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桥

合集下载

咏春拳内部训练大纲小念头寻桥

咏春拳内部训练大纲小念头寻桥

咏春拳内部训练大纲(小念头+寻桥)小念头,咏春拳的基本套路,就像我们学习英文字母ABCD 一样,它集中了咏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只有将这些最基本的招式与手法熟练掌握,才能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念头”不仅仅包含了咏春拳的基本招式,而且蕴含了独特的哲理,是教导初学咏春者的启蒙思想。

正所谓“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

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小念头内包含了咏春拳的各种基本动作,以后千变万化的招式,无不靠此等动作组成,若练习者连这套基础的拳法都练不好,日后技术的好坏将显而易见。

而立身处世,若连小小的一点念头都不向正途发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难想象了!由此可知,“小念头”一语双关,可见创此名称之人的用心良苦,堪称今日咏春门人在“武”与“德”方面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所以,习完小念头后,师父已然明了谁是可造之材!而在我们习练咏春拳时,“小念头”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练拳时,我们要“抛弃杂念”,不能“念头过多”,也不能“毫无念头”。

练功时若有“杂念”,则必不专心,以致马虎了事;若“念头太多”,必定心浮气躁,以致没有耐性去细致研究;若“毫无念头”,必定徒有其形而无内涵,以致不能灵活运用。

在练小念头套路时,除了掌握基本招式外,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初学者掌握肘部的正确位置、中线的攻防要领。

在习练小念头的过程中,要做到全身放松、摒除杂念、呼吸自然、不动肩肘、点点清晰、手肘归中。

因为小念头在习练的过程中是一动不动的,所以也有“拳打卧牛之地”一说,这样我们就不用顾忌场地的大小,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小念头。

寻桥,咏春拳的中极套路,就像我们学完英文字母后,就要用字母拼成单词,使其开始有了意义。

咏春拳也是一样,经历了小念头的单个基本招式后,寻桥将手法组合起来,甚至进行了一些变动,并且加上了步法与脚法。

“寻桥”所蕴含的哲理为“寻找桥手”,寻桥的目的在于通过搭桥、占桥、抢桥与拆桥等方法,从而实施最有效的进攻或者防守,是“中线理论”过渡到“子午线理论”的深化运用;何为“桥手”?在敌我双方没有接触之前,我们之间是没有“桥”的,当敌我相互攻守两手相触时,这便形成了一座“桥”,这时相接处的两只手臂就是“桥手”。

咏春拳谱之寻桥(套路详解)

咏春拳谱之寻桥(套路详解)

咏春拳谱之寻桥(套路详解)學習完小念頭後,接著會接受一些基本訓練如連環日字衝拳(又稱扯空拳)、轉馬、進退馬、單黐手、盤手、雙黐手(黐手約分為七節),完成第一節黐手後便開始學習尋橋套路。

尋橋是詠春第二套拳法,配合了馬步、身法及腳法,嚴守上中下三路,亦有攻擊動作。

詠春有三式拳法─直線衝拳、抽拳及勾拳,而尋橋則收錄了抽拳。

小弟所學尋橋只有兩式腳法,即直撐腿及斜撐腿,但以詠春拳理推論,則應該有三式腳法。

註: 拳譜中所述如身「微」向左、右轉,即90度轉馬,而身向左、右轉,即180度轉馬。

--------------------------------------------------------------------------------1. 預備式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腿側,眼向前望,舌頂上顎。

--------------------------------------------------------------------------------2. 立正抱拳依循上式,兩手從雙腿側提起至胸側,兩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雙臂稍微用力向後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馬依循上式,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以45度先分開兩腳尖,後分開兩腳跟,腳掌貼著地面,不可離地),挺胸收腹,臀部不可向後突出。

--------------------------------------------------------------------------------4.下交叉耕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下。

--------------------------------------------------------------------------------5. 上交叉攤手依循上式,上臂不動,曲肘將兩前臂提起,並保持交叉之勢,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內。

咏春拳的介绍

咏春拳的介绍

“咏春拳学”是以近战的辩证理论“无招胜有招”为核心,其基本格头号体系如下:(一)小念头咏春拳是由人体内在的意念支配着有形的肢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双手打法为主体技术,进行快速协调的近体攻防格斗,以取得最大的实效。

“小念头”是锻炼在攻防格斗中主要是用手打人的基本动作,它正如英文的廿产个基本字母一样。

(二)寻桥“寻桥”是以敌我之间双方的对抗与互联当作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去寻求己方肢体在互动的攻防格斗中快速打入取胜之路线。

“小念头”是朝形打定靶,而“寻桥”是追形打活靶。

如从两点之间划条直线,则“寻桥”就是要找这条最短路线。

“寻桥”主要是锻炼简单直接实效的打人技术,好比英文基本字母组成可以使用的字句文章一样,而其结构、章法、层次欲个人而殊。

(三)黐手“黐手”是锻炼攻防格斗中双手的触觉反应和随机应变,因而是“咏春拳学”以近战的辩证理论“无招胜有招”为核心的快速打人取胜之入门锁匙。

(四)木人桩法“木人桩法”主要锻炼平时较少用或较难用其它方法锻炼的打人技术。

(1)锻炼另一种反应,熟练补救自己在步法或手法上已产生的错误(错手),快速改变迂为直地打人取胜。

(2)锻炼脚法,主要有八种实用脚法应用于不同方向,例如中线正身脚,侧身踢腿,踩腿等。

(3)锻炼败形(失形)身法补救,例如被拖失稳劣势下运用。

(4)咏春少用擒拿手(包括错骨),对练难用真力。

(5)攻击要害,例如头部,使动作有拍子节奏感。

还可锻炼消打同时的时间性,角度方向以及其它等等。

(五)标指“标指”是禅理的“标月指”,要穿越手指看月亮,即被人打时要眼光放远。

它是打与被打的辩证法思想。

(1)利用格底手去抗衡桥上手,例如借地下反力从下而上的标指手。

(2)被多人围攻时,不用寻桥追形,而是追手(捉手),牵一人之手去阻挡众人之手。

(3)不用寻桥平时肘底力不打尽的收肘(好比日本剑道斩杀时底力要停顿于某一位置而不使尽),标指要打尽。

(4)在不同角度下不能打直拳时,要打弧线的拳,以迂为直。

咏春

咏春

膀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 (膀手有对错,但错非真错;打头要防下身,打下身要防上身)
中间膀起,有影无形;武欲精通,唯从苦练; (中间膀手,才是最正确的;武技想精通,只有苦练)
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 (先练成就后精通,先精通才后练成;只有墨守成规)
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因缘各就,殊途同归; (技术能巧变,形能补位;虽师出不同,但目的一致)
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 (用三种动物来说明咏春用劲的方法,绝对不是模仿动物的意思,虚实之力要配合好)
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 (不要用心神头脑去想招式,只要精神集中,让双手自己出招,来的拳留住,对方之拳若收立刻伸张)
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线有生死; (前句未解,手脚要互相配合好,打的时候分内门和外门,打的路线有生有死)
岑能咏春的“十二散式”是岑能宗师早年得自于佛山咏春大师张保的真传;从张保系咏春拳三十六式短桥手,经多年的实践,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精拣成十二散式将其纳入岑能咏春拳的训练体系中,流传至今。此十二式为咏春拳之入门基本功,是主要练习下桩功夫及基本手法,学习得好坏对今后熟习咏春拳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二散式虽然是入门基本功,又是实战的应用技术,每一式都包含着数组变化组合,应用时式与式之间还可以相互融通变化无穷,如运用得当亦能
黐手
黐手是咏春拳术高级课程,目的在于训练三套拳术在搏击时的运用技巧,以及训练运用招式技巧并培养桥手巧妙的听角反应及方圆有吸力和有反弹力,从而养成为自然反应的惯性动作。要达到优越的惯性自然反应境界,当然须要严谨地、按部就班地打好基础。黐手练习分为:单黐手、双黐手及自由攻防练习。
岑能咏春拳之十二散式

绵阳寻桥记:老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组合

绵阳寻桥记:老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组合

绵阳寻桥记:⽼桥河上拦河堰——堰、平梁桥和汀步桥的
组合
安昌江⽀流草溪河上⽼桥河河段,新皂镇以西有拦河堰,坝体西北-东南向,70余⽶长,约16⽶宽,全部由条⽯或⽯板砌成,三合⼟勾缝。

中间⽯板平桥,两头汀步桥,既为堰,⼜为桥。

中间⼀半为13孔泄⽔槽,墩台上⽔⽅成半圆弧形,下⽔⽅条⽯成阶梯状,墩台中间搭建⽯板作为桥梁。

泄洪槽两侧坝体各约占四分之⼀长,⽐中间低少许,并于坝顶放置⽅形⼩墩,成为汀步桥。

这样设计具有科学性:在洪⽔季节,中间泄⽔不及时,两侧坝顶即成泄洪补充区,汀步桥于惊涛骇浪之中,成为两岸百姓通⾏的必经之路。

近⼏⼗年,附近公路桥梁建成后,⽼桥河拦河堰的平板桥和汀步桥就进⼊了⾃⽣⾃灭的时代。

另外,垒砌拦河堰的⽯材值得关注:除⼀般的条⽯外,还有很多是来⾃寺庙、坟墓和驿道之上的⽯板。

这些⽯板中,就有⼏种形制的碑座、⽯碑。

⽯碑⼀般覆⾯,仰⾯的⽯碑,部分有雕刻,有⼀仰⾯者露出字径在1尺以上的阴刻“靡” 字。

有⽼⼈在堰上闲聊,介绍稍上游原有⽼⽯桥,故此段河流叫⽼桥河,说到堰,均说是民国修建,所⽤⽯材多从庙⾥拆来,少部分从驿道等处来。

想民国时,并⽆拆庙修堰传统,故修堰时间不可全信。

(李戴于2014年11⽉27⽇)。

佛山武术招式

佛山武术招式

佛山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中包括了多种武术招式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山武术招式:
1.
咏春拳:咏春拳是佛山武术中最著名的一种,其特点是近身搏击、短桥窄马、招式灵活多变。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小念头”、“寻桥”、“标指”等。

2.
侠家拳:侠家拳是佛山武术中的另一流派,其特点是以腿法为主,手法为辅,注重攻击对方的下盘。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虎鹤双形”、“七星步”等。

3.
蔡李佛拳:蔡李佛拳是由蔡元济、李友山、佛门中人等融合多种武术流派而创的武术流派,其特点是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注重攻防兼备。

其中著名的招式包括“十字手”、“单鞭腿”等。

除了以上几种武术流派外,佛山武术还包括了其他多种流派和技巧,如洪拳、蔡拳、白眉拳等。

每种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招式和技巧,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寻桥(图文)

寻桥(图文)

拳套尋橋詠春拳的第二套拳為「尋橋」,尋橋意即尋找橋手的意思。

「橋」本是指兩達地方互通的一種方法,而橋手就是指兩個人接觸之間的橋樑。

人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要攻擊對方,就必須把力打到對方身上,你絕不可能隔空就把對方打下去,固此一定會有接觸對方的一刻,這個接觸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例如頭、肩、肘、膝、手,腳等。

而手的接觸就好比一條橋樑把兩者連在一起,故美其言為之橋手。

所謂尋橋,並不是指盲目去追摸對方的橋手,而是要學會在橋手相接時作出變化,作出自保,尋找,是要尋找對方攻擊的來勢方向,從而作出相應的防守,故稱之為尋橋。

在練習「小念頭」的整個過程中,馬步始終也沒有移動半步,但是到了練習「尋橋」,便會很著重轉馬的鍛鍊。

轉馬是學會御力的基礎,轉馬要練到穩且快,才能真正達到御力的效果。

例如你把一扇門用力推開,門被你推開的一刻其實也是把你的來力御開的同時。

但是那扇門能否御開你的來力的背後因素其實是在於把門與牆連在一起的接合點是否穩健,若果本身不穩健,不單不能御開反而會倒在地上,那好比轉馬能否御開對方的來力有著相同的道理,而尋橋裏的轉馬膀手就是這個原理。

在尋橋裏,大部份的動作都是以防守為主,其實也是指學會找出與敵方之間的最佳防守位置,也因為只有把這個最佳位置找出來,再把它理解並加以消化及苦練,才能做到真正的連消帶打及以打為消等上乘的打法。

因此練習尋橋時,不單要練出快而穩健的轉馬基礎,更要明白對敵位置的一套理論,亦即中線理論及子午線的理論。

有關中線及子午線的理論,不在此談。

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一節1.1預備式全身放鬆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側,眼望水平向前。

1.2立正抱拳兩手握拳提至胸側,拳心向上,須記放鬆沉肩。

1.3二字拑羊馬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成八字腳。

1.4下交叉耕手雙拳變雙掌向前交叉下插,掌背向上,左手上右手下。

1.5 上交叉耕手上臂不動,兩前臂提起轉作交叉之勢於胸前,此時左手內,掌心向內。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

咏春拳之寻桥图谱及拳式寻桥1.預備式雙腳靠合立正,兩手垂於兩腿側,眼向前望,舌頂上鄂。

2. 立正抱拳依循上式,兩手從雙腿側提起至胸側,兩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雙臂稍微用力向後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馬依循上式,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以45度先分開兩腳尖,後分開兩腳跟,腳掌貼著地面,不可離地),挺胸收腹,臀部不可向後突出。

4.下交叉耕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下。

5. 上交叉攤手依循上式,上臂不動,曲肘將兩前臂提起,並保持交叉之勢,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內。

6. 收拳依循上式,雙掌握拳,一起收回胸側,兩臂微用力向後拉,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7. 左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左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左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左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左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8. 右日字衝拳依循上式,將右拳移至胸部中線,尾指向下,拳頭與胸口保持一個拳頭位距離,向前直線衝出,至手臂伸盡時,右拳攤開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為軸心,作一內圈手後握拳,將右拳收回胸側。

上述乃一連串動作,中間不要停頓。

9. 正身穿橋依循上式,雙拳變掌,掌心互對,同向前穿與胸齊,當雙掌與胸口距離約有一個拳頭位時,稍停,雙掌遂向前標出,掌心互對,高及頭部。

10. 左右攔手依循上式,雙掌向內回收(使上臂和前臂屈曲成90度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地,左掌在右肘上,右掌置於左肘下,同時身微向左轉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雙臂不動,再將身向右轉成右側身拑羊馬,面向右方,最後將身轉回左方成左側身拑羊馬,面向左方。

11. 雙伏手、三拍手依循上式,兩手向左右分開,掌心向地,埋肘,將左手反轉成攤手,掌心向天,同時用右掌由外而內輕拍往左肘部曲處,拍時應掌指向前而同時左肘輕往上托,再將右掌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左掌隨即由外而內拍往右肘部曲處,拍時掌指亦向前而同時右肘輕往上托,最後重複將左手向外翻成攤手,掌心向天,右掌隨即拍往左肘部曲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桥
学习完小念头后,接著会接受一些基本训练如连环日字冲拳(又称扯空拳)、转马、进退马、单黐手、盘手、双黐手等等,之后便开始学习寻桥。

寻桥是咏春的第二套拳法,旨在练腰马,锻炼身体平衡,使上身动作与下身动作协调一致,在实战中,是会因应对手的攻势而相应地转换位置,不会如小念头一样站著不动的。

拳法内包含了马法、步法、身法和脚法,咏春有三式拳法—直线冲拳、抽拳及勾拳,而寻桥则收录了抽拳,还有两式脚法,即直撑腿及斜撑腿。

注: 拳谱中所述如身「微」向左、右转,即90度转马,而身向左、右转,即180度转马。

头位距离,向前直线冲出,至手臂伸尽时,右拳摊开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为轴心作一1. 预备式
2. 立正抱拳依循上式,
3. 正身二字拑羊马依循上式,
4.下交叉耕手依循上式,
5. 上交叉摊手依循上式,
6. 收拳依循上式,
7. 左日字冲拳依循上式,
8. 右日字冲拳依循上式,
9. 正身穿桥依循上式,
10. 左右拦手依循上式,
11. 双伏手、三拍手依循上式,
12. 正掌三式依循上式,
13. 转身右拦手依循上式,
14. 上交叉摊手依循上式,右
15. 转马侧身右膀手依循上式,
16. 转身右拦手依循上式,
重复14 - 16 动作两次
17. 右拦手冲拳依循上式,
18. 正身左横杀颈手依循上式,
19. 正身左伏手依循上式,
20. 脱手、标指、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21. 正身穿桥依循上式,
22. 左右拦手依循上式,
23. 双伏手、三拍手依循上式,
24. 正掌三式依循上式,
25. 转身左拦手依循上式,
26. 上交叉摊手依循上式
27. 转马侧身左膀手依循上式,
28. 转身左拦手依循上式,
重复26 - 28 动作两次
29. 左拦手冲拳依循上式,
30. 正身右横杀颈手依循上式,
31. 正身右伏手依循上式,
32. 脱手、标指、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33. 正身左拦手依循上式,
34. 转身左拦手直撑腿依循上式,
35. 侧身迫步膀手三式依循上式,
36. 侧身右抽拳依循上式,
37. 正身右伏手依循上式,
38. 脱手、标指、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39. 正身右拦手依循上式,
40. 转身右拦手直撑腿依循上式,
41. 侧身迫步膀手三式依循上式,
42. 侧身左抽拳依循上式,
43. 正身左伏手依循上式,
44. 脱手、标指、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45. 转身左直撑腿依循上式,
46. 迫步双低膀三式依循上式,
47. 并步双问手依循上式,
48. 双窒手、双正掌依循上式,
49. 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50. 转身右直撑腿依循上式,
51. 迫步双低膀三式依循上式,
52. 并步双问手依循上式,
53. 双窒手、双正掌依循上式,
54. 圈手、收拳依循上式。

55. 转身左斜撑腿依循上式,
56. 侧身按掌三式依循上式,
57. 侧身左按掌冲拳依循上式,
58. 正身连环冲拳二式依循上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