年来,国内外糖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各项资源价格不断提升,使得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持续降低。

此类现状导致部分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过多追求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而在生产活动中缩减甘蔗种植量,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

甘蔗种植户生产积极性较低,导致种植产量和质量不断降低[1]。

1.2 粗放式的种植方式,生产水平低下
从目前甘蔗生产方式来看,大多地区甘蔗种植还处于粗放化种植阶段,实际生产水平较低。

此类问题主要与相关农业管理部门自身管理工作有关,对于甘蔗种植没有过高的重视度。

在甘蔗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大部分还是人工作业为主,各项农机技术应用率较低。

此外,与基层种植户传统的种植观念具有一定联系,重视传统的种植方式,对于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

目前,通过双高栽培管理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作用,当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各项外部因素的影响时,能够进行统一化田间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劳动量。

1.3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种植成本提高
我国部分农区实际位置较远,加上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完善,甘蔗在种植过程中多项种植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加上当前甘蔗区域间实际种植面积较小,很难形成全面的规范化种植。

近些年,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农村地区尚未实现全面普及,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的限制使得甘蔗种植成本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使得甘蔗生产效率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种植成本不断提升。

2 甘蔗双高栽培技术的应用
通过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可知,甘蔗双高就是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平均单产量可以达到9.07 t/667 m2,相比于水田甘蔗种植667 m2产增产43.06%,甘蔗平均糖分可达到14.30%,高于常规水田种植1.18个百分点。

2.1 良种的选取及处理
当前,要想实现甘蔗高质高产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的甘蔗品种,这是实践双高栽培技术的决定因素。

分析农田基本生产状况,根据种植区域的基本条件选取抗逆性较高以及增产系数较高的优质品种。

甘蔗种植户选取品种之后,要根据种苗的时间以及作物发芽情况进行催芽。

而后需要浸种,通过浸种操作能够提高种苗实际吸水性,能够加快甘蔗发芽生长,也能有效杀灭种苗中各类害虫,促进甘蔗的生长。

种植户在挑选种苗时,需要选取长势良好,颗粒饱满的种子,而后选用相应浓度的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倍液浸泡。

在双高栽培技术中,选种应该选高糖和高产的品种,通过实践种植可以得出,目前播种的台糖31号,通过双高栽培技术管理甘蔗田,收获后平均667 m2产6 t左右,而普通栽培种植技术下的667 m2产为3 t左右,通过双高栽培技术,甘蔗含糖量提高14.8%左右,对于甘蔗品质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粤蔗93/159和梁材97/51等品种都是高产、高糖且抗逆性较高的品种。

2.2 选择种植区域和整地施肥
甘蔗实际种植过程中,选取有效的种植区域对促进甘蔗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选取水利条件良好以及土壤肥力较强的区域,可以连片种植,这样能够获取规模化种植效益。

对于种植土壤需要明确相关要求,能够协调土壤水分与空气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甘蔗生长提供较多的养分。

选地结束之后需要整地施肥,将土壤深耕松土之后,需要及时补充充足的肥料。

根据实际种植需要,将有机肥和化肥根据相应的比例配合使用。

在播种之前需要让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不能接触种苗。

在整地时,需要深耕细作。

如果实际种植区域过大,可以在种植区域之间挖沟,更好地满足甘蔗种植生长过程中对灌溉水源的基本要求[2]。

2.3 选取合适时间开沟播种
整地结束之后,种植人员需要选取适当的时间开沟播种。

在开沟时需要的选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将开挖沟的深度以及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从而便于后续连续生产环节的操作。


前,要想全面实现甘蔗的双高效益,需要掌握良好的播种时间,根据播种时间的差异,当前所选取的栽培方式以及栽培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主要有春甘蔗、秋甘蔗、冬甘蔗的区别,所以当前种植户需要掌握实际种植时间。

在冬季根据实际气温,需要选用相应规格的地膜进行保温覆盖,更好地提升种苗成活率。

此外,还能通过各类方法深沟栽培,在提升种苗实际生长速率的同时,提高土壤实际蓄水能力,确保甘蔗后期生长过程中的抗旱能力。

2.4 做好甘蔗田地田间管理工作
基本种植结束之后,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种植区域缺漏的苗种需要补种,生长情况不符合种植要求的苗木需要补植,使苗木基本种植数量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需要揭开种植田地覆盖的地膜,及时完善追肥和培土工作。

要及时清除生长区域的杂草,避免杂草以及灌木对生长区域构成威胁[3]。

2.5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大多农村种植区域实际水利灌溉设施基础条件较差,所以当前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多方力量融聚社会资金,扩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改善种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实现双高效益创造基础。

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强农机设备和农机技术的全面推广,改善种植户传统生产种植观念,改变原有的人工操作方式,应用机械设备生产,从而有效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种植效益,提升农户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2.6 促进甘蔗种植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为了全面实现甘蔗高质高产,进一步提升种植经济效益,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种植人员需要提升基础性种植观念,使得甘蔗生产经营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

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拓展各类栽培技术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推广,通过区域化规模生产促进周边地区的生产种植活动开展,突出规模化效应,扩大甘蔗生产效益[4]。

3 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甘蔗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当前以及未来市场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各类先进生产技术的宣传,种植人员需要从根本上革新原有的生产观念,加强田间管理,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生产,应用各类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覃扬文.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应用初探[J].农技服务,2017,34(7):41.
[2]宁开德.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279-280.
[3]杨钊.甘蔗双高栽培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5):7,9.
[4]覃振强,李德伟,罗亚伟,等.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对策[J].中国糖料,2017,39(5):68-7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